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进兴趣班的潜台词

让孩子进兴趣班的背后,妈妈们的真实想法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们的心里理由吧。你是不是也这样想过?

妈妈心理理由1:一定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专家亲情测试——□正确□错误

在和家长的交谈中,有的家长相信这样的理论:通过早期人为地刺激,可以有效地开发孩子的大脑。所以,这样的家长早早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为的是不漏掉任何一种可能开发出来的“本事”。而实际情况是,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大脑有几百亿个神经元,在成长的过程中,大脑会进行自然地修剪,保存有用的链接,摒弃无用的部分。按照确凿理论,人类大脑应用的平均值为10%,这足以让孩子健康而聪明地成长。

妈妈心理理由2:可别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专家亲情测试——□正确□错误

妈妈们,你们知道吗?人类大脑成长中有自然修剪的能力,可以让宝贝的大脑在自然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变得更加集中精力、更加具体细致地运作生活、学会更精巧的活动等。人类的成长是分成阶段的,某些大脑的功用只配备给某个具体的阶段,一旦那个阶段已经度过,大脑会自动剔除这些功用。如果某项大脑功用比较发达,就会占据其他功用的空间,比如我们大多数都是右撇子,那么控制左手功用的空间就会缩小,所以大脑的成长也是均衡的。

妈妈心理理由3:我在尽量开发宝宝的大脑

专家亲情测试——□正确□错误

每个人生下来都具备许多天赋,但是我们不可能发展所有的天赋,必须有所选择,大自然也在帮助我们选择。就好比一棵果树,如果每一根小枝子都保存下来,“平均”分配营养,很有可能到最后结不了什么果,或者结一些小小的酸涩果子。如果修枝剪叶,保存主要的枝干,去除次要的发育不良的枝干,则成熟时期能够结出硕果。果树需要人为地修剪,但是人脑的发育基本上靠自然地修剪。人为地过度刺激和开发,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妈妈心理理由4:多参加兴趣班的宝宝智商高

专家亲情测试——□正确□错误

让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某些技巧,首先违背人类大脑的自然发育过程,其次侵占了孩子童年时至关重要的两样活动的时间:一是嬉戏玩耍时间,二是和家长共度亲密时光。那么我们人类从小最最应该注重开发的是什么?不是智商,而是情商。知识可以后补,人格却很早就成型,今后改变非常困难。

人的记忆和学习动力,是跟情绪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跟人的激素分泌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度过快乐的时光,增强他体内的内啡肽、多巴胺、血清素等令他安宁、愉快的激素的分泌,从而让他在学习和考试的时候应对自如,而不是早早地逼迫孩子学这个会那个,增加他体内的皮质醇、肾上腺素等等令他焦虑、紧张的激素分泌,让他面对任何挑战都感到厌恶、恐慌、不知所措。

妈妈心理理由5:可别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专家亲情测试——□正确□错误

人类大脑是非常奇妙的,就学习一事来说,人这一辈子,大脑永远都在接纳新的知识、调整神经元之间的线路。即使你45岁了,一直从事会计工作,但是突然有一天你想成为护士,你去从头开始学习病理、药理、护理知识,去考护士证书,都不在话下。

妈妈心理理由6:让宝宝越早地参加兴趣班越好

专家亲情测试——□正确□错误

我认为,让孩子选择兴趣并坚持学习下来的最佳年龄是8岁以后,甚至等到11~12岁都无妨。因为 ——

1.那个时候,孩子大脑的皮层才发育成熟,能够懂得坚持、能够克服懒惰、能够忍受枯燥。

2.那个时候,孩子的视觉、肌肉、神经以及协调、平衡、运动能力等,也才发育成熟。很多学龄前儿童无法掌握的动作,学龄期儿童则不费吹灰之力。

3.那个时候,孩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也都达到一定的水平,不容易受成年人左右和影响,会更加坚持自己的想法,尤其美术和音乐,更能够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最重要的,如果父母做得比较好,那个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都已经建立的比较牢固,受到挫折不会轻易否定自我,也不会为了讨好家长而去学习。

所以说,以上妈妈为宝宝报兴趣班的若干理由都是不正确的。真的应该让我们小小的宝宝在兴趣班的包围中劫后逃生,拥有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

TIPS如果家有兴趣班宝宝

问问宝贝,告诉妈妈,你喜欢什么?

