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胖墩教你越喂越苗条

本文导读:很多人觉得家里有个大胖小子或者姑娘,那都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随着经济的提高,宝宝营养的丰富,出现越来越多的小胖墩,但其实,小胖墩也有自己的烦恼,在平常生活中,又该如何来喂养呢?

家有小胖墩,该喜还是忧

喜:

家里有个小胖墩,年长的认为能吃是福,比其他同年龄的孩子发育得更快,将来一定长得壮实。而且,宝宝肉肉的,很惹人爱,但其实小胖墩也会有烦恼的。

忧:

1、血管系统。肥胖可导致儿童全身血黏度增高,血脂和血压升高,心血管功能异常,并且有心功能不全、动脉粥样硬化的趋势。

2、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肥胖儿童往往有糖代谢障碍,超重越多,越容易引发糖尿病,这也是糖尿病病人发病年龄段降低的重要原因。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明显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3、生长、智力和心理发育。肥胖儿童的第二性征发育明显早于对照组,而智商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反应速度及大脑工作能力等指标均值低于对照组。心理上倾向于抑郁、自卑和不协调等。

小胖墩,家长该怎么喂?

满足宝宝的口欲

母乳喂养是让宝宝身材姣好的好方法。喂养母乳的宝宝口欲期较易获得满足,青春期较不容易发胖。如果喂宝宝配方奶,要按照说明上标注的量哺喂宝宝,不可随意加量。以免食入的奶量过多,导致体重过重。

4~6个月喂辅食

宝宝1~6个月,就可开始喂一些蔬菜泥、果泥、米粉等等以满足宝宝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并学会接受不同味道的食物,让宝宝从小就尝试各种食物的口味,避免今后挑食。但要注意,要按宝宝所需的热量来喂食,不要强迫喂食,且选择的食物热量不宜过高,食物中不可放盐。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随着宝宝一天天成长,1岁多的宝宝可以固定一日三餐的时间,并在上午、下午、晚上适当加些水果、酸奶,并保证宝宝每天能够摄入400~500毫升左右的配方奶,宝宝的营养即可得到满足。但应注意,宝宝进餐的速度不可太快,应细嚼慢咽,但一顿饭的时间也不可太长,最好能控制在30分钟,如果超过时间,宝宝仍慢吞吞,不肯进食,就可收走食物,并不给予任何零食、点心,小小惩罚一下,宝宝下次就会加快速度。

合理控制饮食

胖宝宝重点限制的食物为糖果、奶油蛋糕、肥肉、巧克力、甜饮料、冷饮和米、面等。为了保证宝宝的生长发育,蛋白质类的食物供给量不能少,可吃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在控制饮食时,为了不使宝宝发生饥饿的痛苦,可选择热量少而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黄瓜、冬瓜、番茄等各种新鲜的蔬菜和苹果、梨等水果。同时适度减少晚餐的进食量,如宝宝睡前有饥饿感时,可让其喝一杯奶。这样既不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又有助于宝宝的睡眠。

清淡少油烹调方法

妈妈烹饪手法及家长的口味,都会影响宝宝未来的健康。建议妈妈,烹煮食物时应尽量清淡;烹调时,宜减少烧烤、腌、熏、油炸等方式,最好采用清蒸、煮、炖、炒的方式。

经常变化食物种类

可以通过经常变化食物种类、注意食物颜色的搭配、将同类的食物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等手段,使宝宝的营养摄入更均衡,荞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对控制宝宝的体重也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把好零食关

父母经常会把零食当成奖品,而这些奖励宝宝的零食多是属于精制食品的糖果、饼干、布丁、蛋糕、巧克力、果汁、发酵乳等,这些精制食品都添加了糖,热量高,实在不宜多吃。

对于已经习惯吃零食的宝宝,可将其常吃的糖果、巧克力、口香糖等高糖、高热量的零食更换成牛奶、酸奶、水果等低脂高纤维类食品,同时减少饮料的摄入量。口渴时尽量选择白开水,因为白开水才是人体最健康、最经济的水分来源。如果宝宝不喜欢喝白开水,可以加些柠檬汁,让水有些味道,这样能避免喝甜饮料。

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品味食物,并使宝宝能够产生饱腹感,可避免摄食过量。因此妈妈要尽量做些耐嚼的食物,如煮玉米、全麦馒头、玉米饼等,少吃精致的面包、糕点。

家有小胖墩专家帮助你

专家分析,孩子肥胖可能与孩子的食谱增宽、食量增大,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摄入过量的高脂肪、高热卡食品,使单个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有关。为此,医学专家针对“小胖墩”突增的问题,提出以下预防对策:

一、饮食方面需注意的三个问题

1、不以儿童好恶提供饮食,保证其膳食平衡;

