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了,给个微笑

朋朋4岁多了,闲不住,总是到处乱蹿。周围的东西也跟着倒了霉,不是撞翻了这个,就是摔碎了那个,但最倒霉的还是他自己,摔跤不断。每次我看到这种情况,都会站在原地微笑地看着他,自己没事人一样爬起来再跑。有时候他也会摔出些惨状,这时,他脸上就会带上一丝不好意思,好像是自己没把握好,有点丢人的感觉。

不过,以前的朋朋表现可没这么好,尤其是在姥姥姥爷照顾的那一年里,他的眼泪好像特别丰富,稍有不如意就哭,摔倒更是一件值得哭的大事。姥姥姥爷太心疼外孙,一见到朋朋摔倒,马上就冲上去扶,然后百般安慰,还假装气呼呼地打着地板。只是越这样,朋朋哭得越凶。

后来,我把朋朋接回来自己带,开始刻意纠正这种错误。每次他摔了,眼神委屈地到处找我时,我都保持冷静,微笑地跟他说:“男子汉,没事儿,自己起来。”他要是哭得厉害,我就伸出手,但不走过去,说:“你过来,妈妈就抱。”摔得比较重时,我会去抱抱他,然后询问他正在玩的游戏,或跟他一起找别的玩具,以此引开他的注意力。久了,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描述的情形。

摔倒没什么可怕,怕的是父母用错了处理方式。其实,孩子通常不会摔得太疼,哭主要是因为吓了一跳,这时,如果父母先笑了,他会轻松些,也会觉得这不是件大事;可如果父母慌了,他会受到更大惊吓并哭起来,总是如此,还会让他习惯了把寻求同情当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失去自主成长的机会。所以,看到孩子摔了,请给他个微笑。

当孩子摔倒了,给他一个微笑

摸爬滚打:儿童在成长……

在这个阶段,儿童可以坐起来,他们与环境的交流多了起来并且不断要求更多。现在儿童已经进入了能够到处爬的阶段。他们自己可以把身体转向不同的方向。

在这个能够坐起来的阶段,儿童开始吃固体食物;他们的第一颗牙齿长出来了。他坐着,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他随时可以转转身体,动动脖子,东张西望。他的手被解放了出来,可以更频繁地去抓东西。他能够并且需要玩更多、更富有变化而且更有意思的游戏。

他能够爬到远处去拿东西,现在他的好奇心成倍地得到满足,他不再需要别人帮他拿东西,自己就可以做到了。发现的乐趣与日俱增。

观察这个阶段的儿童如何摆动他们的小手和小脚,如何扭动他们的小肩膀和小屁股,是极富启发性的。这些活动主要是针对加强腹部和背部的肌肉,为以后站起来走路做好充分准备。这可是一项重要的热身运动,因为以后腹部和背部肌肉要支持胸部、手臂、双手和头部的所有重量―这可不是件轻松活儿。

那些已经学会爬的孩子参与了他周围环境的很大一部分互动。儿童一旦站了起来并学会了走路,他和母亲,当然还有父亲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儿童自己可以独自离开,当然也可以走到照顾他的人周围。他再也不需要通过像哭、手舞足蹈或者类似的信号来呼唤母亲。到母亲身边或者离开她,这种来去自如的新能力,当然还需要不断的练习。

1.视野内的走动

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儿童刚获得独立的最初阶段,当母亲离开他们时,他们是怎样和母亲保持目光交流的。可以这么说,和儿童讨论离开的可能性只是一种空谈。他会跑过来并四处搜寻他的母亲。如果母亲用目光回应他,他才觉得安全:如果他遇到了什么倒霉事儿,妈妈应该在他身边。儿童的活动空间变大了,同时增大的还有和母亲的距离,他想弄明白:我究竟可以走多远?

