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粗心?当心孩子少长10厘米!

  近日,一位12岁的女孩,身高155厘米,妈妈咨询还能长吗?经医院检测,结果让家长和专家大吃一惊,12岁的年纪却是16岁的骨龄,成长板已趋于关闭(较正常骨龄早4年),最多能长2-3厘米,可按父母遗传孩子身高应在168厘米,少长了十多厘米,专家说早熟导致的骨龄偏大,使成长板提早关闭,是孩子停长的直接原因,这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让妈妈追悔莫及。

  原来孩子9岁时就发育了,身高也一直比别的孩子高,父母又很高,根本就没在意,可近一年孩子没怎么长了才着急起来,结果早熟导致的骨龄偏大是孩子停长的直接原因。

  作为青少年助长的专业机构,北京成长无限青少年健康中心里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据该中心孙主任介绍,这孩子从6岁开始就跟妈妈使用一样的化妆品了!殊不知,这些化妆品内的雌激素可造成孩子早熟,导致骨龄增大,使成长板提早关闭。

  另外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孩子早熟,譬如不适宜孩子服用的补品、反季节蔬菜、油炸类食品等。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第二性征”萌动的苗头,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到专业部门检测骨龄,一旦发现骨龄超前,就应及时关注、干预孩子身高。

  孙主任说,除了早熟麻痹家长对孩子身高疏忽之外,生长迟缓也是疏忽重要因素。

  专家提醒,生长迟缓主要表现在骨龄偏小,年涨幅6厘米以下,体质差,主要原因(除病理性)是脾胃吸收差、营养不良、睡眠质量低、运动不合理和环境等综合因素导致成长板处于半休眠状态,骨芽细胞增殖速度缓慢,远低于正常孩子,导致骨骼生长迟缓。此类孩子机体组织和器官发育未能达到同龄人的健康水平,且检查身体大多无疾病,家长很容易疏忽,他们需经专业的检测查明原因,只要及时解决了生长迟缓的原因,大多能实现追赶性生长使其恢复正常身高水平。盲目的等待不但解决不了这一成长障碍,反而耽误了孩子长个的最佳时机!

  干预身高 12岁之前是关键

  孩子长高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0-7岁,这一阶段孩子身高增幅对终极身高的影响达到了50%。专家组2005年通过研究我国9个城市资料显示,自然生长的成年最终身高决定因素取决于7岁以前的增长。如果到七岁时孩子身高低于同龄标准而不及时干预,任由自然生长,成年后身高也会低于同龄人,即:七岁身高是儿童早期身高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二阶段,7-12岁,身高增幅对最终身高的影响为30%。

  第三阶段,到了12-18岁则下降为20%。到了青春期,性激素对身高影响明显,因为青春期身高停长的过程,就是生长激素和性激素此消彼长的过程。故通常情况下12岁之前,孩子已经完成了身高增长的大部分。

  因此,3-12岁是孩子助长最佳时机。

  专家提示:“成长板”是长高的核心部位,孩子的成长板一旦关闭,就意味着长高终止(多数女孩14岁,男孩16岁逐步开始关闭),孩子至佳的长高时间只有短短几年,家长不应有“等待”的心理。

  在长个的关键时期(3-12岁)接受正确的长高指导,培养正确的饮食、运动、睡眠习惯,其身高将比自然生长平均高出15—20厘米,但是,女孩初潮之后,男孩变声之后,身高增长即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同时也标志着人体长高即将终止。有些孩子青春期后期,停长后发现太矮才重视起来,这个时候往往为时太晚。就像一棵植物都已经开花结果,发育快成熟了,还要施肥让它长高,这是不可能的。

  需要干预、助长的六类人群(3-18岁)

  1. 因遗传或疾病,身高发育迟缓(年均涨幅不到6厘米);

  2. 早熟,女11,男13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导致骨龄偏大,生长期缩短,成长板提前关闭停长,最终身高却矮人一截;

  3. 8-14岁长高“突增期”没明显蹿个;

  4. 营养不良,厌食偏食,体质差个矮;

  5. 青春期缓长、停长,生长暂停的孩子;

  6. 肥胖影响长高,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的孩子。

【育儿宝典】更多精彩推荐:

怎样使孩子的牙齿变整齐

1岁以内宝宝3种睡姿要交替

新生宝宝的省力抱姿

抱婴儿姿势怎样才够正确

高危产妇新生子女要定期体检

(编辑:安莹)

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父母的精心培养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家庭环境影响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

  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品格,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家庭美德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之间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这样在合作、谅解和氛围下,不但使儿童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和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

  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人,处事自私,争吵不休,这样家庭的儿童心理往往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互相关系,形成良好规范。要相处和睦,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父母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样教人,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这才有助于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专横的封建旧规家庭教育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另一方面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过分娇庞的教养态度,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儿童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

  (责任编辑:李珊珊)

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父母的精心培养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家庭环境影响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

  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品格,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家庭美德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之间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这样在合作、谅解和氛围下,不但使儿童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和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

  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人,处事自私,争吵不休,这样家庭的儿童心理往往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互相关系,形成良好规范。要相处和睦,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父母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样教人,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这才有助于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专横的封建旧规家庭教育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另一方面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过分娇庞的教养态度,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儿童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

  (责任编辑:李珊珊)

本文Hash:c75adda4a35054ac6c4331d57b6611efdb4469d9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