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解

以往数学教育更多的是在正规的课堂上进行,教师以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集体数学教学方案,精心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让幼儿“操作过了”,老师“教过了”,幼儿就学会了数学。其实这种数学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现实生活,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感到数学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幼儿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而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让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正是立足于我国幼教发展现状,顺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的教育理念而提出的幼儿数学教育改革趋势。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理解它的内涵,切实做到利用生活中的事件和现实材料,适时适度地在生活中进行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一、使数学教育的目标生活化,强调用幼儿能理解的数学观点和方法引导幼儿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是只注重静态知识的传授,而应更注重孩子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引导幼儿用能理解的数学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探索实际问题时,老师应重视幼儿的主动建构学习过程,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推理、验证等方法去发现和解决身边的实际数学问题;要求幼儿在探索解决问题中不墨守陈规,而应有自己的观点;鼓励幼儿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多种思维方式。二、使数学教育的途径生活化,强调将数学教育活动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幼儿一日生活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专门的课堂学习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幼儿的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价值,都是实施数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日常生活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应将数学教育活动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数学存在于周围现实生活中,老师要在一日生活中抓住时机,开展随机的数学教育活动。如让幼儿数数家里有多少人;说说自己的班级号、鞋子号码、体重、身高,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看看日历,感知月、日的顺序,知道昨天、今天、明天是几月几日……在一日生活中轻松自如地感知数学现象,既可让幼儿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又可逐步提高幼儿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可巧妙利用生活环节,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数学教育。如我们可以在各个生活环节中如起床、上幼儿园、吃饭、游戏、睡觉、离园等都给孩子时间上的提示,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让幼儿有意无意去观察周围的时钟。幼儿在反复观察的过程中就能自然地认识时钟,并从中初步感知有关的数学知识。在开展数学操作学习活动时,应因地制宜地将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材料当作数学操作材料。提供这些环境材料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就地取材,如玩具、点心、瓶盖、废旧盒子等,只要干净、安全都可利用。这些物品是幼儿所喜欢和熟悉的,用它们作为操作材料,能激发幼儿进行数学操作活动的兴趣。二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适当飞的环境将数、形、序溶入其中,帮助幼儿学习数学。如可在幼儿园的楼梯台阶的一边标上数字,一边绘上组合图形,幼儿园的围墙、栏杆也可按颜色、长短进行有规律的排序。这样的环境布置有助于幼儿在不经意间学会有关数学知识。三、使数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强调从幼儿的生活经 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幼儿能理解、感兴趣并密切贴近其生活实际的数学教育内容1.从生活中选择具有启蒙性、实用性的数学教育内容。过去的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偏窄、偏深,没有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过于注重对孩子灌输抽象的数学知识,造成许多孩子对学习数学有一种恐俱心理。因此,我们在选择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时一定要淡化概念,多选择一些简单但实用性强的数学教育内容。如学习用统计的方法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决策;:统计一月的阴天、雨天、晴天次数,判断当月主要的气候特征;统计小朋友最爱玩什么游戏,决定游戏的内容等等。幼儿对这些贴近自己生活的问题很有兴趣,他们在统计的过程中自然能学会有关数学知识。2.从生活活动中选择包含简单数学逻辑关系的教育内容。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数学内在的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对发展幼儿的思维具有特殊的价值。应该说,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最有利于幼儿思维发展的是数学逻辑关系。这些关系主要包括1和许多的关系、对应关系、大小和多少关系等。选择包括这些逻辑关系的数学教育内容,可以让幼儿感知周围环境是有秩序的、有规律的,有助于幼儿识别物体,对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如值日生摆餐具,将每个孩子的桌子上放一碗饭、一碗菜、一双筷子,可感知对应关系;整理玩具、生活用具,可感知分类等。

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

BR>《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们进行了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即幼儿园数学教育以游戏为基本途径,它具有两层含义:(1)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使幼儿在活动中摆脱“完成目的”的包袱,从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2)幼儿在各类游戏中感受数学,运用数学。将数学融入各类游戏中,一方面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另一方面,能让幼儿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积累数学经验、巩固数学方法,领悟数学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如玩角色游戏“开商店”时,老师发现商店无“顾客”,“营业员”也无所事事,便以顾客的身份进入游戏,与“营业员”交流:“店里的货物怎么样摆才能更整齐呢?”于是“营业员”便开始分类摆放货物。接着“顾客”又说:“我想买5块肥皂,7把牙刷,3条毛巾、10支铅笔,你们店里的货够吗?”“营业员”将数字记在纸上后开始清点货物。最后,“顾客”付了款,买卖成交。以上游戏中“顾客”将要求巧妙地和数学内容相结合,使幼儿分类、点数、比较、运算的能力得到运用。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这里所指的幼儿生活既包括现实世界的真实生活,又包括童话世界的虚幻生活。(1)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周围环境中的每件物品都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如玩具的类别、大小、形状、空间位置;餐具数量的多少;树木的高矮、粗细、排列的规律等。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让幼儿积累数学感性经验,引导幼儿在无意、有意间,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受来自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2)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具体表现为:a.提供的材料来自生活。选择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作为部分数学操作材料,如消毒过的冷饮棒,幼儿可用来拼搭图形,进行点数、排序、比较、分类等。这些材料更具变通性,所以深受幼儿的喜爱。b.情节设计贴近生活。教师注意设计幼儿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情节,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如请幼儿按所穿鞋子的种类(布鞋、皮鞋、耐克鞋)排队,进行排序、计数、比较,并制作标记。C.模拟情境再现生活。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并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更感轻松、自然。例如:“模拟招待客人”,使幼儿在摆放茶具、餐具、点心等活动中积累了一一对应摆放物体以及数量多少的经验。3)让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善于利用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和技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幼儿数学教育综合化,包括(1)数学教育目标的综合。其内涵是:数学教育目标不仅反映数学本领域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而且反映兴趣、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反映数学本领域的目标,而且反映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整体目标。(2)正式活动与非正式活动的综合。幼儿数学教育的正式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活动及同伴互动的幼儿学习活动,数学教育的非正式活动是指幼儿在内部需要的驱动下,在一定的环境及自然状态下自发、自主进行的数学活动。其主要渠道有数学区(角)、幼儿日常生活等。(3)数学教育与各领域教育的综合。一种方式是以 学教育为主线兼容其他领域的内容和手段。另一种方式是将数学教育的内容与手段渗透于其他教育领域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

本文Hash:48225395d8336784361db8642ed68bb93dfbe92f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