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秋季腹泻五问

  秋季腹泻,是指发生在每年10―11月份这个季节的腹泻,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组最多见。本病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患儿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烧、测体温在38―39.5℃之间、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状,同时伴有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少则一天数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严重腹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促发营养不良,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孩子腹泻时要不要禁食?

  传统的观点对急性腹泻采用禁食8―12小时,甚至24小时的饥饿疗法,这种令“胃肠道休息”的治疗方法是错误的。许多研究表明,即使急性腹泻时,患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并未完全消失,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仍可达到正常的60―90%。较长时间饥饿,不仅不利于患儿营养的维持,尤其原有营养不良者其营养状况更进一步恶化,还影响肠粘膜修复、更新,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复感染,最后导致“腹泻―――营养不良―――易致腹泻”的恶性循环。儿科专家目前主张对急性腹泻应继续母乳喂养或喂食。理由是,禁食是有害的,这是因为腹泻患儿现有营养丢失较多,限制饮食会导致无法挽回的营养损失;禁食患儿因饥饿常哭闹不止,易发生低血糖,体重明显减轻。继续喂食者食欲恢复快,腹泻和呕吐次数并未因此而增加,且体力恢复早,抗病力较强,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专家们指出,母乳喂养儿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喂养儿可先喂稀释牛奶(牛奶1份加水2份)喂养2―3天,以后逐渐增至全奶;半岁以上的孩子可选用米汤、稀饭或烂面条等,可给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并加些熟植物油、疏菜、肉末或鱼末等,但需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

  △怎样判断幼儿腹泻有无脱水?

  临床上,判断婴幼儿腹泻脱水的主要指标有:(1)体重迅速减轻:患儿体液丢失占体重5%以上考虑脱水存在;(2)少尿:尿量减少程度与脱水严重程度成正比;(3)眼窝凹陷:孩子双眼窝凹陷时提示已有轻中度脱水;(4)哭时仍有眼泪水,说明患儿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哭而无泪水、口渴、烦躁不安提示机体严重缺水。此外,婴儿前囱门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末端凉也为患儿脱水的客观征现象。

  △治疗秋季腹泻病到底要不要使用抗菌素?

  秋季腹泻病原绝大多数是轮状病毒,国内调查结果显示,秋季腹泻病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50―80%,可见滥用抗菌药物现象较为普遍。事实上,中国腹泻病治疗方案中指出,70%的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或产毒素细菌引起,可以不用抗菌药物,只要做好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如丽珠肠乐或培菲康等)和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大多数患儿可以治愈;大约30%拉脓血便患儿多为侵袭细菌如痢疾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仍主张使用敏感抗菌药物。通常使用一种当地有效的抗菌药物。如用药48小时,病情未见好转,再考虑更换一种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会造成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同时还可继发肠道菌群失调、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病迁延或加重。

  △为什么秋季腹泻治疗首选口服补液盐?

  据医生统计,婴幼儿秋季腹泻引起的脱水90%以上属于轻度和中度脱水,仅10%属于重度脱水。儿科专家们指出, 急性腹泻并发轻中度脱水患儿,治疗首选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简写ORS,各医院和大药房都有出售)进行口服补液疗法。孩子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100毫升,起到防治脱水的作用。在得不到标准ORS的情况下,可用汤加盐溶液。具体配方是:米汤500毫升(1斤装酒瓶一瓶)+白糖10克(5毫升勺2平勺)+细盐1.75克(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水500毫升煮2―3分钟。按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专家们还指出,静脉输液(俗称挂盐水针)只用于中重度脱水。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切不可随意向医生要求输液治疗。这是因为滥用输液不仅会增加患儿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有时会发生输液反应引起病情恶化。 

  △如何护理好腹泻患儿?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发生在家中,正确的生活护理至关重要。首先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神志、精神状态、面容、四肢温度、脉搏等变化,注意脱水是否改善或加重;观察大便次数、量及性状,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保留一些新鲜大便送到附近医院化验,有助于病因诊断,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做好床边隔离,护理病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注意有无排尿。专家们指出,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疗要点是继续喂食,服用口服补液盐,做好液体疗法,合理应用药物,一般病程在5―8天就可完全治愈。

