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对于性的认识和探讨

学龄前宝宝对很多好奇的事物都会提出自己的疑问,特别是对于性问题,家长应该如何通过教育来让孩子认识呢?有些家长会选择避而不谈,这是错误的做法喔。

学龄前宝宝对很多好奇的事物都会提出自己的疑问,特别是对于性问题,家长应该如何通过教育来让孩子认识呢?有些家长会选择避而不谈,这是错误的做法喔。

你吃了你的宝宝么?

有天你和怀孕七个月的好朋友在自家客厅聊的正高兴,这时,4岁的儿子走进来,你注意到他盯着你朋友凸起的腹部反复打量,于是对儿子说:"嗨,宝贝,你知道么阿姨肚子里有个小宝宝呢,你觉不觉得很奇妙?"他面对着你毫无表情的看你一眼,然后背对着你的朋友走开了。几分钟后,他转回来,不太友好的对你的朋友说:"阿姨,你的宝宝怎么会在肚子里呢?是你把她吃进肚子里去的么?"

好笑之余,你一定也会意识到,是该给孩子讲讲肚子里的宝宝是从哪儿来的了,免得他觉得很恐怖,以为所有的妈妈都是食人族呢,哈哈哈哈!但是,要从哪儿里讲起呢?

总之: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

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成长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是能够非常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性别,知道男孩有男孩的玩伴,女孩有女孩的玩伴,和以后会长大成为男人和女人。当然,这件事对于家里有学龄前孩子的父母来说或者真不能算大事,因为还有好多大的进步接踵而来,比如,孩子忽然学会了自己上厕所,开始主动尝试自己穿衣服,不再每隔15分钟就想要尿尿等等。但是对性别的初步认识能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自己的身体是如何工作的,也对孩子长大后如何演绎他们的性别角色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

那么,很好,现在你决定和家里这个小孩子坐下来面对面的聊聊关于性的话题。不过呢,看得出,你的内心是如此紧张,以至于还是在犹豫是跟孩子谈还是不谈。

建议是:当你自己对讨论性这件事焦虑不安的话,就先别急着去影响你的孩子。因为,孩子虽然不太理解你为什么不自在,但是会被你感染!这样产生的压力对你和孩子都没什么好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很严肃的跟孩子坐下来勉强讨论就会事与愿违。不如挑选一个你和孩子都轻松开心的场合,先找个简单又温和的话题聊起,比如问问儿子怎样才算是男孩,或者他对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发现?重要的是让孩子感觉到你随时随地都愿意耐心和他讨论遇到的任何问题,而并不是非得刻意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围绕特定的主题才能交流。无论什么时候,做个乐于倾听孩子的父母,都能发现和孩子的交谈总是会带给你很多意外的收获和感动。

12

学龄前儿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社会化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有时体验到个人愿望与社会要求的尖锐冲突,他逐渐学会按照社会群体认可的行为规范,采取理性的行动,将自己融人到更大的社会中,与其他社会成员共享一种文化。儿童出生时就有着不同的气质类型,这种先天的差别在社会化过程中进一步扩大了,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越来越显露出个性的“花纹”。

  (1)自我意识

  幼儿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7岁以前,幼儿对自己的描绘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还不会描述内部心理特征。比如,大部分孩子会说:“我个子高。”“我会画画。”但不会说:“我性格内向。”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也在发展,3岁时还表现得不明显,但5岁时,绝大多数孩子已经能够进行自我评价了。幼儿对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别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评语和反馈是否恰当对孩子能否形成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十分重要。

  (2)情感发展

  幼儿的情绪体验从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感体验(委屈、自尊、羞愧)不断深化。同时表现出易受暗示性。自尊感,是幼儿情感发展中最值得重视的,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自尊得到满足,会使人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幼儿在3岁左右产生自尊的萌芽,如,犯了错误感到羞愧,怕别人讥笑,不愿被当众训斥。自尊的形成与儿童的能力和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认识有关,并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另外,对儿童有重要意义的他人对孩子的评价,比如,老师的评价,也对幼儿自尊的发展影响深远。幼儿不仅从别人的语言中了解对自己的评价,他们还会察颜观色从别人的表情、语气、手势中感觉出自己是否得到认可或喜爱。

