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宝宝的安全感,秘籍在此!

亲子依恋是什么妈妈是照料孩子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为什么我的孩子更喜欢姥姥,奶奶,甚至保姆?亲子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即,孩子最喜欢谁,孩子最黏谁?

有的妈妈会发现宝宝最黏的不是自己,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有助于解答妈妈们的困惑:

把一只刚出生的小猴子从母猴身边抱走,为它人为制作两个假猴妈妈。一个是用金属做成的、身上放有奶瓶的金属猴妈妈,另外一个是用舒服的、软软的绒布做成的绒布猴妈妈。实验的结果表明,这只小猴子除了在饿了想吃奶的时候会爬到金属后妈妈身上之外,其他的时间它基本都是呆在绒布猴妈妈身边。

实验告诉我们:孩子的需求不仅仅是吃喝拉撒这些生理需求,更多的还需要心理上的抚慰。妈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经常地抚慰孩子,带给孩子温暖和快乐的感觉。孩子跟妈妈不亲,很可能是妈妈在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建立中做得不够。

了解你的宝宝—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从出生到长大,宝宝什么时候开始会笑?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跟人亲近?宝宝什么时候开始依恋爸爸、姥姥,而不再只黏着我?

0-6周:非社会阶段

▲婴儿基本不具备互动能力。照料者主要任务是负责婴儿的吃喝拉撒,但与此同时,应更积极主动的去跟孩子做一些社会性的交往,比如一边跟宝宝说话一边抚摸他们,经常给宝宝唱歌、微笑。

▲婴儿在此阶段末(六周左右)学会微笑。也会表现出喜欢成人的微笑。

6周-6、7个月:未分化的依恋阶段

▲婴儿开始喜欢人。未分化是指宝宝会喜欢任何人,对任何人的关注都感到非常快乐。

大约7-9个月:分化的依恋阶段

▲婴儿开始黏妈妈。宝宝跟特定的人产生了紧密的情感连接,通常这个特定的人会是妈妈,所以这个时候的宝宝会非常的黏妈妈。

▲婴儿怕生。抱这个阶段的宝宝出门会发现他非常怕生,这个阶段的婴儿才真正的开始建立了最初的依恋关系,所以才产生了陌生人恐惧。如果宝宝在这么大的时候怕生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宝宝跟妈妈之间已经建立起依恋关系了。

大约9-18个月:多重依恋阶段

▲婴儿开始依恋除了妈妈以外的人。除了妈妈之外,宝宝还会依恋爸爸、奶奶、姥姥、保姆,或者家里的兄弟姐妹。

亲子依恋的类型

不同的宝宝对妈妈的依恋表现不同,怎么知道我的宝宝是哪一种依恋类型?

为了测试不同宝宝的依恋类型,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陌生情境测验法

情景1:有一天你带宝宝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玩耍,偶遇到你的朋友

情景2:此时你有事需要离开,你的朋友单独跟宝宝相处

情景3:过了一会你的朋友离开,你再回到宝宝身边

你家宝宝在这样的情境下,是什么表现呢?

根据三个情景,不同依恋类型的宝宝会有以下表现

▲安全型依恋是我们所期望能够建立起来的依恋类型

▲大多数家庭可以通过学习建立起宝宝的安全依恋

安全型依恋对宝宝的影响

带宝宝去邻居家玩,它却不敢离开我半步,为什么?

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可以促进婴儿探索行为的发展

婴儿只有在内心感到安全的情况下,他才可以大胆的、自由的去在新环境里面去自由自在的探索。

例:当妈妈带宝宝去邻居家玩,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只需要回头看一眼发现妈妈还坐在沙发上,他就能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玩耍。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可能一直黏在妈妈身上,或紧紧拽住妈妈 的胳膊,不敢离开半步。

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的宝宝在长大之后,各项发展都会更好

亲子依恋关系是我们一生人际关系的根源

例:在两岁时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的婴儿,当他入了小学之后,他会有更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动手能力、跟同学的相处更为融洽。

而对于那些没有发展起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当他入小学之后,可能会出现更多吵架斗殴、被排斥、学业成绩差之类的问题。

如何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

我的宝宝为什么会属于非安全依恋?我该怎么做才能建立起宝宝的安全依恋呢?

什么因素影响宝宝的依恋类型?

▲孩子自身的气质类型

你家的孩子是安静的还是活泼的?这在大程度上是天生的。

▲抚养方式

在抚养方式上,应该怎么做?

