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父母尊重孩子的爱情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谈起,中国传统的“男女之大防”,对于孩子的精神来说,真是一种扭曲。本来到了青春期,孩子会自然地意识到性的区别,对于异性有些神秘感是正常的。但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却把性当作罪恶,以为这样就能挡住年轻人天性的自然发展。

殊不知这是可怕的愚昧,结果是造成了许多精神畸形;孩子们更加想入非非,弄出许多毁灭性的悲剧。

就在五六十年代,许多上了高中的女孩子对于青春期和第二性征,还有一种恐惧感。束胸是普遍流行着的,和今天流行着的扩胸,到处是丰乳器的广告,正成对照。这事看来好像非常遥远,其实不然。我的太太就告诉过我,她18岁的时候,还对男性有恐惧感。有一次,她坐到了一张木头椅子上,感到那椅面有点温暖的感觉。她想起来这是一个男教师刚刚坐过的。突然,她感到了恐怖,担心就此怀孕,那该是如何的可羞。这事居然发生在省会城市里,真是不可思议。我本以为是极其个别的,没想到和一个朋友谈起,他说,“这有什么稀奇,我太太也因为这样的事情吓得要命。”

传统的性别恐惧,我本以为早已成了过去。没想到,几年以前,在德国,在一个留学生朋友家里做客。他们家的女孩子在室内趟着溜冰鞋,闹着要转学。这个才9岁的女孩子,到一家德国小学里读书。第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女孩子的出现,在班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到一个学期,居然有一个德国男孩子宣称他爱上了她。

这在德国学校里是常见的事,西方小女孩会因此而得意,但是这个中国女孩却是十分愤怒。她总是十分嫌恶地逃避他。

而那德国男孩则坦然地找尽一切机会来对她表示亲密。

一天,这个中国女孩子生病了,请了假没有去上学。德国小男孩居然在班上大哭起来,说是没有这个中国女孩子,他就不能继续上课;他要回家。

老师既没有批评他,也没有阻挡他。

到了家里,他哭着对母亲说,他要和一个中国女孩子结婚。

发生了这样可笑的事,在中国,家长就是不是引以为羞,也要引起深深的忧虑的。

我问中国女孩子的父母,那德国孩子的家长如何反应?

朋友告诉我:“那孩子的母亲说,那么很好啊。但是结婚要有礼服、婚纱、戒指,还要有自己的房子、花园,这要花很多很多的钱。可是你现在什么也没有,连玩具都是妈妈给你买的。你要和这位可爱的中国女孩子结婚,从现在起,就得努力学习,将来拿上博士文凭,才有希望得到这一切。”

那男孩子居然擦干了眼泪,马上就十分认真地读起书来。

说话的时候,那小女孩子就在旁边,她很紧张地阻止着父母讲述这个故事。到了关键时刻,还爬到妈妈身上捂她的嘴巴。但是故事是太有趣了,父母亲还是快速地讲完了。

我非常有兴致地问小女孩子:对这个德国小男孩有什么感觉?

她把嘴一撇,说:“神经病!”

我并不觉得扫兴,接着问她:“那男孩子的母亲呢,她不是很开明吗?”

她更加不屑一顾地说:“更是个神经病!”

父母要尊重我们的孩子的知情权!

大卫・科波菲尔,是个不幸的遗腹子。但他也是幸运的,因为父亲生前已经为他母亲和他的生活来源作好安排。母亲对他非常亲热和慈爱,常常亲吻他、呼唤他为“亲爱的大卫”,忠诚的女仆佩格蒂也很喜欢他,常常会“张开双臂,把我满是卷发的头使劲抱了一下”,在如此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大卫健康地成长着: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口语发展特别好,人际交往智能也不错。

可是,母亲在阴险的酒行合伙人谋得斯通先生的追求下,爱情的火花重新燃烧,终于接受了对方的求婚。而且是让谋得斯通先生带着他的姐姐一起住进自己的房子里来。

大卫・科波菲尔被蒙在鼓里。科波菲尔太太让佩格蒂故意对儿子说,到亚矛斯哥哥那里去住两个星期,那里“有大海,有大船、小船,有打鱼的,有海滩,还有汉姆和你一起玩”。

一般而言,再婚是喜事,家庭破损是烦恼的事。一个孩子,特别是像大卫这样年纪尚小的孩子,接受一个继父的心理困难,应该比接受父亲(或母亲)去世、父母离异的现实要容易很多。但为什么大卫在亚矛斯过完愉快的两周,回家后心理会如此深地受到影响?作品用了这样一些词语来表达他心灵受到的刺激:“眼中充满了泪水,仿佛马上要摔倒了”;“立刻全身颤抖,脸色变得煞白”……

