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的负面影响

爸爸妈妈关心孩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长都没有采取恰当的方式关心小孩,反而认为“唠叨”就是对孩子的爱。可是每当父母在他们耳边唠叨,孩子就会觉得好烦,甚至有想逃跑的冲动。其实,唠叨分不同的情况,但是效果都不好哦!

孩子:唠叨的妈妈让我想逃

唠叨让我难以忍受:“我就是一直被妈妈唠叨到大的,有时候觉得真的好烦!直到现在妈妈也很唠叨。大到恋爱标准、人生态度,小至饭前没有洗手、脸上没有抹油,妈妈都唠叨个没完。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快嫁掉,远离妈妈的唠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经大学毕业的小雪这样对记者说。

想办法对付妈妈:对于母亲的唠叨,有的孩子显得很无奈,心情不好;有的进行反抗,不再尊重父母。也有的学会了阳奉阴违:“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根本不当一回事。”谈起妈妈的唠叨,广州越秀区某小学的珍珍对记者说:“起初妈妈唠叨的时候我很反感,现在干脆‘不走心’了。我不想听时,就说自己要学习。随便妈妈去,我全当没听见。”

家长意见:想不唠叨不容易

唠叨有时不由自主――“唠叨的确招人烦,我自己也知道。”谈起教育孩子的话题,有家长这样说。“我都曾经嫌过父母太唠叨,可是轮到自己做妈妈,才发现想不唠叨孩子真是太难了。当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没有按照你希望他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时候,除了苦口婆心地唠叨他,还有别的办法吗?如果有的话,真希望专家能教一教。”

唠叨里面藏着爱――“如果媒体总是向着孩子说话,会让家长的工作越来越难做。”做财务工作的梁小姐这样看待唠叨:“我们小时候也会嫌家长唠叨,但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发现,原来唠叨是出于家长对孩子的爱。小孩子都是懒惰的,如果你不唠叨他,很多事情他都不愿意正确地去做。如果家长不唠叨孩子,不是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坐视不理吗?到时候恐怕又要说我们冷漠了吧。”

唠叨的负面影响

专家看法:“唠叨”有不同,效果都不好

长期以来“爱唠叨的父母”一直是亲子关系中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广州“苹果树”心理中心专家刘智刚认为,事实上家长的“唠叨”本质并不相同,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唠叨都最好少用为妙。亲子专家将“唠叨”概括为四种情况:

关心式:家长“唠叨”的本意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比如“吃饭不要边看电视边吃;放学了不要在学校逗留,早些回来”等等。这类家长事实上把孩子当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对孩子事事不放心,不敢放手让他独立做事。

唠叨的结果: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反正有人提醒我。因而可能变得懒惰、散漫,没有责任感。一旦不在父母身边,孩子很难独立料理自己的生活。专家提醒家长,究竟是孩子真的什么都不行,还是自己不希望孩子“行”,这样孩子就永远离不开自己?

命令式: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顽皮贪玩,在父母眼里看来是“不听话、不自觉、不好管教”的孩子。父母认为,这样的孩子必须需要人催促,像皮球一样,踢一下才会动一下。比如“该做作业啦!”“到睡觉时间了,该上床啦!”等等。然而这类家长使用的管教方式太过简单粗暴,难以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只会让孩子对自己越来越反感。

唠叨的结果:催促过多过量,孩子就算听从家长的话了,也会在内心对家长产生抵触或怨恨情绪,疏远了亲子关系。“孩子长期潜着这种负面情绪不容易养成开朗的性格、宽阔的胸怀和积极的处世态度。”

习惯式:有些家长对于批评自己孩子 词简直是“张口即来”、“花样百出”。比如“你天天赖床,以后能有什么出息!”“就你这样爱看电视,以后就只能当‘坐家’。”等等。一般来说,这类“唠叨”和个人的性格有关,这类家长似乎一天不唠叨就不舒服,不习惯。批评自己的孩子其实更多是一种自言自语,他们从未想过这种与孩子交流的方式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唠叨的结果:在孩子还小,不懂事的时候,长期被家长批评容易使其产生不自信、自尊感差等心理问题。在孩子成熟后有自己的判断力之后,会对于这样的家长产生怨恨情绪,从而疏远了亲子距离。

发泄式:有些家长当遇到工作上的压力或生活中的不愉快时,就很容易变成一个唠叨孩子的家长。其实这是对自己不良情绪的一种无意识的转移。比如,“你怎么还出去玩?别吵了!快去一边写作业!”等等,平时本来允许孩子做的事情,突然就变成孩子的不对了。这会让孩子非常难以适应,不知所措。专家认为,这时候家长的自我控制力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的不和睦、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等都会影响到家长的情绪,而家长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孩子。”

唠叨的结果:孩子成了家长的出气筒,家长根本体会不到孩子的心情,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受伤的只能是孩子。当家长存在这样的情绪状态时,孩子也可能被“传染”,养成反复无常的情绪。

小编总结:其实有很多爸爸妈妈唠叨孩子是关心他们的表现,不想让他们走歪路。其实,这是能理解的。但是爸爸妈妈要知道,无论你的出发点是好是坏,在孩子眼中只会觉得你好烦,然后会慢慢变得抵触你甚至讨厌你。因此爸爸妈妈要采取正确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哦!

