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孩子的行为必经步骤

在你着手改变孩子的行为之前,必须首先想清楚你究竟想纠正孩子的哪些行为。简单地给孩子下定义,说他们“讨厌”、“粗野”、“固执”或“不听话”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些说法太空泛,你无法改变如此抽象的行为。因此,你必须具体、理智地分析和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

孩子究竟做了哪些事或不做哪些事使你感到不满意?你到底希望他能多做什么或少做什么?你可以把孩子做过的有始无终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列出来,如:从不把玩具放好等等。你不能对付抽象的“有始无终”,但你可以想办法纠正他一些具体的毛病。

准备一张纸,在左边写上“少做”,在右边写上“多做”。把你希望孩子能逐渐改掉的行为和习惯写在左边,在右边一一对应地写出同左栏相反的行为,也就是你希望他能多做的事情,也就是你要和他一起努力的目标。例如:

少做多做

顶嘴讲话有礼貌

赖着不动或回嘴立即按要求去做

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把衣服放在洗衣盆里

当你确定好要纠正孩子的某些行为后,你也许会狠不得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你应该克服这种急于求成的情绪,一次集中精力解决一个问题,采用个个击破的战术。

把孩子的问题按严重程度依次写出来,然后确定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定从最严重的问题开始,或许,你习惯于从最顽固的或最使你恼火的行为开始,这样虽然很好,但是,有时候先解决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可能更好,可以使你增强信心。

当你的计划进行了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之后,你也许会发现情况有了变化,新问题出现了,而老问题得到了解决或者变得无足轻重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将对他产生全面的影响,这将使孩子变得更好,也就是说,你在使孩子变得易于合作方面又前进了一步。因此,个个击破的战术能使你和孩子都会对自己更加自信,对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满意。

孩子的行为问题不可能一夜之间就纠正过来。无论孩子还是成人,他们都只能逐步地改变自己。如果一个以前根本不肯练琴的孩子,现在每天能弹上10分钟的琴,你应该感到高兴,而且要让孩子知道。因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进步。你的表扬会使孩子增强信心,不断增加练琴的时间。如果你的孩子总是不肯起床,上幼儿园老迟到,你就应该对他连续两天没有迟到的成绩而高兴。这时,就不要再指望他早上能自己穿好衣服这些细节了,那是以后的事情。你和孩子能为每一点微小的进步感到高兴,要比因对孩子要求过高而垂头丧气好得多。

孩子的6大不良行为必须纠正

孩子缺乏教养的举止经常表现为对人不尊重,这类事经常发生在大人带孩子出门拜访朋友的时候。孩子一熟悉陌生的环境,其“家教”成果便暴露无遗。陔子可以在生人家里为所欲为、要这要那、翻桌子开柜门。稍不顺意,还会对别人吐口水、冲人伸舌头,甚至骂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令人伤心的是,有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全然不管不顾,不加以批评制止,甚至以赞赏的态度对待孩子,如此一来孩子只会越加放肆。父母的朋友尽管心中不乐意却碍于情面,不好开口评论。但孩子的教养最能反映父母的教育情况。

孩子没有教养还表现为粗野的行为:常常给别人制造麻烦,任意破坏东西,打别的小孩,用力捶打门,大喊大叫,说脏话等。一般来说,没有家教的举止是在家里形成的。如果能在家里告诉孩子一些尊重别人的规矩,许多尴尬便可以避免。看见孩子老爱冲人吐口水,父母就明确地告知:“冲别人吐口水是很不文明的行为,会伤害别人的感情,人家会难受。”孩子最初并不懂得吐口水的意义,这下他明白了。如果孩子在客人家吃饭,在座位上跳来跳去,搅得大家不安,你必须严肃地告诉孩子:“这不是在家里,不是做游戏。”然后应该向孩子提出建议,在座位上时应该怎么做才比较合适。孩子的行为既然是在父母的注视下,父母就不能熟视无睹,而要时时纠正他们那些无教养的行为。

让孩子懂得必须管束自己,是纠正孩子无教养行为的最好方法。比如孩子出门玩,父母跟孩子约法三章:第一,不许打别的小朋友;第二,把好东西分给小朋友吃;第三,不要碰坏东西。父母还要告诉孩子“你的表现如何,我全知道”,孩子便会认真地管束住自己了。

