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的宝宝护眼大法

1岁以内与他(她)甜蜜接触不满1岁的宝宝视觉系统发展迅速,起初,宝宝只能分辨黑白影像,然后,逐渐可以分辨事物的颜色、远近,并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此时他们的眼球运动仍不稳定,如果宝宝偶尔出现眼睛偏斜实属正常,妈妈不必太紧张。妈妈要注意的是:4个月的宝宝眼珠是否会随眼前物体移动;6个月的宝宝是否眼位不正或是眼球运动不协调,如果有问题要及时就医。聪明妈妈这样做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与均衡的营养是宝宝视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嗜甜是宝宝的天性,不过,当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一定要少喝含糖果汁、少吃甜食,保持身体酸碱度平衡,并多吃蔬果摄取维生素。在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期,科学的刺激有助于他们的视觉发展。当宝宝刚出生时,对他(她)微笑,多让宝宝近距离看爸妈的脸;宝宝8个月了,已经能寻找眼前消失了的物体,和他们藏猫猫是训练视觉的最佳游戏!1-2岁训练手眼协调宝宝将发展出成熟的视觉辨别能力,能将物品做简单的归纳。手、眼及身体逐步协调让宝宝能准确地接和丢东西。视力不佳或有问题的孩子,在练习走路时,会因无法准确地感受事物的立体感而不敢跨足。聪明妈妈这样做孩子的视网膜尚在发育期,电视、电脑等对他们的发育都有负面影响,所以,即使宝宝再吵再闹也要少看动画片,如果看电视,1次不超过30分钟,1天最多1小时,注意电视画面需柔和稳定,看电视要与电视机保持画面对角线6~8倍的距离。这个阶段,宝宝已经能辨别简单的几何图案了,和他一起玩形状和颜色的搭配游戏,除了让宝宝玩得不亦乐乎,还能训练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2-4岁培养良好习惯宝宝看到的世界已经与我们不相上下了,手眼协调能力佳,行走时,能轻易躲开障碍物,视线也能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聪明妈妈这样做此时,宝宝的好动天性表露无遗,若不懂得自我保护,追跑碰撞之间,很容易造成眼睛的外伤。因为宝宝还无法表达视力状况,若有外伤,爸妈一定要带宝宝到医院,由眼科医师为其进行详细检查。多数孩子已会翻阅书籍,此时一定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眼睛与书本应保持30~35厘米,每阅读20~3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不要在摇动的车内或直射的日光下阅读。宝宝满3岁后,即可接受第一次视力检查,带孩子接受检查前,要先教会孩子认识视力检查表,懂得指出方向在哪里。

不同年龄的宝宝护眼方法

如何才能卫宝宝的闪亮双眸

宝宝的双眸纯净闪亮,是妈妈心目中最瑰丽的宝石。在这扇心灵之窗的指引下,宝宝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有了它,宝宝成了小科学家,天天发现各种新事物;有了它,宝宝成了小探险家,挖掘出越来越多的美好事物。

但是,过大的学习压力、不注意用眼卫生、缺乏保护眼睛的常识,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失去了明亮的眼睛。如何才能卫宝宝的闪亮双眸,是每个合格妈妈的必修课。

宝宝视力发育表

出生视力极差,只有光感。

1个月眼睛只能聚焦在眼前2-3厘米的东西。

2个月.1?眼睛会随徐徐移动的物体运动,开始出现保护性的眨眼反射。

3个月.1-.2?视野已达18度。

4个月.2-.5?手眼协调开始,能看自己的手,有时也能用手去摸所见物体。

6个月.4-.8?双眼可较长时间地注视一个物体。手眼协调更为熟练,可抓住物品或将东西放入口中。

8个月.1有判断距离的能力,设定目标后会移动身体去拿取。能够用眼睛判断亲人的长相。

1岁.2-.3?视力与细微动作协调,可处理更小的物品,如用手抓取食物。

2岁.4-.5?发展深度知觉,能区分远处及近处的东西。

3岁.6?视力更敏锐,手眼协调更佳。

4岁.8?喜欢翻阅图画书,能辨别图案的方向。

6-7岁1.?与正常成人视力相同。

不同年龄的宝宝护眼大法

呵护宝宝的眼睛需要分年龄、分阶段。新生儿因视网膜发育尚未完成,所以视力极差,仅能感觉明暗。-3岁是视力发展最快速的时期,之后以缓慢的速度进行,直至六七岁,幼儿视力才会发展完全。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期需要妈妈的格外呵护。

