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10个动作说明他很爱你

爱是一种双向的流淌,只有爱孩子的爸妈,才能享受孩子爱的回馈。孩子们都是纯真的小生物,当你给他们爱时,他们会非常快乐和放松;否则,他们会害怕你,不愿跟你亲近。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人的动作是内心情感的反映。如果,你家孩子没有以下任何一种举动的,爸妈就要反省了:

1、好的东西都要跟你分享

孩子对喜爱的东西会毫无保留地表达拥有之情,无论是玩具还是零食,越小的孩子,他们一看到感觉喜爱就会直接拥有,甚至不会理会东西是否属于自己。但孩子拥有了自认为好的东西时,如果第一时间跑到你身边,”妈妈,你看“,或者说”妈妈,吃一口“,说明你的小棉袄心中除了自己,就只有你了。

2、有事没事都会坐到你怀里

无论你在看手机、看电脑还是看书,孩子总会毫无征兆地、悄悄地溜到你腿上、靠在你胸前,像个小袋鼠一样寻求你的分享。因为只有爱孩子的爸妈才能让孩子如此放松——打搅了爸妈不会被揍呢。对孩子来说,只有跟爸妈靠在一起,就会感觉到很快乐、很安全,无论是不是真的能参与到爸妈面前的事情中去。

3、悲伤委屈时,会第一时间找你

当他们摔倒、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或者被家里其他大人批评了,会第一时间跑来向你诉苦,“我摔倒好疼”,“XX打我”,“XX骂我”,甚至说完会更伤心更委屈哭泣,你该从内心感激上帝,因为这个小天使把你当成生命中的一棵大树,无论风吹雨打,只要走到大树下,他们就能找到心灵的慰籍。

4、“你看我”,迫切地向你展示小技能

“XX,你看我多棒”,“XX,你看我多厉害”,“XX,你看我会跳舞呢”……当他们认为自己取得了生命中的小进步时,他们感觉到很有成就感,他们也会迫切地跟心中最重要的人分享进步的喜悦。他们会通过“你看”等类似的字眼,寻求你的关注、认可和赞扬,否则他们会无心做下去。你的称赞会让他们更加起劲。

5、谈论学校和其他小朋友的事情

每次放学后、临睡前,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跟你谈论学校发生的有趣、难过的事情,还会跟你分享跟其他小朋友的矛盾或小故事。有这种举动的孩子透露的信息是,我信任你。因为他们知道,你是他们最大的支持者和安慰着,无论对错,你的反应总能让他们感到很舒服。

6、听到旁人说你不好时会生气

情人眼里出西施,孩子眼里出优秀妈妈,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的妈妈是最好的,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当别人在孩子面前说你不好、不漂亮或其他坏话时,孩子会不高兴,甚至愤而反抗,“我的XX最好”,“我的XX最漂亮”,能拥有这样的一个忠实粉丝,实乃你人生的幸福呀。

7、只要你在家,回到家会第一个找你

知道你在家,无论是从学校回来,还是出外玩耍回来,从进门的那刻就直冲目的地来寻找你,“XX,我回来了”,甚至会往你的脸上亲一口。似乎这个仪式才能缓解孩子对你的思念。有这样的孩子,即使在外多么不如意,都珍惜吧,没几个家长能拥有这样的好福气。因为你是孩子时刻惦挂的那个人。

8、当你抱起别的孩子或赞美别的孩子时,孩子会不高兴

爱一个人是自私的,这句名言放在越小的小孩子身上同样适用。他们会因为你对别的小朋友表示亲昵或赞美别人时,心里不舒服,他们可能会通过拍打或使小心眼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会因此而不愿意跟你亲近。因为爸爸或妈妈被人霸占了,那可是自己曾经视为唯一最爱,不容他人共享的东西。

9、喜欢跟你睡,半夜会突然起来摸摸身 是否还有你

无论谁引诱,孩子总是要跟你一起睡,他们会缠着你睡前讲故事或玩游戏,甚至什么也不做,只是陪着他们就好。他们可能在睡着前,希望你抱着他们睡,即使睡着了,小手也会不由自主地揽着你的脖子或肩膀,半夜时,甚至会突然睁开眼睛或爬起来,向旁边摸摸身边是否还睡着你。因为对他们来说,你是他们安全感的保障。

10、你累时会主动给你捶背,还可能会问你“舒服吗”

你可能只是一句“好累,腰酸背痛的”,他们就会不由分说地爬到你身上或身后,帮你锤锤肩膀、捏捏脖子、敲敲大腿。认真地用小手倒腾了一番,还可能会问你:“舒服吗”,那是因为你平时也是这样关注着他们,他们才会如此关注你。你的一举一动,他们可能都会放在心上。因为这种爱的互动,一定让孩子内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这一切也要归公于你呢。

最近有一位儿女上了大学的母亲,每次跟幼儿说小编聊起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是无限感概,说好想再养一次自己的孩子。因为在孩子越小越依赖你的那些日子,其实才是自己作为母亲最享受的时光,因为他们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单纯,冷了、饿了、伤心了都会第一时间找妈妈,那种依恋、那样的爱,是他们生命中最纯粹的,很轻、却又是最真实和温暖的。

