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5岁,不再尿床

如果你家孩子过了五周岁,白天还尿裤子,晚上还尿床,那么就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大多数孩子到一周岁半,白天已经不再尿裤子了;到两周岁半,晚上就不再尿床了。如果孩子过了五周岁,白天还尿裤子,晚上还尿床,称为遗尿。

原因·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小时候均患遗尿,其子女遗尿发病率就比较高;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时候患遗尿,其子女也有可能遗尿。·膀胱容量小。遗尿儿童的膀胱容量不同程度地小于正常儿童。·睡眠过深。遗尿的儿童晚上都睡得很深,叫也叫不醒,即使叫醒了,往往也还是迷迷糊糊,尿了床也不知道。由于睡得太深,以至于大脑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信息,因而发生遗尿。·心理因素。亲人的突然死亡或受伤、父母吵架或离异、母子长期分离、黑夜恐惧受惊等原因均可导致孩子遗尿。·排尿习惯训练不当。有的父母给孩子使用尿布的时间过长,使孩子不能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家长把孩子唤醒以后,让他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最后,也没有看看孩子是否已经小便了,就把孩子往床上一抱。这样,孩子就不可能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构成条件反射。

治疗·早睡。要求孩子定时睡觉(一般在晚上9点)。·去厕所。睡前,一定要求孩子去厕所小便,不要在床边放痰盂。因为去厕所小便可以使孩子建立“到厕所去小便”的条件反射。·开闹钟。临睡前把闹钟定在11点,放在孩子的耳朵边上。一般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闹钟是叫不醒孩子的,仍要妈妈去叫,大约经过3个月左右,闹钟就可以把孩子叫醒。为什么闹钟要定在11点呢?因为绝大多数尿床孩子的首次尿床时间都是在入睡后的最初3个小时以内,所以要提前1个小时(11点)叫醒孩子。·定时叫醒孩子(一般在晚上11点),应注意:要清醒。不仅要叫醒孩子,而且一定要使孩子彻底清醒,否则就会尿不干净,后半夜就容易尿床。·去厕所。在孩子清醒以后,不管天气有多冷,一定要让孩子去厕所小便,决不可以尿在床边的痰盂里。这样做,一方面孩子从床边走到厕所,有助于清醒;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使孩子建立起“到厕所去小便”的条件反射。·父母陪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小便的情况:是否尿了?尿得是否干净?·少喝水。要求孩子睡前(一般从晚饭后开始)不要喝水、不吃水果,目的在于减少尿量。·别兴奋。在孩子睡觉前,家长不要逗引孩子,不要让孩子看惊险的电影或电视,也不要给孩子讲会使他“激动”的故事。因为睡前过于兴奋,孩子就会睡得很深,容易尿床。一般来说,经过上述“家庭心理治疗”,大约3-6个月以后,大多数的孩子就不会再遗尿了。

好孩子育儿网采编

5岁了还经常尿床就是“病”


5岁了还经常尿床就是“病”

  广州儿童遗尿症发病率达7.75%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蒋小云教授介绍,该项目共调查了9197人,年纪在6~14岁之间,结果显示遗尿症发病率约为7.75%。郊区小孩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小孩,达到15%。而且孩子尿床和父母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相关,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孩子更容易患遗尿症。

  该病发病率为何会出现地区和文化程度的差异?蒋小云解释,遗尿症在经济能力较低、在拥挤的大家庭和多个孩子共同生活的环境中较为常见,父母学历低的家庭高发的原因,可能和孩子缺乏恰当照顾有关。此次调查还发现,超过50%的家长对孩子尿床不重视,认为长大后会自然好转,结果耽误了孩子的诊治。

  超过5岁还尿床须看医生

  很多家长特别是家中的老人认为,小孩子尿床很正常,等长大后自然就好了。蒋小云教授提醒说,孩子如果超过5岁,每周在夜间尿床两次以上,且持续3个月以上,则被认为是疾病了,叫做“遗尿症”,需要到医院接受检查,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蒋小云介绍说,超过5岁的孩子若长期尿床,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尿床会影响孩子的体格生长发育,多数尿床的孩子身材瘦弱、矮小。尿床的孩子智力、记忆力会下降,且有多动倾向和注意缺陷。更严重的是,长期尿床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对其完整人格的建立极为不利,甚至会导致孩子自卑、孤僻内向、焦虑、抑郁等的发生。家长的误解和责备更是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有观点认为,尿床是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的第三大创伤性事件。