  幼儿对他人的情感表现更加敏感,而且理解也更准确。看到小朋友生气了或哭了,他们会明白他生气或伤心的原因,会把自己的玩具送给他,跟他玩,或安慰他。不论在家庭内外,幼儿对愤怒特别敏感。听到隔壁房间的争吵声,大多数孩子会很警觉,感到不安甚至害怕。有些孩子会因此表现出更多地攻击性行为。

  3岁以上的幼儿不仅比以前有了更丰富的情感表现和更准确的情感反应,他们还学着掩藏自己的情绪。他们在有别人在场时,克制失望情绪的流露,抑制想哭的欲望和怒气的发作。当要求得不到满足、受到限制或遭到惩罚时,孩子直接大哭大闹发泄愤怒的情况比以前少了,而是更多采取有目的的行为想方设法得到想要的东西,不听劝阻或躲避,进行暗中抵抗。有时孩子会攻击同伴,破坏玩具,发泄心里的不满或焦虑。家长应理解孩子也有表达各种情绪的需要,但要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宣泄情绪,告诉他们可以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拍打枕头,但不能打人或欺负小动物。

  (3)自我控制

  3~4岁的孩子还比较缺乏自我控制力,而5~6岁的儿童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总的说来是比较弱的。还不能有效地停止或抑制某些行动,也很难做到“延迟满足”,也就是不能为得到更大利益而等待、放弃眼前利益。比如,告诉孩子如果等10分钟不吃桌上的那颗糖果,就可以得到5颗糖,但往往几分钟以内,桌上的糖就被孩子放进嘴里了。

  (4)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在幼儿阶段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对是非、善恶行为标准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不断加强,也在逐步将一系列行 准则和规范内化。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问题的心理学家,他从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以及对公正的认识等方面,解释了儿童道德的开端和发展规律。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在前道德阶段,幼儿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朦胧的了解,他们的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支配,因而这个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幼儿的道德发展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孩子则认为规则是绝对的,由权威所制定的,不理解规则是可以集体协商来制定和改变的。比如,孩子会认为幼儿园老师提出的要求是绝对不能改变,一定要服从的,从来不会想到有什么变通的方法。在判断是非时,总是非黑即白,不是好就是坏。认为公正就是服从权威,按照是否服从权威来评判是非。孩子会以为不听话就是坏孩子。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看行为的后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如果一个小朋友弄坏了玩具,他就是坏孩子,而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幼儿晚期开始向自律道德阶段转化,但真正达到自律道德则在儿童上学以后。

  (5)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侵犯行为最早出现在婴儿期。2岁时,儿童产生对事物的占有意识,会因争抢玩具使用攻击行为,推、打同伴。3~6岁之间,侵犯行为增多,身体攻击在4岁时最多。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以争夺玩具为主逐渐转向人身攻击,比如,取笑、喊绰号等。男孩的侵犯行为明显多于女孩。侵犯行为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与侵犯行为密切相关。如果孩子对他人行为的动机不能准确理解,将善意、无意理解成敌意、恶意,就可能采取侵犯行为。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也可能加剧孩子的攻击性。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冲突、对孩子打骂、冷淡、拒绝容易引起孩子情绪方面的困扰和侵犯性冲动,对孩子的放任会导致侵犯性行为的失控。大众传媒的暴力内容也会给儿童提供侵犯性榜样,使儿童曲解幻想与现实,增加儿童对侵犯性行为的容忍度。

  (6)性别角色认同

  孩子一出生,父母得到的第一个信息就是有关性别的——“男孩”或“女孩”。性别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给孩子取名、选衣服和玩具、游戏、谈话,无不传递着社会对男孩、女孩不同的标准和期望。儿童要成为社会所接纳的成员,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并能够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2岁儿童还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大多数两岁半至3岁的儿童能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并不能认识到性别是不变的属性。5~7岁儿童才开始理解性别的坚定性。但几乎从出生起,父母就以各种方式鼓励那些合乎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止那些不适当的行为。儿童在2~3岁时就获得了一些有关性别的刻板印象。比如,男孩、女孩分别能玩什么,不能玩什么。很多男孩认为玩洋娃娃是不对的。幼儿的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玩具的选择上。大约14~22个月的男孩就偏爱小汽车之类的玩具,女孩则喜欢娃娃和毛绒玩具。进入幼儿园后,孩子一般都喜欢从事与性别相符的活动或中性活动,他们经常分为男、女不同的游戏小组。在性别化过程中,男孩比女孩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父母往往更注意培养男孩不要“娘娘腔”,而不太在意女孩的“假小子气”。因而,男孩很快就知道了社会对男孩的期望是什么。而女孩比男孩对异性玩具、游戏的兴趣 保持得更持久些。

