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幼儿艺术治疗(附图)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艺术治疗”也许还是个很陌生的名词,什么是艺术治疗?哪些孩子需要艺术治疗?艺术治疗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能达到什么样的治疗效果?

别着急,且听专家怎么说……

观念1艺术治疗的定义

据周怡君老师介绍,艺术治疗其实是心理治疗的一种,不过艺术治疗在心理治疗中的特色是最鲜明的,一般心理治疗都是以语言为沟通、治疗的主要媒介,而艺术治疗则主要是以提供大量的美术材料、活动经验作为治疗方式。

艺术治疗的理论基础,是相信孩子能在从事创造性、表达性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即使不以心理学的治疗方式,只要通过绘画、捏陶等艺术活动也能够达到治疗的效果;尤其是对有创伤经验的孩子,如能通过创作作品回溯、整理过去的创伤过程,将可收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那么,都是哪些孩子需要或可以接受艺术治疗呢?周怡君老师表示,艺术治疗可帮助有发展迟缓(如认知发展迟缓)、情绪障碍、自闭症、多动儿及有创伤经验的孩子(生理、心理受到严重伤害,如生重病、受虐、遭遇天灾或庞大精神压力等)。

就目前来说,来医院就医的有心理问题儿童以自闭儿、多动儿居多,而有创伤经验的孩子多转至社会机构辅导。由于每个孩子所遭遇的问题不同,因此艺术治疗没有固定的治疗方式。艺术治疗师必须随着孩子的问题、情绪、兴趣等诸多问题,用包容、开放的态度,鼓励他自发性地接触不同的美术材料和活动,并从孩子的创作过程中透视其内心世界,最终达到痊愈的效果。

观念2艺术治疗的重点

虽然医院的幼儿心理门诊以服务多动儿、自闭儿居多,但周怡君老师强调说,艺术治疗所要改善的,是因多动、自闭所导致的情绪障碍、问题行为及人际表达能力不佳等问题,而非针对“多动”、“自闭”的症状进行治疗,行为的改善只是艺术治疗的附加成果。

举例来说,多动儿最大的问题在于注意力无法集中,但通过绘画、捏陶等活动,可以帮助他稳定情绪,并从中学习如何专心、专注地做一件事。而当自闭儿能通过创作活动发泄情绪,或通过作品表达意见、提高自信之后,就会逐渐减少用情绪性的言行来反映心情和想法。

通过改善、稳定情绪方面的问题,间接改善不合宜的行为,这是艺术治疗的重点,与感觉统合治疗是完全不同的。

观念3艺术治疗≠感统治疗

感觉统合治疗(简称感统治疗)是以生理动作发展为基础,通过治疗师给予孩子适量的感官接触,满足孩子生理所需要的刺激,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提高神经的稳定度,也有助于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专注程度,并帮助保持情绪稳定。也就是说,感统治疗是通过行为的改变来改善情绪方面的问题。

虽然感统治疗和艺术治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治疗方式,但却不一定要择一治疗,因为孩子的状况不一定是由生理或心理单方面因素造成的,有时候是两者交互影响,同时用两种方式治疗,或许能兼顾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未尝不可一试。

观念4艺术治疗的时机

究竟要为孩子选择艺术治疗还是感统治疗,这对家长来说不是大问题,但是来到艺术治疗单位之后,究竟应该选择艺术治疗还是音乐、舞蹈、戏剧等表达性艺术治疗,却经常让家长感到疑惑。

对于这个问题,周怡君老师做了如下解释,每个有状况的孩子都可以参与上述4种治疗方式,家长可以先评估孩子对各种艺术媒材的反应,让孩子从有兴趣的部分开始。不过,仍然建议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再接受艺术治疗和戏剧治疗,那样才会有较显著的效果。

在孩子很小 时候,音乐治疗和舞蹈治疗就可以开始了。只要孩子能听得到,四肢可以活动(四肢不灵活亦可),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是问题;而艺术治疗最好是等孩子已经有抓握能力、有办法操纵多样的美术用具再开始,一般以3岁以上的孩子较为适合(特殊案例除外)。

对于第一次到艺术治疗中心的孩子,必须通过评估让治疗师先了解孩子目前的状况,以判断是否确有治疗介入的必要。同时治疗师也可了解家长是否需要其他的支持,以及他们对治疗的期望。

TIPS:艺术治疗与表达性艺术治疗

一般来说,艺术治疗中的“艺术”指的是视觉艺术,如绘画、陶艺等,而音乐治疗、舞蹈治疗、戏剧治疗等则可统称为“表达性艺术治疗”,不可混为一谈。

音乐治疗

用音乐刺激感官、宣泄情绪、抚慰心灵,以恢复、保持及改善个体心理及生理的健康。

舞蹈治疗

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自我与探索内在,对于情绪低落、紧张及人际沟通不良等问题有显著的帮助。患童可获得身心的舒解,并能提高患童的注意力及记忆力。

戏剧治疗

利用演剧及剧场上的技巧,协助个人处理内在心理及外在环境的冲突。主要治利用角色扮演、玩偶、面具等相关的戏剧元素和设计活动的参与,让孩子在可以安全宣泄情绪的环境下,提升自我情绪管理、社交技巧和创造力。

观念5艺术治疗师的作用

在艺术治疗过程中,艺术治疗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据周怡君老师介绍,每个孩子都会将自己的期待投射在艺术治疗师身上,艺术治疗师必须针对孩子的期待做出回应,也就是说治疗师必须成为孩子所投射的角色。

举例来说,当孩子将治疗师认定为母亲的角色,治疗师就必须给他母亲般的关爱;如果治疗师被假设为孩子的同伴,那么很可能是他在学校没有获得同伴的认可,所以,治疗师就必须像同伴一样可以陪他一起玩;孩子若把治疗师当成老师,也就是权威的象征,那么治疗师就应该让孩子知道,不能只是一味地满足权威对他的期待,还应该培养出展现自我的能力。

无论治疗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除了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还必须要帮助孩子发展出他所缺乏的能力,如此才可以让孩子有所成长。

观念6艺术治疗师≠美术老师

教孩子画画是艺术治疗师的工作之一,所以有些家长以为艺术治疗师就是美术老师,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念。虽然艺术治疗和美术活动都是以美术材料为素材,活动形式也差不多,但是在使用动机、方法和目的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两者区别如下:

艺术治疗:孩子通过艺术活动表达难以用口语清楚表达的情感,并通过美术材料与治疗师互动,刺激孩子更加了解自己,创作的过程就是治疗,作品的美、美术技巧的好坏并不重要。

美术教育:美术活动则是通过创作活动让孩子学习相关的艺术知识和技巧,尤其是偏重美术技巧的传授,因此,作品的表现是可以被合理要求的。而且美术老师重在教给孩子已经存在的社会文化,而非通过美术活动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文/书轩采访咨询/周怡君幼儿心理治疗师摄影/江建勋编辑/建波

本文Hash:027d366e680a4758d1a9612432255a090c7c7ceb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