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让孩子有机会关心父母

父母都疼孩子,可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懂得关心父母,有的孩子却不懂呢?与我们所探讨的自理问题一样,不是孩子不如人,而是父母没给过孩子机会。

昕昕五岁的时候,有一次我患了重感冒,浑身发冷,躺在床上,盖好几层被子也不觉得暖和。昕昕很着急,忙着用冷水浸湿了毛巾放在我的额头上,过一会儿换一块儿。她还不怎么会拧毛巾,力气也小,所以毛巾湿得甚至还淌着水,爸爸只好在一边不停地帮她拧毛巾。只是帮我用毛巾冰额头还不行,她又急三火四地去帮我找感冒药,找来的全是她自己平时吃的药,甚至还倒了一杯热水给我,她爸爸拦都拦不住,只好不停地给她打下手。

昕昕坐在我的身边,一会儿给我掖一次被角,还把她自己的小被子也拿来盖在我身上,并不时地摸摸我的额头,不时地把体温计往我的被子里塞,她爸爸想照顾我都挤不近前。我当时一点力气也没有,但孩子这么关心我,我也不能没反应,就稀里糊涂地不停地表扬她。我不停地说:“哦哟,乖女儿……看妈妈多幸福,我的昕昕都能照顾妈妈了……有个女儿就是好,才五岁就能照顾妈妈……”

昕昕忙着照顾我,当然也不能让爸爸闲着。她“命令”爸爸给我煮面条。爸爸在厨房里忙,昕昕更忙了。她一会儿跑进厨房盯着爸爸在面汤里给我打两个鸡蛋,一会儿又跑回来摸摸我的额头,观察一下温度,一会儿再跑进厨房叮嘱爸爸把面条煮得软些,一会儿又跑回来。最后,她终于紧跟着爸爸把面条送到我的床前,她爸爸猫着腰捧着碗,昕昕的小手还扶着碗边儿。

其实,我当时什么都吃不下,一点胃口也没有,可是孩子这么热心地全程监督着爸爸给我做了吃的,我哪能不吃呢?我当时感动得啊,想着这就是一碗毒药我也得雀跃着把它吃下去,所以就挣扎着起来,靠在她爸爸的身上,艰难地把那一大碗面条连汤带面全吃了。吃完饭,我又躺下,糊里糊涂地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天已经黑了,竟然觉得好了很多,烧也退了。她爸爸说,昕昕一直坐在我身边盯着我的温度,根本不怕被我传染。

她才五岁!我感动得眼泪汪汪的,抱着昕昕亲了又亲。

昕昕现在长大了,这么多年来,她对我和她爸爸的关心和爱始终都没有减弱过。我身边的很多人对于昕昕的这个特点都很羡慕,总是向我询问有什么好方法能把孩子教育得这么好。我想,这应该与我和她爸爸经常对她进行“体谅教育”有关。

孩子小的时候喜欢玩玩具,玩过之后,我们常常带着她把玩具好好地收起来,并且对玩具说着:“陪昕昕玩了这么大半天,累了吧?好好睡一觉吧。”渐渐地,昕昕也学会了体谅玩具的“辛苦”,每天晚上,她都要和布娃娃玩儿上一会儿,该睡觉了,她就对布娃娃说:“累了吧?嗯,咱们进被窝,听妈妈讲完故事就睡觉哦,睡一觉儿就不累了。”

有一次我带她去公园玩儿,她和一个小朋友玩跷跷板,两个孩子兴高采烈地玩儿了很长时间,玩儿够了,她们两个从跷跷板上下来,那个孩子就跑去荡秋千了,昕昕也想去荡秋千,可她却没急着跑。只见她拍拍跷跷板,关切地对跷跷板说:“累不累呀?昕昕去玩儿秋千,你快快乖乖歇一会儿,不然一会儿其他小朋友来了,你就没力气了。一定要听话,知道吗?”旁边的大人看着她笑,我却没笑,也走上前拍拍跷跷板说:“一定累坏了,歇一会儿吧。”

