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不要着急宝宝的缓慢成长

宝宝第一次清晰地叫出“妈妈”,第一次摇晃着独自踏出的一步。有时候,宝宝的这些“第一次”会来得比我们期望的晚了一些。但请不要着急,放松心情,耐心地等待属于宝宝自己的成长过程。

虽说“有苗不愁长”,但看着其他小朋友都有了这样或那样的本领,再看着家里那个“不思进取”的小人儿,爸爸妈妈们很难保持冷静。你有没有这样想过自己是不是太着急看到宝宝的成绩了?

*“迟到”的第一次爬

大部分宝宝在学会走路前,已经开始发展自身向前运动的能力。他们努力地翻身打滚、坐着向前挪、像蛇一样匍匐前进,直到有一天终于会用手撑着地爬了,但不要忽略,实际上还有5%的宝宝则完全跳过了这个阶段,尽管未曾经历过爬,但却不妨碍他之后成为一个拥有强健肌肉和良好平衡能力的运动全将。对成年人来说,没人关心你小时候有没有学会爬,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却这样要求我们的宝宝呢?

*“迟到”的第一句话

对“说话”本身的理解就是因人而异的。说话需要舌头和嘴唇肌肉相互配合,还要调节呼吸,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有些2岁的宝宝能掌握20~50个词,而有的却已达到400个,这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看宝宝是否能够理解他人的话语,并对此做出反应。比如当妈妈让宝宝把苹果掌过来时,宝宝是否能正确地从果盘里选中苹果并递到妈妈的手里。还有,那些日夜期待宝宝说话能“成句”的父母也应该乐观地看到,你的宝宝虽然不愿说话,但他总是很有效率地表达,他每一个发音含糊的词可能有很多含义呢。

*“迟到”的勇敢

有的父母因为宝宝快2岁的时候,还只是安静得一动不动,半天也不翻一页地坐在那看图画书而感到担忧,因为这些宝宝从不去碰三轮车,也不会翻跟头。但是,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父母不应该总是拿自己宝宝的“劣势”和其他宝宝的“强势”做比较,认为自己的宝宝发育不够快,小猫在钻洞前还要用胡须在洞口丈量好了方才进入,更不要说心智发育已经很惊人的小宝宝了。

*“迟到”的画画能力

如果父母担心宝宝精细运动能力发育迟缓,可以对宝宝进行简单的观察:在1岁左右,宝宝的两只手是否能握在一起;1岁半时,可不可以抓住积木;以及2岁时能否端起杯子喝水等

等。即便没有兴趣握笔,也可能与精细运动能力完全无关,试想想:一个喜欢整天在户外跑跳的宝宝,比起整天在家堆积木的宝宝,手指方面的训练当然少得多。

*“迟到”的逆反

许多宝宝在两岁左右(有的会稍晩些),会很“准时”地坐在地上发脾气,这被称为“可怕的两岁”,说明宝宝已经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他们的逆反表现除了大哭,还有咬东西、抱怨等。而宝宝如何表现他的逆反与个性有关,其中的差异非常大。不过,基本上所有的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都希望别人能满足他的心愿,只是形式不同罢了,不是所有的宝宝都用在地上撒泼打滚的方式的。

*“迟到”的敏锐感

父母们提前准备好游戏是正确的。但是,强迫宝宝玩什么却不对,尤其是游戏与年龄不匹配的时候。比如,给3~8岁的宝宝的游戏,往往不适合3岁的宝宝。大人应该按照宝宝的接受程度,把游戏规则迅速简化来降低难度,否则宝宝很快就失去对这个游戏的兴趣。

宝宝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对子女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孩子能从陪伴及亲子互动中获得安全感并诱发良性情绪,形成信任、依恋、依赖、期待等积极情感,学会交往、形成社会适应能力,并发展智力。

嘟嘟已经二十二个月啦,很快就两岁啦!

现在身高85,体重应该是26斤左右,吃饭棒棒的,睡觉也不错,有时候听着故事和儿歌就睡着了,是个乖宝宝。小区里很多小孩吃饭不好,大人很发愁,幸好我们没有这种情况,看过一句有意思的话,说为什么现在很多小孩都不好好吃饭,因为父母都太闲啦,有大把时间精力去关注吃饭这件事情,所以导致孩子对吃饭不感兴趣,很有道理,吃饭本来是人的本能,饿了自然会吃,也是种享受,有时候正因为逼着吃使孩子越来越怕吃饭。在其他方面也是,千万不要管得太多太宽泛。嘟嘟最近特别喜欢吃八宝粥,里面有红豆黑米冰赤豆黑白芝麻,她爱极了,每次都指着冰赤豆说要吃大豆豆,看到就兴奋,还顺便学会了红豆黑米枣芝麻,看到肉也兴奋,有次吃火锅,等不及肉煮熟,小手指着肉叫嚷了很久“肉肉,大人都觉得好笑,她也喜欢吃葡萄桃子香蕉西瓜各类水果,自从不喝那些乱七八糟的饮料之后特别喜欢喝水,我们俩经常去门口鲜奶吧去喝新鲜的酸奶,在炎热的夏季是一种享受。

