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与人分享不是自私的表现

许多三四岁的孩子和别人相处时常显得非常小气、"自私"。比如,宁宁的小表哥来了,看见桌子上摆着一把新颖的小吉他,就走过去拿起来玩,谁知他刚一拨动琴弦,就被正在一旁玩游戏机的宁宁发现了,宁宁急忙跑上去,把小吉他紧紧地拿在自己的手里,一脸严肃地看着小表哥,郑重地说:"这是我的。"宁宁的妈妈看到儿子如此表现,忍不住在一旁"揭发"说:"真奇怪!你不是一直不喜欢玩儿这个吉他吗?昨天你还对它不理不睐的,怎么现在倒攥住不放了呢?"妈妈说的完全是事实,可是现在不管妈妈怎么说,在小表哥面前,宁宁就是不肯松手。类似这样的事情,在三四岁孩子的身上时有发生:有时孩子明明已经把玩具送给了别人,却很快又要了回来;吃东西时也不管别人,都按自己的喜好来挑选,更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游戏和玩具之前,一些孩子嘴上也能表示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要和小伙伴友好相处,可到了玩的时候,争抢起玩具来谁也不让谁,更谈不上合作啦。他们的举动屡屡让爸爸妈妈们感到失望,好像他们心里只有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太自私了呢?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2~5岁时属于道德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都按照自己的想像去执行规则,而不是真正顾及规则。6~8岁的孩子才会知道规则并尊重规则本身,按照规则去做。因此,像宁宁这样处在自我中心阶段孩子的所作所为,是不应该属于自私行为的。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和一个幼儿有过如下的一段交谈,非常有趣:皮亚杰:太阳会动吗?幼儿:会动。你走它也走,你转它也转。太阳是不是也跟过你?皮亚杰:它为什么会动呢?幼儿:因为人走动的时候它也走。皮亚杰:它为什么要走呢?幼儿:在听我们说话。皮亚杰:太阳活着吗?幼儿:当然了,要不然它不会跟着我们,也不会发光。在这段对话中,孩子主观地给太阳赋予了生命的色彩,认为太阳跟着他,偷听他的谈话。如果这时大人告诉他太阳不会走,更不可能偷听人们的谈话,孩子是不会相信的。他不明白在自己的观点以外还存在别人的其他观点。由于不能认识到别人有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处在自我中心阶段的孩子经常用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别人的想法。比如,一名3岁半的小女孩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一个小娃娃造型的发卡和一个草莓口味的大号棒棒糖,这两样东西都是她的最爱。她把这两样礼物小心地交给妈妈时,期待着妈妈会满心欢喜,她不会想到妈妈早就过了用小娃娃图案打扮自己的年龄。让我们再看一看孩子的自私和自我中心有什么不同。成人的自私意味着从不替别人考虑,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它是有些人自觉的,有意识的处世行为;而孩子的自我中心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局限性造成的,他根本意识不到别人会和自己有什么不同,因而不能替他人着想,不能关心别人、理解别人。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不是有意为之的。显然,大人不能简单地把成人的自私和孩子的"自私"等同起来,更不应把自私自利的帽子随便扣到孩子头上。观察生活中的孩子可以发现。"自我中心"心理在2~4岁孩子身上是很明显的,这时的孩子大多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想不到别人的需求和渴望;而5岁以后的孩子逐渐能摆脱这种心理,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这个阶段孩子仍然以“自我中心”,不能同情和帮助别人,不知道友爱和分享,那么父母就要认真对待了。父母和其他长辈总是习惯于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少要求孩子从别人的角度想 情,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孩子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会造成有些孩子虽然年龄大了,行为表现依然十分自我。对这种现象,父母一定要及时注意和采取措施,帮助孩子发展分享,同情,遵守规则,助人,合作,友爱等好的行为。对于3岁的孩子,如果有"独占"之类的行为,父母不要轻易地训斥他,也不要强迫孩子服从大人的命令,可以用故事的方式启发孩子知道怎样做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同时给孩子做出和别人愉快分享的榜样来,让孩子感受到和别人分享时的种种快乐。

