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成长认识的四大误区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凸显的特质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家长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特点,创造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但是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成长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普遍存在着四大误区。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并非如此,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迷信”智力测试

很多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经常买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孩子,测验结果有时候很不尽理想。这时妈妈们就会很着急,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大脑发育不健全等等。

其实,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而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其实,这些只是适应性低的表现,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也许,“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

误区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根据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存在误区

家有小宝宝,父母都会很关心其身高、体重的增长,妈妈们也都会互相比较同龄小宝宝的身高,发现孩子长得比别人快,父母总会很高兴。“你看我家宝宝长得多快,才两三个月个头就增加了这么多!”还有妈妈难耐兴奋将宝宝的长势在微博上与人分享。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专家提醒,0~6岁的孩子身高体重发育有一定的范围,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都不是好事。长得过快可能会导致青春期提前到来,到了成年时身高反而不理想。

让宝宝长得好,合理喂养、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必不可少。世界保健日刚刚过去,针对目前父母们在儿童保健上容易陷入的误区,儿童保健专家给出了指引。

生长:

长得太慢或太快都不好

家长误区:

过分追求宝宝长得快

宝宝长得怎么样,身高和体重是两大硬指标。现在绝大部分家长都很注意给孩子测量身高体重,但又很容易陷入“数字焦虑”中。带孩子到楼下玩耍时,妈妈们总忍不住互相比较小宝宝的长势,而且老爱用长得比较高和比较快的那个小宝宝作为比较对象,相形之下老觉得自家宝贝长得慢,压力很大。而那些看到宝宝体重和身高增长很快的父母,总觉得这是大好事,代表着宝宝发育情况好。

医生的话:

长得太快并非好事“孩子身高和体重的增长,过慢和过快都不好,正常才是好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林穗方说,在孩子发育上太追求数字是不对的,身高和体重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不少家长错误地选择小区里那些长得比较高和比较快的宝宝作为参考对象,一比较之下自家孩子就矮了一截。”林穗方提醒,自己家孩子长得比邻居家小孩慢不一定是坏事,只要身高体重在正常的增长范围,都是没问题的。

与此同时,看到孩子身高体重增加很快,家长也不应该过于乐观,因为长得太快也是过犹不及。林穗方说,在体重上如果增长过快,就容易长成“小胖墩”,长大后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更大。

而如果是身高增长过快,同样也会有隐患。林穗方提出,有些孩子在早期个头长得太快,可能代表着营养过剩,会加快骨龄的增长,导致骨龄大于实际年龄,这样很可能匀速生长期会减少,青春期发育提前到来。“青春期发育提前的孩子可能在9~10岁就来月经,月经来了后身高发育就会明显放缓。”林穗方说,青春期提前到来的孩子到成年后身高反而会比同龄人矮。

林穗方建议,在孩子0~6岁时,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做健康检查。一般来说,在宝宝1岁前要进行四次健康评估,1~3岁半年一次,3~6岁每年一次。评估的标准要找准,应该结合身高体重指数加上骨龄来评估。

喂养:

要培养孩子的“饥饿感”

家长误区:

只关心吃什么,不关心怎么喂

不少家长只关注宝宝应该吃哪些有营养的食物,却往往忽略了应该怎么喂。林穗方介绍,家长们在喂养孩子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有:喂养习惯不好,让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耍,一顿饭要吃一两个小时;早期添加辅食的种类太局限,宝宝食物不均衡,易致日后偏食;不注意餐桌氛围,把吃饭当成任务,不管孩子爱不爱吃都硬塞,孩子不吃饭就训斥。12下一页

家长对孩子“虫牙”认知的误区

在第23个“全国爱牙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统计数据,据北京市2010年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高达65%,平均每个儿童有3.26颗龋齿;8岁儿童龋齿患病率最高,达71%,也就是说超过七成的孩子有“虫牙”。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儿童龋齿患病率的上升,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行为习惯,特别是糖的消耗量增加都有着很大关系。

婴幼儿时期既是牙齿的发育期,又是牙病的高发期,龋齿、牙颌畸形、牙齿过敏及乳牙替换异常等都是多发病,怎么才能让孩子有口洁净的牙齿?