嘟嘟这个月最大的进步,就是进入了语言爆发期。好像是突然开了窍,掌握了一些发音规则,每天都能学到新的词汇,我说什么她都很感兴趣地跟着学,会叫自己的名字嘟嘟,会说短语,还会举一反三,指着我的脚说妈妈丫丫,又指着她的小脚说妈妈丫丫,然后又想起不在场的爸爸说爸爸丫丫,她会说抱抱嘟嘟,妈妈抱抱,还会说爱爸爸,爱妈妈,吃葡萄。还是特别喜欢看书,早上醒来后爬起来就拿起本书翻着看,也太刻苦了吧,哈哈,从绘本上学到了好多词汇,小鸡小猪小狗小牛,斑马企鹅北极熊,小孩的记忆力真是惊人,只教一遍,她就能记住。她最近特别喜欢一首歌,拾豆豆,每次都点名让我唱这首歌,她自己也学会唱”胖丫丫,哎,俊妞妞“,特别好笑。她看绘本的时候都会模仿,看到某个好玩的动作,她把书放下,模仿一遍,起来再接着看,尤其是有个大灰狼四脚朝天的画面,嘟嘟特别喜欢模仿,躺床上也是四脚朝天。我大略看了尹建莉的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特别同意她的观点,阅读真的是太重要了,是一个美好人生的一部分。嘟嘟以后必须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才能有一个更宽阔的视野,有深厚的底蕴,人生也更为充实丰富而有意趣。

嘟嘟这个月运动也长进不少,特别喜欢双脚跳,跳得像模像样的,广场有一个个的水泥台子,每次都让我抓着她的手跳一遍。她还喜欢在站在沙发上,然后以特别快的速度猛地跳起来然后弾坐到沙发上,这是她的一大绝招,特别逗人。

嘟嘟在家很活泼,但是出门绝对是很乖的小孩,早教课上有个很调皮的小女孩悠悠总是喜欢打别的小朋友,攻击性很强,有次拍了嘟嘟的头,嘟嘟哭了,但是没还手,哭着看着我告状”悠悠,悠悠“,还向老师再说一遍,我告诉她妈妈知道了,悠悠不是故意的,她不哭了。过了一会悠悠再跑过来,还想抬手拍她,我严厉地制止:不能打人!后来悠悠又去打另外一个小男孩图图,图图虽然平时很乖很礼貌,但也不好欺负,还手很厉害,把悠悠弄哭了。不知道悠悠这种小孩的攻击性是天生的还是教育使然。嘟嘟到一个陌生场合,开始会很怯生生的,一会儿就玩熟了,大笑大叫,她喜欢跟四五岁的小孩子玩,跟人家后面看人家怎么玩,往 往人家一个高难度动作就让她乐不开支,她心里一定很羡慕,但是跟比她小的或同龄的,她就不怎么愿意理睬,互动很少,这似乎是小孩的共性。但是,嘟嘟在家时候有时候会发脾气,会拍桌子,吹胡子瞪眼的,气急了还会趴床上脸埋住大哭,还坚决不允许别的小孩碰自己的东西一下下,包括妈妈,否则就气急败坏,这应该是成长必经的一个心理过程吧。总之,我相信嘟嘟长大后一定是善解人意的小女孩。

嘟嘟这个月小手也越来越灵巧了,学东西一看就会,还会剥蒜呢,之前买的乐高积木也会玩了,我帮她扶着,刚开始只会一直往上垒,过几天她能拼不同的花样,很有创意,本领增多,很快就能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了。

宝宝的成长少不了父母的陪伴

越来越多的80后成为新一代的年轻妈咪,他们对于妈妈的观念,对于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感觉呢?是否愿意当一个全职妈妈,给宝宝成长的陪伴呢?一起来看看吧。

越来越多的80后成为新一代的年轻妈咪,他们对于妈妈的观念,对于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感觉呢?是否愿意当一个全职妈妈,给宝宝成长的陪伴呢?一起来看看吧。

闲时和某大学同学微信互相告知各自的近况,听说熊妈我毅然做了半年多的全职妈妈,好友很震惊——收入稳定的工作说不要就不要啦?这么多年的学白上了,研究生也白读了,就为孩子,值得吗?孩子爸爸同意吗?家里其他人支持吗?又不是没有老人给帮忙,干嘛让自己这么辛苦?......