1岁以内与他(她)甜蜜接触

不满1岁的宝宝视觉系统发展迅速,起初,宝宝只能分辨黑白影像,然后,逐渐可以分辨事物的颜色、远近,并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此时他们的眼球运动仍不稳定,如果宝宝偶尔出现眼睛偏斜实属正常,妈妈不必太紧张。妈妈要注意的是:4个月的宝宝眼珠是否会随眼前物体移动;6个月的宝宝是否眼位不正或是眼球运动不协调,如果有问题要及时就医。

聪明妈妈这样做

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与均衡的营养是宝宝视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嗜甜是宝宝的天性,不过,当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一定要少喝含糖果汁、少吃甜食,保持身体酸碱度平衡,并多吃蔬果摄取维生素。

在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期,科学的刺激有助于他们的视觉发展。当宝宝刚出生时,对他(她)微笑,多让宝宝近距离看爸妈的脸;宝宝8个月了,已经能寻找眼前消失了的物体,和他们藏猫猫是训练视觉的最佳游戏!

1-2岁训练手眼协调

宝宝将发展出成熟的视觉辨别能力,能将物品做简单的归纳。手、眼及身体逐步协调让宝宝能准确地接和丢东西。视力不佳或有问题的孩子,在练习走路时,会因无法准确地感受事物的立体感而不敢跨足。

聪明妈妈这样做

孩子的视网膜尚在发育期,电视、电脑等对他们的发育都有负面影响,所以,即使宝宝再吵再闹也要少看动画片,如果看电视,1次不超过3分钟,1天最多1小时,注意电视画面需柔和稳定,看电视要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6~8倍的距离。

这个阶段,宝宝已经能辨别简单的几何图案了,和他一起玩形状和颜色的搭配游戏,除了让宝宝玩得不亦乐乎,还能训练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2-4岁培养良好习惯

宝宝看到的世界已经与我们不相上下了,手眼协调能力佳,行走时,能轻易躲开障碍物,视线也能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

聪明妈妈这样做< /p>

此时,宝宝的好动天性表露无遗,若不懂得自我保护,追跑碰撞之间,很容易造成眼睛的外伤。因为宝宝还无法表达视力状况,若有外伤,爸妈一定要带宝宝到医院,由眼科医师为其进行详细检查。

多数孩子已会翻阅书籍,此时一定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眼睛与书本应保持3~35厘米,每阅读2~3分钟就要休息1分钟,不要在摇动的车内或直射的日光下阅读。

宝宝满3岁后,即可接受第一次视力检查,带孩子接受检查前,要先教会孩子认识视力检查表,懂得指出方向在哪里。

爸爸妈妈是大眼镜,宝宝是小眼镜?

爸爸妈妈的眼镜有瓶子底那么厚,宝宝会不会也沦为小眼镜?近视是否遗传呢?

近视可以分两种,即高度近视和普通近视。

普通近视可从儿童时期发病,到2岁后即很少进展,近视的度数一般在6度以下,戴眼镜后视力可以矫正到正常。高度近视随年龄的增长,眼睛前后轴不断加长,眼球后部扩大,伴有眼底脉络视网膜的退行性变化,戴眼镜以后视力也难以矫正到正常,视力逐惭减退,以至发生严重障碍。

研究发现,近视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同时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学者们都认为,近视属于多基因遗传,即病人有多个致病基因,但又有环境因素的作用,在普通近视的发生上非常普遍。环境因素包括照明不佳、不良阅读和工作习惯,如长时间和近距离的阅读工作,使眼睛的调节肌肉处于持续紧张收缩状态,进而调节能力减弱,而发生近视。但同样的条件下,并不是所有人都发生近视。可见,近视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度近视则被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引起的,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患者,其子女患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是1%;如果双亲中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是基因携带者(无近视表现),则子女高度近视的预期发生率是5%;如果双方均无高度近视表现,而只是基因携带者,则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是25%。