  睡眠问题和包茎都会导致尿床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尿床?蒋小云说,大部分尿床的孩子存在着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孩子晚上的尿液增多,膀胱不能储存这些多余的尿液。尿床的孩子可能还有膀胱功能障碍,即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俗称小膀胱)或膀胱不稳定。另外,睡觉时膀胱充满了,大脑就会收到信号让孩子醒过来排尿,但有些尿床的孩子因为这一信号传递系统的障碍或者发育迟缓,即便膀胱胀满了也不能自己醒来,于是便尿床了。此外,遗传因素对孩子尿床也有一定影响,如果家长曾经有过尿床的情况,那孩子尿床的可能性为44%。

  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健康问题也带来遗尿问题。比如孩子患有尿路感染、血尿、蛋白尿、肾结石、肾积水、睡眠问题、包茎、隐性脊柱裂、贫血、肥胖等疾病,也会导致尿床。

  行为训练可帮助治疗

  所以说,如果超过5岁还会遗尿,就要尽快到医院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并做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尿常规、血生化、血糖、泌尿系统B超等,同时进行膀胱大小和残余尿量测定。

  对于遗尿症的治疗,除少部分患儿需要服用药物外,大部分患儿通过认真记录尿床日记,并进行生活管理、行为训练,就可能大大改善,甚至治愈尿床。比如说,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起居,避免白天过度劳累,控制他们晚上的饮水量,以免夜间产尿过多。

  同时,家长也可通过“遗尿闹钟”逐步训练孩子——这种特殊的闹钟会在孩子刚刚尿湿一点就响起,孩子就可以醒过来,去厕所尿完剩下的尿,这样通过反复的感应刺激,可以训练孩子膀胱一满就醒过来,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生物反射,避免遗尿。

  此外,家长还可帮孩子进行膀胱训练,也就是白天让孩子适当憋尿,直到不能忍时再让其排尿,排尿时也可有意识地中断——排尿——再中断——再排尿。这样的反复训练可训练其膀胱括约肌功能,达到让患儿自己控制排尿的目的。

  Q&A

  三四岁孩子

  还经常尿床怎么办?

  蒋小云教授说,三四岁的孩子即使经常尿床,还达不到遗尿症的诊断标准,孩子是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得到改善的。不过家长仍可以通过一些行为训练(包括膀胱训练),预防孩子将来发展为遗尿症。此外在夜间,家长可以观察孩子通常在哪个时间会遗尿,那么在这个时间提前一点叫醒孩子起来排尿,这种反复训练,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好生物反射,即膀胱一满就醒过来,避免遗尿。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李绍斌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蒋小云教授

超过3岁还尿床就是病了

当心!尿床误了孩子

小学3年级的乐乐,学习时好时坏,极不稳定,细心的妈妈发现孩子尿床频繁的那一段时间注意力明显不集中,做数学应用题时比较吃力,而且还发现乐乐很马虎,记忆力不如在幼儿园时好,老师也反映乐乐的学习有退步。妈妈打电话咨询了专家,后来专家问到孩子的身体状况以及其他生活习惯时,得知乐乐有4年的遗尿历史,明确地告诉乐乐妈妈,乐乐的学习成绩出现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尿床造成的。乐乐妈妈百思不得其解。心想尿床难道会影响孩子的智商和学习成绩吗?听了专家的讲解恍然大悟。

专家指出:正常情况下,孩子在2-3岁左右就能控制夜间排尿,能够坚持夜间起夜一次或一泡尿到天亮。但是如果孩子3岁后夜间仍不能自己醒来排尿就是病了,医学称为“遗尿症”,俗称尿床。尿床孩子或一夜尿床几次,或几天尿床一次;有的尿后能醒,而有些尿后仍迷迷糊糊不醒。

长期尿床易导致孩子大脑功能发育迟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多动、反应慢等症状,最终严重影响大脑发育,使智商降低、学习成绩下滑,且尿床时间越长,情况越糟。有资料表明,85%以上的尿床儿童在语言表达能力、数字的排序及逻辑能力方面较正常孩子有很大差距。据世界卫生组织尿床协会跟踪调查显示:尿床孩子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不及早治疗的在成年后多社会交往协调能力差、工作生活无计划,严重影响其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和家庭和睦。

此外,尿床给孩子带来的危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望子成龙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专家提醒,尿床所带来的智商低、反应慢,逻辑思维能力差等危害已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及时治疗将成为孩子日后参与社会竞争的一大障碍。

专家提醒家长:3岁后,孩子进入生理发育和心理性格成熟的关键期,如果您的孩子3岁后还在尿床,千万大意不得,应及时咨询遗尿症专家,在专家的帮助下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并选择安全无副作用的专用药给孩子治疗。

本文Hash:17509cb76effef8786c7625a3e11c8d1277cafaf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