在其他的人看来,我们娘俩简直有些神经,但我觉得被人认为神经有什么要紧呢?重要的是昕昕学会了体谅他人,不论这个他人是真的人还是没有生命的 物体。

伴随着我和她爸爸的继续教育,昕昕由对这些物品的体谅逐渐地扩大到了对人的体谅。我和她爸爸有个习惯,平时下班以后,不管谁先到家,晚到的那个都会受到问候。比如我先回来了,她爸爸回来得晚些,我一定会说:“累不累呀?洗了手换换衣服,休息一会儿吧。”换作是她爸爸也一样。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昕昕,昕昕见了我就问:“妈妈累不累呀?咱们赶紧回家休息一会儿吧。”别的家长听见后,惊讶地说:“哎呀,这小姑娘真懂事。”我感觉很欣慰。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生了病当然就要被照顾。我和昕昕的爸爸无论谁有了头疼脑热的毛病,没生病的一个都要带着昕昕一起尽心尽力地照顾病人。有一次昕昕的爸爸因为结石病住院,我要去医院陪床,虽然昕昕那时还不到五岁,我也没把她托付给别人,她跟着我一起去了医院,我们一起给她爸爸拿药、喂饭。爸爸输液,我就告诉她什么时候应该去找护士阿姨,几次过后,她就自己颠颠地跑去护士室对护士说:“阿姨,我爸爸要拔针了。”护士见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能来医院照顾爸爸,还能独自帮爸爸找护士,都喜欢得不得了。她爸爸因此还“享了大福”呢,给他输液打针的都是手法最好的护士,从来都一次到位,没扎过第二针!医生来查房的时候,也不忘对她爸爸嘘寒问暖,问病情的时候态度特别好,特别仔细。她爸爸自己都说:“我这都是享了我姑娘的福咧。”看,生了病,他还“享福”了。

有的人批评我说,带着个孩子在医院陪床,到底是照顾孩子还是照顾病人?我觉得在对孩子没有不良影响的情况下,让孩子参与照顾家人的过程并没有什么不妥。事实上昕昕根本没给我添什么乱,她睡觉的时候紧挨在爸爸身边,虽然很挤,但乖得很,见我只能坐着椅子上趴在床边睡,还总是要和我换换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可见从小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情感成长有一个从索取到付出的过渡期,一般来讲,三岁之前处于索取和感受期,三岁之后就到了付出与交换期,当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孩子会晚些。

孩子最早出现情感付出的欲望时,父母是重要的付出对象,而他对父母付出情感的方法,大多来自于在索取和感受情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经常地教孩子对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表示关心与体谅,能够让孩子在付出情感的过程中把握分寸。而孩子在情感付出的过程中如果能得到及时的回应,更能促使他们养成关心与体谅他人的习惯,这对于他一生的人际关系处理都是非常有益的。

从孩子小的时候起教他关心自己的玩具、体谅跷跷板的辛苦,这是一个看似很“神经”却非常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孩子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要经历推物及人的过程,给孩子一个关心的机会,孩子才能学会关心。

特别提示

孩子的情感成长有一个从索取到付出的过渡期,一般来讲,三岁之前处于索取和感受期,三岁之后就到了付出与交换期,当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孩子会晚些。

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关注父母的机会

当我们的孩子渐渐长大,有些父母在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孝顺、对父母不礼貌、不心疼父母、不知道父母的辛劳时有没有想过宝宝是从小就这样吗?其实孩子对父母关注是天生的。1岁的宝宝就能体会到妈妈的焦虑,妈妈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也会无名地烦躁,甚至不好好吃不好好喝……两岁的宝宝懂得妈妈生气了我要乖一点……3岁的宝宝会在妈妈情绪不好的时候试着安慰妈妈……4岁的宝宝已经能为妈妈分担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了。

平等关注

孩子是妈妈的“小棉袄”

其实在宝宝0到6岁时,只要我们能去呵护孩子的那颗无限关注父母的心,在宝宝慢慢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能收获无限的幸福和快乐。作为一个5岁宝宝的妈妈,在很多时候我已经体会到这种幸福了。从宝宝出生到现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宝宝和妈妈的相处,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很多细节都让妈妈无比感动!有时宝宝发自内心对妈妈的关注让妈妈觉得很多时候自己做得还不够好。5岁的宝宝已经形成了对妈妈习惯性的关注,宝宝4到5岁这一年中发生了很多事都体现了这一点。

场景一:某天,妈妈在厨房炒菜,锅里倒好了油正要放菜,宝宝过来有事情问妈妈,妈妈马上说:“宝宝先别过来,妈妈要炒菜了,怕油溅出来烫到宝宝。”宝宝停下来说:“知道了,妈妈,你也离远点,别烫着你自己。”

场景二:2010年冬,一天,在卫生间,妈妈把热水器里的一些凉水放出来,好用温水给宝宝洗手,宝宝问:“妈妈,这些水怎么办?”妈妈说:“不能浪费了,妈妈一会儿洗衣服用吧。”宝宝马上说:“妈妈,你别用这些水洗衣服了,太凉了,别把你的手冰坏了。”

场景三:2010年某日,妈妈做卫生把手弄破了,宝宝小心地给妈妈吹吹伤口,问妈妈疼吗?然后给妈妈贴上创可贴,还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帮妈妈干活吧,要洗什么,我来洗。”

场景四(这个场景经常发生):2010年某日,宝宝和妈妈一起去买菜,买了很多东西,宝宝看妈妈提着很沉,主动说:“妈妈给我提几个吧,”还说,“妈妈,有没有轻一点啊?”