吃出山鹰般的完美视力

三餐食物安排不当,也是导致孩子近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吃得过甜:消耗体内大量维生素B1,降低钙质,导致近视眼的发生。吃得过精:长期吃精细食物,造成肌体缺铬,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产生近视。铬主要存在于粗粮、红糖、蔬菜及水果等食品中。吃得过软:咀嚼被誉为另类的“眼保健操”,多吃胡萝卜、黄豆、水果等耐嚼的硬质食品,增加咀嚼的机会。

叶黄素:能保证眼睛的视网膜和角膜的正常代谢,应多吃新鲜绿色蔬菜和柑橘类水果;蛋白质、钙、磷是增强虹膜坚韧性的主要物质之一,能防止近视眼的发生。

钙:钙的缺乏是造成视力发育不良乃至形成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牛奶、豆制品、鱼虾、动物骨骼等富含钙元素。

铬:铬元素缺乏可导致晶状体鼓出变凸而成为近视眼。儿童每天需摄入一定量的铬。谷物、肉类、乳酪及蛋黄等含有铬。

硬质食物:经常给孩子吃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增加咀嚼频率与力度,可促进小儿视力的发育,如:胡萝卜、水果、甘蓝、动物骨骼、豆类等。

硒:山鹰的眼睛最为敏锐,因为鹰眼中含有极为丰富的硒元素,高出人类1多倍。肝脏、瘦肉、玉米、洋葱、大蒜、牡蛎、海鱼、淡菜都富含硒。

维生素A:维生素A具有保障眼睛角膜润泽的作用。动物肝脏及牛羊的奶汁、蛋黄、胡萝卜、南瓜、西红柿及绿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A。

维生素B1和尼克酸:缺乏这两种维生素易出现眼球颤、视觉迟钝等症状。小麦、玉米、鱼、肉等富含维生素B1和尼克酸。

维生素B2:缺乏 生素B2容易出现流泪、眼红、发痒、眼睛痉挛等。维生素B2常存在于牛奶、羊奶、蛋类、瘦肉、肾脏、肝脏、扁豆中。

蛋白质:如果蛋白质长期缺乏会引起眼睛功能衰退,视力下降,并发生各种眼疾甚至失明。

宝宝护眼时间到!

转转眼睛:一则可以振作精神;二则可以活动眼珠子,最适合孩子们了!首先,看着正前方,头不动,眼珠子尽量往上看,再缓缓往下看、往左看、往右看,数次后疲劳的眼睛会感觉轻松活跃得多。

户外运动:其实最佳的护眼方法就是户外运动,如打球、跑步、做体操等。假日时跟孩子们去郊游,青山、绿水、阳光、新鲜空气,才是眼睛的最佳守护神。如果能够保持每天运动的好习惯,不仅可以放松身心,激活身体细胞,对眼睛而言,更是最理想的保养大法。

望远运动:长时间阅读或者看电脑、电视后,要做做望远运动,例如在户外,让宝宝自然站立,两眼先平视远处的一个目标,再慢慢将视线收回,到距眼睛比较近的位置时,再将视线由近而远转移到原来的目标上,如此反复数次,可帮助眼球的水晶体获得适当的调适。

孩子的第一副眼镜必须由专业医师验光配镜

现在普通眼镜店标榜的电脑验光其实并不科学,并不能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如果是假性近视也给你配了眼镜,反而会使近视加深、眼部疲劳、眼压升高。而专业的医学验光配镜是一个复杂的医疗过程。专业的验光流程包括散瞳、复验和试镜。其中散瞳的一般原则是:12岁以前的学生首先应进行阿托品散大瞳孔的医学检影验光,待2天后瞳孔恢复正常再进行复验试镜。因为学生时期其调节力过强,多数都带有部分假性近视,通过散瞳可以使调节相对麻痹,验光的度数才能更加准确。(底延)

专家支持/同仁医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翟长斌

宝宝的年龄不同牙齿护理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了解宝宝的出牙情况

  许多妈妈理所当然的认为,宝宝的牙齿是在6-7个月后才萌出。不少人误认为新生儿是没有牙齿的。事实上,当你的宝宝降临人间时,在他的体内已有20个乳牙牙胚和20个恒牙牙胚。这些牙胚都是在母体内所形成的。

