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孩子突然口臭原是贪吃惹的祸

【妈妈网特稿】春节过完了,相信听得最多的就是“节后综合征”这个词。在之前爸妈辛苦建立的各种生活规律,在春节完全被打乱了,孩子在开心过后,身体开始有“意见”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出现了,去医院就医的孩子也渐渐增多了,这真是的“节后综合征”惹的祸吗?下面来看看就知道了!

今年6岁的小波在春节里大吃大喝,度过了一个美好假期,然而长假结束后,小波父母却发现孩子嘴里发出难闻的臭味,这是怎么回事?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获悉,节后因为“口臭”来院诊治的小孩多了不少,医生表示,由于春节期间饮食辛辣、比较油腻,出现口臭是胃火过旺引起的典型症状。

节日过后突然口臭

孩子春节后突然口臭熏得爸妈不敢跟他说话

小波家住杨家坪,春节期间,他的许多外地亲戚都回到重庆,大家一起过年,约好每天走一家吃饭。这样,几乎整个春节小波都跟着爸妈在各个亲戚家大吃大喝。吃完饭以后,大人们就开始上桌打麻将,几个小孩就在一起玩耍,常常凌晨才回家睡觉。

长假结束后,小波的妈妈突然发现孩子说话时嘴巴很臭。“最开始有点点臭,我没在意,以为是小娃儿不爱干净没刷牙,就喊他每天早晚都要刷牙,结果谁知他嘴巴里的味道越来越大、越来越难闻了。”

小波的妈妈张女士说,以前儿子嘴巴不臭,自从春节后,他说话就有个难闻的味道,她都不想跟儿子面对面说话了。早上,她去叫儿子起床,儿子起床后对着她一说话,一股难闻的臭味扑面而来,把她熏得差点反胃,这才觉得不对劲,于是带儿子到医院看看。

口臭的原因

春节期间吃得杂又多节后易发口臭和溃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李远贵查看了小波的情况后,结合小波自己的陈述,告诉家长,不用太担心,小波只是因为春节期间吃得太多太杂,加上作息时间不规律,引起了胃火炽盛,导致口臭。随后通过检查,医生还发现小波嘴里有一个口腔溃疡,这需要家长为孩子适当调理一下饮食。

李远贵说,春节期间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大鱼大肉,孩子不知控制饮食量,总是有什么吃什么,因此每年春节后,都会有小孩出现口臭、口腔溃疡、牙龈发炎等问题,这些都是由于春节期间没有注意饮食、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引起的。他建议,无论是否出现口腔等身体不适,春节期间饮食都应该注意清淡,同时特别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并劳逸结合、按时刷牙。

注意孩子的口腔问题

另外,李远贵提醒,对于有口腔溃疡的小孩,家长在平时要留心诱发口腔溃疡的病因,并在生活中尽量避免此类诱发因素,保证孩子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如果孩子长期长有口腔溃疡,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孩子口吃多是模仿惹的祸

自己的孩子怎么说话时变结巴了,这可怎么办?妈妈急的无可是从。其实,妈妈不用着急。超过半数以上的孩子口吃,都是由于模仿所导致的,所以父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应对解决。

读小学二年级的周磊,口齿清楚,发音标准,原本是班里的“朗诵小能手”。可是自从看了春节联欢会上赵本山的小品《捐助》后,迷上了里面说话结结巴巴的王小利。他一边看一边模仿,几天过去,说话开始变得不太对劲了,有时想说一句话,把脸憋得通红都说不利索。父母责骂,自己流泪,可却一下子改不掉了。

在语言学习阶段,是孩子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强烈的好奇心导致孩子经常模仿别人的行为,在语言方面也是这样。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在电视或电影场面中,当出现有口吃情节时,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兴趣的驱使下,孩子便会模仿和学习。看着孩子口吃,爸爸妈妈都十分着急,到底这是怎么了?