宝宝粘人的负面影响

宝宝太粘人不行,太与父母不亲也不行,因为这两个极端的表现都隐藏着孩子的内心的不安与不善沟通的信息。一、宝宝的适度粘人是有必要的儿童在三四岁之前,与母亲的依恋最为强烈,这种依恋感来自于强烈的安全需要,所以,适度依恋是宝宝发展正常的表现。宝宝的"依恋"只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他会成长为一个有自信心、独立性的"人"。父母不可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以任何粗暴、武断的方式来对待宝宝,使宝宝失去安全感。0至1岁半的宝宝多半会对父母产生依恋感。如果到了这一年龄的宝宝,还没有对家人产生依恋感的话,就会给宝宝未来的生活打上阴影。所以这段时间的宝宝最好自己带。适度粘人对宝宝有帮助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父母已经没有办法全天候养育、照顾自己的宝宝,很多家庭只能请保姆或者是祖父母来照料宝宝的生活起居,宝宝和父母之间关系疏远了。很多父母还引以为自豪,认为自己生了个不会"粘人"、大大方方的好宝宝。殊不知,家庭才是最能够给宝宝温暖和勇气的地方,而提供这些力量的就是婴幼儿和母亲之间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适度的依恋(也就是"粘人现象")。这不仅可以促使宝宝找到满足感,而且还可以帮助宝宝享受愉悦感。适度的依恋有助于建立一个人的信赖度和自我信任感,将来能够成功地与伴侣、后代和睦相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宝宝还没有产生适度的"粘人性",将来就可能很难和别人沟通,影响他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二、宝宝粘人有负面影响当然有,太粘人的宝宝往往不够自信,因为他只粘妈妈在小朋友中不太合群,做什么事情都担心自己做不好,都要妈妈来帮助,自理能力也受影响,身体活动也不太积极,性格容易既暴躁又懦弱。三、年轻妈妈最常见的错误做法太宠孩子。问题还是在家长身上。比如每次出门要妈妈抱这件事,因为每次都是你失败,她胜利,当然会如此。问题不仅仅是要你抱,因为你对孩子比较宠爱,就会造成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立能力较差,当妈妈的不狠狠心放手让孩子自己作主,孩子能顺利地长大成人与成才吗?前后不一致。有的父母心情好时,能够耐心地被孩子"粘";心情不好时就把孩子一把推开,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态度,容易使孩子无所适从--爸爸、妈妈到底爱不爱我?这样做反而会增强孩子的“粘性”。四、年轻父母应该如何做一直要到快满五岁时,九成以上的孩子才能很容易地与父母亲分开。针对这种较粘人的宝宝,父母的教养态度非常关键。做法一:创设分离的机会。年轻父母要认识到分离是暂时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创设分离的机会,而分离对于母子来说并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再遇到皓皓要求晚上两边都想去,又想妈妈,又想奶奶的情况,或者明明在家里答应得好好的,出门不久就要妈妈抱的情况,妈妈态度就要坚定一些,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要坚定地摇头,一次两次之后,孩子会发现自己粘人并没有什么结果,就会减少粘人的现象了。父母与孩子分离时,要明白这并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现在必须离开。不要在心里产生罪恶感,认为孩子哭闹是自己没有给予爱的安全感做法二:提前协商。每次在妈妈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都应提前时间跟孩子说清楚,有时还要用商量的语气,但妈妈决定下来的事情就一要去办,要提前说明,比如在路上的时候就和孩子说,宝宝,妈妈回去要做饭,妈妈需要你自己一个人玩玩具,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妈妈,但如果 个人呆着没意思,尽量忍一下。进了家门之后,仍然这样说,孩子一般总会答应的。到时候虽然很不情愿,但承诺在幼小的心灵还是能留下份量的。孩子会渐渐明白父母要做的事,而你也确实去做你所说的事,这样就可以培养互相信任的感受。小编总结:如果年轻的父母们在不知不觉中采取了错误的做法,就会给孩子造成的粘人的毛病。太宠孩子或者前后不一致的行为都会使得孩子的粘人程度增强。而适度的粘人可以给宝宝温暖和勇气,帮助宝宝享受愉悦感。(实习编辑:Alan)

“狠心”教育的负面影响

真正高明的教育,是在轻松的亲子互动中悄然完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往往建立在高明的亲子沟通技能上。