我究竟可以走多远?这是一个带有挑战意味的问题,它是和发现的乐趣同时出现在儿童心中的。他们开始了对母亲的疏远。儿童什么时候开始不再追逐母亲的目光了呢?儿童能这样做,正是他独立性增强的证明。到四五岁的时候,儿童产生了这样的愿望,他们希望除了父母家里,还能够睡在朋友家里,以此证明:没有你们,我一样可以应付。但第一次出走的尝试往往是以眼泪告终,并且常常是到半夜里。我要回家!我要找妈妈!主人家的那位母亲在这个时候只不过是母亲的替代品。

我可以有多大的活动空间呢?捉迷藏的游戏就是为了探索这一点。我把自己藏得越久,也越有信心找到妈妈或者回去的路,那我的自信心就越强:我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应付!

与母亲的目光交流是为了消除空间的距离。

对很多母亲来说,儿童到了这个发展阶段,令她们担忧的是,孩子开始摆脱她们。他不再完全依赖母亲,他脱离了她,更糟的是,在她愿意放手前,他先跑开了!母亲们,也包括那些父亲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并且相信没有他们,孩子将什么事儿都成不了,而现在孩子这样一做,他们就慌了手脚。这时,母亲们往往会认为,现在她们必须在照顾孩子方面有更多的付出,因为她们的责任增加了。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在显示自己的重要性而已。

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当我和孩子们过人行道的时候,他们吵着闹着跑着,其中一个摔倒了,他先看看我有没有发火。如果父母先笑了,他也跟着笑,如果父母慌了,他也受到 吓并且哭了起来,因为他认为这时候哭应该是别人预期中的反应,并且认为用这种方法能引起别人的同情。而这正加强了父母的这种感觉:他需要我!我很重要!一般我会给孩子一个微笑,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而这时会有很多热心人伸出手想帮助孩子站起来,如果我说让他去吧,他们会对我报以厌恶的目光。但他跌倒了,就必须自己站起来。

如果我们过分插手孩子的事,一再地不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他们的问题,甚至连最基本的尝试的机会都不给,那么我们是在宣布他们的无能和无权。由此给孩子带来的是自卑感。当然孩子需要我们的保护和帮助,但我们给孩子探索和熟悉外界环境的自由越多,他们就越独立。

在第一次“单独行动”中,男孩和女孩选择的距离有所不同。一般男孩比女孩敢于离开母亲更远。当然这是我们的日常经验,但我们无法把这种相差的距离精确到几米、几厘米或者精确到几星期、几个月。也许这可以和一种文化现象联系起来,在一些原始民族那儿至今还可以看到:妇女的活动主要是采摘,活动范围基本上是在村庄周围,而男人们必须到很远的地方去打猎,常常几天几夜露宿野外,直到幸运地打到猎物才回到自己的村庄。这种远古时期的社会职能在男孩和女孩身上得到了体现。一般而言,男孩天性中比女孩更好斗,更具有攻击性。这由生物因素所决定。我们不要忘了,无论男女都同时具备了两种荷尔蒙,也就是说男人身上有女性荷尔蒙,女人身上也有男性荷尔蒙。这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一些小女孩有着大量的男性荷尔蒙,她们的行为举止完全像个男孩。反之亦然。

2.早期文化的印刻

上述所说并不意味着能力的性别差异是一种必然:女人生来就是做家务的,男人生来就是打猎的!在现代社会,这种说法早已过时。大量的事实表明,女人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获得成功。生理上造成的限制根本不值一提。

此外,在早期文化中,妇女的工作就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食物供给主要依赖于女人们采摘到什么,而门前所堆积的丰硕成果赋予了她们社会地位,这同时也是财物的证明。当男人打猎归来,他们庆祝的方式却完全不同于女人:用特有程序庆祝胜利果实,而这其中必然伴随着男人向女人热烈的求爱过程。整个村庄聚在一起,为猎人们庆祝,听听他们极富冒险色彩的故事,也正因此提高了男人的社会等级。女人追求声誉,男人追求权力。文化历史表明:打猎得来的战利品远比女人采摘到的果实消耗得快。同样肉脯也远不及采摘的物品充足。女人的社会价值早在原始民族已经不比男人低下了。而过去和现在社会声誉的性别差异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带给孩子一个鼓励的微笑

