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培养“优等生”的高手

培养出一个学习好的孩子,是绝大多数父母的美好心愿和努力目标。而培养绝不是单方面的对孩子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作为父母,首先应该掌握一些培养“优等生”的方法。培养的第一元素——营养让我们来看科学家做过的两个实验。实验1:德国科学家把刚出生的小白鼠分为两组,第一组给予良好的营养和一般的外界刺激,第二组给予贫乏的营养和丰富的外界刺激。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第一组小白鼠脑细胞发育状况更好,反映更为灵敏。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营养是教育的物质基础。婴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成长最迅猛的阶段,新生儿摄入的营养量,80%用于神经系统的发育。营养不良的新生儿携带遗传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的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婴儿,同时脑细胞的数量、神经纤维树状突的数量也明显少于正常婴儿。脑细胞的质量和神经联结数目不足导致早期信息传递不足,启动遗传物质的效应差,在神经结构中刺激痕迹的贮存受到影响,对婴儿记忆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后果。而记忆力在人的智能结构中是处于第一位的组成成分。实验2:研究者让婴儿进食时自由地选取桌上的事物,发现同一个婴儿每次的选择都不尽相同。而婴儿们每次的选择,从营养搭配的角度来看都是近乎完美的。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好的营养就是全面的营养。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婴儿所产生的行为是受生长需要引发的内部能量的驱使而致,那么结合第二个实验的结果,我们认识,任何一种必需营养素长期缺乏,都会使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影响健康和智能。培养的第二元素——教育其实教育观念是无所谓好坏的,只能说各有利弊,值得我们思索。比如说东西方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是比较大的。中国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帮他们穿衣,喂他们吃饭,替他们解决儿童间的冲突;西方的父母却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予干涉。中国父母会把大把的钱花在孩子身上,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让他成为家中特权的享有者;西方的父母则会考虑自己更多一点,把平等的观念留给孩子,让他记住每个人都一样。早教并不是一句空话。具体到方法上,我们相信观察、设置环境和记录,是最佳的方案。所有的教育观念,都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父母应该有自己的主张。掌握教育的方式、方法方法1:观察霍德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每个儿童能力优势的方面都不尽相同,合理的教育方法会使每个正常儿童都可能成为某个方面的天才。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因势利导;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体内部所发出的发展要求,找出个性差异,这比照本宣科,一概而论的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更为有效。方法2:设置环境环境是最好的老师,按潜能递减原则,当0-3岁孩子的需求与适宜的环境相遇时,会产生极强的吸收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重点不是教,而是为儿童营造丰富的、多变的、适宜的环境,他自然会有神奇的能力,从环境中学到该学的东西。方法3:记录用日记来记录,用相机来记录,细心的父母会是纪录的高手,这不只是温馨的回忆,更是用于总结和分析问题的第一手资料。没有思考和总结就不会有进步。如果你能把纪录的内容定期的展示给孩子看,念给孩子听,他还会从中受到鼓舞呢!(实习编辑:朱清银)

培养孩子成为交际高手

不少父母会疑惑平时在家里活泼可爱的孩子,为何一遇到陌生人就不愿说话,有时还躲躲闪闪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此,让小编来帮你分析其中原因,并为你支招吧。

培养孩子成为交际高手

宝宝的社交活动从出生那一天就开始了,父母就是第一任社交对象。当妈妈喂婴儿吃奶时,孩子会用眼睛看着妈妈或以笑作答,这是亲子之情的流露和表现;孩子也非常喜欢跟小伙伴交往,即使不认识,只要碰在一起,八九个月大的婴儿便会互相摸抓,以表示亲热,年龄大一点的宝宝则因为有共同的乐趣、相互能懂的语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而且当孩子的这种交往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特别高兴。因此,家长应正确认识幼儿与人交往的需要,有意识地创造交往的条件,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缺少正常人际交往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如下适应困难:拘谨胆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缩,或不能合作、任性攻击。而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关心则是预防和治疗这类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各种心理疾病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容易被娇生惯养,很多事情不用自己操心,父母全都包办代替,这样一来将使许多孩子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当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需要接触到其他小朋友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那么,怎样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往,如何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这就成为父母很重要的一课。

作为家长,需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开始家庭外的社交活动。因为我们的一生都是不断和人打交道,和人的交往是需要从小开始练习这方面技巧的。这种技巧也是需要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下,通过不断地探索、尝试和练习,包括各种各样的冲突,在这种亲身体验中积累起经验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第一,放手让孩子尝试。有些家长怕孩子着凉、生病,就把孩子捂在家里,不让孩子出去。甚至直到孩子快上幼儿园了还没有见识过其他的小朋友和成年人,这样的孩子会比较怯懦、认生,缺乏表达自己的能力。有些家长过于心疼自己的孩子,不能容忍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之间发生冲突,一旦有了争执的苗头,家长就会一步冲上前替孩子出面“伸张正义”。其实家长越强势,孩子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就越发变得依赖家长,容易受欺负。