“爸爸!”女儿指着床头上的结婚照喊着爸爸,是在向照片上的爸爸求救!“我对女儿是不是太狠了?”我不禁问自己。

女儿很怕我,身旁没有别人的时候,我狠狠批评女儿,女儿连哭都不敢,努力地将泪水忍回去,小嘴委屈地撇着。看女儿这可怜的小模样我很心疼,但是我觉得对女儿要求严格不是错!女儿长大了,对大人的话几乎都能理解了,但我发现她是越大越气人,不让她做什么她偏做什么,我总是忍不住对她横眉冷对,大声训斥。

镜头1:女儿吃饭时喜欢玩这拿那,遇到她心情不顺时喂饭的我可要倒霉了,“噗”一下,嘴里的东西全部喷到我的脸上。我被袭击后心情很坏,一声“吼”,接着便是批评教育,女儿则哭着找姥姥解救自己,挣扎着离开小餐桌。

镜头2:女儿长大了,更淘气了,就连穿衣服都像打仗似的,你追我赶,斗争不断。我这老腰本来就不好,趴着追逐实在不是我的强项,宝贝的身手又实在令人敬佩,一个闪身、一个回眸、一个奔驰,累得我呀!“你给我过来。”又是一顿批评教育。宝贝发现事情不妙,小脸立刻转多云了。

女儿很怕我,我对女儿是不是太狠了?我成了总是让她“晴转多云”的那个人,或许我的态度要转变?我是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桐妈解析

没有哪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同在爱的名义下,妈妈们对待宝宝的方式有所不同,“鸽派”妈妈可能会秉持着慈爱的风格,“鹰派”妈妈可能推崇严厉的规范,“威笑有旎”显然属于后者。

两种方式孰优孰劣,虽不能一概而论,不可否认的却是以下事实:

⒈经常在负面说教中长大的宝宝,容易对自己的行为有着较多的负性认识,这种负面感受积累到一定程度,宝宝可能形成自卑、畏缩等不良性格倾向。

⒉宝宝天生担心被遗弃,这种遗弃感的来源之一便是父母的不良情绪,如果你常以负面情绪对待宝宝,宝宝就可能认为你不那么爱她,因而经常处于焦虑和恐惧当中,从而可能出现两种相反的行为:一个极端是变得非常听话,想着办法让你开心,以此来讨好你,避免被遗弃;另一个极端是自暴自弃,想着办法对抗你,以此来报复你的遗弃。一般来说,前种行为经常会被视为教育的成果,后者则让你头疼不堪,实际上,这两种行为都是不正常的。

⒊在你强硬的规范之下,宝宝也许会变成一个“好孩子”,但这可能是对“高压”的畏惧,而非自我意识到的改变,一旦脱离了你的视野,就可能是另一副情景。

⒋宝宝成人后的行为模式虽然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先天的影响,但也有后天的习得,而你对待他的方式,就可能成为他行为的范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你总是对他的行为过于强硬,宝宝不仅难以学会欣赏别人,还容易习得你的简单的处理方式。

虽然同样是出于深沉的爱,相对“狠心”的育儿方式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上述负面影响。如果妈妈有心调整自己的行为,可以朝两个方面努力:

⒈端正对宝宝行为的认识,多一分宽容

对宝宝行为的强烈反应,有时候是因为你把他看成了“小大人”,无意中用大人的行为规范去衡量宝宝,但事实是,直到小学低年级之前,宝宝的“不良”行为都不会带有道德角度的恶意,他并不是存心想把事情搞坏,而往往是源于内心的某种情感诉求或宣泄需要。

比如,当宝宝需要你陪伴的时候,可能会通过捣鬼来吸引你的注意力;当 他想逃避某个任务时,可能会通过说谎来找各种借口……如果此时你的反应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就会因为怕宝宝“变坏”而做出强烈反应,如果再急于制止他的“不良”行为,宝宝可能就会感到不被理解,更变本加厉地折腾你。相反,如果能深刻认识到宝宝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就对他的行为多了一份理解,反应方式也许就会柔和许多。

⒉增强亲子沟通技能,多一份从容

一般来说,倾向于以强硬方式育儿的父母,多半是出于对自身教育方式的不自信,想直接动用成人的“威势”来解决问题,但宝宝是“吃软不吃硬”的,强硬手段只能让他迫于恐惧而改变,一旦这种外在的威胁消失了,行为就容易反弹。真正高明的教育,是在轻松的互动中悄然完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后面这种理想状态的达成,往往建立在高明的亲子沟通技能上,你只有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才能让自己的教养之路多一份从容。

案例提供/威笑有旎

撰文/房欲飞(桐妈)

房欲飞,教育学博士,曾主修幼儿教育专业,爱女桐桐诞生之后,遂把她当“课题”来“研究”,已经形成100万字左右的育儿手记,多次受邀为著名婴幼教育杂志供稿,现已发表相关文章30余篇。

本文Hash:f8fd2535bcbef8a343b959dabdcac6607da041d6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