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爱会对孩子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但一个有爱支持的人在面对成功的时候,会克制对于名利的追求,而不会为此走火入魔。因为他的生命还有其他意义,他会关心别人,而不是把利益当做人生唯一目的。

然而郭美美却并非如此,她把名利当做人生的唯一追求。纵看郭美美的成长经历,在她幼年时候父母离异,没人真正关心她。而她的母亲是个商人,从小便给她的人生树立了一个“金钱是最重要”的“榜样作用”。郭美美的成长经历里,没有亲情友情,也没有任何背景,所以她只能靠自己,甚至为了所谓的“成功”出卖自己的身体。

爱的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缺失,导致郭美美在人格动机上产生偏差,夸大了金钱名利在人生的作用。她利用炫富进行自我炒作,展现了人性中最赤裸裸的物质主义的一面。郭美美现象展现了现代中国人的浮躁,内心对名利金钱赤裸裸的贪婪。郭美美之所以走红,源于人们对金钱名利崇拜和向往,代表现代人对于物质主义成功的追求,体现了现代人文关怀的缺失。

郭美美并非十恶不赦,而是通过对于炫富的表演,把对生活的领悟和感悟表达出来,体现了这个时代精神的缺失。刘翔平认为,比起王军的不敢担当,“郭美美是真诚的”。郭美美现象不能仅仅从她个人的角度去看待,而是应该从社会疾病,价值观缺失去看待整个事件。我们应该借此事件,反省现代文化存在的缺失,反思现代人是否缺少对正义对理想的追求,从而扭转现代人歪曲的价值观。

奖惩不当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尽管人们对于如何对孩子进行奖惩还存在很大争论,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青少年处在是非观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当的奖励可以让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心态,适当的惩戒可以培养孩子高度的责任感以及适应学校和社会要求的能力。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奖励或惩罚不当就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小华从小因为父母工作忙而一直住在农村奶奶家,在他七岁的时候,父母把他接回城里一起生活。他爱劳动,关心集体,学习成绩中等。但是由于他比较贪玩,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为此老师不断地向他的父母告状。加上他在农村养成的一些不讲卫生和不太文明的习惯,父母和哥哥经常对他谩骂甚至责打。用他妈妈的话来说:“在家里没有他说话的余地”,亲子关系与手足关系都非常不好。

他曾经对与他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说道:“我不喜欢这个家。”他非常惧怕父母和哥哥经常对他的惩罚。为了逃避惩罚,他学会了说谎;为了报复父母和哥哥,他多次偷窃家里的钱物。到了初中,他依然得不到家人与老师对他的信任,为此他丧失了信心,曾经三次离家出走。

以上事例说明,惩罚的效果不但很差,而且惩罚的结果往往只能使孩子变得粗野、迟钝,甚至出现心理障碍。这种惩罚破坏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灵联系,父母的教育也很失败。有很多孩子,最初害怕父母的责打,然而时间长了,开始变得麻木不仁、我行我素。那么,父母对孩子的奖罚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

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父母在对孩子奖罚之前,没有弄清奖罚的目的,而且在进行奖罚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奖赏、惩罚的目的是什么?既不是为了父母情感的宣泄,也不是为了展示父母的教育艺术,而应该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主张对孩子进行激励教育,孩子需要适度的鼓励,这有助于他们信心的培养。奖励和惩罚是两种相对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父母对孩子奖罚要以奖为主,孩子有进步就会得到奖励,哪怕是一点点。不过,孩子也需要适度的“惩罚”教育。在提到惩罚教育时,很多人有一种误解,总是把它与训斥、讥讽、挖苦、污辱或者罚站、罚跪、拳打脚踢等“体罚”相联系,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不少专家认为,家庭教育固然不能提倡用简单粗暴的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但必要的处罚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不过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要抓住时机,而且要罚得口服心服,这样才能起到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效果。

与惩罚相反的是,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奖励就过于随意了,动辄给孩子金钱、物质的许愿和奖励,这样做开始的确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慢慢地就不尽如人意,导致了孩子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甚至发展到孩子把学习作为交换奖赏的筹码。

奖励能给孩子鼓励,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而惩罚是为了削弱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错,必须惩罚;做好事也应该奖励。这是父母教育孩子,使他们的行为遵循正确的准则。不过,父母在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时一定要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抹掉的阴影。

夫妻吵架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父母就是他们的全部。孩子听到父母充满敌对情绪且神经质的争吵声,会给他们造成家庭要分裂的感觉,这时候孩子的身体经常也会出现变化,如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出虚汗等。

而且,孩子年龄越小,父母不和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理性地记忆发生的事情,往往根据当时的气氛和感情状态自发地做出解读并留存在记忆之中。而大部分情况下,孩子都会把父母的争吵场面看做是天塌地陷般非常恐怖的事件。他们会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且会担心父母吵架后离开自己。

经常看到父母吵架的孩子,平时爸爸、妈妈说话声音稍微高些,也会受到惊吓。因为他们还无法区分争吵时的高音和平说话时的高音有何不同。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会让孩子变得胆小,习惯于看别人的脸色。

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孩子会认为吵架是大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很自然地去模仿。成人后,面对交往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可能倾向用争吵的方式解决。因此,夫妻间的问题最好在夫妻间解决。

虽说夫妻争吵对孩子不好,但从不吵架也不太现实。因此,妈妈网(www.mama.cn)育儿专家建议,如果吵不可避免,可以采取如下方式:

避开孩子

没必要给孩子看父母吵架的“恐怖电影”,在孩子小时候,如果发生夫妻争执,最好能够避开孩子,等孩子睡着了或是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再吵。

暂缓接触

父母的情绪在争吵后往往不能马上平复。这时候直接面对孩子,很可能会不自觉地拿孩子撒气。不妨暂缓和孩子见面,等情绪平稳后再接触。

立刻安抚

如果不小心被孩子看到了,应该立刻停止争吵,安抚孩子。最好把孩子抱到怀里,并且告诉他:“爸爸、妈妈没有吵架,只是大声说话而已。”

本文Hash:52034dd763a1219f27fb8afeebcbb74c5eb1fd96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