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婴幼儿消化系统有如下特点:

一、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量少,故口腔粘膜干燥。婴幼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加之婴幼儿不懂得保护口腔,所以容易损伤和出血。

二、胃容量小,胃液分泌量比成人少,乳儿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含量均不及成人,故每日饮食次数要比成人多。

三、婴幼儿肠粘膜上皮细胞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A(IgA)低,所以易患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

四、婴幼儿肠道长度与身高比例相对地比成人长,这样有利于增加肠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面积,以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婴幼儿的肠壁薄,粘膜脆弱,肠液中的各种酶含量较成人低,对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不利。同时肠系膜长而薄弱,容易被牵长,因此发生肠套叠、肠扭转的机会比成人高。

五、婴幼儿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肠道运动及分泌消化液的功能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在其他系统有病时,如发热、感冒、肺炎等均可影响婴幼儿消化功能,造成食欲不好、呕吐和腹泻。

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时期,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相对较成人多,消化系统的负担较重,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这就形成了小儿生理功能和机体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上,掌握这些特点对预防小儿消化道疾病的发生非常有益。

  1、小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损伤出血,故忌用毛巾擦口腔粘膜,以免损伤口腔粘膜而导致感染。

  2、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量小,随年龄增长唾液发育趋于完善。5-6个月以后的婴 儿,由于出牙的更增加唾液分泌,且小儿尚未形成吞咽唾液的习惯,故出现生理性流涎。新生儿期淀粉酶分解碳水化合物的作用较弱,以后才逐渐加强,故4-5个月以后才宜添加淀粉类食物。

  3、小儿胃的位置比较水平,待小儿能站立和行走后,胃的位置逐渐变为垂直。婴儿贲门肌肉较松弛,幽门肌肉则较发达,故儿时期较易发生呕吐,尤其于哺乳时吞入较多空气,或一 吃奶量过多及哺乳后立即置于平臣位时。小儿胃容量小,食物通过胃的时间比成快,每次食量不如成人大,故每日饮食次数需比成人多。婴儿胃排空时间与食物种类有关,母乳为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水仅为1-1.5小时。因此儿一般3小时左右喂一次奶。

  4、婴儿肠的总长度相对较成人长,且小肠长度占大肠长度的比例较高。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有较大的小肠消化面积有利于消化与吸收。但小儿肠壁薄,粘膜脆弱,肠液中大多数酶含量较低,对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不利。婴儿回盲目部系膜固定未完善,游动度较大,粘膜与粘膜下层较松,故易发生肠套叠。婴儿肠道蠕动较强,故排便次数较多。同时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不完善,肠道蠕动功能和分泌消化液的功能极易受外界影响,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

  5、小儿消化系统以外疾病,如感冒、肺炎和其他传染病,均容易影响小儿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佳、呕吐或腹泻。有时,这些表现在原发病痊愈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时期,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相对较成人多,消化系统的负担较重,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这就形成了小儿生理功能和机体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上,掌握这些特点对预防小儿消化道疾病的发生非常有益。

  1、小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损伤出血,故忌用毛巾擦口腔粘膜,以免损伤口腔粘膜而导致感染。

  2、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量小,随年龄增长唾液发育趋于完善。5-6个月以后的婴 儿,由于出牙的更增加唾液分泌,且小儿尚未形成吞咽唾液的习惯,故出现生理性流涎。新生儿期淀粉酶分解碳水化合物的作用较弱,以后才逐渐加强,故4-5个月以后才宜添加淀粉类食物。

  3、小儿胃的位置比较水平,待小儿能站立和行走后,胃的位置逐渐变为垂直。婴儿贲门肌肉较松弛,幽门肌肉则较发达,故儿时期较易发生呕吐,尤其于哺乳时吞入较多空气,或一 吃奶量过多及哺乳后立即置于平臣位时。小儿胃容量小,食物通过胃的时间比成快,每次食量不如成人大,故每日饮食次数需比成人多。婴儿胃排空时间与食物种类有关,母乳为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水仅为1-1.5小时。因此儿一般3小时左右喂一次奶。

  4、婴儿肠的总长度相对较成人长,且小肠长度占大肠长度的比例较高。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有较大的小肠消化面积有利于消化与吸收。但 儿肠壁薄,粘膜脆弱,肠液中大多数酶含量较低,对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不利。婴儿回盲目部系膜固定未完善,游动度较大,粘膜与粘膜下层较松,故易发生肠套叠。婴儿肠道蠕动较强,故排便次数较多。同时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不完善,肠道蠕动功能和分泌消化液的功能极易受外界影响,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