家长认识多误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

“每年都有1.5万左右儿童就诊,且大多是严重龋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韩永成主任介绍。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66%,而对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9%的家长知道含氟牙膏,仅9%的家长能够每天帮助孩子刷牙。目前,由于家长和儿童自身原因,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乳牙不用护理,反正会被新牙代替。如果乳牙过早脱落,导致新生的恒牙过早萌出时,孩子的牙齿就会长得东倒西歪,引起畸形。

误区二:含着奶瓶入睡。糖分在牙齿和牙龈周围积聚,与口腔内的细菌混杂在一起,促进细菌繁殖引起龋齿。睡觉时,唾液流动缓慢,更易发生。

误区三:没长牙的孩子不需要刷牙。事实上,婴儿还没有萌发出第一颗牙时,家长也要在每次喂养后用软纱布给孩子清洁牙床,因为没有一个好的“根基”是长不出好牙来的。乳牙将出未出时,要给婴儿提供用来咀嚼的玩具,以帮助孩子牙床发育。

误区四:牙病不需要有病历。牙医在诊疗牙病时常常需要查看病人的既往病史,帮助判断牙齿状况。因此孩子从小就应该建立一本健全的牙齿健康档案。

误区五:孩子看牙是很痛苦的事。在美国,牙医最关心的是帮助孩子克服看病时的恐惧,因此,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爱护牙齿,给牙齿保健是件快乐的事情,而不要让他对看牙医产生阴影和排斥。

孩子吸手咬嘴,容易暴牙和兜齿

除去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遗传等先天因素,牙颌畸形和喂养方式、口腔习惯及饮食等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吮指、吐舌导致牙不齐;咬下嘴唇可引起上牙前突,形成“暴牙”;咬上唇可引起下颌前突,变成“兜齿”。

专家建议:1.避免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使用奶瓶时家长要扶住奶瓶,垂直于面部,尽量不要让孩子自己拿,切忌平躺喝奶。1岁半到2岁应停止使用奶瓶。

2.帮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如不吸吮唇、舌、颊部软组织;不咬钱币、手指等异物;不用自己的牙齿当工具,用牙去嗑坚果壳、螃蟹腿等。有用嘴呼吸习惯的孩子,应检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畅,及时治疗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等病症。

3.多给孩子吃纤维性食物,增强咀嚼功能。常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丰富的食物,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不易患龋病,且能促进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

4.不要错过牙齿矫正最佳时间。乳前牙反咬合(地包天)的最佳矫治时间为3—4岁。如果存在牙齿排列不齐等咬合畸形,则要等到12岁左右,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时进行矫正。

儿童饮料喝太多,小心会“倒牙”

牙齿过敏俗称“倒牙”,主要是指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产生的短暂而尖锐的疼痛,现在已呈现低龄化的趋势。现 在很多孩子喜欢喝碳酸饮料,甚至把碳酸饮料当水喝,使口腔内长期处于酸性状态。而酸会使牙齿表面牙釉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使牙齿内部的牙本质暴露出来,从而造成牙齿过敏。有些孩子睡觉磨牙,也会加快牙釉质的磨损程度,出现牙齿过敏。

专家建议:1.首先尽量少喝或不喝碳酸性饮料。如果喝,最好使用吸管,这样可以使碳酸饮料不直接接触牙齿,对牙齿起到保护作用。

2.喝完碳酸饮料后及时漱口。最好半个小时后再刷牙,因为刚喝完碳酸饮料,牙釉质非常软,立即刷牙会破坏牙釉质。

3.少吃坚硬的食物及糖。改正孩子睡觉磨牙的习惯。

4.给孩子挑选合格的牙刷。同时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刷牙时用力过大。

防龋齿:1岁后少用奶瓶,别嚼碎食物喂孩子

危害乳牙健康的头号大敌,就是龋齿。6个月的婴儿刚出乳牙即可患龋病,5—7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薄,钙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弱,一旦遇上滞留在牙面的食物,尤其是蔗糖,易发酵产酸,直接破坏乳牙,发生龋齿。乳牙龋齿不如恒牙症状明显,家长容易忽视,常常是出现严重的牙髓病或根尖病时才带孩子就诊。

专家建议:1.尽量母乳喂养。研究表明,相比人工喂养,母乳糖分少,孩子患龋病的风险降低。

2.1岁后应尽量少用奶瓶。孩子1岁时开始学习使用奶杯喝奶,1岁半后完全脱离奶瓶,用杯子或勺喂含糖液体。奶瓶内则只能装白水和无糖奶。

3.大人别把细菌传给孩子。不要把食物嚼碎喂孩子,以及把奶嘴或勺子放到自己口中试温度,以免把自己口腔里的致龋细菌传给孩子。

4.睡前不再进食。睡眠期间口腔运动少,唾液分泌量低,口腔的自洁作用差,如果睡前再进食,易使口腔内细菌繁殖,从而患龋病和牙龈炎。

5.局部用氟预防乳牙龋病。6岁以前不要给孩子使用成人牙膏,要选购儿童含氟牙膏。此外,可在医院和幼儿园接受由专业人员实施的牙齿涂氟,预防龋齿。“六龄牙”萌出后可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

本文Hash:3f1eefbc7904407642af3ae3873ff11526e813ba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