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常见行为现象--扔东西

行为现象1扔东西

典型表现

孩子拿到东西就扔,大人给他捡起来,还会再扔,并乐在其中。一般发生在八九个月之后。

成因

孩子进入八九个月之后,正在逐渐发展出区分自身动作和动作对象关系的能力,到了十一二个月时,他就很容易把接近自己头、手、脚的东西作为外部的东西和自己区别开了。比如,你把一个小圆环挂在他的耳朵上,他很快就能摘下圆环,而在这之前,小家伙则全然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更不能分辨主客体的区别,很容易把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手指和脚趾当成玩具来玩,出现摆弄自己的手指、吃自己脚丫的行为。但现在,小家伙不再这么认为了,他蓦然发现,原来自己发出某个动作之后,他所接触到的东西就会发生位置或性质的改变,显然,这个发现让他感到惊喜,因为这让他发现原来自己是有力量改变一些东西的,以至于他开始自发地跟成人玩起像扔东西这样的游戏。无疑,以一个成人的眼光来看,这类游戏是简单枯燥的,但对于一个刚刚发现自己存在的孩子而言,这类傻乎乎的游戏却可以说是他们内心惊喜的直观表达形式。

对策建议

1尽量不限制孩子,甚至配合小家伙游戏

扔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在于快乐的情绪体验,在个体发展意义上,孩子这类旨在体验自身力量的动作还对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因为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如果成人能够多配合小家伙做做这类有助于他们体验自身与外界区别的游戏,将有助于他们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孩子在进行扔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其实也在同时进行探索空间的游戏,而这种有意无意的探索,对于孩子体验空间的长度、高度、宽度、广度等维度,进而发展空间智能都大有裨益。

2提供不易破碎、不同质地的物品

孩子在扔的过程中,还将经由抓握和掷地的动作,对被扔物品的质地和着地的反应有所体验,而这对于丰富孩子的感知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妨给孩子提供不易破碎的、不同性状和质地的物品让他扔。

3转移注意力和“冷处理”

如果父母实在没时间陪孩子玩,或者孩子手中的物体扔下去有危险,父母就不妨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此时的孩子不随意注意占优势,还是比较容易被其他新奇事物或行为吸引的。“冷处理”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孩子扔下去让你帮着他捡的时候,如果实在不想陪孩子玩,就装作没看见吧!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好胜

行为现象16好胜心强

典型表现

孩子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凡事都要争第一,达不到目的就灰心丧气甚至耍小性子。

成因

孩子在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会逐渐喜欢在有意无意的横向比较中确认自己的本事和价值,这就是竞争意识的来源。所以,“好胜心”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应该说是一种本能。当然,孩子喜欢争强好胜,还可能是因为家长不经意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暗示,即孩子表现好了就高兴,表现不好了就不高兴,以成败论犒赏,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觉:爸爸妈妈只喜欢强胜的我,如果我输给了别人,他们可能就不喜欢我了。于是,便出现了为了讨爸爸妈妈欢心而好胜的行为。

对策建议

1父母认识到好胜行为在某个年龄阶段的合理性,在坦然接受的同时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孩子的好胜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日常生活中,父母在跟孩子互动时,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反应,不要过分在意他的输赢,否则就可能“逼”出一个好胜的孩子。

3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过分好胜的习惯,正确的做法并不是禁止孩子竞争,而是让孩子明白失败了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孩子和别人玩“扳手劲儿”失败了,你可以这样安慰他:“虽然你的手劲不如××大,但跳得比他高啊!”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做得好,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论成败,都是父母最爱的那个小孩。

4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还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契机。比如,在跟孩子比赛时故意输掉,然后学着孩子的样子生气地罢工并说些“输了,不玩了,真没劲儿”之类的话,如果孩子反过来恳求继续玩,则在继续玩的时候赢他,观察他输了之后的反应。如果他输了就像平时一样不开心甚至罢工,就引导孩子反思刚才父母输了罢工时他作为赢家的所思所想,并借机给他讲“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如果孩子输了能够做到继续努力,就借机表扬他“输得起”的勇气,然后,家长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故意让他赢,进一步引导他体验“输了并不可怕,只要不放弃努力,就可能成功”的道理。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或阅读绘本、观看碟片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机渗入相应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渐渐明白最重要的是游戏或交往本身的快乐,而非谁强谁弱这个结果。

5必要时,家长甚至可以淡化对孩子成功成绩的反应,强化对其“输得起”之行为的肯定,当然,这要把握一个度,不要矫枉过正,否则,孩子果真一点儿竞争意识都没有了,也未必是件好事。

由上述对孩子常见问题行为的分析可见,孩子的问题通常是特定年龄阶段的正常表现,无须大惊小怪,但要细心体察,善于从表面现象中发现问题本质,对照下药。另外,但凡特定年龄阶段都容易出现的问题,就不要对改善对策抱“立竿见影”的期望,有时候需要把问题交给时间,但这不等于放弃引导!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黏人

行为现象3黏人

典型表现

孩子一刻也不想离开妈妈,妈妈在场就不想让别人抱,妈妈离开就大哭大闹难舍难分。

成因

孩子黏人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1妈妈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孩子对妈妈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2尚未同妈妈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离开妈妈便感到不安。

3突发事件的影响,让孩子的秩序感受到冲击,产生了“无法掌控局面”的不安全感,试图从妈妈那里寻求情感支撑。

对策建议

1认识到“黏人”不是坏习惯,而是孩子心智成熟的一种表现。用家庭教育专家小巫的话说,这说明孩子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他能够判断自己单独做事与跟妈妈在一起的不同,也有能力作出让自己更快乐的选择——跟妈妈在一起。

2孩子黏人时,千万不要强行推开他,以为那样就可以培养他的独立性,这种想法只能说是一相情愿。只有从妈妈那里得到足够的情感满足,孩子才会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3把自己交给孩子去“黏”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对他的引导,在放手陪孩子的同时,不妨加强对他独立性的培养。比如,有意识地陪孩子做些游戏或简单家务,并不时夸赞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样就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增强他“掌控”生活秩序的信心。再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吝惜表达自己的爱,有时候一些看似无力的话,如“你是妈妈的最爱”“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妈妈都爱你”……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珍贵的承诺,是他对我们爱之确认的重要基础。反之,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说“大灰狼来了”“警察叔叔来抓你了”“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否则孩子的安全感将受到伤害!

本文Hash:e6447725f5a55551e207197dc28e7ce9abe6cdc8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