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家孩子被ipad迷住

这个清明小长假,对于忙碌了几个月的市民来说,找个农家乐、度假村,带上家人去踏青,或许是比较好的选择。

然而,在江北铁山坪上的一个度假村里,记者就看到这样一个孩子。他孤孤单单地坐在一张塑料凳上,头顶着墙,眼睛一直盯着放在双腿上的iPad,远处的一个房间里,“四万、碰……”的声音不断传来。

这样的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直到记者离开,孩子依然坐在那里,孤孤单单地玩着iPad。

看完这幅图,也许,今后你在责怪孩子痴迷iPad打游戏时,是不是更该反思自己要做些什么?

男孩一个人玩iPad,大人集体搓麻将

4月4日,是小长假的第一天。

这天下午5点左右,记者和家人一起带着孩子,来到了铁山坪上的这个度假村。就在大厅等待家庭其他成员时,记者注意到了这个走廊墙角的身影。

男孩坐在一根塑料凳上,一直没有抬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放在双腿上的iPad。iPad的另一头,插在插座上。

或许是坐得太久了,孩子不停地变换着姿势,但看着忙碌的大人,自己又只得埋下头来继续玩游戏。

远处的一个房间里,“四万、碰……”“走了走了,你们继续”这样的声音,不断传来。一名中年男人站在一旁给打麻将的人支招:“你这个牌,有做大的可能哦。”

记者注意到,这一层楼大概有10多间机麻包房。工作人员说,每一间机麻包房都包了出去。仔细听听,每一个房间里,都能听到打麻将的声音。有的和牌了,不时传来喧哗声。

热闹的声音,与孩子孤孤单单的背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度假村里的工作人员也对这个孩子很有印象:“他一直都在玩iPad,开始没电了,还到处找插座呢?找到插座后,孩子又坐下来耍。”至于一个人耍iPad耍了多久,工作人员说,至少三四个小时了。

直到记者离开,孩子依然坐在那儿,一个人玩着iPad。

出门就是打麻将,娃娃不愿一路了

“千里之行,麻将第一。”对于很多爱打麻将的人来说,这句话,并不为过。

家住巴南区鱼洞的许先生有一个上小学的侄儿,许先生说让哥嫂感到纳闷的是,小时候脚跟脚撵路的孩子,如今说到出门耍就摇手:“你们去吧,我不去了。”

真的是孩子长大了,不愿意跟大人出去玩了吗?事实并非如此。

许先生说,前段时间,他带着一家人外出去烧烤放风筝,同时喊上了平时不出门的侄儿:“走嘛,跟幺爸一起出去春游,要得不?”

没想到,侄儿满口答应了。

出去玩时,孩子帮忙拾柴火、穿肉串、带着弟弟一起在河边寻找鹅卵石。

“哪像一个不愿出门的孩子啊?”在和侄儿交流时,许先生才发现,问题出在了自己哥嫂身上。

哥嫂喜欢打麻将,无论带孩子走到哪儿,坐下来就是选择打麻将,并且两口子都要上,孩子长期被冷落在一旁,自然对和父母一起外出,失去了兴趣。

孩子上4个兴趣班,晚点放学少耍iPad

家住渝州路华宇名都的陈仕玉婆婆,和老伴一起带着5岁的孙女。

已经上幼儿园学前班的孙女小静,每天放学后都要去上兴趣班,兴趣班一共有4个。说到为何要报这么多兴趣班,陈婆婆也有自己的无奈。

“孙女回来不是看电视就是耍iPad,要是从小眼睛就不好,该咋办哦?”陈婆婆摇着头说,小静的父母都在重庆上班,小静一两岁时吵闹着要出去玩,年轻的爸爸妈妈就让她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一看就是一下午,而且点都不哭不闹。”

仿佛找到了法宝的父母,在小静到奶奶这里上幼儿园后,主动送来了iPad,还 从不上网的爷爷奶奶安了宽带、接上了无线路由器。

“她自己都晓得啷个开,我们完全不懂。”对于孙女的这个坏习惯,陈婆婆说,只有尽量隔开电子产品,真的要把眼睛弄坏了,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所以,陈婆婆给5岁大的孙女报了4个兴趣班,间隔着上,目的就是让孙女晚点回家见到iPad和电视。