场景五(经常发生)宝宝在吃东西的时候会先给妈妈吃一些,不管是宝宝多爱吃的东西,都会和妈妈分享。

场景六:妈妈生病不舒服的时候,宝宝主动不让妈妈给讲故事,还给妈妈倒水、拿药。还有无数的点点滴滴,让我的心时刻充满感动,我想这也是宝宝未来能形成良好责任承担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基础和表现。我在日常生活中的培育和宝宝的成长以及宝宝让妈妈的成长,我们都在改变和成长过程中,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纵容包办

淹没孩子的爱与责任

当前的社会现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现象之一: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家庭,饭熟了,孩子盛的是第一碗;菜上桌了,孩子夹的是第一筷。一个母亲和8岁的儿子坐在一起用餐,孩子将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当成垃圾,毫不客气地“甩”到母亲的碗里,然后筷子一伸,大模大样地将他喜欢的食物取过来,毫不顾忌母亲的感受。至于母亲呢,还笑眯眯地任由他去。

现象之二:孩子放学了,书包在爷爷奶奶身上,孩子手里拿的是零食、玩具;在公交车上,爷爷奶奶拿着书包站着,孙子孙女坐在座位上吃着东西;在小区门口,妈妈两只手都拎着菜、主食、水果,身高已经快要超过妈妈的孩子却两手空空地跟着。

现象之三: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测试,关于10个上三年级的孩子和他们的妈妈。孩子在一个屋里,隔壁屋里是他们的妈妈,孩子并不知道妈妈在隔 。当引导老师问:你们知道妈妈每天有多辛苦有多累吗?孩子的反应是“不知道”或者“我从来没看到过妈妈累啊。”还有“妈妈说她不累”等,这些语言让隔壁辛劳的妈妈们泣不成声!

现象之四:我们经常听到孩子和父母有这样的沟通:孩子:“妈妈,今天我写完作业了,我要看一个小时电视。”“妈妈,我这次考试得了双百,你给我买双耐克鞋吧。”“看,我给你写完了,读完了。”这样的话语背后是孩子和父母在做“交易”。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易式沟通”很多,父母已经习以为常,其实这是责任不清的表现之一。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令人不安的现象呢?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具体分析:

第一,孩子分不清自己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应该干的,哪些事情是自己努力可以做到的,哪些事情是父母应该干的。作为学生,学习本来就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却总是拿这个来和父母做交易。

第二,孩子缺乏外在表现上对父母的尊敬和内心对父母的关爱。语言和肢体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孩子从行为和动作上,对父母不尊敬、不礼貌,就更谈不上对父母的关心了。

第三,这样的孩子不容易形成对事物和对他人的感恩之心。对自己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那么对于别人的付出他也很难感受到。

父母四则

多给孩子关注父母的机会

父母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孩子对父母的天生关注之心呢?培育好孩子的责任承担能力呢?下面有几个方法供家长参考:

方法一:从孩子1岁起就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做的和能做的事情,妈妈应该做的和能做的事情,分清自己的责任。例如,宝宝1岁半的时候,已经能够把自己吃剩下的果皮扔到垃圾桶里了,那么父母就应该让宝宝做;宝宝3岁半了,下雨天能帮妈妈上楼拿雨伞了,那么就请宝宝帮忙拿;宝宝5岁半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洗手帕,收拾自己的碗筷,扫地等事情就应该让他自己来做了。这样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在上学后也会知道上学、写作业是自己的责任。

方法二: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关注父母的机会,欣然接受孩子对你的关注,甚至在某些事情上主动寻求孩子的帮助。从我们的心里把宝宝当成真正的家庭一员,平等地相处,相互需要,让宝宝知道父母也是非常需要他的,他的帮助和爱的表现对父母来说是很重要的。从行动上我们要做到,当宝宝给予我们关注的时候我们能欣然接受,而且表示因为宝宝的关注妈妈很开心;另外我们不要做一个“无敌铁妈妈”。生活中我们有软弱的时候,也有烦恼的时候,那么我们就要真正地在宝宝面前表现出来,当我们在宝宝面前表现出需要帮助的时候,宝宝一定会表现出他对父母的无限关注,如果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要在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示范给宝宝,比如,爸爸不舒服了,妈妈就和宝宝一起给爸爸倒水、拿药、量体温、盖被子……让宝宝参与这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另外,大一点的宝宝,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可以让他来帮我们做些事,既锻炼了孩子的社会沟通能力,又增强了他的责任承担能力。