回答了一连串的好心提问,熊妈已经习惯了:

1、工作可以再找,孩子的成长仅此一次,错过了就无法挽回和弥补;

2、正好工作本身就不顺心,虽然稳定但如鸡肋,丢之并不可惜,有能力和信心,找到自己的定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最重要;

3、放弃暂时的工作,放弃本行工作,并不代表学白上,熊妈我将它看成人生中的一段经历,我追求过了,经历过了,感受过了,学历不是身份、地位和能力的象征,它只能说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的人到哪儿都一样,比如,熊妈现在专心做全职妈妈、专心制作美食和烘焙、陪伴宝宝一同成长、料理家务,这些都需要学习呀;

4、放弃工作不代表我不进步,只是方向不同,侧重点不同而已,没有宝宝前重点是事业和家庭,有了宝宝,这个小人在他人生的头三年(三岁看大很有道理)如此需要妈妈,他要和妈妈建立亲子关系,我怎么能放下他去不专心的工作(做全职妈妈一事犹豫了1年才下定决心,从小熊6个月上班到他快两岁,一直在犹豫,期间那痛苦的煎熬只有自己明白),工作时想着娃,回到家对娃满心愧疚,如果不上班可以有大量的时间享受亲子阅读,可以见证他成长的每一瞬间......

5、相信大多数职场妈妈都有体会,有了娃工作精力实在有限,心里惦记是一回事,关键是体力和脑力直线下降,每天忙于工作和照顾孩子、家庭,白天8小时的高负荷忙碌,回到家面对嗷嗷待哺的宝宝,内心告诉自己绝不能倒下,撑起腰身继续料理家务,买菜做饭相夫教子,直到宝宝呼呼大睡后才暂松一口气,终于收拾好自己躺下,闭上眼继续紧张,因为不知道半夜宝宝会不会醒来,24小时的免费母乳要随时提供......每天这样精疲力尽的消耗着妈妈的体力,真的伤不起,放弃工作才能全身心的解放一部分精力,投放到家庭和孩子,熊妈认为太值得啦。

6、熊爸倒是满理解熊妈,逐渐接受熊妈的育儿观点,并坚持和熊妈肩并肩作战,这一点很难得;

7、至于其他家里人,熊姥姥熊姥爷当然绝对支持,他们理解熊妈的育儿理念,理解熊妈的意图,并坚定地相信熊妈的适应能力,日后会有更好的发展。熊爷爷和奶奶知道反对也没用,只要熊妈下决心做的事情不是轻易能改变的,这一年,熊妈也没少给他们灌输育儿思想,理解归理解,实施起来还是费劲儿,老人家思想守旧很正常,但,熊妈认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家人的意见固然重要,大主意还是要自己定。

8、放弃工作一年(说实话,熊妈都后悔没有早点放弃),家里收入肯定受影响,但和孩子的成长教育相比,微之甚微,试想,如果将孩子扔给老人,不能说老人都娇惯孩子,但真的普遍如此,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老人已经很少(而且,意识到却做不到,比如熊姥姥和熊奶奶),大部分老人觉得把孩子拉扯大不容易,孩子吃好 暖就行了,老一辈儿的育儿观念盛行,晚辈们还挑三拣四,家庭矛盾频频不说,关键是耽误了孩子。

放眼看去,凡是老人带出来的孩子(不绝对,但真的代表大多数)被溺爱的不成样子——运动能力弱(舍不得孩子怕累着)、身体虚(该冻不冻捂成温室里的小花)、自律能力差(想干啥干啥,无法无天的父母无法管教)、自理能力差(到了适当的年龄不会自己穿衣吃饭,凡事都靠老人去做,甚至连玩都看着自己却不动手)、社交能力差(不懂得分享和交换,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不合群,喜欢跟老人成天看电视)、缺乏自信(老人总是放不开手脚,生怕磕着碰着没法交代,孩子怎么做都被束缚)、探索欲望不强(孩子天生喜欢到处探索,老人这也不让那也不让)、安全意识薄弱(走到哪儿都被呵着护着,没有亲身体验,不知者无畏)、娇气(摔倒了不会自己爬起来,非要哭给家人看)、没有责任感(摔倒了怨地板)......还有,必须看着电视吃饭,满屋子追着喂饭,成天零食不离嘴,正点不好好吃饭,要啥给啥,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数不胜数......当然也有将孩子带的好的老人,只是凤毛麟角。

所以,看了几十本育儿书后,经历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熊妈毅然而然的决定要做一名全职妈妈,要知道勇敢地做出这个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但,目前看来,熊妈的决策是正确的,小熊越来越懂事,亲子关系一旦建立将受用一生。

本文Hash:183e23d9f71a0f295d500e5609249aa431cfc44d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