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关注影响孩子

案例:女儿学习特别紧张,考试经常排名次,觉得压力大极了。妈妈唯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身体,每天见到女儿总是问“中午吃什么了?吃得多不多?想吃点儿什么?”等,希望给孩子充足的营养。孩子觉得家长就知道吃,别的什么都不关心,就赌气说:“没吃什么!什么也不想吃!”慢慢地,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孩子真的越吃越少,现在什么主食都不吃,每天就喝点酸奶,吃些水果,人越来越瘦,学习时间稍微一长就头晕。原因分析:1.家长往往习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忽略了孩子的思想、人格和情绪。因此,家长思维角度的错位,就会造成孩子情绪的不满,家长越不理解,孩子越痛苦。2.家长以为学习好了就万事大吉,不了解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影响孩子的学习。3.家长对青春期孩子有哪些情绪方面的变化规律不了解。4.家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得孩子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核心问题:家长不了解自己的情绪,也不了解孩子的情绪,只盯着学习。心理处方:1.在面临高考重压之下,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情绪表现,在放松的环境下孩子才愿意和家长沟通。有时候无意间聊聊单位的事,孩子就觉得挺放松,也愿意聊聊学校的事。这时候家长要注意倾听,听孩子自己有什么看法,不要轻易地批评和否定,或给现成答案。2.如果一天只有学习,生活内容枯燥乏味,孩子就很容易情绪急躁、焦虑、烦恼等,要让孩子有适当的锻炼、家务劳动、同学交往、户外活动的时间,这些活动会让孩子脑子里自动产生快乐元素,孩子的情绪就不容易变坏了。3.面对孩子的压力,家长自己要放松,如果家长焦虑、烦躁不安,孩子会更加烦躁。4.看电视、玩电脑、写作业时听音乐都不是好的放松情绪的方法,之后反而会使情绪更不好,尤其玩电脑,情绪会变得冷漠无情、急躁、易怒、冲动、幼稚、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最好的方法是体育运动。

家长过多关注带给孩子哪些影响?

    红红今年八岁半,上小学三年级。他对学习不太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时磨磨蹭蹭,经常会喊肚子疼。在家里他提出的要求父母必须立即满足他,稍有延迟就躺在地上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哭闹。更让父母接受不了的是,还发现儿子有手淫行为。父母为此严厉地制止他,他也感到很羞愧,但是并不能完全杜绝这种行为。在学校里,他又表现得过分敏感、胆小,不会与小朋友交往,经常被同学孤立。

   红红所表现出来的这一连串不良行为习惯,让父母觉得非常挫败。看到别的孩子懂事、乖巧,他们总是感到非常失望、伤心。是孩子天生不好管教?还是父母教养失当?如果说是家长的问题,他们感到委屈极了?对于孩子他们可是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爱心!

    临床诊断:父母给予了过多的关注令孩子缺失对生活的体验

    经深入沟通得知,齐奇妈妈怀他时差点流产,保过胎,出生后被诊断为免疫力缺陷,经常生病。所以父母总是觉得齐奇的身体不好,必须得仔细照顾才行。齐奇偶尔一次说肚子疼,父母就表现得很关切。当齐奇不想学习时,就说肚子疼,当他这么做时,每次都能得到父母的奖励(玩一会儿再学习)。结果,在父母的一次次强化下,齐奇形成了用肚子疼来控制父母,逃避学习的不良习惯。

    红红的不善与人交往,也是因为家长没有为孩子创造一个与小朋友交往的环境,使齐奇错过了与同龄人发展交往能力的最佳年龄(3~4岁)。由于身体不好的原因,父母给了齐奇过多的保护。他们生怕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一步就会磕着碰着,也担心身单力薄的齐奇会被别的小朋友欺负。结果每次他们带齐奇出来玩时,总是避开人群和有小朋友的地方,导致齐奇没有接触同龄人的机会,自然就学不会与同龄人交往的技巧。

上一篇

1/4

下一页

过分溺爱对孩子有何影响?

    常在学校门口看到这样一幕:白发苍苍的奶奶一手帮孩子提着沉重的书包,一手拿着早餐,一路小跑跟在快要迟到的孩子后面叫着:“再吃两口吧!”或是孩子哭吵着对送他上学的妈妈说:“都是你不好,老师说今天要我们带小熊来,你怎么给忘了……”

    也常听父母们抱怨,现在的孩子为何老是丢三落四?上学时,不是忘记带书本就是忘记带文具。

    其实,孩子不是天生懒惰的,勤劳类似于一个好习惯,勤劳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就开始,让孩子知道该自己做的事情,父母不能代劳。

    然而,现在许多家长包办了孩子的一切,父母和孩子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孩子只负责学习,其他一切都由父母包办。如果孩子想帮大人干点什么,大人便会说:“把你的学习抓好。学习好了比什么都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成为自己事情的局外人,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有人为他料理,他根本不用动手,也无须动手。

    对孩子照顾得越周到,孩子越没有责任心,越不知道怎样料理自己的事情。有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子,每天早晨,妈妈几次催她起床,她总哼哼叽叽:“再睡一会儿。”如果真迟到了,她又会抱怨父母不把她拽起来,害得她被老师批评。父亲决心换个办法,他告诉女儿:“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从明天开始,该几点起床你调好闹钟。如果闹钟响了你还赖被窝,你就赖吧,一切责任自负!”父亲心中有数:孩子跟父母撒娇,在老师、同学那里还是很在意自己形象的,岂敢总迟到。果然,第二天早上闹钟一响,女儿腾地跳下床来。从那时起,女儿早晨起床再也不用催了。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的潜力很大,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因父母的溺爱剥夺了他们自立的能力。

    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应从点滴做起,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孩子将来面对复杂的工作,在未来的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杨成)

本文Hash:661cc63befd76e41a3f75363adaefd6c6675855c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