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死守是防流脑的根本

彻底治疗流脑,病人终身免疫

早期、全程、足量地使用抗菌素是治疗流脑的关键。

流脑的几种治疗方法:

普通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

抗菌治疗方法

青霉素做静脉持续滴注,疗程5-7日;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氯霉素,口服、肌注或静点,疗程5-7日,也可用复方新诺明。

暴发型流脑的治疗

除抗生素治疗外,应积极抗休克,消除脑水肿,防止脑疝,防止呼吸衰竭。

流脑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一般死亡病例多为暴发型,短期内死于严重休克或脑疝。普通型病儿早期采用适应药物能够彻底治疗,并发症和后遗症很少见。对不典型病例或诊断不及时,又延误了正确治疗,易发生后遗症。因此小儿患流脑后,一定要彻底治疗。一旦患病后可获得巩固的免疫力,很少再感染此病。

让宝宝远离流脑,预防是关键

脑膜炎双球菌在一般环境中很容易死亡,利用冷、热、干燥、阳光和普通消毒剂的作用都可以将其杀灭;

冬春季节应勤换衣被,经常开窗通风;

在“流脑”流行期,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玩耍,更不要带孩子到发病的小孩家去串门,外出要戴口罩,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幼儿园、学校等孩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可用0。3%的呋喃西林或2-3%的黄链素溶液滴鼻、喷喉,每天2次,连用3天。中草药用藿香、佩兰、板蓝根、蒲公英各9克煎服,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一旦发现流脑病人要立即隔离治疗;

流脑菌苗保护率为80%以上,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预防接种,注射吸附流脑菌苗。菌苗应用于6个月—15岁儿童,初免年龄从6月龄开始,6—12月龄婴儿用30mg剂量,初免2针,间隔3个月,在2、4、7、10岁龄时用此剂量各复注射一针,初免及复种均于流脑流行季节前完成。

严防死守,让宝宝远离流脑

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是春季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4月达到发病高峰,此病多见于6个月―15岁的少年儿童。由于流脑对小儿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因此,在这个流行季节,父母应给予高度的警惕。

流脑患儿表现出的具体症状

在冬春季节,由于儿童的室内活动明显多于户外运动,因此,大人与之间接触更加频繁密切。同时受气候寒冷、干燥或忽冷忽热的影响,一些病原菌孳生,从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局部抵抗力减弱,从而形成了感染流脑的诱因。

流脑的感染起自鼻咽部,然后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最终达到脑膜或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炎性损害。因此经过2-3天的潜伏期后,会产生如下症状:

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多数小儿无明显症状,一部分病人有咽痛、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可以表现为鼻炎、咽炎或扁桃体炎。随之病人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呕吐呈喷射状。

早期皮肤表现出的症状

可见出血点或瘀斑,起病之后有时唇周出现疱疹,亦可见于口腔内、耳、胸、四肢、生殖器及臀部等处。

实验室化验和脑膜炎症状

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增高,严重时出现脑膜刺激症,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这时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患儿烦躁不安,睡中尖声喊叫或嗜睡,神志恍惚,往往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另外,暴发流脑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又分为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如果抢救不及时,往往造成死亡。还有一种轻型流脑,较多见流行后期,起病较缓,病势亦轻,发热不高,神志清楚,亦无瘀斑,仅为鼻咽炎症状,有少量小的出血点。

亲密接触是流脑重要传播途径

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已具有传染性,因此应该早期隔离病人。带菌者分为恢复期带菌和健康带菌:

恢复期带菌者

大部分为病人,病后鼻咽部排菌不超过三周,约有10%一20%的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后仍排菌,极少数病人排菌可达数月。

健康带菌者

他们是最重要的传染源,这部分人比病人约多10-20倍,因为无临床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咳嗽、喷嚏、说话等将飞沫进入空气传播。

另外,由于病原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来说,很容易被传染。人口稠密、居室拥挤、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人口流动均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完善免疫是防EV71根本

摘要:完善免疫是防EV71根本,完善人体免疫是根本之道记者日前从山东省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了解到,EV71病毒感染主要导致手足口病和病毒性咽峡炎。此种肠道传染病的感染渠道很普遍,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发。很多..

完善人体免疫是根本之道

记者日前从山东省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了解到,EV71病毒感染主要导致手足口病和病毒性咽峡炎。此种肠道传染病的感染渠道很普遍,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发。很多成人因为自身免疫功能较完善,感染病毒后并不发病或发病无症状,成为隐性的病毒传播源。在没有特效治疗的情况下,完善自身免疫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解读

崔文成:一个人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强烈的求生愿望是至关重要的。科学研究证明,心理因素与人的免疫功能潜力密切相关。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和整个神经系统的能力,进而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分泌皮质激素与脑啡呔物质,使抗病能力大大提高。另外要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规律地生活,合理地饮食与营养,适度地运动和锻炼,这些都是完善人体免疫的重要措施。

辛凯旋: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无损则是补”,意思就是人体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失去平衡就会损耗元气。人之所以不得病,是因为“正气”盛、“邪气”衰,人得病则是“邪气”盛、“正气”衰。当人处于儿童、青少年期,“元气”充足,将“邪气”抵御于体表,表现为各种体表疾病如疮、牙龈肿痛等等,多为“阳症”。要健康,主要还是营养上均衡、精神上愉悦、心理上平和,自身就会拥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王维博:现在许多保健品都是用概念来宣传,什么“人体本来营养就不全面,需要长期补充部分元素”等等,这些都是在给消费者一种误导,使很多消费者认为不补就容易营养不足。尤其是一些针对儿童的保健品,谁家的独生子女都不愿落在后面,所以家家小孩都在饭前饭后吃保健品。其实,如果正常地吃饭,不出现偏食挑食,儿童都可以达到营养均衡。人,在任何环境下,主要的是免疫系统能不能正常,如果正常的话,它会在体内调节使身体适应。

背景资料

国外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发生情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主要特征的EV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有超过750例病例,149人致瘫,44人死亡。英国1994年第4季度暴发了一起由柯萨奇病毒(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疫情遍布英格兰威尔士,患者大多1~4岁,大部分病人症状平和。该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资料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由CoxA16、EV71引起的大规模流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在东亚地区传播。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发生2628例病例,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死者平均年龄1.5岁,病程仅2天。截至2008年4月19日,新加坡共报告手足口病7560例,比去年同期多出3000例,目前检测的标本中16%EV71检测阳性。

国内既往手足口病流行状况

手足口病在我国早有流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都曾有发生手足口病的报道。1998年在我国台湾省发生了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暴发,在6月和10月两波流行中,共监测到129106病例,其中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 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2000年5-8月山东省招远市小儿手足口病暴发,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3例合并暴发性心肌炎死亡。200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3344例,死亡17例,仅山东省就报告了手足口病病例39606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上万例手足口病病例报告。

本文Hash:1965b3da507f7fed994e798cf88b4f91aa946f96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