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回报的

爱需要回报

过去许多家长认为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的。可是面对月光族、啃老族以及不断出现的问题儿童,我们的价值观是不是也应该调整了?

很奇怪,经历多元文化的冲击,让当下很多时尚青年热衷于过“洋节”的时候,为什么很少有人像追逐情人节、圣诞节那样重视感恩节呢?当然,即使模仿西方人过感恩节吃火鸡和南瓜馅饼的情景,也不过是学了点皮毛。真正从心底里学会感恩,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我们不能只崇尚多元文化,而丢了中华文明之根基。长江黄河哺育了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感谢自然,感谢万物,感谢阳光和雨露。

古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历来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以恩报德,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是人之美德。而自私、娇宠,只知道索取,不愿付出,终将会导致以自我中心、冷漠、无情、仇恨、残忍的扭曲人格。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回报的。当父母干活累了,孩子主动去为其擦汗;当父母生病时,孩子到床前端水送药。一旦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了,父母的爱才有积极的意义。

据报道,天津市曾有一些幼儿园为改变独生子女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开展过“感恩教育”。老师们根据不同的年龄给孩子们布置了各种形式的“爱心作业”,比如:对照料自己的父母和老师道谢,帮助父母做家务,为爷爷奶奶服务等。幼儿园吃午饭前,一个个天真的宝宝张着稚嫩的小嘴念叨:“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照顾我”,“感谢做饭的厨师”,“感谢阳光和空气”……他们虔诚认真的样子甚是可爱。

尽管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太形式化,这么小的孩子能懂得什么“感恩”?但许多教育工作者却觉得这项工作很有必要,就是应该从小教给孩子对社会、对给予自己关爱的人心存感激。正如当地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所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让孩子对帮助自己的人说声谢谢,这不仅是有礼貌的表现,也不光是文明的礼仪,而是从小培养孩子一种健康、良好的心态。父母爱孩子,就要让他在享受关爱与呵护中,学会感恩、学会分享,懂得尊敬父母、孝敬长辈,等到长大读书乃至走向社会时,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友好合作。

因此,会说谢谢,懂得被爱的幸福,也懂得感恩回报,是社会进步,更是现代文明的体现。不是吗?有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孩子的心灵健康需要父爱与母爱的共同呵护

在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角色往往盖过了父亲的角色,其实在家庭教育中,这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母爱是必需品,父爱一样不可或缺。

中国式家庭教育往往都以母亲为主,很多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大部分都在歌颂母爱是如何的伟大,鲜少看到有赞颂父亲的,这正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一种危机,我们称之为“父爱缺失”。

父亲缺失后果严重

古话说“子不教,父之过”,但杨洪认为,即便在过去,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也是缺失的,历史上只留下“孟母三迁”或“岳母刺字”这样的故事,并未留下父亲教育的经典,现在也是如此,家长会往往成为“妈妈聚会”,很少看到父亲出席。

国内一项调查表明,八成家长认为教育子女最主要的是家庭的责任,但有六成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父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只有一成。

“大多数父亲对孩子或不闻不问、或态度粗暴缺少耐心,成了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柜’,这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有关,‘女主内’就是‘相夫教子’,男人则在外打拼干事业,认为教育孩子是婆婆妈妈的事情,并非大男人所为,因此父亲以忙、事情多为借口,将教育孩子的阵地拱手相让,由母亲全盘接收。”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若隐若现”、母亲付出很多,效果真的理想吗?杨洪认为,不见得,对子女教育的不均衡,会导致严重后果。“它破坏了正常的家庭结构和关系。有些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后,夫妻关系慢慢变淡,就是因为母亲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管孩子’成为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使夫妻关系逐渐趋于平淡,家中出现一个很厉害的‘第三者’,这种情形使得家庭的等腰三角形遭到破坏,对家庭结构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旦父亲放弃了教育的阵地,母亲就会用高度的热情去填补,杨洪认为,这是一种错位与颠倒,甚至出现“严母慈父”的格局,这同样是不恰当的,会使孩子的发展偏离正常的轨道、心灵扭曲。“单身母亲觉得孩子缺少父爱,容易对孩子过多地投入或者补偿,但这是一种过度的关注,如果母亲的注意力总是放在单亲家庭的不足之处,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应看到单亲家庭也会带给孩子一些好处,如孩子更容易树立责任感、更自立、更懂得关心别人,这是双亲家庭没有的条件。所以,任何事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发现它的优势,把危机变成一种‘成长的机遇’,而不是只看到‘缺陷和不足’。”

父亲为何不可缺少

为何母亲不可以取代父亲?杨洪从男性与女性的不同心理,进行分析:“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同的。男性总体上比女性粗心,他们更多地提供孩子成长的‘主干’,母亲的细心则提供了枝叶与养分,只有粗细结合,孩子这棵‘树苗’才会长得主干挺拔同时枝繁叶茂。”

再如,父亲胆大,有利于维护孩子的探求欲与好奇心;母亲相对胆小,所以显得安全。“这是一对矛盾,但都是需要的。过多的安全使我们不能冒险,也就缺少创造,所以母亲的过度补偿会让孩子出现问题。”另外,男性活动范围大、内容多,可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外部环境;女性活动范围小,更倾向于观察细节,会培养孩子观察的能力、体验更加深刻。

“有位女大学生快毕业了,但她不知道自己今后该与男人还是女人一起生活,她并非双性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的性别认同 感没有建立。”杨洪以这则病例说明,父母应树立孩子的性别模板,我们将来能否在社会中建立起身份认同,取决于我们是否建立起性别认同感,显然,父亲的缺失会让孩子的性别认同、继而是身份认同出现问题,也就难以适应社会。

家庭教育应“宜粗不宜细”,分清“主干与分支”,不可本末倒置,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教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父亲不要放权,母亲也不应争权。但在单亲或者分居的状况下,孩子会缺乏父亲的教育,这时该怎么办?杨洪认为,此时母亲千万不要去乱填补,宁缺毋滥,而且孩子对男性的学习,并非一定要来自父亲,这种状况下的孩子一样可以健康成长,因为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借鉴或者替代父亲的榜样,可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男性亲属,逐渐学习,社会更是一个广阔天地,提供了很多学习机会。

本文Hash:63eb656a4698cb2388af9aae060b01a55de90fcb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