挑选兴趣班的时候,尊重孩子的兴趣,不要为了满足家长未竟的梦想和心愿,强迫孩子开发某项技能。

给孩子挑选运动性、参与性、趣味性强的项目

比如游泳、轮滑、舞蹈、武术、陶艺、手工制作等,锻炼孩子的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这对开发他们的大脑、增进他们的自信心至关重要。

尽量不要过早让孩子去学习技巧性强的项目

比如乐器、棋艺、绘画等。一方面,孩子的精细肌肉发育尚未成熟,很难掌握手指细小动作;另一方面,这些训练比较枯燥,孩子容易很快失去兴趣。

和孩子共同开发兴趣,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不要把孩子送进兴趣班就一了百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以身作则、热情参与,给孩子带来的鼓励,强于任何其他手段。

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家长首先给予鼓舞

学龄前儿童的兴趣不稳定,容易变迁。如果孩子真不愿意继续下去,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坦然接受。不要以为这就是半途而废,孩子哪怕有过一天的学习和体验,也会有所收获。

别让兴趣班扼杀孩子的兴趣

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兴趣

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约有60%的3至6岁孩子,所学的项目在1到3项之间。特别是6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选学3项以上的才艺,35%的孩子甚至选学过6项以上的才艺。有关专家认为,无论怎么选,都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

但是,对于参加兴趣活动始终抱有“很浓兴趣”的孩子仅占四成左右。意外的是,有些父母在感叹孩子的兴趣随年龄增长反而下降时,不无遗憾地说:“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因为约有5%左右的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就没什么兴趣”,只是在应付家长的安排。

与此相反,家长的“兴趣”大大超过孩子。调查发现,当孩子表示不想继续参加才艺兴趣班时,大部分父母都会想尽各种方法促使孩子坚持下去。

国外专家:孩子“虚度光阴”不是罪恶

其实,望子成龙的心情,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父母们都会受不了。但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他认为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3岁以后,是孩子自主期。如果孩子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而5岁-6岁更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奥唐纳说,这时候,那些喜欢分秒看着自己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能时刻充当“卫星定位仪”,监控孩子。

“无聊”有助储存能量

爱哲希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理查德拉里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拉里指出,一定时间的“逃离”和创造力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拉里称,父母不要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给孩子们自娱自乐的自由。

别让兴趣班扼杀孩子的兴趣

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兴趣

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约有60%的3至6岁孩子,所学的项目在1到3项之间。特别是6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选学3项以上的才艺,35%的孩子甚至选学过6项以上的才艺。有关专家认为,无论怎么选,都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

但是,对于参加兴趣活动始终抱有“很浓兴趣”的孩子仅占四成左右。意外的是,有些父母在感叹孩子的兴趣随年龄增长反而下降时,不无遗憾地说:“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因为约有5%左右的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就没什么兴趣”,只是在应付家长的安排。

与此相反,家长的“兴趣”大大超过孩子。调查发现,当孩子表示不想继续参加才艺兴趣班时,大部分父母都会想尽各种方法促使孩子坚持下去。

国外专家:孩子“虚度光阴”不是罪恶

其实,望子成龙的心情,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父母们都会受不了。但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他认为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3岁以后,是孩子自主期。如果孩子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而5岁-6岁更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奥唐纳说,这时候,那些喜欢分秒看着自己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能时刻充当“卫星定位仪”,监控孩子。

“无聊”有助储存能量

爱哲希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理查德拉里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拉里指出,一定时间的“逃离”和创造力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拉里称,父母不要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给孩子们自娱自乐的自由。

本文Hash:14e0d99d8aa930ccdff1b43e81be98fe62acc180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