▲敏感

能够理解宝宝各种不同类型的哭,当我们认为宝宝是在无理取闹的哭的时候,其实很多情况下是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宝宝哭背后的真正需求

▲积极的态度

经常抱宝宝、抚摸宝宝,让宝宝感受到我们肢体、态度、言语上的爱

▲同步性

陪宝宝玩,而不仅是买玩具给宝宝让他自己去玩

▲共同性

跟宝宝互动的过程中,宝宝和母亲共同来做一件事情,比如带着宝宝跟他说,看这是灯,宝宝快看这是桌子,快看,这是宝宝的衣服,真漂亮呀!这些其实就是共同性的行为表现,共同注意、共同看一件事情。

▲支持

要经常的夸赞宝宝,当宝宝学会举手了,学会爬了,会说话了,要毫不吝啬地去夸赞我们的宝宝,对他们说一句话,哇,宝宝,你真棒

▲刺激

经常逗宝宝,让宝宝感觉到更高兴

父母是孩子的安全岛

请尽情地爱孩子吧

唯有从你们的爱中孩子才能获得爱的能力

然后他们才能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世界

如何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

宝宝年龄小,对身边的人尤其是父母,特别需要安全感。宝宝缺乏安全感,对其身心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作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呢?

宝宝年龄小,对身边的人尤其是父母,特别需要安全感。宝宝缺乏安全感,对其身心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作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呢?

不对孩子撒谎

诚如文章开头所举的例子一样,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撒谎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而且由于家长自身也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所以有时尽管家长明知对孩子撒谎不好,但还是会寻求这种看起来速效的方法来安抚孩子的情绪。但无论如何,如果家长经常使用撒谎蒙骗的方法来对待孩子,就会给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带来损害。幼儿对世界最初的、基本的信任感主要来自对父母教养行为的感知。如果幼儿感知到身边的父母是可信任的、安全的,那么幼儿就会将这种感知推及外在世界,推及他人。如果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焦虑恐惧的状态下(例如害怕打针的状况)发现即使是最信任的父母也会骗自己,也是不值得信任的,那么幼儿对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就会相应地受到损害。

全身心地关注幼儿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一天24小时几乎都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就应该安全感十足了吧?其实未必。度量幼儿安全感被满足的程度不能仅仅看家长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总量,更应该看家长和孩子相处的质量。事实上,我们总能发现有些家长虽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但彼此仍能相互信赖,相处融洽。决定家长和孩子相处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家长要全身心地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举动,了解这些举动后面的心理意义。对孩子发出的每个信号都很敏感,这样的家长就会让孩子感到温暖、感到安全,亲子之间也会形成基于彼此信任的默契。

细心的母亲可以分辨出婴儿因为饥饿、困倦或疼痛所发出哭声的细微不同,进而准确地识别、满足婴儿的需要,获得婴儿对自己的信任。而婴儿不管因何发出的哭声,在粗心的母亲耳朵里都是同一种声音,这样的母亲只能靠猜测来满足婴儿的需要,时间长了亲子之间就会缺少基于信任而形成的默契。想要获得孩子的信任,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家长只需和孩子相处时把自己的眼睛、耳朵及其他所有的感官都用在孩子身上,全神贯注地对待孩子,就可以敏感地捕捉到孩子发出的信号。

不拿幼儿当出气筒

幼儿需要得到来自主要照料者的一贯的、可靠的爱,才会形成对外在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但有些家长在处理幼儿顽皮行为时会习惯说:“你如果再……,我就不喜欢你了(我就不要你了)。”这种方法的长久使用会使幼儿对家长给自己的爱产生怀疑,因为担心父母真的不要、不爱自己而感到焦虑,进而引发安全感的降低。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家庭生活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家庭成员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础。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是他生活的楷模。如果孩子经常看到父母间的冲突,孩子会感到极大的不安与畏惧。幼小的心灵会埋下阴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美好的婚姻,这会直接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以及影响社会化、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母亲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情绪多变。母亲是孩子最亲密的接触者,如果母亲经常怕这怕那,多愁善感,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做事与生活态度。只有母亲本人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足够时,才不会常常产生 虑。而自信、稳定、成熟、理智的养育态度,既能减少妈妈不必要的内心消耗,同时也会带给孩子安全而平和的状态与气质。

孩子的心理营养未得到满足。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没有得到行动上的自由、独立与正常情绪的释放。通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很少考虑孩子的需求与愿望,孩子只能围着成人的指挥棒、“晴雨表”来转,孩子想去的地方、想玩的东西,经常被严令禁止,如:“太脏了”、“太危险了”等等。当成人高兴时,拉过孩子不管是否愿意,又亲又抱。不高兴时,又嫌弃孩子话多,不愿理睬。有时还会拿“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等话语相威胁,有时还拿“许愿”来敷衍孩子。长此以往,就损伤了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动力,使孩子失去自我,对成人不信任,自身失去安全感。

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使孩子畏惧困难。家庭温柔的陷阱,特别是隔代疼,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准备好了“清道夫”、“铺路石”,剥夺了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使孩子胆小、畏惧困难,自然自身也失去了安全感。

