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忽视对耳朵的健康保护

耳朵虽然是重要的器宫,但是宝宝的听力问题常常会被粗心的妈妈们忽略,有许多孩子直到2岁半左右才发现听力有问题,还有许多轻微听力障碍就更难发现了!

耳朵默默地负责着我们与外界的听觉联系,一旦它出了问题,影响的不仅是健康,还可能影响听力,更严重的甚至阻碍了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那么,怎样保护好孩子的耳朵呢?

请及时为孩子做听力筛查

每年出生的婴儿中,有相当多的孩子会在几个月后被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而他们父母的听觉有90%是正常的,到目前为止,专家们还很难弄清楚究竟哪些孩子存在这种危险。

另外,由于家长的粗心,听力问题常常被忽略,许多孩子直到两岁半左右才能发现问题的存在,轻微的听力障碍就更难发现了,这就很可能给孩子带来永久性的后果。所以,听力检查十分必要。

新生儿期: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先前是否做过听力检查,那么就先和医生确认一下。如果确实没有做过这方面的检查,就有必要在孩子满月前检查一次。

3个月:新生儿的听力检查,只是查明宝宝是否有可能听力丧失。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最好找耳科医生做个检查,从而确保孩子没有任何听力问题。一旦发现问题,也能及时了解到问题的类型和轻重。

6个月:如果发现孩子存在一定程度的听力障碍,那么,尽早进行治疗就尤为重要了。调查表明,如果6个月大的孩子听力有所丧失,只要治疗及时,通常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还会有良好发育的机会。

慎用抗生素对抗耳朵炎症

3岁以前,超过60%的孩子耳朵都曾经发过炎,这很常见,还有的孩子甚至反复出现炎症。

以前,抗生素曾经被认为是消除耳朵炎症的最佳方法,但目前这种观点正在改变,原因是,有调查表明,频繁使用抗生素将会导致细菌具有抗药能力,致使耳朵发炎更加难以治愈。

有些情况需要立即使用抗生素,有些情况却不必要,可以等到48小时后症状没有减轻的时候再使用。那么,什么时候抗生素是治疗耳朵发炎的最佳方法呢?

以下情况需使用抗生素:

如果孩子还不到2岁。(因为年龄太小的孩子,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所以,即便耳朵是轻度的炎症,医生也会考虑使用抗生素。)如果孩子感觉耳朵非常疼,或者发烧在39°C以上。如果孩子上个月耳朵就曾经发炎了,这是又一次发作。如果孩子的耳朵本身存在问题。如果孩子还患有其他细菌感染的疾病,比如链球菌引起的喉咙发炎。

推迟使用抗生素:

如果孩子的耳朵只是轻微的疼痛。如果孩子不发烧或者发低烧。如果孩子晚上还能睡整觉。如果孩子目前没有其他疾病或者健康问题。如果医生尚未确诊是因细菌引起耳朵发炎。(因为抗生素对流感和其他病毒引起的炎症没有任何作用)如果孩子耳朵本身没有问题,那么抗生素类的耳朵滴剂就可以代替口服药物了。

有异物进入耳朵

耳朵里被塞进异物也是比较常见的。遇到以下紧急情况,父母应该及时处理:

1、如果是食物。比如煮熟的豌豆、花生豆、玉米等等,这些又小又软的食物一旦塞进耳朵里很容易刺破耳膜,或者引起永久性的损伤。所以,如果你孩子的脑袋怎么倾斜也不能使异物出来,那么就需要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2、尖锐的物。蜡笔最容易塞进耳朵里了,它会引起暂时性的听力减退,或者导致轻微的感染。父母千万不要尝试自己把蜡笔抠出来,这只能使蜡笔塞得更深,明智的做法是立即请求医生的帮助。

3、如果有昆虫飞进或爬 孩子的耳朵里。那么用手电筒在耳朵外面往里照就可以了。昆虫一定会朝着灯光这一边爬出来的。或者,往孩子的耳朵里滴几滴婴儿油,昆虫也很容易随着油滑出来。

需要为孩子清理耳垢吗?

耳垢,也就是耳屎,对耳朵是具有保护性的,因为它略具酸性,能够抑制细菌在潮湿、黑暗的耳孔里滋生和繁殖,并且能挡住灰尘的进入,使孩子的耳朵保持健康。当孩子游泳或者洗头,耳朵里进水的时候,外耳道的耳垢还具有阻挡的作用。父母完全没有必要用一些工具,尝试着给孩子挖耳屎,否则弄不好很容易弄伤耳朵里面。

如果想清洁耳朵,可以用湿毛巾简单地给孩子擦擦外耳。而且,有时耳垢也会自己脱落出来,那时就很容易清理干净了。但也存在特殊的情况。比如当孩子的耳垢太多,在耳朵里堵塞变硬了,就会使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听力下降。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就必须请医生来给孩子清除耳垢了。

TIPS:宝宝听力发展情况表

一方面,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听力丧失;一方面,有的孩子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耳朵发炎、受伤或者其他疾病而引起听力受损。

因此,即便孩子出生后就做了听力检查,父母也要持续关注孩子的听力是否发育正常。一旦发育迟缓,就很有可能说明孩子有听力障碍了。

月龄

听力发展状况

刚出生~3个月

会被高音量的喧闹声惊醒,或者为之一震;听到妈妈的声音很欣慰;当妈妈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转头,看着妈妈或者朝妈妈笑。3~6个月

喜欢玩一抓就发出声音的玩具,或者其他有音乐的玩具;一旦有声音就会转头去找,比如听到门铃或者电话响有反应;对妈妈音调的变化有所反应;能够重复发出类似“打打”的音了。6~10个月