孩子自卑的表现形式看孩子是不是自卑

孩子自卑的表现形式看孩子是不是自卑?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表现形式中的几种,说明孩子可能心理上存在着自卑。自卑是一种不好的心理,容易给孩子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自卑的孩子家长们要多加关心,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孩子从自卑中走出来。1、对待批评特别敏感自卑感强的儿童,往往伴有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他们往往不能接受消极、过低的评价,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自我保护心理,对别人的批评会作出过度的反应,如大哭大闹,极度消沉等。2、对表扬过度追求自卑感强的儿童,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优秀的表现。所以,他们有着比一般儿童更强烈的获得别人赞扬的愿望,甚至会以不适宜的方式寻求他人的赞扬。因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自卑的感受。3、对竞赛的回避反应自卑的儿童在竞赛场合,如考试、评比、体育比赛等,非常想获胜,可他们又否定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肯定不会成功,害怕招致别人的嘲笑,因此儿童总是尽量躲避竞赛场合。4、对别人的轻视、嫉妒自卑感强的儿童虽然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但为了减轻心理压力,在言行中常相反地表现为贬低别人,希望别人不如自己,表现出较强烈的嫉妒心理。5、胆怯怕羞儿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是过度胆怯、怕羞,如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生人,则可能内心深处隐藏强烈的自卑情结。6、独来独往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对交结朋友兴趣索然,往往喜欢独来独往。7、猜疑心重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小朋友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有时甚至无中生有地怀疑别人讨厌自己,且表现出愤愤不平。8、有自虐倾向占相当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9、缺乏自信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此,他们大都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10、表述困难据统计,8成以上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11、承受能力差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即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的甚至对诸如搬迁、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12、做事没主见,不敢自己实践分析与对策:如果出现这种状况,家长们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也不要急着批评孩子。家长要耐下心来,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事情,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能力,然后再慢慢的提升孩子的自信。当然,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即便孩子只是取得一个小小的进步,也不要忘记鼓励,更不要常常批评孩子。13、回避竞赛、竞争,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分析与对策: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的爱比较有关。如果家长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的话,孩子很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因为自己的孩子并不是每件事情都做的最好,这样比较,不但不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而且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14、拒绝交朋结友,不敢与人交流分析与对策:如果孩子出现这 情况,家长应常带孩子出外进行户外活动,耐心引导孩子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同时,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家长还可以邀请有相近年龄的小孩的家庭一同进行。这样户外锻炼,既可以让孩子开阔心胸,逐渐敢于与他人交流,也可以增进亲子感情,让爱唤起孩子心中的自信。

孩子不愿与人分享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不愿与人分享怎么办?妈妈网育儿知识专家为大家解答如下:你很可能会遇到:在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邻居的女孩拿起了你2岁半的女儿最喜欢的毛绒玩具。她立刻把玩具从朋友的手里夺回来,并且大声喊:“这是我的。”一旁的你很不高兴,因为你认为孩子到这个年龄应该懂得分享了。你所不了解的事实: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孩子们要等到五六岁的时候才可能完全出于自愿地与人分享。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很小就被送到托儿所或者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所以家长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应该能够与别人分享。而事实是,2岁半还只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年纪,小孩子们也同样理所当然地认为世界在围着自己转。聪明的解决办法:也许再过好几年你的宝贝才能表现出真心的慷慨,但你现在仍然可以朝这个方向引导他。在小家伙们争抢同一个玩具时,你可以找个闹钟来帮你——告诉你的孩子,闹钟响的时候,就轮到另一个小朋友玩玩具了。为了避免争执你还可以在有小朋友到访时,提前将你的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收起来。

本文Hash:db25fe666664773f8d1a1c9b2d40a28f3144af2a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