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鼓励就像太多的糖

今天的年轻的一代爸爸妈妈吸取了很多崭新的教育观念,他们往往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不厌其烦地夸,不遗余力地夸,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用鼓励强化它。”大部分父母认为孩子的好行为就是这样巩固下来的,因此他们鼓励孩子的口吻总是夸张得像一个捡到珍宝的戏剧家。单凭多多夸奖,就能把孩子塑造成“人见人爱”的天使吗?在“赏识教育”的发祥地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知识阶层的父母,在反思“过分鼓励”的害处,太多的鼓励就像太多的糖一样,要知道,你若想让孩子知道“糖”的美,就不要让他掉进糖罐出不来。太过高调和夸张的鼓励是无用的。“你好乖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哦,今天早上你表现得像一个天使!”对于小于5岁的宝宝来说,这样“抽象”的鼓励毫无意义,他根本不明白他的哪些行为像“天使”,哪些行为又成了爸妈的“骄傲”。既然鼓励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宝宝的好行为,那么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我们会发现,一旦我们指出孩子的哪些行为“有进步”,孩子以后会遵循这些行为规则去做事情,他就会自觉自愿,我们的养育过程就会“省力而见效”。具体到某一个细节的鼓励往往是低调的,比如,“你今天早上主动帮妈妈铺床,我真高兴,谢谢。”“你主动帮妈妈摆放碗筷,下楼时主动搀扶爷爷,真不错!”低调而具体的鼓励听上去随意而亲切,明白地告诉孩子:“这是应该养成的行为,我们是一家人,互相帮忙,这很自然。”具体而低调的鼓励,听上去才不会很“假”。过分的鼓励引发反感和不安相当一部分父母误解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他们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夸孩子的理由来,甚至认为,“孩子本没有这些长处,你夸了他,他不好意思否认,自然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事情果真有这么简单吗?孩子对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清楚得很,他会怀疑父母这样夸他是有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为了让我乖乖就范才这么说,他们很虚假。”为了表扬“真正的自我”,孩子很可能得到的赞扬越多,就越顽劣。心理学家H?G?吉诺特发现,“幼儿受到过分表扬,反而会引发反感和不安。”对了,一旦孩子发现父母的鼓励带有“哄骗”性质,他有可能抵触心理越严重。过分的鼓励令孩子受不了挫折和批评心理学家H?G?吉诺特通过幼儿园中400名幼儿的行为心理调查发现,那些在3岁之前受到父母夸张式的鼓励的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适应得很慢,容易情绪低落,人际关系也不佳。“因为超乎寻常的夸奖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永不会错。这样他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批评时,会很受不了。”因此,在家受到无微不至夸赞的孩子,经常到大班快毕业时还没有喜欢上幼儿园,他也会时不时产生这样的困感,“为什么我把玩具捡回抽屉里,妈妈就会夸我‘真了不起’,老师却会批评我没有把玩具一样样收进纸盒里呢?”家庭教育对孩子鼓励的“过分慷慨”,事实上与幼儿园的鼓励原则形成双重标准,这让孩子感到迷惑,从而更有可能乐意呆在家中,而不愿意留在集体活动的场景中。一个在生活中听惯了好话的孩子,未来与伙伴的相处也将是艰难的,因为很明显,同龄孩子不会对他的点滴“好处”,有父母一般热烈的鼓励性言辞。(来自:太平洋亲子)

注意!爱的太多就是在毁掉孩子

  现如今,很多家庭都不得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孩子的溺爱问题。现在家庭孩子很少,最多一两个,这样就导致家中长者和父母都对孩子看得很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溺爱。而过多的溺爱会导致孩子身上一堆的不良习惯和坏毛病,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在家享受特殊待遇

  孩子本来应该和父母同吃同坐,可在家里孩子却成了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坐的椅子和沙发都是专门为他们购置的,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大人不能动筷子。这样子的溺爱会导致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不良思想,他们想着什么都是自己的,大家要让着自己,就会让孩子失去感恩心理,觉得大家对他好是应该的,甚至因为大人某一次没有满足于他们而大吵大闹,让父母气了个半死。

  2.从来不懂得要分享

  因为在家里习惯了家人的溺爱,儿童到了幼儿园之后,天天被老师和同学投拆,原因是自私自立,不懂得与人分享,强抢他人的玩具和食物等。最后老师不得不约见家长,要求家长转学。到了这个时候,家长才明白,自己平时过于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这样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平时可能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表现,却不知道过度的溺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3.生活自理能力差

  因为长时间溺爱,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差,都到了上中学的年龄,孩子还不会洗衣做饭,每周的衣服只能是换下一大箱子,周末再带回家来洗。于是同学嘲笑他,老师谴责他,女生也不喜欢他,遇到这样子的情况,孩子的自尊心大受打击。如果父母从小就教会孩子洗衣做饭、生活自理,那么他们就不会遇到这样子的情况,可见父母过度地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好处。

  4.当面袒护孩子错

  有一个小孩子小的时候从邻居家拿回来一本书,妈妈明明发现了,但当邻居过来问起时,妈妈即当面袒护孩子说没有拿。结果孩子后来经常出现了小偷小摸行为,直到被进少教所,在少教工作人员的帮助之下,妈妈才明白,正是自己当年的袒护助长了孩子偷盗的风气。最后导致了孩子走上歪路的幕后推手不是别人,就是孩子自己的母亲。

本文Hash:5cce4a25b5fdbd9474d08aa209e8e4b61ed51d0f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