第二,接纳自己孩子的天性。人的个性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胆大,有的孩子谨慎,有的孩子活泼,有的孩子安静,有的孩子进入状态快,有的孩子则是慢热型的,这些都是正常的,不要因为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就去要求自己的孩子,达到他力所不能及的样子。

第三,父母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通过与同龄人接触,孩子可以学到团结、竞争等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念。比如可带孩子参加亲子班之类的课程,让宝宝体验到与小朋友交往的乐趣。即使孩子与伙伴们争吵起来,他还会通过辩解、说理和冲突,了解伙伴心中的陌生世界,了解自己与别人在感觉和处世方法上的差异。这样,孩子在与同龄孩子的接触交往中不仅学会了进攻的勇气、让步的涵养,而且还获得了胜利的体验、失败的教训等。

另外,还需要特 别注意,一旦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闹笑话时,千万不要当众耻笑或斥责,否则孩子将很可能发展成内向、孤僻和不合群的个性。若是孩子碰到人际关系冲突,要鼓励他独立面对与解决。父母要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社会技能,例如怎样善于理解、宽容别人,这些将是孩子迈向成功的很关键的一步,关系到他一生的发展。这些能力与态度的养成,越早越好。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而善于解决交往中的矛盾,是高水平的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标志。心理学研究证实,那些在儿童时代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持“厌恶”或干脆“抗拒”的消极态度。因此,当孩子跟同龄人交往时,遇到矛盾与问题,应该让孩子迎着问题去主动交涉,而不是回避或拖延。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鼓励,设法使孩子体验到交往中解决矛盾的成功与满足。

小编总结:家长平时要多带孩子到户外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小朋友,让孩子在尽情地玩乐中,体会到放下防卫、结识好朋友的乐趣。家长还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应酬,让孩子处在人多的环境中,接触更多的人,让孩子走出狭隘、增长见识,还能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把孩子培养成生活高手

整理书包、淘米煮饭、洗晾衣服……这些看似简单的家务,在学生眼里却变成难以企及的生活高手所为。近日,随着中小学寒假的临近,做家务也成为众多学校安排给学生的假期“必修课”。那么,如何才能把孩子培养成生活高手呢?

让孩子学会承担一些责任

发言人:林女士,10岁孩子的母亲

一直秉持着“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教育观念,所以从小对女儿都是宠爱有加,更别说让她做家务了。但现在看来我的观念也要改一改了。

邻居家的小丽一直是我为女儿设定的学习目标。小丽从上学以来都在班级名列前茅,小学三年级就能做六年级的英语试卷,让许多同学羡慕。

去年,小丽考上了外地一所名牌大学,但离家没几天,她就带着一大堆脏衣服回来了,说让妈妈给洗一下,要不然就没衣服穿了,还为此和她妈妈吵了一架,说父母不负责任,把她扔到外地去念书,听得我瞠目结舌。

回到家,我试探着问女儿:如果妈妈生病了,你会不会帮妈妈洗衣服?女儿说:你生病了不是有钟点工吗?再说我从来没洗过衣服,也不会洗呀。女儿还半开玩笑地说,妈妈,你可一定要健健康康的,要照顾我一辈子哟!

没想到女儿在生活方面竟如此依赖于我。再仔细想想,许多亲子之间的纠纷,往往就是源于子女过分依赖父母,使父母感到力不从心,子女则因为某些要求没得到满足,而埋怨父母无能。

那些从小习惯于大小事情都依赖父母的孩子,成人后的自立自理能力都比较差,遇事总是指望父母一帮到底。随着子女需求和父母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相互间的不满和怨言也与日俱增,以至出现纠纷和冲突。这些孩子很少考虑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他们把父母为的艰辛劳动看作理所当然。

由此看来,让不让孩子参与做家务,给不给他们机会承担一些事务,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用统计法鼓励孩子学家务

发言人:段先生,12岁孩子的父亲

我的孩子虽然是男孩,但买、汰、烧样样在行,虽然无法和成人相比,但是在同龄的孩子里,还是显得很懂事。

其实我们大人都知道,家务事不但细碎、辛苦,而且成效不明显,有时忙了整整一天,也见不到做多少事。而且家务活有很多重复劳动,如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每天都是这样,容易使孩子觉得毫无趣味而失去兴趣。

儿子小时候,我也尝试过用做家务支付零花钱的方式鼓励他劳动,但时间一长,又怕孩子成为“小财迷”。

因为我是理工科出身,大道理不会讲,也怕孩子不爱听。后来,我发现用统计法让孩子学做家务还是蛮管用的。

本文Hash:9f0637eb5ed750c84fc096de81892aea4270b0e2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