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最该被关注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占儿童精神科门诊比例的第一位,达到60%以上。”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组主任委员郑毅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其中,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是一类常见儿童精神疾病,我国大约有3000多万儿童受到不同程度心理行为障碍的困扰。

  郑毅介绍,所谓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是指一类特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最多见的有多动症、抽动症、对立违抗行为、社交性焦虑、学习恐惧等,其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遗传、外伤或感染等所致大脑障碍)、心理因素、环境及社会因素。

  “较高的发病率和过低的识别率表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郑毅说,许多儿童心理行为障碍都会延伸至成年阶段,还可以发展成其他更为严重的精神疾病,不仅不利于个人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据他介绍,澳大利亚一个科学家做过调查,让1100多例的青少年罪犯回忆在上学期间的情况,结果超过73%的人在上学期间曾被诊断为多动症。换言之,如果能够早期正确合理地诊断出多动症并给予合适的治疗,把冲动和攻击行为降到最低,可以大大降低青少年犯罪行为。

  事实上,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很多人认识不足。郑毅给出两组数据:国际上儿童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很低,不到20%,中国可能会更低;而识别出来的20%里面也只有20%得到了合适的诊断和治疗。“例如在安定医院的儿童精神科门诊,大概有80%的儿童心理障碍患者是走了弯路,被误诊、错诊造成严重后果后才转到我们这里的。”

  郑毅讲述了一个被长期误诊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病例。他曾经接诊过一个30多岁的女患者,在五六岁时出现过抽动、眨眼、摇头等问题,家长没有当成精神问题,而是带她看神经科、儿科和中医,还做了两次脑外科手术。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抽动得厉害时会出现强迫、骂人和自残自伤等激烈行为,甚至把自己的眼角膜打伤。由于患者成天喊叫、打砸东西、自残自伤,家人都不能跟她待在一个房间,最后没办法才找到精神科医生。在安定医院治疗两周后,患者自残自伤、打砸东西等症状就得到控制。“两周后来复查时,是妈妈陪她来的,特别向我们表示感谢,因为她妈妈已经多年没跟她待在一起了。”

  早早地给予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调整大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和调控神经功能,提升执行功能,控制好情绪和行为,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愈后效果也非常好。”郑毅说,上述病例就是通过药物治疗,加上父母和患者的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使病情得以改善。

  为什么儿童心理行为障碍难以识别、诊断率低?郑毅解释,这里有认识上的两大误区:首先患者和家长没有将它当成客观疾病,仅当成一种毛病或者恶习。他提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和以前不一样,给家人或者环境带来持续的麻烦和痛苦,就应该考虑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医生。

  另外,有些家长知道这是疾病,却因为社会歧视或自我歧视而不敢正确就诊。整个社会对精神疾病有歧视,而自我对精神疾病也有病耻感,即使知道自己有病也不愿意去精神病院——这种社会歧视和自我歧视是识别率、就诊率低的最核心问题。“在美国儿童心理健康理念已经普及到学校和家庭,学校出现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孩子,马上会转到专科医院就诊,这是我们亟待加强的地方。”郑毅说。

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

学龄前儿童指的是3-7岁的儿童。随着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虽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此期儿童的情绪还是易激动、不稳定,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对情感和情绪的调节性较差。

发脾气幼儿有时会大发脾气,这是因为幼儿已经开始独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是还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或合适的方法表达其感受。发脾气的原因常是疲劳、家长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等。作为家长应仔细分析小儿发脾气的原因,在避免儿童自我伤害的前提下,不要特别留意正在发脾气的孩子,尽可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于事后给予安抚。同时告诉孩子他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遗尿小儿5岁以后仍会发生不随意排尿,即遗尿。遗尿大多发生在夜间熟睡时,对有遗尿现象的孩子应缓解精神紧张情绪,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在晚饭或睡觉前减少水分的摄入,夜间按时叫醒小儿排尿等。

咬指甲和吮手指咬指甲和吮手指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反应,它能给孩子带来安全和满足感。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静、寂寞、饥饿、睡眠、身体疲倦时出现,该行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手淫学龄前期小儿常常因为外生殖器局部积污刺激、裤子太紧摩擦发痒而去抚摸外生殖器。也有些小儿因睡眠习惯不良,醒后不肯起床而以抚摸外生殖器为慰藉。作为家长应仔细查明原因,给小儿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提供充足的游戏机会以矫正不良习惯。医生认为学龄前期若手淫行为处理不当,会造成儿童自恋,不愿意与他人接触,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家长应给予足够的认识。