  (7)同伴关系

  进入幼儿园,儿童与同伴的相处时间明显增多,他们不再把成人作为惟一的依靠对象。他们开始主动寻求同伴,喜欢和同伴共同参与活动,能够更好地和同伴分享、合作和互相帮助,与同伴的关系也更密切、频繁和持久。从3岁起,孩子偏爱同性伙伴,经常与同性伙伴一起活动。3~4岁之间,同伴间依恋的强度和友谊的数量显著增长。语言的发展使同伴间交往更加有效。孩子聪慧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也大大增多了。儿童早期的友谊通常是脆弱、易变的,好得快,恼得也快。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如邻居)、有共同喜爱的活动以及拥有有趣玩具的基础上。儿童的同伴关系与他们的行为表现、情绪反应和人格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可能引起同伴关系障碍,同伴关系障碍又容易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为摆脱消极的情绪体验,孩子有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从而改善同伴关系;也有可能逃避和敌视同伴,使同伴关系更加恶化,进而增强了消极情绪。长期的消极情绪最终会造成人格障碍,引起社会适应困难。因此,父母要注意关心孩子和同伴的相处状况,帮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建立和维护和谐、快乐的同伴关系。

学龄前儿童性格的特征和培养

宝宝在学龄前的性格,家长是很难了解的。常常让家长摸不着头脑,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乐观向上,性格开朗、活泼。那如何去掌握学龄前宝宝的性格特征和培养呢呢?专家给了一些见解,希望可以帮到各位家长。

一、学龄前儿童的性格特征:

1、求知欲强:爱学习,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注意力比较稳定,善于把开始的事一直做到底。

2、富于友爱感:爱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玩时能友好相处,善于把自己的愿望与集体相结合。

3、爱劳动:自主能力强,穿衣、吃饭都要求自己做,主动帮成人做事。

4、有同情心:关心老人,愿意帮助他人,不欺侮比自己小的孩子。

5、道德感和美感:具有爱人民、爱祖国的萌芽,喜爱唱歌、跳舞、朗诵诗等。

6、克服困难的态度:遇到困难努力去克服,并想出办法去完成任务。

7、独立性逐步得到发展。

二、对学龄前儿童性格的培养:

1、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2、培养独立性:一是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如自己洗脸、穿衣、吃饭等);二是精神生活方面的独立性(如人际交往、自信心等)。

3、培养果断性:即在遇到困难时,能明确而及时地做出决定,这需要有勇敢、沉着冷静的性格,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

4、培养坚持性:平时要培养儿童坚持完成作业,坚持为集体做事的性格。

5、培养自制力:要将其与培养自觉性联系起来,明确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养成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好习惯。

6、培养交往能力:培养小孩子和别人相处好,多照顾别人,要从小训练,认真去做。

三、家庭因素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1、教养方式

(1)父母教养比较民主,则孩子独立、大胆、机灵、善于与别人交往协作,有分析思考能力;(2)父母过于严厉,经常打骂,孩子则顽固、冷酷无情、倔犟或缺乏自信心及自尊心;(3)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就任性、缺乏独立性,情绪不稳定、骄傲;(4)父母过于保护孩子,则孩子被动、依赖、沉默、缺乏社交能力;(5)父母教养意见有分歧,孩子就警惕性高,两面讨好,易说谎,投机取巧;(6)父母支配型教养孩子,孩子就顺从、依赖、缺乏独立性。

2、家庭气氛: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业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相反,父母间的争吵、隔阂、猜疑甚至关系破裂(父母离异或父母病故)青少年犯罪率高。

3、家庭结构:有研究表明,来自两代人家庭的儿童在好奇心、坚持性、伙伴威望、与人关系及对劳动态度上均优于来自三代人家庭的儿童。这主要与三代人家庭中祖(外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等因素有关。

4、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普遍的社会,如果不注重对独生子女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很容易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心别人、自私等不良性格。

本文Hash:37f7665af458b4561357fb85a789771f2833aa36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