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难道只是妈妈的事吗?

教养孩子难道只是妈妈的事吗?爸爸是甩手掌柜?有调查表明,父亲在家庭中同婴幼儿相处的时间为母亲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这并不等于说父亲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弱化,事实上,父亲对婴幼儿的成长的影响具有母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的女儿晶晶,是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牙尖嘴利、妙语连珠,常常是一句话就能逗得人捧腹大笑,登上舞台,能歌能舞,简直是位小明星。她原来却不是这个样子――胆小、害羞,不善于与小朋友交往……这可能与遗传有关,因为我跟她妈都是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也可能是我的火爆脾气影响了孩子的性格。

记得在女儿一岁的时候,有一次没有站稳从床上跌下来,我撕心裂肺、暴跳如雷,大骂苍天。当时孩子吓得浑身打颤,双腿紧闭,时至今日,每次想起我那次发“神经”,我都十分内疚。再加上孩子每次犯错,我都大发雷霆,厉声呵斥,导致她胆小懦弱、声若蚊哼,老师说她上课发言总是很恐惧,我送她上学,路上遇见小朋友跟她批招呼,她总是没勇气回答,即使回答,声音小得连在她身边的人都听不清,别的小朋友打她,她总是不敢还手……,此情此景让我痛心疾首。

于是,我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从我做起,克制自己的粗暴脾气,说话尽量和风细雨,。从批评呵斥转为表扬鼓励,尽量让她多参加一些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我带她去游泳,开始时她异常恐慌,怎么都不愿意下水,我耐心地开导她,半小时之后,她带着游泳圈自己已经能单独在水里象小鸭子一样自由自在地来往了,还时不时往我身上洒水花。

后来,我又为女儿报了舞蹈班,同时我把女儿的具体情况都告诉舞蹈老师,嘱咐舞蹈老师多关注这个孩子。开始她也是哭闹着不愿去,前几节课,做基本功训练,她吓得腿发抖,在老师的鼓励下,女儿才开始跳了起来,后来老师还经常表扬她。渐渐地晶晶在舞台上的表演也收放自如起来了。

为了培养她的幽默感,我就经常给她讲笑话,让她多听多看相声、小品、喜剧影片,功夫不负有心人,诙谐的雨水果然浇出了快乐的花朵,现在孩子一开口,往往就能笑得我们直咳嗽。

寒假里,我尽可能地多陪她跟小朋友们一起玩,一起做游戏,让这位战胜恐惧的小女孩变得更加勇敢、合群。

爱心小贴示

称职爸爸的六项标准

1、将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在不改变生活规律和不占用正常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2、不要让孩子去圆家长自己的梦。许多父亲希望并强迫子女去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孩子们很反感,而且苦不堪言。父亲应该支持并鼓励孩子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3、帮助妻子就是对孩子的爱。大多情况下,在家务和养育孩子方面妻子比丈夫付出得多,现代的父亲应自觉地帮助妻子,这样不但会赢得孩子的尊敬,而且会使夫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抚养教育孩子。

4、与妻子共同研究培养孩子。教育和培养是夫妻共同的责任,父亲不可一个人说了算,夫妻经常协商才能防止偏差,并取得最佳效果。

5、陪孩子度童年。父亲要经常带孩子去动物园、游乐场,或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做游戏,这些活动对成人来讲可能没有兴趣,但对孩子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6、表达出父爱。父亲应该用各种方式表达和传递父爱,使孩子经常感到父亲的爱和关心。

孩子教育只是妈妈负责吗?

受中国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很多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都由母亲负责,父爱缺失问题较为普遍。有专家指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不可取代,父亲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亲近,有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和健康发展。

“我儿子今年5岁,他爸经常出差,一出去就是十天半个月,不出差的时候还有很多应酬,很晚才回家,通常儿子都睡着了。早晨,要么儿子先起来上学了,他爸还睡着呢;要不他爸就已经出门了,真正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现在,儿子明显和他爸疏远了,觉得爸爸在不在都无所谓,我们也很无奈。”在山东济南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女士说。

“如今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每逢开家长会,到会的大部分是学生的妈妈,有人戏称家长会是‘妈妈聚会’,平日与老师沟通的也多是妈妈们。”在青海西宁从事教育工作的李华说。

据北京市妇联一项调查,目前家庭中负责孩子教育的,母亲占70.2%,父亲仅占20%左右。山东省幼儿教育专家董旭花认为,父爱缺失是中国家庭比较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与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有关。

“就算是进入21世纪,这种观念在年轻人中仍然普遍存在。”董旭花说,这种传统观念和文化评价,给男人带来很大压力,尤其是结婚生子之后,往往更会在经济上给自己加压。

一位有经验的妈妈这样教孩子,结果是事半功倍!

孩子有时候会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或是犯些错误,这时候家长如何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看看这位妈妈怎么做的。在晚上下班回家的公交车上,一个妈妈抱着三岁左右的女儿坐在我的旁边,突然安静的车厢里响起了小女孩洪亮的歌声,唱的还是“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时妈妈温柔地说:“宝宝,你唱得太棒了,但是能不能小声唱呢?”妈妈是考虑到堵车本来就让大家心里都很烦,孩子大声唱歌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坐在旁边的我对于这位妈妈的教育方法甚是赞赏,孩子小只知道想唱歌的时候就要唱出来,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妈妈并没有直接斥责孩子不要唱,而是先夸孩子唱得好,再用商量的口气告诉孩子在公共场合唱歌应该小声点,显然这种做法比斥责孩子要有效得多,小女孩立马安静了下来。许多家长遇到孩子做错事情,通常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训斥、责备,但这样往往都解决不了问题。有些家长教育孩子往往喜欢用命令的口吻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但这种做法大多会适得其反。父母最好不要采用以上对下的态度,而是要用协商的方式让他接受你的建议,让孩子感觉到你与他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强迫孩子去接受。其实,孩子行为不合适的时候,家长要耐心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一下,明白自己的行为会给其他人带来怎样不好的影响。通过对比孩子自然会懂得分辨哪一种做法才是正确的,孩子也会因此印象深刻,不会再犯类似错误。

本文Hash:e198c031f0e39384c45e65b11ae88879635ec34b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