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谦虚贬低孩子是对孩子的伤害

导读:有些家长经常都找自家孩子的毛病,说某家孩子怎么样怎么样,其实这样很容易伤害到自家孩子的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问题直击:虽说中国人都念叨“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但和外人在一起时,还是要“检讨”自己孩子的不足。尽管这个孩子已经表现得非常好了,父母也总是喜欢“谦虚”一番,贬低贬低孩子,找找毛病。殊不知,家长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在遭到康路的严厉“批评”之后,我就开始注意德国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小细节的问题,特别是在他们“家长里短”的时候。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机会来了:小罗尼的幼儿园要举办一个游泳聚会,即孩子们在游泳池里游泳,而家长们则在一起聚会聊天,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这可是一个“家长里短”的绝好时期,我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于是就以中文家教的身份征得了幼儿园老师的同意,参加了这次游泳聚会。果然,在这个游泳聚会中,我发现了一些不平常的东西。

我刚进入这个聚会的时候,就听见一个家长对另外一个家长说:“我们家的孩子可能有些害羞,所以在刚开始学游泳的时候没有很快就学会,但是我知道他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所以我经常鼓励他,现在他已经会空手游了。”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这位家长脸上露出了赞美的表情。

而另外一个家长则接着说道:“没错,你家的孩子确实很厉害。不过我们家的孩子也有非常独特的地方:他在扫地的时候总是喜欢写字,我想他以后肯定是个作家,要么就是一个画家,我和丈夫都很看好他!”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孩子自告奋勇要画一些图画,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海:上面有大鲨鱼、海浪、渔船,还有美丽的沙滩和贝壳。这幅画说实在的画得很不清楚,无论是大鲨鱼还是渔船,都是由这个孩子指认与解释的,但是周围的人都给以热烈的掌声,而且很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叫到身边问道:“亲爱的,这是梅兰妮画的大海,你觉得有意思吗?”

我想,如果当时有中国的家长在场,那么,他也许会说:“你看,这是梅兰妮画的大海,真好看,不像你,什么都不会画,只会浪费纸和彩笔!”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家长小声地凑在我的耳边说:“我们家的孩子对图画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如果今天要让他画画的话估计得出丑,不过,他在运动方面是非常有前途的,或许他是以后奥运冠军的坯子。”听那语气,一点儿都没有责备的意思,相反却十分自豪。

看到这里,我已经明白康路所言不虚,在德国,根本就没有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而只鼓励自己的孩子向他人学习。也正因为如此,德国孩子才能真正崇尚独立,真正拥有自己自由的空间。

父母对孩子的自恋性伤害

常听到有些父母发牢骚说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他们教育孩子时常会寸步不让地说:今天我(这是较文明的称呼)非让你听话不可!边打孩子边说:知道为什么打你吗?孩子抽抽噎噎地说:知道,这是为我好。

我在想,当父母与孩子发生矛盾时,究竟是谁该先让一步?多数父母会认为如果不把孩子的坏习惯纠正过来,他/她下次就会走得更远。有的父母认为,如果不杀一儆百,下次管教孩子时就不再有父母的威信。这是常被混为一团的两件事情:孩子的教育与成人威信。

成人的生活经验和对痛苦的耐受力显然要比孩子强,这是勿庸置疑的,成人交往时,遇见不合意的事情会给自己转弯,在心理学中称此为“次级思维过程”,比如有好电影要看,有好衣服要买,考虑会影响工作或家里的收支平衡,成人可能会做出否定的决定--他们知道,暂时满足不了的愿望或许以后会实施,当时,他们对欲望落空的承受并未带来任何心理和行为上的伤害,相反,由于节制是成人自己所作出的判断,这种暂时的“损失”在今后会以加倍的回报返回;而对孩子来讲,其思维呈线性,即所谓“初级思维过程”:我想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我产生的愿望一定要实现。

孩子对欲望不能满足的痛苦的耐受能力远弱于成人,当自己的欲望未能实现时,他们所产生的恐惧完全可以用灭顶之灾来形容。一项儿童分组随访试验证明,那些能够将7个糖果分为每天吃一个的孩子与那些一次性索要7个糖果,在一天(或数小时内)吃光的孩子相比,当他们成人之后,前者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远比后者强。

这需要父母们在满足孩子的欲望和缓解其痛苦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区,心理学中将父母的这种态度赋予“抱持”(holding)的概念,另一个名词为“足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mother)。如在孩子痛苦时给予安抚,在其幸福时给予指导,孩子的心中就会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宽容和理解,他/她会逐渐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是无限的,而自己的欲望能够满足的程度是有限的,他们就会逐渐形成自己与他人、内心欲望与外在现实的界限,而这一界限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

父母不愿承认自己可以对孩子弱一点,实际上是温柔一些、接纳一些,是因为他们自己自恋地认为,保持严厉就等于保持权威,这恰好说明自己对权威的需要,而非对教育孩子的需要。

父母对孩子的自恋性伤害

常听到有些父母发牢骚说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他们教育孩子时常会寸步不让地说:今天我(这是较文明的称呼)非让你听话不可!边打孩子边说:知道为什么打你吗?孩子抽抽噎噎地说:知道,这是为我好。

我在想,当父母与孩子发生矛盾时,究竟是谁该先让一步?多数父母会认为如果不把孩子的坏习惯纠正过来,他/她下次就会走得更远。有的父母认为,如果不杀一儆百,下次管教孩子时就不再有父母的威信。这是常被混为一团的两件事情:孩子的教育与成人威信。

成人的生活经验和对痛苦的耐受力显然要比孩子强,这是勿庸置疑的,成人交往时,遇见不合意的事情会给自己转弯,在心理学中称此为“次级思维过程”,比如有好电影要看,有好衣服要买,考虑会影响工作或家里的收支平衡,成人可能会做出否定的决定--他们知道,暂时满足不了的愿望或许以后会实施,当时,他们对欲望落空的承受并未带来任何心理和行为上的伤害,相反,由于节制是成人自己所作出的判断,这种暂时的“损失”在今后会以加倍的回报返回;而对孩子来讲,其思维呈线性,即所谓“初级思维过程”:我想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我产生的愿望一定要实现。

孩子对欲望不能满足的痛苦的耐受能力远弱于成人,当自己的欲望未能实现时,他们所产生的恐惧完全可以用灭顶之灾来形容。一项儿童分组随访试验证明,那些能够将7个糖果分为每天吃一个的孩子与那些一次性索要7个糖果,在一天(或数小时内)吃光的孩子相比,当他们成人之后,前者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远比后者强。

这需要父母们在满足孩子的欲望和缓解其痛苦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区,心理学中将父母的这种态度赋予“抱持”(holding)的概念,另一个名词为“足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mother)。如在孩子痛苦时给予安抚,在其幸福时给予指导,孩子的心中就会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宽容和理解,他/她会逐渐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是无限的,而自己的欲望能够满足的程度是有限的,他们就会逐渐形成自己与他人、内心欲望与外在现实的界限,而这一界限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

父母不愿承认自己可以对孩子弱一点,实际上是温柔一些、接纳一些,是因为他们自己自恋地认为,保持严厉就等于保持权威,这恰好说明自己对权威的需要,而非对教育孩子的需要。

本文Hash:b31f4bf86471a8c1b50d72dc1f0855e51c15ae9c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