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宝宝就对声音有反应

在宝宝还不能清晰地说话时,常会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其实,这就是宝宝对身边声音所做出的回应,因为在宝宝此时已经开始发展出对语言的辨识能力,而尽早增强宝宝对语言的辨识能力,将对其将来的语言能力发展大有帮助。

语言辨识能力的发展

声音辨识从胎儿期开始

宝宝的听觉系统在胎儿期就发展完成,胎儿在子宫内已经开始接触许多声音,通过听觉来踏出探索外界的第一步。有研究显示,刚出生的宝宝对于在胎儿时期常听到的音乐会有明显偏好,这正说明胎儿已经具有声音辨识能力。

在怀孕期间,准妈妈不妨多和肚子里的宝宝说说话,不仅能建立彼此之间的亲密感,也能让宝宝习惯妈妈的声音,为日后语言学习打下基础。请注意,与肚子里的宝宝说话时应放慢速度,还要避免太高或太尖的语调。

刚出生就对声音有反应

宝宝一出生就会对声音有所反应。当听到妈妈的声音时,宝宝的情绪显得比较安定。而听到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时,他则会因为受到惊吓而睁大眼睛或大哭。

听觉是重要的信息接收渠道,宝宝首先要能听到各种声音,然后才能通过模仿声音来发展出语言能力。因此,爸爸妈妈应该多跟宝宝说话,以提供丰富的听觉刺激。

开始发出简单的声音

到了4~6个月大之后,宝宝对周围的声音有更加敏锐的反应,此时宝宝会通过偶发性动作来发出声音。

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

大约从7个月大开始,宝宝就可以熟练地发出韵母或声母,而且开始模仿特定的音调。等到8个月大左右,宝宝逐渐就能理解某些情境常用的语汇指令。这时,宝宝已经学会用声音来表达需要。

说出有意义的词语

到了1岁左右,宝宝就已经发展出使用“词语”的能力,并且会进一步模仿大人说话,逐渐说出越来越多有意义的词语。

4方法增强语言辨识力

1-重视非口语交流方式

如果您曾经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宝宝在父母说话时的神情很专注,而且还会摆手踢脚或叽叽咕咕地回答。其实,这就是父母和宝宝之间的对话了。事实上,在会说话或听得懂之前,宝宝确实已经懂得以非口语的方式来与他人沟通。举例来说,宝宝如果哭或退缩,大多是代表“拒绝”。如果大笑或挥舞四肢,则大多代表“接受”。

2-照顾者扮演重要角色

除了先天的生理条件之外,语言的学习发展也必须依赖后天的语言刺激与学习,此时照顾者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如果能持续不断地提供语言刺激,将有助于宝宝发展良好的语言辨识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正确的语法规则做好准备。

3-无法取代的真实互动

如今各种媒体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所以爸爸妈妈会准备很多种视听产品,以帮助宝宝学习语言。不过,宝宝学习语言的重要关键,仍在于要有“真人”来陪同学习。只有通过真实的动作与生动的表情,才能有效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如果爸爸妈妈要让宝宝使用视听产品来学习语言,请务必陪在宝宝身边,与宝宝一起学习、互动。

4-亲子沟通是重要开始

父母多和宝宝说话,除了有助于宝宝语言辨识能力发展之外,也是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方式。无论爸爸妈妈和宝宝聊天、唱歌,还是讲故事,都能让宝宝从生活中累积并学习各种词汇,同时产生安全感,这对语言发展及亲子关系的培养都有极大帮助。文/吴佩儒

宝宝出生半个月了,对声音没反应正常吗?

宝宝现在是半个月,发现他对声音反应不敏感,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吗?不正常怎么办?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黄文渊回复:你好,宝宝比较小,对声音本身就是不敏感的,可以去做下听力测试。只要听力筛查通过了,一般听力就没有问题,婴幼儿神经发育不完善,对外界刺激反应也是因人而异。宝宝现在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对声音的反应是逐渐的,宝宝4~6个月时,多少可以控制自己的头部活动后,你可以叫宝宝的名字,看他是否会把头转向你的方向,宝宝还可能会转动眼睛,或扭头寻找他感兴趣的声音;6~10个月时,宝宝应该能够对自己的名字和周围环境里熟悉的声音做出反应了

睡宝宝对声音有什么反应

  刚出生突然声响有惊讶反射;突然声响会紧闭眼睑;睡觉时突然声响会睁开眼睑。

  1个月睡觉时突然声响会觉醒或哭泣;哭泣或活动时,跟他(她)说话会停止哭泣或活动;靠近叫他(她)或摇铃铛,会将脸慢慢转过来。

  2个月睡觉时突然锐利的声响会活动手足;睡觉时遇吵闹声、喷嚏声、钟声或吸尘器声会睁开眼;叫他(她)时会高兴地发出“啊”或“哦”声。

  3个月睡觉时突然声响会睁开眼睑或动手指,基本无全身的惊讶反射;对录音机、电视机的开关声或广告声等有反应(将脸转向声源);对怒吼声、亲昵声、歌声、音乐声等表现出不安、喜悦或厌恶。

  注意:孩子在1岁以内,如果突然或奇特的声音不能引起其注意力,应首先考虑听力障碍。2~3岁的孩子仍不会说话或只会简单发音,也应首先考虑听力问题。一旦发现或怀疑孩子听力有问题,一定要尽快去医院耳科或康复机构进行听力测试。

本文Hash:47c07a7d72b63ad3acdb1c11b6a7bd5bb9664242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