孩子上学后,家长可能随时会面临一大考验——老师的“告状”。对于孩子的“问题”,大发雷霆不行,不声不响也不行,究竟该怎么办才对?都说在育儿过程中每一位母亲都变得非常“智慧”,本版今天就编发了五位妈妈的办法,看看她们都是怎么应付的。她们的做法未必适合您和您的孩子,但是至少,会让您再次面对老师的告状时不再觉得“孤单和无助”。

示弱:先带儿子“撮”一顿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南里叶依

“儿子,你又打架了!你耷拉着脑袋,算是知错——对了,你是我的烦恼、无尽的忧心和麻烦。”

我尽量克制着满腔怒火,说实在的,我就是使尽全身力气,把儿子痛打一顿,也不解气。儿子已经上初三了,从小时候因挑食面黄肌瘦,到今天能吃能喝、人高马大,就这一项,我这个当妈的,花了多少心血啊。

学校要给处分,说是“不能培养将来因打架而犯罪的人”,这句话像一片阴云遮在我头上。为了缓和紧张气氛,我先带儿子在外面“撮”了一顿。从餐厅往回走时,儿子给一位乞丐掏了5毛钱。

“他真可怜。”儿子好像有意回答了我赞许的目光。

可是打架就是以强凌弱啊,儿子的同情心哪去了?

“我是不会主动出击任何人的,只是不甘心被别人羞辱。”回到家里,儿子一本正经地面对我。

我知道了,现在面对的,已是一个小有思想的儿子。

我首先倚老卖老:儿子,我现在身体不好,禁不住生气,可是,我一旦去面对气势汹汹的校长,和怒不可遏的那个被打孩子的家长,我肯定会不由得生气,一生气就会病倒。

儿子一直很心疼母亲,这番说法让他愁眉紧锁,儿子激动地回答了一声:“妈妈,你不能去学校!我惹的事,我自己来承当。”

之后,儿子硬着头皮面对校长和被打的学生的家长,一遍又一遍写检查,直到学校认为他已经认识深刻为止。我又“痛快”地拿出了高额医疗费用,这笔钱,买回了儿子的心疼和后悔。

认错:我的“鼓励”让宝宝犯错?

浙江省萧山市马鑫

女儿的表达能力很强,这在她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表现得很明显。老师还在纠正同班的一些小朋友把“姑姑”叫成“都都”的发音,女儿已经可以很流利地叙述小故事了,也成了老师表扬的小“典型”。

做妈妈的我心里就有了些许的自豪。我经常鼓励她:“宝贝,老师提问要抢着回答,要大声清楚地回答问题,明白吗?老师和妈妈最喜欢主动回答问题的孩子了!”

转眼女儿上了中班。一天,我被幼儿园老师请去谈话。

老师婉转地对我说:“你女儿最近表现还不错,就是有一个毛病,希望家长能够配合我们给她纠正一下。这孩子总爱打断老师讲话。一节课上要打断好几次,声音还特别响亮。纠正几次她都说是妈妈让她这么做的!”

……

那天女儿一脸沮丧地表情问我:“妈妈,老师真的喜欢大声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吗?”

“当然喜欢了,小朋友爱回答问题说明她认真听老师讲课了!”

“哼,才不是呢……”

我很认真地对女儿说:“是妈妈不对,让你以为打断老师的话是正确的。我说的‘抢’着回答,是要等老师提问完以后,而不是老师正在说话的时候。你想想,如果你跟我说话,旁边总是有人大声打断,你也不高兴吧!”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来,为了纠正我的“过失”,还得再加把劲儿啊!

引导:让孩子自己分析错误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鲁晓榕

女儿初三时的一次家长会,让我至今难忘。

那次家长会,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 师说:“我们班有个同学上课爱接老师话茬儿。想知道她是谁吗?”接着老师说出了我女儿的名字。

老师又接着说:“有个同学的作业本利用率极高,完成后就被同学拿去抄了。想知道她是谁吗?”很不幸,老师又点了女儿的名字。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会后,我试着尽量用平和的语气对女儿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儿答:“接老师话茬儿是不对,但起码说明我认真听讲呀,有的同学思想开小差了,你倒想让她接话茬儿也接不上呢。”

我被女儿的话逗乐了,说:“你还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让同学抄作业呢?”

