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家长决定孩子的健康

当前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开始进入生育期,如何保障孩子的健康正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过度关注,让孩子健康变得更糟糕

“不是撑着,就是饿着,患儿中至少有70%是因为家长养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家长的过度关注,以及健康育儿经验知识的匮乏致使孩子多病。”据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儿保所主任赵冬梅介绍,很多父母不按婴幼儿的生长规律及时添加辅食,甚至忽略辅食,仍以奶水为主;还有的家长把辅食变成了主食,孩子过多地食用零食,到吃饭时就不再愿意吃,造成了孩子体质、抵抗力下降。

养育方法不当已经成为儿童生病的一大诱因。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强调“捂”,却往往捂出疾病来。家长不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常常在换季时穿得过多。而孩子新陈代谢快,体表面积小,吃的又好,尤其在外出活动时,体内热量出不来,容易出汗。等孩子出汗了再脱衣服,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孩子着凉,引起感冒、发烧。

“平常俺连门都不敢出,怎么还会感冒呢!?”还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小,抵抗力差,坚决不让孩子外出活动,只让孩子呆在家里,使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而另一些家长虽乐意带孩子外出,却是去逛商场、逛超市,到人员集中、空气流通差的地方,很容易传染上疾病。

“一感冒就用药打下去,自身免疫、抵抗力差了,再生病就不敢不用药了。在家长要求下的过度医疗,又造成了儿童体质的衰弱。”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儿科专家王一彪介绍,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这样的家长:孩子一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就赶紧抱着孩子往医院跑,而且不管什么病情,都让医生给开吊瓶、打抗生素,用激素给孩子降烧。如果不能“一针见效”,就开始怀疑医生的诊疗水平、重视程度,弄得一些医生尽管明知有些药可用也可不用,但还是都给用上了。孩子的症状虽有所缓解,却给孩子的抵抗力造成了很大损害。

既要给孩子看病,又要给家长看心病

“孩子一生病,很多家长就手足无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鞠秀丽说,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看过医生、吃过药,病状就会立即好转。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治疗感冒时只盯体温,吃药后孩子的体温一时下不来,就十分担心,盲目轻信长时间高温会导致肺炎、脑炎的错误观念。“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家长表现出的缺乏耐心,正使孩子的治疗过程变得复杂化。儿科最常见的是病毒性感冒,病程一般5至7天后自愈,但需要有个过程,不可能一天就治愈,再好的药也要有个过程。很多情况下的检查、查血,过度检查,治疗,都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迫切要求。

“虽然中国孩子的地位很高,但儿科医生的地位并不高。”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儿科专家坦言,“医生不仅要给孩子看病,还要给家长看心病,还要会理财。有钱的人,认为价格高就能代表药好,检查多了才说明看得仔细,给开太便宜的药不行,他们会认为不好;没钱的人,开了贵的药也用不起。要让病人信任医生,这中间既有经验,也有技巧,很不容易把握。只有把家长哄好了,获得家长的信任,才能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但作为家长,却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孩子有病就应及时就医,听从医生建议,而且任何疾病都有个发生、发展、恢复的过程,没有“神医”可以一下把病从身上“拿下来”,再心痛、再着急,也代替不了疾病的规律。

这时,家长的耐心对孩子健 的恢复至关重要。

孕前应考本“育儿证”

家长缺少基本的育儿经验和医学常识正成为孩子健康水平滑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当前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也开始进入生育期,如何保障孩子的健康正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鞠秀丽呼吁,“孩子养育,平时锦衣美食,放纵吃喝;一旦生病,家长又马上变得十分焦急、手足无措,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社会通病,年轻家长养育孩子的方法亟待改善。”

“既然买电脑、买车、买房,都需要做相应的知识准备,是否生孩子之前也要考个‘本’!不合格就不能生养孩子!”针对当前年轻父母缺少起码的医学、育儿常识的问题,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主治医师叶冰建议,婚前教育不是看一次电视就能行的,而是要在拿准生证前,就要先拿育儿证。使每对夫妇在生育之前就做好相应的准备,完成心理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积累。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这方面很无知。

如中国营养学会的专家们提出,要在餐桌上给孩子们建立一个“金字塔”:最底层即每日摄入量最多的为谷类,其次为蔬菜、水果类,再次为奶类、豆类,第四层才为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塔尖即每日所需量最少的为油、盐、糖等。营养均衡、合理搭配,且比例适宜,应该是60%的主食,20%的蛋白质,20%的水果和蔬菜,并且保证孩子全面、合理食用。如遇孩子生病发烧,应清淡饮食,暂时禁食肉、蛋、奶、鱼、虾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以免加重孩子的肠胃负担,不利于及时康复。另外,疾病刚刚痊愈时脾胃消化功能较差,不宜进补。这些常识,对保证孩子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和珍贵。

家长在疼爱孩子的同时,对养育方法和疾病防治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避免对孩子不必要的伤害。尤其在孩子患病、看病、治疗过程中,家长更要多与医生沟通,彼此多一些信任和理解。

骨骼发育影响孩子的健康家长怎样判断孩子生长快慢?

孩子在学龄前,或者是成长期的时候,身体的发育,骨骼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对家长来说,平时的饮食还有孩子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影响孩子的一部分。在我们的身边有非常多的因素会影响到我们孩子骨骼的发育的,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对孩子来说,会有哪些影响因素呢?平时大家需要做好哪些预防呢?孩子的生长快慢你都了解多少呢?一起看看吧。

这些因素会影响孩子骨骼发育

1、睡眠不好

如果孩子睡眠不好就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尤其是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孩子生长的重要激素。因为生长激素在晚上的分泌是一个高峰期。孩子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高成长和身体发育,建议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能低于8小时,同时千万不要让孩子熬夜。

2、过早走路

儿童出生的时候骨骼还没有完全钙化,过早学走路由于站不稳会导致两边软骨发育不平衡,时间久了会出现O型腿或者X型腿。幼儿骨质比较柔软有弹性,很容易变形,不要让孩子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以免引起骨骼变形,走路要挺胸抬头,预防孩子驼背。

3、维生素、矿物质缺乏

众所周知,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物质,而维生素A、C和铁、磷等矿物质也与骨骼发育息息相关。维生素C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影响骨胶元合成,导致生长迟缓;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骨骼牙齿发育不良;铁、磷等矿物质也与骨骼发育息息相关。

4、营养摄入不足

营养是骨骼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孩子绝对不可以缺营养。在营养上应该要保持营养均衡,尤其是对于维生素D和钙质以及磷元素的吸收,都与与骨骼生长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如果孩子缺碘和缺锌也会导致孩子个子矮小哦。

家长怎样判断孩子生长快慢?

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皮质醇减低症、性早熟、小软骨发育不良、染色体疾病、遗传因素、特发性矮小等,只能明确病因才能有效治疗。

1、婴幼儿期(3岁以内)每年长高少于7厘米;

2、儿童期(3岁至青春期)每年长高少于4厘米至5厘米;

3、连续多次测量,孩子身高均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将100个同性别、同年龄的孩子由高到低排成队,排在最后3名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可诊断为矮小症。

以上就是小编和大家介绍的孩子的骨骼发育的影响因素,还有这些关于孩子成长的判断,对孩子的一些身体短板,身高发育,大家都应该做好预防的工作。平时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身体发育,加强孩子的成长。如果我们的身体当中有了这方面的疾病的困扰的话,我们应该及时有效的改善,让孩子的身体有一个健康的状态是很不错的。

本文Hash:bfc9a98409d0827bb2a82a406999b537b4639d8e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