来源:大众卫生报

精彩推荐

预防婴幼儿秋冬季腹泻

秋冬季腹泻,也称秋季腹泻,一般是指发生在秋冬季由病毒(多为轮状病毒)所引起的婴幼儿胃肠炎。主要发生于2-3岁以下营养情况良好的婴幼儿,流行高峰一般在每年的12月至1月。

秋季腹泻起病较急,小儿体温可升高在38oC至40oC之间,除了呕吐、腹泻,同时还可有咳嗽,流涕等感冒样症状,一般在发病当天就有腹泻。大便像汤或蛋花汤样,可有少量粘液,但没有腥臭味。由于大便量多,次数频繁,加上有时伴有呕吐及进食、进水少,因此病儿很快就出现眼眶凹陷、口唇干燥、皮肤弹性不好等脱水症状,小儿有严重的口渴感,常哭吵不安。轻症脱水患儿可给予少量多次地喂糖盐水,补充从大便中丧失的水分,就能减轻脱水症状,严重脱水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秋季腹泻虽然来势较猛,但大多数患儿会在5-7日内自然痊愈,少数可长达20天左右。在小儿患病期间,家长应注意护理,帮助小儿顺利度过疾病期。在饮食方面,应继续进食。但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不超过6至12小时。在疾病的恢复期,应给患儿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如果为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先喂以米汤、稀藕粉或稀释的牛奶,再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对于六个月以上的患儿,可给予粥、面条、烂饭及蔬菜、鱼类、肉糜等清洁消化的饮食,同时可给一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泥以补充因吐、泻而丢失的钾盐。

预防秋季腹泻的措施:

★应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对餐具、便器、玩具等应经常消毒,防止病从口入。

★婴儿应尽可能予以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抗体性保护,对婴儿有较大的保护作用,并尽量避免夏季断奶。

★在幼托机构要注意腹泻患儿的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过食或喂富含脂肪的食物。

★加强小儿体格锻炼,增强小儿体质。

婴幼儿秋季腹泻全攻略

小儿秋季腹泻全攻略

part1原因

宝宝拉肚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季以病毒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也就是秋季腹泻。发生腹泻的常见原因有:

1.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2.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4.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part2症状

1.发热宝宝发病初期多先有发热、咳嗽、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现象,体温较高,

一般为38~40℃。有的爸妈会误以为宝宝感冒了,给宝宝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

2.腹泻过一阵儿,宝宝便开始腹泻。一天拉稀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多是“哗啦”一下,几乎是从肛门中窜出来。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无特殊腥味及黏液、脓血。甚至爸妈有时不能从尿布上区分出宝宝拉出的是大便还是小便。

3.呕吐有些宝宝频繁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有时不吃也吐。开始时吐清水样的东西,之后吐出黄色的苦水。

4.脱水如果出现眼窝凹陷、口唇干燥、前囟门下陷、皮肤松弛无弹性、无泪、尿少等现象,说明患儿病情十分严重,需急救补水。

Part3治疗

宝宝倘若发生了腹泻,首先应该在不影响孩子营养的情况下,让消化道多休息。在医生治疗开始时适当禁食,一般可禁食8~12小时,同时给予口服补液盐(ORS口服补液盐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宝宝腹泻治疗必须应用的药物),可以之代替静脉输液。在医生开始治疗后可以逐渐恢复饮食,母乳喂养儿应当减少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儿可以用浓米汤加牛奶喂食,可以保证婴幼儿热量和营养的补充。秋季腹泻用抗生素治疗多是无效的,可以选择中药治疗。如果宝宝还是不好或病情加重,要随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出现意外。以下是治疗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禁食疗法对于单纯腹泻,大多不需要禁食。即使禁食,也不超过6~8个小时。禁食的结果,可能使宝宝出现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没有医生嘱咐,爸妈不能对腹泻的宝宝实行禁食或饥饿疗法。

本文Hash:e9e166a789e09a73610fd2bf64537c40515806e5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