女儿一看我乐了,更来劲了:“老师应该主要批评那些抄作业的同学,又不是我让她们抄的,是她们见我写完了,管我要,我能不给吗?”

我说:“你以为你是在帮助她们吗?”

女儿向我做了个鬼脸说:“妈,别生气了,我知道我错了,改还不行吗?”

听她这么一说,我问道:“那你告诉我,你错在哪了?”

女儿说:“接老师话茬儿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而且也影响同学们听讲;让同学抄作业,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同学,反而害了她们,以后如果她们有不会的地方,我可以讲给她们听,作业还是要自己来完成。”

隐瞒:藏好“状纸”给女儿一个微笑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东路张伟京

女儿二年级时,玩心甚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老师请家长的次数随着成绩的一路下滑而顽强地向上攀升。

老师每次请家长的理由如出一辙:孩子成绩这么差可不行啊,一定要抓紧啊。

我只能信誓旦旦地保证,回去后一定把孩子好好管教;心里却强烈地抗议:不能打着应试教育的旗帜,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的惟一尺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走在回家的路上时,我都会把这句话在心里默念几遍:不要怨责女儿,女儿不是比别人笨,只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这时我最需要鼓励她。

经过这样的一番心理准备,推开家门看到女儿躲闪的目光时,我的面部表情已经温暖如春了。女儿小声支吾地问,“老师说什么了?”

“老师夸你了呢,说你上课能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就是有时候理解力稍微差点,我们相信,这对你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我兴致勃勃地说着,女儿的小脸由最初的惊恐转为惊喜。

“妈妈,老师真说我能行?!”女儿的眸子亮了起来,我把头使劲地点了点:“当然!你一定行!”

女儿如释重负地走到书桌前,翻开书本,认真地写起作业来。

整个二年级,老师一共向我告了七次状,每一次,我都会把老师的“状纸”藏好,然后带给女儿一个欣赏的鼓励的微笑。

前几天,已升入六年级的女儿告诉我,“妈妈,我知道,老师常常在你面前告我的状,对不对?!但你却总是鼓励我,我考30分时,你说下次考31分就是胜利;我考40分时,你说大有进步……”女儿的声音有些颤抖,她转身拿出一张100分的卷子递给我……

幽默:好看的“奥特曼”没画对地方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东段冯丽安

开学一星期后的中午,接儿子的时候被班主任张老师叫住,我心里一揪:“这小子肯定做小动作了!”

老师告诉我,儿子用彩笔在前面学生的背上画奥特曼。我不好意思地赶紧说道:“那把我们的校服和人家换了吧,回去我‘收拾’他!”

回家路上,我主动拉着儿子的手像往常一样,儿子也老实多了,我知道他在等我怎么处理他,其实那会儿我真还没想好,所以我什么都没说。

午饭后我有主意了:故意不说什么,给他心理上制造点压力,让他自己先想。

儿子是个 性子,果然他连午觉都不睡了,站到我跟前问道:“妈!你跟老师怎么说的,是不是要把我的衣服换给人家?”“你觉得还有好办法吗?”我不紧不慢、生气的样子:“反正是一样的校服吗,那奥特曼也是你的杰作嘛,总不能叫别人穿着!”儿子噘着嘴巴:“实在没办法那就换呗!”

我告诉他,奥特曼画得很好,只是太不是地方!这是我的习惯——总找机会表扬和肯定儿子,即使是犯了错误。

我又装作无辜又委屈的样子说道:“你看见了,以后你犯什么错,我就被老师叫去说道,唉!谁叫我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呢!”看我委屈,他有点撑不住了:“那我以后再不这样做就是了!”

我进一步让他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问题。通过这次错误要让他懂得人必须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负责,以后要克制自己不计后果的小动作。

本文Hash:0c8eee2ffd5639984cfef3a29a8c17b2445f518b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