他们一起的生活刚刚开始,就立刻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究其原因,撇开谋得斯通的无赖本性,科波菲尔太太允许自己忽视儿子对家庭结构将要发生巨大变化的知情权,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美国费城儿童指导中心的教育和心理咨询专家们认为:孩子年幼时父母离婚,只要不同时伴随家庭暴力,或者并没导致孩子日常生活的急剧变化,他们对于父母离婚事件的情感上的反应强度可能会相当小。这个论断,我认为也同样适用于重组家庭。

然而,由于科波菲尔太太的“忽视”,我们看到,大卫这个男孩的日常生活在突然间发生了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急于要回到家中,投入母亲的怀抱”的大卫・科波菲尔,发现家里“门开了,半哭半笑,怀着高兴激动的心情,心想见到的一定是母亲”,但见到的却是一个陌生的仆人。大卫到家的第二天晚上,新爸爸的姐姐,一个脸色阴冷的女人也搬来和他们同住。自己熟悉的老卧室已经变了,被安排在一个较远的地方睡了;连楼下也没能够保持原状;空狗窝里也多了条大狗。其实这些还只是硬变化。还有很多无须假以时日就能发现的软变化,更令他痛苦难忍:以前总是露着迷人的微笑的母亲,现在在新爸爸旁边显得畏畏缩缩。他不能再像过去一样随便与母亲相见和亲密相处了。父亲遗留下来的一切财物,都被新爸爸姐弟俩牢牢抓在了手里。母亲再婚事件,既导致儿子日常生活的家庭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如此大的急剧变化,而小大卫・科波菲尔又是这种变化过程中的无权参与者,矛盾激化的焦点。加之还伴随家庭暴力,大卫对于母亲再婚事件情感上的反应强度怎么可能小!

随着社会的开放、进步,中国人的婚姻生活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自然破损或人为破损的家庭,再婚重组现象越来越多。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孩子也像大卫一样,事先被剥夺了知情权;后来又不待见于新的家长;有的家庭,即使是结婚后,有子女的一方还会把子女继续“雪藏”起来,将他们扔给祖辈或者亲戚,所谓的新爸爸和新妈妈根本不让他们进门(新父亲的比例更大些)。这些孩子在向心理医生咨询的过程中,常常不会主动告知他们家庭 方面的事实。往往是在咨询师帮助寻找和分析幼年生活经验时,家长才会悄悄告诉心理医生。这些孩子也基本不会从心里承认和接受这类新家长。

再婚,虽然是件喜事,但处理不好,确实会适得其反,对当事的妇女和她们的孩子的心理阴影,很难随岁月的流逝或年岁渐长而消减。科波菲尔太太追悔莫及的忽视的教训应该牢记。孩子有权利和与你们一起享受再婚事件带来的很多具体细节的变化和感受。既然你们的决定会让孩子的生活轨迹受到较大影响,就请别低估孩子对自己再婚的感受力,别剥夺孩子的预先知情权。应该做的是,把自己“重新开始生活”的念头逐步地、慢慢地落实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模式上,尽量让孩子保持他所熟悉的生活。这也许是对他最有利的保护,因为这有利于他在面对亲生父亲或母亲再婚所导致的任何变动时仍然有安全感。

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部半自传体作品,通过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过程和日常生活,表现了健全人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把它喻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认为它“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

父母要尊重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兴趣,作为父母你了解多少呢?可能很多父母都不是很了解孩子的兴趣,在给孩子报班的时候,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那么父母强加给孩子的兴趣,孩子一定会喜欢和接受吗?怎样做才是对宝宝来说是最好的呢?母婴专家指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1.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可能与家长们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样,父母一直想有一个会弹钢琴的女儿,而孩子出生之后对画画很有兴趣,总是在涂鸦。那父母是尊重孩子的兴趣还是强制孩子放下画画去学习钢琴呢?聪明的父母一定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才是对孩子健康成长最好的帮助,而强制孩子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自己并不喜欢的兴趣,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2.不急于否定孩子的兴趣

对于孩子来说,也许他们的兴趣爱好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他们今天说要学画画,明天又要去学跳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孩子们在并没有对一件事物坚持下去之前,他们是有权力去选择的。因此,父母们没有必要急于否定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要鼓励孩子爱上某一项兴趣,从而长时间地坚持,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有些父母对孩子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的行为很是反感,甚至会因此而不让孩子参加各类兴趣班,这对孩子的兴趣发展并不能起到帮助。

如何通过运动来使宝宝增高

宝宝春季增高的秘诀有哪些

本文Hash:d5e78c55f3f597edf656bbe76016e99ce73f5f49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