娃娃结伴游三亚,iPad成了必备物品

家住渝中区竞地花园的卢女士,也对iPad有自己的看法。

去年冬天,她和小区里几家关系好的朋友一起外出,准备带孩子结伴到三亚去晒晒太阳、吃吃海鲜。

卢女士说,这几家朋友的孩子都差不多大,平时也都在一起玩。

到了三亚后,卢女士发现,行李刚刚放好,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从行李箱里拿出i-Pad来玩。唯独她没给儿子买iPad,6岁的儿子俊俊站在一旁看哥哥们玩游戏,眼里露出羡慕的眼神。

对于孩子们的做法,其他家长似乎习以为常:“平时耍惯了的,不带iPad要闹哟。”

不但耍iPad成风,孩子们还要攀比。其中一个小孩耍的是iPad一代,没有照相功能,其他孩子拿着更高级的iPad对着花花草草照相时,原本就有单反相机的他,非要吵着把自己的iPad扔了:“我要买个新的,不要这个了。”

“无论脚步走了多远,心中只有iPad。”对于这个结果,卢女士说,以前都说iPad害人,看来害了人的不是iPad。

专家建议:每天在睡觉之前,和孩子聊半小时

听完记者讲的故事,我市儿童心理专家贺小燕连连叹气:“哎,父母的自我意识实在太强了。”

贺小燕接到过许多家长的求助,父母最大的困惑就是:“我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不晓得学校是啷个在教?”

听到这样的话,贺小燕特别反感。“好家长胜过好老师,言传身教来说,身教的作用远远大于言传。”

贺小燕认为,每一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生活,每一位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然而,当孩子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们的生活已经不再只是你我,而变成了你我他。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产品,他的成长,需要当父母更多的呵护。”然而,错误地把呵护理解为物质上的给予,买iPad、出国旅游,甚至给未成年的孩子买车……到了最后,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他的内心世界在想什么,家长一无所知。

对于物质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贺小燕建议广大父母:每天在孩子睡觉前,抽半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幼儿园的趣闻、讲讲班级上发生的故事,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用心地记录。“这样,就算孩子哪天情绪不好,出现叛逆的情况,家长也不至于抓不到缰,手忙脚乱。”

类似事件盘点:

10岁男孩贪玩iPad患中度颈椎病>>

网瘾伤智力6岁前不要让孩子接触iPad>>

中小学干吗要用iPad教学?>>

该不该禁止?小孩子玩手机游戏的讨论>>

❤小编寄语: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电子产品的世界。随处可见的电脑、手机、MP3等等,其中,ipad和iphone成了现在人们手中的新宠。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你会看到,人们边走边玩着手机,听着音乐等等。不仅仅是成人会玩,连孩子手里也有ipad。孩子还会攀比,往往手中的ipad是最新版的!而且孩子玩ipad、iphone的时候比较安静,爸爸妈妈觉得这样子不错,自以为很省事,可以腾出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却不知道孩子长期的使用ipad、iphone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哦!

首先,说一说这里面的健康问题吧。要知道,一个10岁的男孩因为贪玩iPad,长时间地用iPad玩电子游戏,有的时候甚至玩到接近午夜,常常只顾埋头苦干, 至半天都不动一下,导致了自己患上了中度颈椎病!玩ipad,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减少运动量,这对于还在成长中的孩子的身体发育很不好哦!另外,常常盯着手机、电脑屏幕对孩子的眼睛也是一种伤害哦,会让宝宝小小年纪就患上近视眼,戴起眼镜!

同时,长时间的玩ipad、iphone会让宝宝缺少交流,会让宝宝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也可能会让宝宝变笨,不善于思考。而且感情上的空虚可能会让宝宝出现情绪暴躁,不听话等等问题。另外,网络信息丰富,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好的信息,宝宝的判断能力尚未完全,可能会因为好玩等原因进行学习模仿,这就是俗话说的“学坏”!

所以,爸爸妈妈要谨慎,注意要多关心孩子,和孩子多出去玩,做一些户外活动。多让孩子做一些有益的智力游戏,开动脑筋。爸爸妈妈才是宝宝最好的老师,自己先要以身作则哦!

邀你一起讨论“你有多少时间陪孩子玩耍?你家宝宝被ipad、iphone迷住了吗?”

