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看关于孩子吃糖的一些误区

1.糖会使宝宝肥胖

任何形式的能量过分摄取均会导致肥胖症,保持能量平衡是预防的关键,所以说糖本身导致肥胖的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是不正确的。

2.糖会使宝宝兴奋过度

国外专家经过广泛及深入研究得出结论,没有证据支持食糖会对儿童的行为或认知能力有任何明显不利影响的说法。

3.糖会造成宝宝糖尿病

进食碳水化合物以后,有许多因素会影响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增加,这些因素包括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它持续体力活动的营养物质的进食。糖的血糖指数仅是中等水平,一般可适量进食。

4.吃糖会导致龋齿

控制及消除龋齿的预防计划应着重于氟化处理及保持口腔卫生,而不是单独依靠减少糖的摄取量。也就是说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比减少某种食物的摄取对预防龋齿更有效。

5.吃糖会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

调查研究显示,含糖量高的食谱中,只有纤维素的摄取量略有减少。事实上,吃糖多的比吃糖少的人更有可能达到必需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满足。

一起来看看关于我们的孩子的尿床

尿床即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入睡后还不能控制排尿,从而不自觉的尿床。习惯性遗尿会使孩子虚弱,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经常尿床还会给家庭带来烦恼。临床表现为:睡眠昏沉,难以叫醒,醒后不知。平时易出汗,尤其夜间出许多。睡觉姿势多为爬或蜷卧式。脾气古怪、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做梦找厕所、冬天或阴雨天加重。

妈妈网育儿专家指出,大多数尿床孩子的父母或者直系亲属当中,至少有一位在童年的时候也曾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如果父母当中有一个人在童年时经常尿床,那么他们的孩子大约有45%的可能性也会尿床;如果父母双方都在童年时经常尿床,他们的孩子出现尿床的可能性会上升到75%左右。

育儿专家建议孩子尿床后,要保持平和的态度,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因为夜里尿床而惩罚和羞辱孩子。告诉孩子尿床不是他的错,让孩子知道,并不是他一个人会尿床,很多孩子都会有同样的问题。如果家里的人在成长过程有过尿床的经历,可以跟孩子说说,让他知道大人也是这么过来的。当孩子一整夜没有尿床,或者孩子晚上能自己醒来尿尿时,哪怕他只尿了一点点,也要及时表扬他,给他鼓励。

每年都有大约的5岁以上的孩子,没有经过任何的治疗措施,却已经不再尿床了。孩子通常会跟家人有类似尿床的发病经过,但每个人的表现都不尽相同。我们毕竟无法预料孩子到底什么时候才不再尿床了,因此只要孩子有不愿再尿湿床的意识,家长就应该采取措施来帮助他克服尿床。

想看看孩子有没有准备好对付尿床,你可以看看他是否向你发出这4个信号:

早晨起床时,他开始意识到他又尿湿了,而且他会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他主动告诉你,他不想再穿尿不湿或拉拉裤了。

他向你表示,他不想夜里再尿床了。

他会因为夜里尿床而不愿意到别的小朋友家过夜了。

有的家长认为晚饭后限制孩子液体的摄入量,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尿床问题。妈妈网(www.mama.cn)育儿专家认为这种方法对一些孩子可能管用,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却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限制孩子的液体摄入量,只是控制了他尿床的尿量是多还是少,但却不能控制他不尿床。也就是说水喝得少了,孩子还是经常会尿床,只不过地图画得小一些而已。

育儿专家建议可以用尿湿警报器来帮助孩子不尿床。这种仪器能在睡眠时调节大脑与膀胱之间的信号连接。尿湿警报器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湿度感应器,用来探测尿湿的情况,另一个是警报器,用于在孩子尿床的时候发出声音提醒。湿度感应器可以检测到很少量的湿气,当孩子刚开始尿床时,警报器就会打开,叫醒孩子,让孩子能够及时起床小便。使用报警器几周之后,孩子的大脑已经能够留意膀胱充盈的信号,在尿床前他就能自己醒来了。临床中常用的治疗尿床的药物叫去氨加压素(商标名为弥凝,英文名称为DDAVP),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似大脑分泌的激素,可以控制孩子夜间尿液的产生。不过,去氨加压素的效果只能持续较短的一段时期,停药后常会复发,所以育儿专家只推荐一般在假期或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一起来看看关于孩子隔代教养的看法