经常牙牙学语,即便是自己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也不停地说;对别人叫他的名字有反应;盯着看别人给他讲的物体或者图画;能够听懂一些常用的词,比如奶瓶;能发出“来来”等其他的音了。15~18个月

能够听从一些简单的指令;能一下说出两三个字的话;能懂得一些常用词的意思,并喜欢经常说;喜欢别人给他读书,或者喜欢别人用手把脸蒙起来,和他玩藏猫猫的游戏。

好孩子育儿网采编

怎样保护儿童的耳朵健康

自然界中的声音达到一定强度如几分贝人耳便可感受到,再增强到数十倍,听了清晰悦耳,人会感到舒服,进一步增强到上百倍,声音变得刺耳,就会感到不耐受,医学上称“听觉不适响度”,长期高分贝声音刺激听力受损。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戴着耳机玩电脑游戏或长时间使用“随身听”的人随处可见,特别是青少年尤为常见,由于耳机直接接近鼓膜,分贝量往往被放大,有的戴耳机专心致志几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不停听,随着游戏的投入还不时大喊大叫,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耳膜损伤,“失聪”,影响语言、智力发育。门诊也接诊过由于“随身听”、“蹦迪”、放鞭炮等造成听力下降或耳聋的患者,经过治疗后,虽有好转,但大都不能彻底恢复。针对这种噪音性耳聋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专家提醒大家:远离“蹦迪”、放爆竹等高噪音的活动,使用随身听,玩电脑游戏时音量要适度,每次不超过一二个小时,注意用耳卫生。有专家提醒家长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以保护孩子的耳朵。

避免意外伤害切莫让婴儿将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等塞入耳内,以免造成外耳道粘膜损伤、感染。儿童喜欢打闹、逗趣,不小心碰伤耳道,会引起感染,从而使听力下降。若头部受到外伤,也容易波及到内耳,严重的会使耳膜破裂。有些家长喜欢用发夹、耳勺等给孩子挖耳,这很容易造成鼓膜外伤穿孔,引起耳聋。

防止外耳及中耳的感染中耳腔内有一条通往鼻咽部的细管称咽鼓管,儿童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感冒等一些疾病引起的鼻咽部分泌物增多,或当婴儿吐奶或呛奶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给婴儿哺乳时姿势要正确,应把婴儿抱起来,取半卧位。如果母乳过于充足、压力过大,可使婴儿头稍低,以免婴儿来不及吞咽致奶水误入咽鼓管。用奶瓶喂奶时,奶瓶不宜举得太高,奶嘴孔也不宜太大。此外,在给孩子淋浴、洗头或带孩子游泳时,千万不要让污水进入耳内;同时应避免孩子在躺着时将眼泪流进耳道,以免引起感染。

积极防治传染病麻疹、流脑、乙脑等都可能损伤听觉器官,造成听力障碍。因此,要按时接种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积极防治各种急性传染病。如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应特别注意保持患儿口腔、鼻腔和咽部的清洁,以防细菌蔓延感染到中耳。小儿患急、慢性中耳炎时,更要及时、彻底治疗,以免留下后患。

避免噪声污染婴儿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损伤稚嫩的听觉器官。迪斯科、摇滚乐等高分贝快节奏的音乐,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应尽量少带儿童到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家庭影院中的音响音量也应适当控制。有些小孩喜欢模仿大人戴耳机听收录机,这很容易导致听力受损,一旦发现应当加以制止。

警惕药物致聋感音性耳聋很多是药物中毒造成的。因此,患儿切不可擅自用药,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抗疟药等药物时要慎重,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选用,因为这些药物对内耳有毒副作用,一些药物还可使人发生变态反应。

优生优育,防范先天性耳聋胎儿期母体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可致内耳发育不全而引起先天性耳聋,早产、难产所致的新生儿窒息、严重黄疸等,均可导致听力损害。因此要避免近亲结婚,孕产妇女做好围产期保健,并注意妊娠期间的用药。

不要忽视对婴儿乳牙的保护

有的家长认为,乳牙好坏问题不大,反正将来还要换牙,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父母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乳牙,因为乳牙的好坏,直接影响恒牙的萌出及功能。乳牙萌出的时间有早有晚,出得早的,4个月已见萌出,多数孩子1岁时,已有6~8颗牙,2岁乳牙出齐,共20个。小儿出牙时忌营养物质医乏。牙齿的生长要有充足的热量、蛋白质、钙、磷及维生素a、d、c和氟等。钙、磷是牙骨质的主要成分,如钙、磷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形态和结构;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a、c,牙齿会长得稀疏、短小,或者横七竖八,里进外出。所以,在婴儿出牙期,要注意营养,不断补充牙齿需要的钙磷,而且要注意加维生素d,在4~6月要给孩子维生素d和钙片,饮食中注意加蛋黄、菜泥、果泥、鱼泥、肉泥、骨头汤、烂面条、饼干、馒头片等。小儿出牙多数情况是自然萌出,没有什么感觉,也有部分小儿伴有局部发红、发痒、流口水、咬硬东西或手指,哺乳时咬奶头等现象,这些大都在出牙后自然消失。有些父母在婴儿出牙前,常用未经消毒的布去擦婴儿的牙床,这是不对的。婴儿的牙龈上皮比较脆薄,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引起牙龈组织发炎。为了帮助婴儿乳牙的顺利萌出,可给他饼干、干馒头片之类的食物去咬或咀嚼,但不要给孩子太硬的东西。初生的牙珐琅质较薄,极易受到损伤,尽量不吃甜食和糖果,以防止龋齿的发生。

本文Hash:049a5677e4e27e6523fa64162aed85f65054c074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