小编推荐:

伤不起!5岁男孩“厕所作业”>>

莫让隐形防盗网成隐形杀手!>>

解密美素丽儿偷梁换柱的真相>>

电子产品不是玩具别让孩子沉迷iPad

孩子玩ipad和手机,好不好?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越来越普遍,很多小孩甚至把ipad和手机当做玩具,这对孩子有没什么不好的影响呢?下面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电子产品不是玩具

上个礼拜天,刘快乐去一位朋友家做客。刘快乐最先关注的,是那7岁的女儿,没想到她正目不转睛地玩着ipad游戏。以前,每次去串门,这小家伙都拽着刘快乐玩儿,可这次她就一直摆弄着ipad。“我也没时间陪她,就让她玩儿这个,合计玩游戏也能锻炼智商,就没怎么管,可现在不玩儿都不行。”朋友不在意地说,刘快乐却犯起了嘀咕:“老这么玩儿,对孩子没有影响吗?”

无独有偶,王女士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为了哄孩子玩儿,王女士拿出了新买的ipad,没想到这一玩儿不要紧,3岁的宝宝好像上了瘾。“如果不让孩子玩儿,他就又哭又闹的,我真是一点儿办法没有。”王女士说,这种情况已经有3个月了。除了上幼儿园,宝宝一回家就嚷嚷要玩儿“方块”,有时连饭都不爱吃。“现在每次吃饭,我都说不吃饭就不让玩儿了。”王女士很苦恼,也很担心这样下去,对宝宝的身心会有不良影响。

刘快乐请教了沈阳市教育专家余秀林。听完刘快乐的讲述,余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家长给小孩子选玩具一定要慎重,一旦上瘾形成兴趣爱好,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从好的方面来说,有控制力的孩子会把自己的爱好变成理想,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而对没有控制力的孩子,尤其是低龄的孩子来说,则容易产生误导。

“家长不应图省事儿,随手把手机或是ipad这样的电子产品抛给孩子当玩具,这并不利于孩子成长。”余老师说,从孩子的身体角度来说,孩子长时间对着屏幕,眼睛容易近视。从教育方法来说,与传统的文化课学习不同,玩儿游戏是种动态的方式,长此以往,孩子将无法静下心来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无论是从健康性还是长久性来说,把电子产品当做玩具或学习工具都不适合孩子。家长应该避免让孩子接触这些产品。

如果已经上瘾了,还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以转移孩子注意力为主。”余老师说,像7岁这样大的小孩儿,还是有一定的控制力,家长可以通过严格要求,例如不让她再接触手机或把手机游戏功能屏蔽等来控制,也可以鼓励孩子多跟同学交流做游戏等。像王女士孩子那样的低龄小孩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或去室外玩儿来分散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教育孩子是家长的责任,不该以工作忙为由,忽略孩子的感受或者选择不恰当且不健康的教育方式。”余老师提醒家长。

小编总结:父母千万不要把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给小孩子玩,更不要让他们沉迷其中,因为这些电子产品可能给小孩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当发现孩子喜欢上这类电子产品的时候,应该想办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家长你让孩子“被动成长”了吗?

案例:小浩妈妈反映,小浩上小学时很兴奋,很听老师的话,说老师讲课很有趣,课本很好看。妈妈很用心,咨询了很多家长,总结出了“宝贵经验”,包括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自此,一放学,妈妈见到小浩就问“老师留家庭作业了吗”,并不断叮嘱孩子“回家先写作业”。小浩一个拼音写得不规整,爸爸妈妈就立即要求擦掉重写。

初中时,妈妈说很多事情小浩不与父母沟通,父母的问话也不愿意回答,特别是流露出了厌学情绪,有时连家庭作业也不想做了。

心理专家分析:这是孩子“被动成长”的常见培育现象:当孩子兴致勃勃地玩时,父母要把孩子抱走,当孩子在床上安静而自由地躺着时,父母又让孩子起来练习爬行。父母问题出在方法上:以打断和不依从于孩子原有兴趣与关注点为特征,只是以单纯的“帮助孩子”为目的,使孩子完全处于被动状态,阻断孩子的主动学习过程,可能形成孩子不良的学习接受习惯。

每个孩子在学习上有不同的表现,用严格的“好习惯”来高标准要求对待孩子,家长的“好意”往往使结果与期望相差甚远。所以,家长应该少些急功近利,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

本文Hash:230c42c878142adb8a70e5fcc15b501cd8587704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