2、避免进食过快和进餐次数过多;

3、晚饭不要过量。

二、运动是保持身材的最佳方法

多做打球、游泳等运动,持续时间为10?20分钟,频率为每周3次以上。

三、心理原因造成的肥胖

一些孩子由于父母离异、学习成绩不佳等原因产生心理问题,通过过量饮食而发泄以至肥胖,因此也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小编推荐: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合理吗>>

熬夜最影响孩子的身高>>

那些适合儿童的最佳运动>>

小胖墩,专家教你甩掉小肥肉

胖墩的烦恼

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国肥胖人数已突破7000万,在这惊人的数字中,很多年幼的宝宝也不幸位列其中。但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年幼宝宝的父母却并未意识到肥胖所带来的隐患。

在解放前,人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期望着细皮嫩肉、体态丰腴,因此发福、发胖似乎成了健康的代名词。但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

胖墩的后顾之忧

肥胖既不是健康的标志,也不是喂养得法,更不是福,而是一种祸的隐患。这并非耸人听闻,因为肥胖至少有3个坏处。

1.体态臃肿、活动不便,由此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对南京市18所小学中部分肥胖学生进行智能测试后,发现肥胖儿的总智商降低,与同龄健康儿相比,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差,而操作智商则差距更大(提示认识事物、辨别能力和动手能力降低)。研究认为,这可能与肥胖导致呼吸功能下降、血液粘滞度增高、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下降,脑细胞长期处于轻度缺氧状态有关;同时,肥胖儿动作笨拙,容易产生自卑、抑郁、不合群等心理异常,他们在日常游戏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或退缩状态,结果行为锻炼的机会也相对减少,因此,动作测验的单项得分往往也较低。

2.衣、食、住、行的花费相对增加。

3.成年后继续肥胖的可能性高达70%以上,各种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也明显增加,如心力衰竭、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胆石症等,人们常把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称之为与肥胖有关的“死亡五重奏”。

如何确诊小胖墩

在常人看来,肥胖症似乎是一种不需要医生都能“诊断”出来的简单疾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只有对肥胖的原因和同时存在的并发症作出正确判断,才能进行科学减肥。

是否肥胖,不能简单地以体重来衡量,因为身材高大者体重必然较重,所以目前一般认为,小儿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的正常宝宝平均值的20%,可诊断为肥胖症:超过均值20%~29%者为轻度肥胖,超过30%~39%者为中度肥胖,超过40%~59%者为重度肥胖,超过60%以上者为极度肥胖。

确诊肥胖后,还要请专业医生进一步检查,因为有少数肥胖是由于内分泌疾病或者染色体异常所致,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往往比治疗肥胖更迫切、更重要,而且还要了解该患儿是否同时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

专家教你甩掉小肥肉

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是长期能量过剩,因此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是治疗肥胖缺一不可的两根支柱,这是一项对原有生活规律、饮食习惯进行彻底转换的过程,需要有极大的意志力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调整饮食是基础

为了能达到长期坚持的目的,必须遵循“有效性、可行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在无明显饥饿感的前提下,要限制主食的总摄入量(淀粉类食物缺乏饱腹感,会刺激食欲,故不宜多吃),严格限制甜食(低分子糖)、高脂肪食品(油炸食品和坚果类食品)以及含酒精的饮料。鼓励多吃蔬菜(尤其是白色蔬菜,如卷心菜、大白菜、茭白、莴苣、竹笋、萝卜等)和水果。改变用餐时的进食顺序(先吃体积大、热卡低的蔬菜,后吃荤菜)。细嚼慢咽,少吃快餐,不吃自助餐,晚餐不过饱,禁止吃夜宵,每日做好健康日记(膳食记录),以便加强自我约束。

2.有氧运动为辅

在调整饮食的同时,还应鼓励做有氧运动,即指运动期间吸入的氧气与人 体的消耗量大体平衡的轻度活动,如步行、慢跑、踢毽子、跳橡皮筋、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145~155次/分,且以活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原则。适量的运动不仅可增加能量消耗,还能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人感到精神振奋,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健康感”。

3.适当的药物治疗

此外,适当的药物治疗有时也是必要之举。不过,与其说希望药物发挥其“减肥”效果,倒不如说通过定期配药,医生可以及时了解减肥的进展情况,从而在诊治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TIPS:只吃肉不吃饭不可行(位置随意)

多年来国外曾流行过许多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减肥膳食,结果使体内产生大量的尿素、尿酸,而为了要排泄这些废物,机体不得不大量排水,导致水分急剧丧失,体重因此明显下降,从而使人误认为减肥有效。撰文/洪昭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Hash:950ff3594e88e9753b045f10d403a0b35af0b0d5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