  5、小儿消化系统以外疾病,如感冒、肺炎和其他传染病,均容易影响小儿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佳、呕吐或腹泻。有时,这些表现在原发病痊愈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

  更多精彩内容:
  全面分析新生儿危险信号
  护理新生儿的皮肤支招
  全解析

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时期,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相对较成人多,消化系统的负担较重,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这就形成了小儿生理功能和机体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上,掌握这些特点对预防小儿消化道疾病的发生非常有益。

  1、小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损伤出血,故忌用毛巾擦口腔粘膜,以免损伤口腔粘膜而导致感染。

  2、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量小,随年龄增长唾液发育趋于完善。5-6个月以后的婴 儿,由于出牙的更增加唾液分泌,且小儿尚未形成吞咽唾液的习惯,故出现生理性流涎。新生儿期淀粉酶分解碳水化合物的作用较弱,以后才逐渐加强,故4-5个月以后才宜添加淀粉类食物。

  3、小儿胃的位置比较水平,待小儿能站立和行走后,胃的位置逐渐变为垂直。婴儿贲门肌肉较松弛,幽门肌肉则较发达,故儿时期较易发生呕吐,尤其于哺乳时吞入较多空气,或一 吃奶量过多及哺乳后立即置于平臣位时。小儿胃容量小,食物通过胃的时间比成快,每次食量不如成人大,故每日饮食次数需比成人多。婴儿胃排空时间与食物种类有关,母乳为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水仅为1-1.5小时。因此儿一般3小时左右喂一次奶。

  4、婴儿肠的总长度相对较成人长,且小肠长度占大肠长度的比例较高。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有较大的小肠消化面积有利于消化与吸收。但小儿肠壁薄,粘膜脆弱,肠液中大多数酶含量较低,对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不利。婴儿回盲目部系膜固定未完善,游动度较大,粘膜与粘膜下层较松,故易发生肠套叠。婴儿肠道蠕动较强,故排便次数较多。同时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不完善,肠道蠕动功能和分泌消化液的功能极易受外界影响,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

  5、小儿消化系统以外疾病,如感冒、肺炎和其他传染病,均容易影响小儿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佳、呕吐或腹泻。有时,这些表现在原发病痊愈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时期,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相对较成人多,消化系统的负担较重,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这就形成了小儿生理功能和机体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上,掌握这些特点对预防小儿消化道疾病的发生非常有益。

  1、小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容易损伤出血,故忌用毛巾擦口腔粘膜,以免损伤口腔粘膜而导致感染。

  2、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量小,随年龄增长唾液发育趋于完善。5-6个月以后的婴 儿,由于出牙的更增加唾液分泌,且小儿尚未形成吞咽唾液的习惯,故出现生理性流涎。新生儿期淀粉酶分解碳水化合物的作用较弱,以后才逐渐加强,故4-5个月以后才宜添加淀粉类食物。

  3、小儿胃的位置比较水平,待小儿能站立和行走后,胃的位置逐渐变为垂直。婴儿贲门肌肉较松弛,幽门肌肉则较发达,故儿时期较易发生呕吐,尤其于哺乳时吞入较多空气,或一 吃奶量过多及哺乳后立即置于平臣位时。小儿胃容量小,食物通过胃的时间比成快,每次食量不如成人大,故每日饮食次数需比成人多。婴儿胃排空时间与食物种类有关,母乳为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水仅为1-1.5小时。因此儿一般3小时左右喂一次奶。

  4、婴儿肠的总长度相对较成人长,且小肠长度占大肠长度的比例较高。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有较大的小肠消化面积有利于消化与吸收。但 儿肠壁薄,粘膜脆弱,肠液中大多数酶含量较低,对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不利。婴儿回盲目部系膜固定未完善,游动度较大,粘膜与粘膜下层较松,故易发生肠套叠。婴儿肠道蠕动较强,故排便次数较多。同时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不完善,肠道蠕动功能和分泌消化液的功能极易受外界影响,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

  5、小儿消化系统以外疾病,如感冒、肺炎和其他传染病,均容易影响小儿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佳、呕吐或腹泻。有时,这些表现在原发病痊愈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

  更多精彩内容:
  全面分析新生儿危险信号
  护理新生儿的皮肤支招
  全解析

本文Hash:97fd365633d8f7f1b793cfaa1507bf5ae57d7e7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