方法三:我们作为孩子,关注自己的父母(包括爱人的父母)了吗?我们对老人的关注,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所谓身教胜于言传。真正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关注,敏锐的孩子能感受到而且也会学习到父母的行为,这也是中华文明传统的一种传承。

方法四:父母经常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哲理小故事。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有选择地、定期阅读一些感恩的哲理故事,对于孩子思维的延 伸和心灵的滋养都有很好的效果。有一则故事叫《爱是要你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在我苍凉的晚年,真正陪伴我的是这位学生。就算我的儿子爱我,说在嘴里,挂在心上,却不伸出手来,那真爱也成了假爱。相反,就算我这位学生对我的感情是假的,假的帮我十几年,连句怨言都没有,也就应该算是真爱!”这是一位老人遗嘱中的一段话。

作为父母,我们一心只想着宝宝,为宝宝做了很多,但是很少用心去感受宝宝对我们的关注,当宝宝长大了,他已经习惯了被关注,接受和复制了这种模式,而父母与孩子的爱与关注从宝宝出生就应该是相互的。我们做父母的有责任让宝宝体会到付出的快乐!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能体会到得到的幸福和快乐!

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长大

孙云晓:孩子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口头禅。但是,说易行难,当父母看着孩子把米粒弄得全身都是,衣服系错了扣子,或是磨磨蹭蹭半天不能让玩具归位,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忍住伸手的冲动,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完这些事呢?

慢慢地,父母的手越伸越长。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跟伙伴们相处,学什么,将来要干什么,每一步,父母都要掌舵引航。他们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俯身为孩子扫清障碍处理问题,生怕他们行差踏错,多走弯路。

殊不知,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事,但不能替孩子成长。他们越想填满孩子的未来,孩子就越无法达到他们要求的完美。但,这不是孩子的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教育孩子是从改变自己开始的,“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

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发现的机会

张先生在德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带着5岁的儿子在海滩上玩。他们旁边是一位德国妈妈,在躺椅上看书,她的孩子却抓了一把沙子往嘴里塞。

张先生非常着急,他走上前去,提醒德国妈妈,“你的孩子要吃沙子了。”可是,那位母亲非常茫然。“那又怎么样呢?”她说,等他尝过之后知道沙子不好吃,自然也就不吃了。

张先生愕然,如果这是在中国,大部分家长会阻止孩子。

家长告诉孩子沙子不能吃,抑或是孩子自己放到嘴里发现难以下咽,结论是一致的,但获得这个结论的方式却不一样。前者,孩子获取的是父母判断之后提供的间接经验;后者,孩子却是亲身体验之后的直接经验。

“差别就在体会上。”孙云晓说,回忆一下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事,你会发现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有时候,成人眼里举手之劳的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他们反而能从中体会到更多,对他们的影响也更深远。

在孙云晓看来,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许多道理,而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

3岁的孩子擦完桌子之后去洗抹布,观察到“抹布比以前白了”,“水变成黑色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成人看上去很明显,但孩子却是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到了事物的变化。如果父母对孩子说“别抓抹布”、“水都黑了,不能洗手了”,那么,他是不能在实践中体会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的。

孙云晓认为,孩子的成长不能替代,父母往往太急于帮助他们,或者要求他们一出手就是正确的。可也正是这样,父母剥夺了孩子发现的机会,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打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长大。”孙云晓说,生活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是充满自信的、有魅力的人。

孩子是在群体交往中长大的

孙云晓曾经主持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80%的城市独生子女具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这种攻击性需要并不一定是暴力的,比如打人骂人,而是说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当中,容易忽略别人的感受、说话很刻薄、伤人,而他自己没有意识到,因为他心里没有别人。”

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另一个特点,是他的群体性。也就是说,孩子是在群体的交往中长大的,再好的父母都不能代替伙伴。

然而,对独生子女来说,这却是个难题。

赵女士的女儿7岁了,除了做作业,每天的课余时间都在玩电子产品,不是切水果就是玩“植物大战僵尸”。好容易到了周末,赵女士跟朋友相约带着孩子出去玩,两个孩子却大吵一架,各自哭着回家。

