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说对不起没有那么难

周六晚上,高高在卫生间洗漱,他已经淡忘了上午在外语课的那一幕,而我的内心却后悔一整天了,我走过去,坐在小板凳上,抱住高高说,“早上是妈妈不对,下次再也不会那样了,你一喊我我就会停下,不会让你一个人了。我错了,原谅我。”高高也紧紧地抱着我,留着泪说,“我也错了,以后不会了。”

上午外语公开课,我陪着高高听课。热身游戏要家长和宝宝一起参与,高高不干,我只好自己上台热给他看。不时喊他一下:高高快来啊,来试试啊!高高一脸木然的坐着就是不愿动。等到正式上课的时候,大家都在积极的参与,高高却走过来哭起来了,我说怎么了,高高却对我发火说,谁让你叫我参加游戏的?我就不干!游戏已经结束了啊,不叫你参加了,好好上课吧。怎么说都没有用,高高就是唧唧歪歪流着泪的站在我身边,对老师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我心里的火已经窜起来了,这不是无理取闹嘛。这两年,凡是有我陪的公开课他都是不合作,幼儿园的如此,乐高试听课也是如此,有一年的元旦晚会也是如此,百般劝说没有用,简直是非暴力不合作。那一刻我的火噌噌的,再也按捺不住,因为有我在你就这么不配合吗?那我走吧!于是站起来离开教室。高高意识到我是来真的了,跟我一起来到教室外,不让我走,大声的喊着,妈妈!妈妈!我冷冷的说,你冷静一下,进去上课,等你好了我再来。狠着心走出了教学区,就听到高高大声哭着喊,妈妈!妈妈!那声音里,有气愤,有威胁,有抗拒,也有求饶。说实话,那一刻,我的心已经很疼很疼了,可是我也回不了头了,总不能又扑过去重新哄他。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走到家长休息区。看监控里,高高回到教室抹着眼泪,渐渐平静,然后参与课堂活动。等了十分钟,我也是顾不得面子了,回到教室,继续我们这特别的公开课。

这一天,我们带着高高和朋友吃了饭,喝了咖啡,到医院看了湿疹,忙忙碌碌,可是我的心却是那么的疼。为什么我那么冲动,为什么我要离开教室,为什么在他喊我的时候我头都没回?我一定让高高很伤心,让他在小朋友面前没面子,让他孤单的一个人在教室面对了尴尬。平时的我,没有用打的方式惩罚过他,偶尔打下小屁股也都是不疼的。但回想一下,有时会有这种冷暴力对付他惩罚他威胁他也是够无情的。高高的不合作确实有问题,但是我的不够耐心显然问题更大。我想起了在正面管教曾经上过的一节课,我们站在高高的凳子上面,别的家长模仿孩子在下面挨训。那一刻心灵受到强烈的震动,泪流满面。孩子面对高高在上的我们,总归是小小的弱者,需要的是保护和爱。

我在犹豫是不是要和高高说对不起,想想面子比起内心的感受没那么重要吧。这件事情我确实错了,我也应该勇于承担。认错,是我在这件事上唯一能做的了。压抑了一天的后悔和自责在和高高说了对不起之后缓解了。其实本来只是我想和他说对不起来释放自己的内心,我却没想到高高抱着我也会流着泪说他也错了让我也原谅他。真的不能忽视了孩子的内心,这个小小的人儿,已经长大了,他已经学会平等的交流,自省自己的行为。我想,在发生了矛盾之后,这样的坦诚相对也算是弥补感情的方法之一吧。我们在卫生间拥抱和热泪盈眶的交流了之后,出来吃水果。爸爸还在厨房忙着呢,他也不知道我和高高之间的这一幕。之后的两天,高高时常干着手里的事儿,突然认真的看着我,轻轻的说,妈妈我错了。我对他说,宝宝,别想啦,我们俩都忘了这事吧!没事了!

希望 高高迅速的把这不快抛之脑后,而我,要好好的记在心里。

这些不该说的话你有没有对孩子说过

从一个人的说话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同样家长的说话方式可以看出是不是一个称职的家长。都来看看,这些不该说的话你有没有对孩子说过。

父母也难免有说错话的时候,不过有些话却代表了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会对宝宝的一生造成很坏的影响。爸爸妈妈们赶紧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有没有对孩子说过这些不该说的话呢?

“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

说话分析:很多父母以为这样说,就可以解决孩子之间的纷争。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回想自己的童年,好象从小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以为做哥哥姐姐的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就算大的一方心里有什么不满,也只能逆来顺受。

其实解决孩子纷争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年纪的大小,“公平”才是最重要的原则。父母应该换一个角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爱护弟弟妹妹的责任,而不是一味没有原则地让步。

深远影响:若父母长期以这种口吻教育孩子,只会让大的一方对弟妹怀恨在心,渐渐成为手足间的芥蒂;而弟妹则会仗着自己年纪小,认为别人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日后会不断犯错。

“这是姐姐的玩具,妹妹玩自己的。”

说话分析:有时父母为避免孩子们争夺玩具,实行同一款玩具买两件,孩子就不会因为别人有自己没有而产生嫉妒心理。如果孩子间因为争夺玩具而发生纷争,父母便对她们说:“这是姐姐的玩具,妹妹玩自己的。”其实这种教导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借着互相分享玩具的时机,懂得体谅别人的需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从而可以获得与别人分享的喜悦。

深远影响:如果父母经常让孩子意识到某些东西是自己的,某些是别人的,很容易让孩子建立起“楚河汉界”的观念,不懂得互相分享的重要,令孩子之间的关系疏远。

“哪个乖就爱哪个。”

说话分析:家长不要以为对孩子这样说,就能把孩子驯服得服服帖帖。“谁乖就爱睡”反而会向孩子灌输“爱是有条件”的错误观念。父母让孩子觉得,只要表现好些、行为乖些,父母才会爱你一些。长辈这样的心态,会在不知不觉间加剧孩子们的竞争,为了争取长辈的爱,遮掩自己的真性情,以各种方法来取悦长辈。一些自信不足的孩子往往会认为长辈的爱不可靠,愈加自卑。

深远影响:长此以往,孩子会为了讨好长辈和争取他们的爱而努力,令孩子怯于表现真我。即使孩子生活在应以真诚示人的家庭中,都仿如带着面具,活在无形的压力之下。

“弟弟一个人呢,快去陪他玩玩。”

说话分析:这种命令式的吩咐,只会令孩子反感。试想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做自己的事,可父母的一句话,孩子就要放下自己的事去陪弟弟玩,孩子当然会感到扫兴。即使孩子陪弟弟一起玩,也未必出自真心。相反,年长的孩子会觉得父母只顾及其他孩子的感受,却不理会自己,这样无形中可能加深兄弟姐妹间的隔膜。

深远影响:如果父母经常忽视孩子的感受,只会令孩子和父母间的关系变差。父母若经常要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会令孩子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

“她不过是我们家的佣人。”

说话分析:无论发生了什么事,父母对孩子说:“她只是个保姆。”这样的话是极富阶级观念的,让孩子意识到她是佣人,我们雇她工作,我们就有权不尊重她!这样会让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尊重保姆曾为家庭所付出的努力。试想这样的情况,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犯了错,父 母却怪保姆没照看好,这只会令孩子得不到适当的教导,甚至日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懂得承担责任。

12

本文Hash:17015413105de03b537f8a4af1a6ae4e90bb2bdc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