对孩子无教养行为的纠正,要避免“以牙还牙”的方式。孩子打了人,父母便打孩子;孩子骂了人,父母也骂孩子。这种做法会使孩子觉得打人骂人是教训人的正当手段。

孩子7种必须纠正的行为习惯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娇生惯养的,所以难免会有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有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家长怎么及时帮助孩子纠正。1、假装听不见父母说话当你提醒孩子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自己洗脸刷牙时,他是不是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仍然像没听见一样呢?如果是,那么父母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因为,这些信息传递出来的是孩子对父母所说的话的漠视与无所谓。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提示,本意是让孩子主动去做,而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如果孩子长期漠视父母的话,而父母却一味纵容,那么你的孩子将来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并极有控制欲。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做的是:走到孩子面前,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并让孩子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如果孩子不听话,则告诉他后果是什么,并且说到做到。比如节日将不能得到礼物;周末不能出去玩等。孩子的行为多是父母身上的反射,因此,父母也应做到及时回应孩子的要求,以身作则。2、无视规则小的时候无视规则的孩子,长大后也一定不会遵守社会规则。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规则,比如,要遵守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物品要归放原处、按时作息等。如果孩子从小就无礼视规则,比如玩游戏时,别的小朋友都可以按游戏规则玩,而你的孩子却只会在其中捣乱;再比如玩完游戏后,有的孩子可以将玩具放回原位,有的却弄得满屋狼藉。其实,在孩子2岁以后家长就可以给其制定规则了。家长立的规则一定要合理,并且在孩子能做到的范围。同时应注意不要大声呵斥孩子,逐步引导,并且一旦制定规则后就应坚决实施,不要轻易更改。孩子形成一个好的规则意识后,便可以举一反三,在做其他的事情上也不会无视规则。延伸阅读→什么时候给孩子立规矩最管用?3、不尊重他人或许,你会认为孩子与长辈说话时翻白眼、傲慢无理是在耍小性子,但是傲慢的举止反衬出来的却是孩子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一些父母以为这只是阶段性的,或者归为“叛逆”,而置之不理。但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孩子周围没有朋友,并无法与老师和同学融洽相处。父母的正确做法应是明确和孩子提出来:你这样的说话方式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你这样的行为会让人讨厌,你这样会失去朋友等。必要时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惩罚,让孩子记住教训。4、说谎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一些孩子:明明不会叠被子,却当着小朋友的面说自己早上叠了被子;明明没有玩过某样玩具却说自己曾经玩过;明明在家里没有刷牙,却和老师说刷过牙了。当孩子有这样说谎或夸大事实的行为出现时,父母应开始警惕了,但也不必过于忧心。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经常会出现混淆概念的现象,这时候父母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结论。多听少说,是最好的方法。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来说,说谎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父母不能够公正的处理,都会让孩子用说谎的方式来逃避父母的责骂。其实,孩子说谎并不是一种好的品德习惯。说谎只是给父母们敲响了警钟,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父母应及时纠正错误的教育方式,并和孩子多沟通,切记动手打骂,否则可能会让孩子的情况越来越糟糕。5、嫉妒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6岁的果果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一天,妈妈的同事带着2岁的儿子到果果家玩,果果妈妈很喜欢小宝宝,一直抱着小宝宝逗弄。这时,果果突然摔坏了自己的杯子,然后坐在地板上放声大哭,把妈妈和同事弄得非常尴尬。果果的行为是因为嫉妒妈妈抱着小弟弟 忽略了她。其实孩子的嫉妒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孩子会和小伙伴比玩具、比衣服、比学习成绩、比老师的夸奖等。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导,便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孩子发奋上进,养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就会影响身心健康成长。比如,当一个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再买个玩具小车,XX的小车比我的好看。如果此时妈妈同意并支持孩子,那就是助长了孩子的嫉妒行为;反之,如果拒绝并告诉孩子:不是别人有的东西你就一定要拥有,你的玩具也有很多小朋友羡慕,要珍惜自己的玩具。这样的教育可能就从此杜绝了孩子攀比、嫉妒的行为。6、打断父母谈话几乎每一个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一旦你的电话响起,他理会立即扑过来和你抢电话听,或者不停地叫“妈妈、妈妈”。还有一些孩子总是打断父母或客人的谈话,“妈妈,过来”,“妈妈,看看我的新作品”“妈妈,你们别说了”。孩子之所以会打断父母谈话,可能是因为好奇、想在大人面前好好表现、不想自己独自玩等,也有可能孩子自我意识很强的时候,他还不太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感受。然而,无论是哪种原因,如果无限制地纵容孩子打断你的谈话,则会让孩子变得不为他人着想,不能忍受挫败。因此,父母在找出原因、理解孩子的同时,也不要放任不管。父母可以在打电话或和朋友交谈之前就和孩子约定:保持安静、不能打扰大人谈话,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等。7、攻击性行为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文文今年3岁半了,在与别的小朋友玩时会经常发生咬人、打人的现象。妈妈为此打过文文很多次,可是文文似乎越打越不听话。现在,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区里,都没有小朋友愿意和文文一起玩了。文文的父母为此也非常苦恼。对于有攻击性的孩子来说,打骂的教育方式是最不可取的。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实际上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和习惯都是从周围的生活环境如家长、同伴、电视等中模仿而来的。如果父母以暴制暴,只会加深孩子的错误认识,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变得越来越严重。当然,父母也不要以赞赏的姿态面对孩子,这样可能会强化宝宝的攻击行为。当孩子比较小的时候,父母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假装对宝宝的行为视而不见,达到淡化宝宝这种行为的目的;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应先应该问清楚事情的原委,耐心地与孩子交流,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此外,也可以通过讲故事、聊天等方式向孩子表明你的立场。如果宝宝有进步,应立刻给予鼓励,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本文Hash:22c50122fafc54d8a017093828da33e78027790e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