  宝宝乳牙萌出的年龄和顺序

  宝宝在6-8个月乳牙开始萌出,一般下牙稍早。乳牙萌出的平均年龄和顺序为:

  乳中切牙:6-8个月

  乳侧切牙:8-10个月

  第一乳磨牙:12-16个月

  乳尖牙:16-20个月

  第二乳磨牙:20-30个月

  注意:

  ·乳尖牙的萌出在第一乳磨牙之后,临床常遇到有的家长误认为是不正常而来就诊。正常婴儿一般约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但有的婴儿出牙稍晚,甚至相差3-4个月,也不能算作异常。临床上,1岁左右才出第一颗乳牙,仍可以认为属于生理范围。

  宝宝出牙无痛苦,也不会感染

  ·正常出牙并不痛苦,一般亦无特殊症状。有时婴儿出牙前有短暂的睡眠不安,体温微升等现象,大多发生在初次出牙时。出牙前局部牙龈因充血而发红微肿,这时如过分擦洗,则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红肿过后由于牙齿压迫而又变白,最后牙尖或切缘突破牙龈而牙齿冒出。

  婴儿出牙时若不注意口腔清洁,很容易引起牙龈和黏膜的感染。这时期婴儿最易发生纤维渗出性口咽、溃疡假膜性口炎,并多伴随全身症状,如体温增高、饮食困难等。应特别注意口腔清洁,尤其是哺乳前应洗净奶头。上述情况,除感染外均属于生理现象。

  ·有人认为出牙时可有高热、腹泻、气喘甚至痉挛、昏迷等,但很难认为这些症状是由于出牙所引起,应考虑其他原因。

  婴幼儿护牙4阶段

  胎儿期

  很多妈妈认为,牙齿萌出后才会有牙的问题。实际上,在胎儿时期孕妇的行为习惯、疾病等因素,已经对胎儿未来牙的发育造成影响。母亲怀孕期间服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宝宝出生后牙齿就会有色素沉着。母亲怀孕期间罹患某些疾病,也会对胎儿的牙胚发育产生影响。此外,早产儿、低体重儿龋病的发生率要高于正常人群。

  因此,在怀孕期间,准妈妈要注意维护自身的健康,保障胎儿健康成长。

  0-6个月

  重点:口腔和牙龈的清洁十分重要,为乳牙萌出准备清洁环境。

  用具:白开水、消毒纱布。

  操作:

  1.两顿奶之间,要多喝一些白开水。既补充了水分,又清洁了口腔。

  2.吃奶后或定时为宝宝清洁口腔和牙龈。操作者洗净双手,用消毒纱布裹住食指,蘸白开水,逐一清洁口腔各部位,再换一块纱布轻轻按摩牙龈。

  6-12个月

  重点:宝宝6个月前后,出第一颗乳牙,并陆续出齐四颗乳切牙。要清洁牙齿、按摩牙龈,帮助出牙。

  用具:白开水、消毒纱布;刺激按摩用具如磨牙棒、磨牙饼;消毒棉棒;指套牙刷。

  操作:

  1-2.同0-6个月。

  3.初出牙时婴儿唾液量增加、流涎、喜咬硬物或将手放入口中,哺乳时咬乳头。这可能是牙齿接近萌出压迫牙龈神经所引起的反射作用或异常感觉造成的。这时不妨给婴儿清洁的光滑木棒或塑料小棒,刺激按摩用具如磨牙棒、磨牙饼,以使婴儿咬这些东西时得到适当好的刺激使牙齿穿透牙龈。

  4.可以用棉棒蘸清水帮助宝宝清洁牙齿。

  5.可以用指套牙刷帮助宝宝刷牙。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示: 20颗乳牙陆续出齐,要预防龋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龋齿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感染来源于照顾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母亲。变形链球菌是最主要的致龋细菌,90%以上的成年人携带,只是致龋性高低不同。但这一细菌在初生婴儿的口中并不存在,1岁以后是重要的感染窗口期。在这一易感时期如果没有感染,以后细菌就很难在口腔中生存;如果被感染,细菌将一生存在,难以彻底清除。

  (编辑:苗皓)

本文Hash:37771fc362b11607b16a6dff8123b62f2066f5c7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