家长的怕输心理和处处都要孩子争“第一”。家长常常对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总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当孩子不如别人或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会非常着急,抱怨的话、情绪化的行为就会出现。经常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与能力。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只能听得表扬,听不得一点批评意见。孩子常常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表扬,家长、幼儿园老师天天都是,“你真棒”,“你太聪明了!”等等,使孩子患了“表扬依赖症”,听不得一点反面意见,这样的孩子缺少抗挫折的体验和原动力,常常会情绪化,缺少安全感。

专家:如何给宝宝建立安全感

专家简介:祝捷--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特邀心理专家,北京电视台心理专家。中德联合培训项目第三期:精神分析专业毕业(历时两年);中德联合培训项目第四期:团体治疗高级组在读(2008年—2010年)瑞士荣格学院教师为期7天的荣格心理分析》培训。北京大学方新为期7天的现代认知行为疗法》培训。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每天大家准时来到聊天室参与专家回答。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如何给宝宝建立安全感。希望大家围绕主题提问,一点半开启后台,专家两点钟开始回答问题,请大家耐心等待,避免重复提问。尽量将自己的问题描述简练。谢谢!

网友yexin1981_2002:宝宝白天睡觉总是突然就醒了,几分钟就醒一次,醒来见到大人在旁边又睡,没见人就使劲哭,请问专家这个是缺微量元素还是没有安全感呢?

祝捷:如果微量元素缺乏,建议到医院查一下。感觉孩子有点缺少安全感。不知道孩子多大,建议大人在跟孩子玩的时候要在边上陪着,如果父母有事情要离开一定要跟孩子交待清楚,避免突然离开让孩子产生不安的感觉。

网友sallypo:您好,偶家宝宝(10个月)自从最近得了腹泻痛了三个晚上之后,感觉胆子上就变小了,感觉她好象总是缺少安全感,症状是,睡觉时,动不动就会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如果大人过去抱着她,她又会将大人推开,但还是会吓着一个劲的哭,这个问题将如何解决,谢谢?

祝捷:可能因为孩子的躯体问题影响到了孩子的安全感,但从大人过去抱她她会推开,可能也反映出平常大人和她的一种交流状况,建议家长多注意和关照孩子的感受,平常多做一些搂抱、抚摸等包容的、接纳的肢体动作。

网友dorothy98cn:儿子24个月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和我们睡。最近因我要出外旅游,不能在家陪他睡一晚,为了让他有心理准备,提前一周每天提醒他,妈妈某天的晚上不能陪你睡,问他要跟妈妈一起去旅游还是待在家,他选择待在家。我回来后,他爸说儿子靠在床上等了我整晚,天亮才合眼。请问这种情况正常吗?

祝捷:这种情况也可以说不正常,也可能说正常。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孩子跟妈妈的关系非常亲密的时候,他就会有这种表现,但是孩子的不同发展时期,在两岁的时候不应该这么粘妈妈,所以这又不正常。我们知道一岁前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这时候母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如果妈妈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那他以后人格特质就是一种安全的人格特质。一至两岁是控制感建立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孩子以后不会是没有计划、没有控制感的人,两至三岁是人际关系建立时期,如果发展得好,孩子长大以后人际关系就比较灵活、健康。四至六岁期间是俄狄浦斯期,孩子心理上开始他的第一次异性恋,男孩子恋妈妈,女孩子恋爸爸,如果这个时期能健康渡过,孩子到真正青春期能比较正确的处理与异性恋的关系。

祝捷:妈妈提前一周提醒要外出挺好的,但是只做对了一半,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妈妈什么时候会回来,2岁正好是孩子的控制感发展时期,当他觉得情况是他能控制的时候,他就会安心了,当然妈妈在跟他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要搂着他,或拉着他的手,很认真的跟他说,态度要和缓。

网友sunmiu:您好,我的宝宝85天,一直由我和老公带,昨天去她外婆家,她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大哭不止,是宝宝会认家了吗??怎样给予宝宝在不熟悉的地方产生安全感呢?因为我很快就要上班了,所以要把宝宝给她 婆带.

祝捷:孩子确实是认生,这是孩子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其实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还没有与妈妈真正的分离成两个个体,所以这时候妈妈要保护孩子的安全感,带到外婆家的时候妈妈要抱着他,带着他挨个房间去认,要跟他说是什么,当孩子与周围的环境熟悉了,与外婆等家人熟悉了,妈妈可以暂时离开一小会,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要及时出现。慢慢给孩子做训练,一开始要固定外婆家的一个人经常在孩子面前出现,目的是让孩子建立亲密联系,这时候妈妈可以慢慢脱离时间长点。但最好妈妈上班以后也要每天让宝宝看到妈妈。

本文Hash:0e2a0820a062a6826c076110f648eb04c602f64c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