当三代之间有不一致的教养模式,受害最深的当然还是无知的孩子,因为年纪小无法分辨对错,对自己的行为也缺乏自省的习惯,以致从小在一边宠溺、一边严格的教养缝隙中钻漏洞,有时还成了专挑软柿子吃的小霸王。

隔代教养的看法,尽管见仁见智,但是根据台湾的相关资料整理分析,结果发现:

职业妇女将未满三岁小孩交由祖父母照顾者占百分之六十三点三,其次是交由保姆照顾者占百分之十八点二,由自己或是先生照顾者只有百分之十四点六。其中,能自己带孩子的职业妇女,多半是自己开店或在家帮忙,可就近照顾。

不论收入如何,职业妇女托付三岁以下幼儿的首选都是祖父母,其中,又以月收入二万元以上未满四万元者,由祖父母照顾的比率为最高,超过七成。

月收入低于二万元的妇女,则约有五成八交由祖父母照顾。收入超过四万元以上者,因为较有能力请保姆照顾幼儿,请保姆照顾的比率超过三成五,由祖父母照顾比率约为五成。相较之下,不在职场的妇女,超过九成五自己照顾未满三岁的小孩,由祖父母及保姆照顾的比率仅有百分之三点八四及百分之零点六。(《自由时报》二○○七年八月一日)

由此可见隔代教养的普遍性。

虽然台湾已通过两性平等法修正草案,将增列育婴留职停薪津贴为保险给付项目,并扩大至所有受雇劳工,成为留职停薪适用对象。但为了现实经济的考虑,以及复职是否仍保有原来的职位,使得这个育婴留职停薪制度,形同望梅止渴。最新调查显示,只有一半的企业设有育婴留职停薪假,且只有不到一成的企业,有人申请育婴留职停薪假。

隔代教养好坏处都有

隔代教养有许多的好处,例如:祖父母历练丰富,并且吸取了前次错误的管教经验,因此在教养上会比较得心应手。同时,由于祖父母对孙子的期望不像父母对孩子那么高,因此比较有弹性,能得到小孩子的共鸣,孩子也更敢把心事向祖父母吐露。又因为祖父母一般只带孙子玩,压力比较大的功课学习仍由父母亲承担,因此小孩跟祖父母的相处会比较轻松自在。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现代人比较晚婚,等到祖父母真要带小孩的时候,往往年事已高(一般平均在七十岁),体力已不如前,更何况有些祖父母已经有了关节痛、糖尿病、心肌血管等等毛病,确实有些力不从心。由于祖父母在日常的管教问题上,常比较放任,甚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常造成很多教养上的问题。又由于祖父母、父母两代在养育孩子的观念上有不少的歧见,因此问题层出不穷。

至今,我还记得一位年轻妈妈挫折的脸庞。

有一回,我应邀至一家幼儿园演讲,正要离去前,一位妈妈趋身靠近,她说:“昨天我把五岁的儿子从婆家接回来,刚进门,儿子竟然用凶恶的口气对我说:‘还不赶快把我的鞋子脱掉。’这时,儿子把脚伸到我眼前,一副蛮横的模样,让我看了真痛心,当时本想一巴掌打下去,可是又想到我们夫妻为创业而忙碌,根本没空陪他玩,任由公婆管教,也难怪他的行为举止让我无法掌握。”

孩子若态度不对,本来就该管教,这不是用愧疚的心、补偿的物质来解决的。我建议这位妈妈告诉儿子:“自己的鞋子自己脱,你做得到。”也就是废话少说,让儿子自行负责,针对不当的言词一定要有正确的引导。

另一位妈妈也因为在职场上忙进忙出,尤其在订单交货的大月阶段,几乎每天要加班,造成她答应去接孩子的时间一再延误。去到婆家,只见老公窝在电视机前猛看电视。她说: 都晚上八点钟了,儿子口中含着一口饭,婆婆到处追,儿子还对婆婆说:‘讨厌奶奶,讨厌吃饭。’我痛心极了,真想马上递辞呈,好好留在家。”

正式地坐下来沟通

六岁前的孩子非常需要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如果固定在一个家庭环境,得到一致的管教方式,可以使孩子容易遵守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孩子如果发现在爷爷奶奶处,可以得到比较宽松的尺度,这时孩子开始会有不同的反应,例如:只要多吵闹几声,爷爷奶奶允许看电视的时间可以加长;如果和表弟、表妹吵架争玩具,爷爷会立刻出门去买新的。

有时看到祖父母被小孙子、小孙女顶嘴,在场的年轻父母也不知道是要顺从长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还是需要正式地坐下来沟通,建议长辈配合年轻父母的管教方式?