在这样的时光里,妈妈可以抱着宝宝沐浴在阳光下,轻抚宝宝柔软的小头发和粉嫩的小脸蛋,欣赏着他们的一皱眉、一咧嘴,彼此的生命是如此的亲近。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样的机会似乎一下子就没有了。

孩子们都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想法和生活,不知什么时候起,家里就只剩下只能翻看相册重温与孩子幸福时光的母亲。此时才觉得,孩子曾经带给自己的幸福,是多么的醇香,甚至能让妈妈回味一生。到年纪渐渐大了的时候,才惊觉被孩子折磨的那几年,其实是一个母亲生命中最幸福和甜蜜的时光。

所以,珍惜吧,趁孩子还未长大!

可怜!如果你家孩子有这些小动作,请一定要加倍爱他们!

孩子都是需要关爱的,如果你家小孩有以下这些小动作时,请作为父母的一定要好好爱你的孩子,父母应该多跟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这样对孩子的教育都好。

攻击性较强,喜欢动手打人

被其他家人照顾时很乖,见到妈妈或其他亲近的人时会撒娇

陌生人面前显得紧张、拘束

喜欢吃手或啃咬指甲

经常夜醒,睡觉时要时常查看身边的人是否还在

你家孩子有吗?以上的小动作,是一个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一个孩子是否有安全感,更多的是这个世界呈现给他们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的。据说,如果一个家庭的大人经常有下面的一些口头禅,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大多数情况下是缺乏安全感、胆小的,看看你家说过类似的话吗?

1、“别……会……”句式,比如:

别爬,小心会摔下来!

别碰,手会过敏发痒的!

别拍打,箱子会掉下来!

别乱跳,脚会踩坑里的!

别摇晃,柱子会倒下来的!

别在草丛里撒尿,会有蛇!

2、“再不……就……”句式,比如:

你再不乖乖吃饭,妖怪晚上就把你抓走!

你再不睡觉,大灰狼就来吃掉你!

你再不快一点穿鞋,我就把你丢在这里!

你再不讲道理,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再不好好写作业,你今晚就在门口过夜!

3、“如果……就……”句式,比如:

你如果不停止哭闹,我就让医生给你打针!

你如果还大吼大叫,怪兽就会出来咬你!

你如果还打人,我就把你的胳膊拧断!

你如果再拖拉不穿衣服,我就把衣服全部扔了!

你如果还不收拾玩具,我就全部送给邻居!

作为家长,如果你经常说类似的话,别怪孩子缺乏安全感了。一个孩子在充满恐惧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忧虑害怕;一个孩子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信任他人、信任世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适当的安全提醒是有必要的,能让孩子自律。但过多的紧张和提醒,会让孩子感觉到这个世界危机四伏、充满不安全感,容易让孩子养成前怕狼后怕虎,草木皆兵的性格。不敢尝试、不敢探索,永远呆在大人划定的安全区域内,这样的孩子很乖,但他们很可怜。因为他们中了大人的“安全魔咒”,过早地变成了不会飞的鸟。

那么大人该如何让孩子在“安全”和“探索”中取得平衡?

棉花窝里长大的孩子,脆弱而胆小。幼儿说,在不危及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有小磕小碰。大人可以紧张孩子的安全,但不要将这种焦虑放大在每一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因为这种焦虑感会传递给孩子,会让他们害怕、缺乏安全感。相比之下,那些在摸爬滚打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体魄更健壮,尤其是有无穷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但这种品质其实在中国孩子身上显得尤为珍贵和稀缺,为啥呢?大家想想就不觉得奇怪。

尤其可恶的是一些大人为了达到某目的,对孩子进行莫须有的恐吓,比如不吃饭会被怪兽抓走等。大人恐吓孩子的心理,幼儿说在往期的文章里已经分析过,因为恐吓直接而有效,减少了大人的麻烦,但是留给孩子的,将是难以磨灭的阴影,他们忧虑紧张而充满不安全感。所有有恐吓习惯的大人,可以说是自私而无知的。

最后,提醒一下那些尚在孕期的准麻麻。

据说,孕期妈妈有过这样经历的,孩子会更容易缺乏安全感

1、在孕期曾经有不要孩子的念头

子宫内的胎儿能迅速感知母体的情绪,就像准妈妈的欢乐和忧伤一下子能传递给宝宝一样,如果孕妇在孕期内曾经有打掉孩子的念头,那么这种情绪也能 传递给子宫内的宝宝,加大孩子出生后的不安全感。

2、在宝宝出生的刹那间,对孩子有不喜欢或嫌弃的念头

或许是出于对宝宝样貌的嫌弃,或者对宝宝性别的不满意而表现出来的不喜欢。因为人的情绪具有一贯性,出生时表现出来的情绪,也会在日后照顾宝宝的日常中无意流露。爱与不爱,小宝宝能通过大人是否及时回应和拥抱中感知,大人漠视的孩子更喜欢哭闹。

本文Hash:3d3bb3fec8f09e52927645fac8a0c623f20a98f9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