孩子的结巴多是模仿来的

孩子热衷于模仿,出于好奇或觉得有意思,就会模仿别人的言行。但是,由于孩子的辨别能力较弱,在模仿别人的言行时,会好的坏的一起学过来。正面的模仿固然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到知识;负面的模仿行为则不能小视。比如,学别人结结巴巴说话的孩子,很可能会最终变成口吃,有半数以上的口吃患者都是因为童年期对他人的模仿。

口吃,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说的“结巴”,是一种语言障碍,多见于2~5岁的孩子。口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患了口吃的孩子,如果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往往容易产生羞愧心理,引起心理障碍,并陷入“越说越说不清楚,越说越结巴”的怪圈当中,影响他们正常的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口吃的孩子往往会受到别人的讥讽和嘲笑,从而使孩子不愿意说话、性格孤僻、甚至具有攻击性,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十分不利。

当然,孩子口吃的原因还有很多是其他方面的:

压力

现在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通常都很大,还没上幼儿园就要开始学外语、学音乐,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表现得不如人意的话,有的爸妈或老师就会采用惩罚、打骂等手段,这些都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口吃。

紧张

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内向、害羞,不愿与人交往,与人交流时会手足无措,紧张导致语无伦次,便会出现口吃。

惊吓

孩子调皮时,有的爸妈就对他们厉声地呵斥;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快有慢,有的未满周岁就能说出简单的语言,也有的两岁后还不能找到适当表达方式。有些爸爸妈妈过于心急和敏感,当孩子学话时,做过多的矫正,或进行斥责、嘲笑。尤其是在孩子说错了某些话时,父母突然地大声呵斥,这样会让孩子受到惊吓,也容易使孩子突然口吃。另外,孩子时常处在受惊吓的环境里,如父母间的吵闹,也有可能导致口吃。

早语

那些提早讲话的孩子,特别是如果他们在压力下去“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这些孩子除了容易出现口吃现象外也更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口吃

面对已经患上了口吃的孩子,爸爸妈妈要仔细分析,了解他们口吃的成因,对症下药,这样才能逐渐地帮助孩子纠正这一不良习惯。

慢慢说话

要告诉孩子在开口说第一句话时要先想好,然后慢慢说出来;如果发第一个字的声不口吃,后面的话也就能说得流畅。

消除紧张

孩子一紧张说话便会结结巴巴,易形成口吃。爸爸妈妈不要在生人 前勉强孩子说话,如强迫孩子打招呼等,以免造成孩子的紧张,进而形成口吃,此外爸爸妈妈跟孩子说话时要慢条斯理,不要太快太突然,否则也容易形成孩子紧张。

不要模仿

有的孩子说话很流利,但由于模仿别人口吃,而形成了自己的口吃。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口吃后,可以暂停让孩子学话,把注意力转移到游戏活动来,如串珠、拼图、搭积木等动手操作而少语言交流的活动。这样就会淡化口吃的影响,让孩子在心平气和时不知不觉说出流利的句子来。一般过了两岁后,孩子说话流畅了便不易形成口吃。

多些耐心

一旦孩子出现口吃的现象,爸爸妈妈先不要急于指责,不要紧张,当作没听见,不要任意打断或纠正,而应耐心地听孩子讲完。在与孩子会话时,速度应尽量放慢,使用的句子、词汇力求简单,要用平静、温和、慈祥的口吻,让孩子没有任何压力。

稳定情绪

口吃的孩子大多是“急性子”,爸爸妈妈平时要教孩子遇事冷静,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吐字清楚,避免模仿口吃患者。说话激动时,应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再说话。

不要嘲笑

爸爸妈妈在孩子出现口吃的现象时,千万不要嘲笑、讥讽,这样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其对语言有一种恐惧感,变得不再爱说话了。还有一个极端就是,当孩子出现口吃时,爸妈跟着一起笑,这对孩子来说,可能会是一种变相鼓励,反而会强化孩子出现口吃的症状。

在孩子的模仿过程中,爸妈必须帮孩子把好关,学会辨别好坏,一旦发现有不良言行时,就要在还没形成习惯时立刻予以制止,不能事后再说。在制止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帮孩子忘记自己要模仿的言行。要有充足的耐心,让孩子和谐、舒缓的氛围中逐渐改掉这一习惯。

孩子性早熟都是吃惹的“祸”!

孩子的饮食贵在均衡。父母应积极学习营养知识,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这也是主动避免不良因素影响孩子成长的最有效措施

“究竟给孩子吃什么好?”所有的家长都焦虑地问着同一个问题,而这恰恰是医生们最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它超出了临床医学的范围,牵涉到营养、食品安全等其他领域,乃至食物链监管体制和诸多的社会问题。

饮食不当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首要因素,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主要有如下四大类问题。

本文Hash:69c5d5d06896c421ea5041a5386e59a47aabf9d9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