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该给孩子留下点什么?

朋友昨天告诉我,他订了十张北京奥运会赛事的门票,奥运会期间他准备上北京。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作为一名普通百姓,面对这次一生难逢的盛事,我心里却还毫无准备。我也曾想过,奥运期间要带着孩子去北京,亲身体验一下这一令国人骄傲的伟大盛况。但苦于对奥运所有赛事的期待,亲身肉眼恐怕是看也看不过来,心想,还是在家守着电视的好,每天的赛事通过电视的直播以及镜头的转换,或许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

我将这一想法告诉了老婆,得到了她的强烈支持,老婆说:“这是我们小老百姓对待奥运最为理性的态度,既省钱又省力,到时还可以减轻北京空前紧张的交通、住宿等压力。记得上届的悉尼奥运会,报道说那个城市里的人大部分都休假外出,以给国际友人更多的方便。我们呆在家其实也算是对我国奥运会的一种支持。”我为老婆的见解所深深折服。

但我的内心里却仍在作着思想斗争,我实在想让儿子与我一道,亲身体验一下国旗升起时的那一种自豪感。对于现在的小孩,家中的小皇帝,这种经历的意义实在太大了。奥运精神在口头的灌输中,对他来讲毫无现实意义。在他现在的意识里,好好读书只是为了将来能找份好工作,而体育也仅仅是没事时的玩耍,夺得冠军也不过是像某些明星,成名后可做广告挣大钱。这多少是让我有些担忧的。

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时常让我无比感动,但我更感动于他们背后辛酸的故事,为了奥运的梦想,为了祖国的荣誉,他们为之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们想要的奥运精神,也正好深深的根植在他们的生命里,那是我最为敬佩而又想让儿子体验到的。比如说邓亚萍,她身高仅1.55米,似乎不适宜打乒乓球,但她凭着苦练,以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萨马兰奇认为她的身上最能体现出一种奥运精神,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退役后的邓亚萍,从不会区分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读到现在的留学博士,这就是一种奥运精神的蔓延,是我们常人的毅力所无法想像的。

虽然我并不指望孩子的将来能像奥运冠军般的出色,但至少在奥运会期间,我想让他真正读懂,国旗升起时的那份自豪,以及奥运过后,奥运精神能在他的人生里留下些深深的印记。

母亲该给孩子留下什么?

看了谢影师妹之前的文章,触动了我;联想到季羡林先生说的人生的意义,他说到:……人类总会越变越好,……,但是,到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

那么作为母亲,我们该给孩子留什么?

母亲总是希望孩子未来的成就超越自己,希望孩子的生活比自己的更幸福,那么也许作为母亲,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就是要培养一个社会性发展良好的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性格,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良好的学习兴趣等等。现如今,对家里的独苗苗,要培养这么多“良好”,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记得我小时候,从记事起,就常常受到大我4岁姐姐的“欺负”,比如家长有时候让我们姐妹自己回家,并让姐姐把他们买的菜等物品拎回家;一般情况下,父母刚从视线里消失,姐姐就会命令我:拎着东西回家!我如果不从,姐姐就把包裹往地上一扔,自己径直回家;而我开始犹犹豫豫往前走几步,看姐姐没有回头的意思,就赶紧跑回去,拎起东西吃力地走回家。这种事情在我的童年常常发生,现在想想挺有趣的呢的――大几岁就是聪明啊!我那时候真傻,真以为姐姐会一去不返(东西不要了,父母不打烂她屁股才怪)。有哥哥姐姐的同仁们,估计跟我一样,比较会“消化”大孩子的欺负――谁让咱斗争能力有限呢!

我也常常困惑,母亲管理孩子的有效方式到底是什么,有没有“杀手锏”、“一招鲜”?

经过这么多年,体会到,还是老话在理啊――言传身教,就这么简单,说教再多不如做给孩子看:要求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那母亲就要把家里其他地方收拾得井井有条();要求孩子少看电视,按时睡觉,家长就要……不说大家也知道

可见,做母亲是十分不容易的,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咱们就要努力成为那个人,实在不行,我们也要“扮演”那个人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

孩子大了以后,我们可以寄希望于他们能找到一个行为榜样,即心目中的英雄,那样母亲可以休息一下、喘口气。文/周燕

父母该给孩子什么(下)

(接上文)三、学会公平竞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父母应提供给孩子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孩子意识到要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社会是在竞争中求得进步和发展的,用物质或地位撑起的保护伞保护不了孩子的一生。四、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成功人士都具有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华爱华(华东师大学前教育学系)良好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是“学习社会”必需的生存智慧。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未来社会必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人们不会再抱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念头终生从事某一个职业,更不可能只要学会一种知识或技能就能享用一辈子。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人们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也是21世纪必需的生存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心等等,这些良好的心理能力不是简单地靠书本学习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加以培养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评价,要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知识越多越聪明,真正的智慧应该是对知识的运用和创造。举个例子说,一个会背2O首古诗的幼儿不一定就比会背10首的更聪明,而可能要看谁会编儿歌,谁编得更好。还有,现在的家长往往忽略生活中自然存在的教育契机而去刻意追求书本上的教育内容,这事实上是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其实,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家长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契机对孩子进行适时自然的引导和教育。徐琴美(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真实、开放的教育非常重要。面对新世纪,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固然十分重要,但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因为人是在交流中成长的,今天我们处于信息时代,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交流,通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可以快捷方便地利用和处理信息。同时,语言本身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情绪的疏导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这对于孩子将来参与竞争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的文化传统往往强调人去做,而不鼓励人去说,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也总是大人说,孩子听,孩子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愿望。而我们要对孩子讲民主讲尊重,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给孩子说的权利,培养孩子说的欲望。另外,我认为不管我们的教育理想是什么,真实、开放的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不必刻意地去为孩子创设不符合生活真实和现实发展的教育环境,而要从现实出发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现实,全方位地经受各种情感体验,无论是快乐、自信、希望还是失望、痛苦、拒绝,都要让孩子真实地去体验,开放地去经历。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去勇敢地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竞争。许卓娅(南京师大幼儿教育系)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的价值观念和标准。现在许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到毕业了还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他们的价值观处于非常模糊的状态,以这种状态进入社会,他将如何面对接踵而来的工作、婚姻、家庭、子女等一系列问题?又怎样去发展自己服务社会?透过这些大学生的问题去看我们的幼儿家庭教育,我觉得最重要的并不是怎样开发智力潜能或是培养哪方面能力的问题,而是怎样引导孩子从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家长怎样把握现实与未来 、个性与道德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孩子之间发生纠纷,许多家长教育孩子要打回来,这从现实的表面状况看,是教育孩子不要太软弱,要有竞争性,可是从社会发展的深层意义来看,我们所要创造的不是一个你争我斗互不相让的恶化的生存环境,而是一个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人类和平共处的社会环境,那么这样的教育就非常令人担忧了。还有我们都在提倡尊重孩子,对孩子讲民主,提倡发展孩子的个性。可我在美国的感受使我对此有了不同的理解,美国是个教育民主化程度非常高的国家,可是“少女母亲”的普遍现象和这一代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道德感的状态非常令人担忧,他们反过来羡慕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只是教孩子怎样去面对或者适应这个社会的问题,而是要从更加深远的意义上去把握整个社会、他人和自身的需求,从而引导孩子建立一种既适应现实生活需要又能积极把握未来的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摘自幼儿教育》2000.1

本文Hash:0d23d90150fbc5b29da9eb481ab09c6cabc352b1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