有位妈妈告诉我:“公婆帮忙带孩子,让我放心去上班,我已经很感激,哪还忍心说东说西。”

另一位妈妈是把孩子交给自己的妈妈带,她说:“我比较敢直接和妈妈讲,平常我也订一些育儿杂志寄到娘家,让妈妈吸收教养新知。”

当三代之间有不一致的教养模式,受害最深的当然还是无知的孩子,因为年纪小无法分辨对错,对自己的行为也缺乏自省的习惯,以致从小在一边宠溺一边严格的教养缝隙中钻漏洞,有时还成了专挑软柿子吃的小霸王。

孩子要有一致的价值观

为了让年幼的孩子从小成长有一致的价值观,年轻父母最好先取得共识,然后再影响长辈配合管教。例如,孩子若对长辈出口不逊,这是不能当成孩子不懂,不该计较;或孩子讲话可爱,大家说说笑笑就算了。

有位年轻妈妈邀先生一起来听我的演讲,原因是她想和公公沟通――不要在儿子闹脾气时还刻意维护,让他们年轻夫妻很难教小孩。

这时我问坐在一旁的年轻爸爸:“这件事你认为重要吗?”

年轻爸爸似乎没有切身的压力,他耸耸肩地说:“我爸爸就是那样的人,我小时候他对我很凶,现在却宠我儿子。”

年轻妈妈听到这里,她立刻补上一句:“我就是怕公公太宠儿子,以后会越来越不听话,我先生却说不会啦!还好啦!可是我已经看出将来会有问题,希望教我们如何去协调。”

听得出来这是一位积极成长的妈妈,为了鼓励先生有共识,她用心良苦地邀他一起成长,幸好她先生也乐于改进,于是我当场“角色扮演”为公公,让他们夫妻模拟如何向公公建言。

“爸,很谢谢你有空帮忙照顾孩子,如果他讲话不礼貌,还请立刻纠正他、告诉他――爷爷没办法接受你这样说;或者针对你刚才的不礼貌,要向爷爷道歉。”

像这样,长辈还是需要在隔代教养上尊重儿子媳妇的意见,适时给予孙儿女正确的机会教育。

这对夫妻由一方向公公明讲后,另一位还要补充说些感谢肯定的话,让长辈看到儿子媳妇的一致共识和诚恳态度,相信老人家也就比较容易接受。

所以要不要向长辈讲开来?我的答案一向是:“Yes!”

【吴娟瑜老师的温馨叮咛】

当孩子蛮横不讲理时

当孩子对爷爷奶奶大声顶嘴或怒目相视时,有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建议年轻父母运用:

――如果是两三岁的孩子,要立刻正式地说:“不可这样,要跟爷爷奶奶说对不起。”再轻拉他的手走向爷爷奶奶,大人先示范如何正确地敬礼和说出来,也让孩子学习跟着做。

――如果是四―六岁的孩子,像这些已经有幼儿园经验的孩子,则需要让他坐在椅子上,问他:“针对刚才的不礼貌,你现在应该去跟爷爷奶奶说什么?”当孩子静坐椅子上三分钟,学习反 省的习惯,让他冷静下来,然后懂得去道歉,这样,对今后的不当言词和行为会比较有自我规范的能力。

爷爷奶奶这时也要正式地响应:“好!爷爷奶奶接受你的道歉,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年轻父母也要及时向父母长辈说:“谢谢爸妈肯原谅小龙(代名),相信小龙下次不敢了。”像这样大人也有响应,整个事件才有明确和完整的教养过程。

总之,孩子的蛮横不讲理不可轻忽,如果孩子从小专挑软柿子吃,等于养成是非不明、欺善怕恶的习惯。只有周边的大人尽快协调出一致的教养理念,孩子才有路可循,学会活泼快乐,同时礼貌懂事的人生态度。

本文Hash:f9a829e453f7d04fceea4298f0a170a137cc1a4d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