攻击性行为有些小儿在游戏时会表现出咬、抓或打伤别人等攻击性行为。这些小儿或因遭受挫折;或是模仿成人的行为;或为引起父母或老师的注意等。父母和教师可在制止其行为后,带他(她)到安静的地方,让其自己反省,学习控制自己。帮助孩子使用适当的方式发泄情绪,如运动、做游戏等,决不可用体罚的方式粗暴对待。

.破坏性行为有些小儿常因好奇、取乐、显示自己的能力或精力旺盛无处发泄而损坏东西,有的小儿则是由于无法控制自己的嫉妒、愤怒或无助情绪而有意采取破坏行为。作为家长应仔细分析原因,对孩子的好奇心不应加以抑制,对有意破坏的孩子应避免斥责和体罚,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正确指导。

专家指出学龄前儿童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提问题、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针对儿童的特点,家长应正确引导,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儿童在模仿中学习。

须关注儿童品行障碍

较之儿童普通的调皮捣蛋或少年的逆反行为更为严重,如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地对待动物或他人,破坏财物,纵火,偷窃,反复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对抗性挑衅行为,长期的严重违拗等,且往往仅限于在家庭和学校范围内。如果不加干预,发展严重,则会沦为少年违法犯罪,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关于儿童少年品行障碍的发生率,国内曾有部分地区在7~16岁男女学生中做过调查,为1.45%,男女之比约为8.9∶1。有人将发生在较年长(如10岁以上)的儿童少年且较严重者,称为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年龄较低(如10岁以下)的儿童且程度较轻者,谓之对立违抗性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违抗性行为表现为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便与家长、老师或其他成人争吵、对抗,不听从劝说,俗称逆反。常拒绝或不理睬家长或老师的要求或规定,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明显地不受约束;或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心存报复;或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经常故意干扰别人;在学校中经常出现违纪行为,且不服从管教,多次请家长,老师头痛,家长无奈。

攻击性行为可以表现为伤害他人,破坏物品,欺负同伴或虐待动物,易暴怒或好发脾气等。如在学龄前阶段好打人或咬人,这通常是一种冲动行为,可毫无动机或只是为了好玩,或为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对此如不及时纠正,易形成一种处理事物的行为模式,入学后则常与同学发生争吵、斗殴等。这类儿童常好动,易惹事生非,戏弄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好表现自己。当受到挫折或自己愿望不能满足时,则常以破坏物品来发泄心中怒气。男孩多为躯体性攻击行为,女孩则以言语性攻击为主,如不加以管束常会造成社会适应困难,严重者可发展至违法犯罪。

反社会行为即经常发生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的行为。常见如下诸行为。

1.说谎。可以是希望获得长辈或老师的表扬而撒谎,或是可以从说谎中得到益处而形成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模式。

2.外出不归。开始可能是由于对外界的好奇所致,或是因为在家中自尊心受到损伤(如父母争吵拿孩子出气),得不到父母的关心而出走,或因学习成绩不好怕家长斥责而离家。当第一次出走后,如在某些方面获得满足,则该行为往往得到强化,以致会反复发生。

3.偷窃。幼儿时期自我意识尚未形成,分不清什么是你的我的,故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拿,以后随年龄的增长和通过教育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道理。但是,如果偶然发生这种行为未被制止或得到家长的默许,久而久之则会养成为满足自己愿望而随意拿别人东西的习惯,可以从偷拿家中钱物到同伴的物品。这类行为模式形成后,若不及时干预,常在少年期成为违法犯罪者。

4.逃学。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或厌恶学业,或为反抗老师或家长等原因,虽也背着书包出门,但常背着父母不去上学,在外边游荡或与其他伙伴玩,长此下去易被不轨者勾引,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5.纵火。儿童常喜欢划火柴玩、燃爆竹等,因其新鲜和具有刺激性,若未及时进行教育可将其视为游戏,易引发火灾等不良后果。也偶有因报复纵火者。

6.性侵犯。多发生在较年长男性少年,可在不良影视或网络影响下,出于好奇或恶作剧对异性进行猥亵或强迫发生性行为。女性可因与异性发生性行为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而导致性淫乱或卖淫,形成违法犯罪。

上述儿童少年品行障碍的表现,可多可少,可轻可重,但是发现 有此行为时应及时管理和纠正。否则,发展下去会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滋生土壤,危害本人、家庭和社会。

本文Hash:6221733f7df3aa43af9d2a85795e7999a7598dff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