事情也简单,两个孩子在抢玩具的时候,朋友家的男孩推了小姑娘一下,正好磕到后脑勺,一个青紫的大包让赵女士很是心疼。朋友内疚不已,抬手打了儿子的屁股,两个孩子哭得天昏地暗,只能散场了事。

这次不愉快之后,赵女士也不好意思再约朋友一起玩儿了。

“其实,有时候,孩子打完架就没事了,可家长心里的疙瘩却解不开。”孙云晓说,不少父母会在有意无意间干扰孩子和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比如,当孩子发生争执后,家长一般都坐不住,他们会袒护自己的孩子,或不问缘由地苛责自己的孩子。

在孙云晓主持的另一项调查中,81%的中小学生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习好的同学交朋友,75%的父母对孩子交朋友有严格的要求;71%的父母反对孩子有亲密的异性朋友,反对孩子和一些学习不好的人交朋友等。

“这同样是过度干涉。”孙云晓说,孩子的朋友不是按照分数划分的,也不是根据父母列出的标准按图索骥,他们按照性格、兴趣选择喜欢的朋友,有时候是互补,有时候是性格相投,孩子有交友的自由。

孙云晓表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朋友,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制定各种条条框框,对他的朋友们指手画脚,“孩子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明白如何与他人交往,丰富交流技能,总结出解决冲突的方法。”

家长更应该是个旁观者而非主宰

孙云晓至今对一个葬礼记忆犹新。

那是个16岁的北京女孩,多才多艺,会唱歌会弹琴,舞也跳得很好,只是学习成绩不好。她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幼儿教师,但父母却坚决不同意,不断地跟女孩强调,“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希望。”

父母托关系花重金把女儿送进了一所重点高中。高二的时候,女孩因为会考成绩有两门不及格,在家里自杀了。

这件事给孙云晓很大的触动。女孩虽然可能考不上大学,但父母要是放手让她发展自己的兴趣,这个孩子可能会活得很快乐。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现行的教育体制。”孙云晓说,目前,我们的教育评价标准单一,家长往往有“成就焦虑”,好像孩子上不了重点,一生就完了。孩子因此被逼得更加恐慌,“这个痛苦的结让家长和孩子不断地互相折磨。”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8个范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而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

孙云晓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同样也是有规律的。家长们可以为孩子报兴趣班、课外班,但与认识多少英语单词、会弹多少曲子相比,更重要的是发现孩子的兴趣,“童年时代强烈的兴趣可能是孩子潜能优势的体现。”

“我的一个朋友,夫妻俩都是成功人士,可唯一的儿子却钟情于散打。他们很犯愁,来问我怎么办。”孙云晓说他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地把这个孩子夸奖一番,“他多棒啊!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此努力,他能坚持有责任感,你们还愁什么?”

“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孙云晓说,父母要做的是提供机会,观察孩子的潜能特点,认识自己的孩子,重视学业但更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不要强求他们做不想做的事、做不到的事,要 励和支持孩子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更应该是个旁观者,而非他们的主宰。”孙云晓说。

家庭教育小贴士

1.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请谨言慎行。童言无忌的孩子才能保持自由探索的天性。父母和教师要宽容孩子的胡说八道,要有足够的肚量和理解力。如果孩子的做法跟你预想的不同,哪怕你认为他是在闯祸,开口的时候不妨慢一点,想想这是不是在干预他。

2.小家变大家,独养变群养。一个小区的独生子女家庭可以考虑组成互助组,3个以上但不要多于5个,让他们一起吃饭一起游戏,甚至在一张床上睡觉,孩子们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家长不要参与。如果是两个孩子在一起,出现矛盾很容易谁都不理谁,家长又不得不干预,而3个孩子在一起对他们来说要复杂一些,他们必须动脑筋“找朋友”。

3.儿童时代是延迟满足训练的最佳时期。不要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让他们学会等待,懂得节制,没有延迟满足的训练就难以有自制力,而没有自制力就难以有幸福的人生。教育的奇迹是靠父母的精神引导实现的,而非物质满足。

4.关注孩子的成绩不能不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是由感觉动作、听知觉和视知觉三大功能决定的。明智的父母会让孩子多运动多游戏,并以此带动孩子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5.培养孩子发展某种特长必须以潜能和兴趣为前提,无潜能则无基础,无兴趣则无动力。父母的兴趣未必是孩子的兴趣,父母的特长未必是孩子的特长。逼迫没有音乐耳朵的孩子成为音乐天才,就像要让石头开花一样难以如愿。

本文Hash:e125eb283411aa009cc763d8703f020334089256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