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越提倡挫折教育,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反而越差?

在教育界,“挫折教育”是经常被提到的话题。挫折教育可以让孩子在遭受挫折时,激发孩子的潜能,从而让他们切实掌握知识并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有专家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顺境里,有家长宠爱,因而在独自面对困难的时候,缺少抗挫折能力,家长可以适当在教育过程中增加挫折教育的比重。

因此现在的很多家长和老师也总把“挫折教育”挂在嘴边,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因承受不住压力而轻生”的新闻呢?问题就出在很多家长误读了挫折教育的意义。他们甚至认为就算生活中没有挫折,也要人为创造一些挫折教育孩子。比如有的父会回说”应该让儿子受一下当年自己吃过的苦,不然他就不知道今天的生活有多来之不易“”应该把孩子送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一下“,或者让孩子离开自己一段时间,让孩子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这哪里是挫折教育?分明就是家长为孩子设定的成长障碍,是对孩子人格及心灵进行的错误引导。正确的挫折教育并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而是当孩子感觉不如别人时,父母给孩子的反馈不是批评或对比(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反而是无条件的接受与支持,帮助孩子平静下来,并帮助孩子总结失败的原因,让孩子从内心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进而形成强大的内心。

相信很多家长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也许你小时候就有果这样痛苦的经历:

考试发挥失常,得了很低的分数回家后,父母会因为分数低大发雷霆,觉得“你看隔壁小明,人家怎么能打100分,你只能勉强及格”,有的家长甚至会大打出手。而那张考卷就成了孩子遭受心灵羞辱的根源,他们会觉得,“父母只爱成功的我,不爱失败的我,进一步延伸为“父母只爱表现好的、对他们有利的那个我,不爱失败的、负面的我”。父母这种“有条件的爱”后果极其严重,长此以往,它会使孩子变得容易自卑、自责,甚至是自虐、自杀的根源。

同样的事发生在国外,一个小男孩考试只拿了个及格分,回家后他把考卷放到桌上时,父母一起凑过来看,虽然分数很低,可是父亲看过后幽默地对母亲说:“看,儿子会考试了,当年你老爸考试的时候,紧张得差点儿忘了怎么写名字”,然后和儿子一起哈哈哈大笑起来;接下来母亲安慰孩子说:“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超过你的对手,快洗手我们来吃饭,我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三明治。”这个小男孩得到了父母“无条件的爱”,他能感受到“不管他考了多少分,犯了什么错误,父母都不会因面子受损而破坏他的人格”,所以当他成年经历大萧条贫困潦倒、作品三次被淘汰时,他依然可以笑着面对生活,并在和老鼠共进晚餐时激发出灵感,创造了迪斯尼经典的动画形象米老鼠。

所以我们说: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而这种坚强和内心的力量来自于父母给予的爱和安全感。孩子会从父母给予的爱和安全感中获得精神富足,无论以后发生什么艰难的事,也有信心去面对克服。

那么在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期,父母如何在孩子面对挫折时,给予充分的爱和安全感呢?

帮助孩子总结失败原因,坦然接受失败

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看似是家长“鼓励”孩子的场景,其实是在帮助孩子逃避挫折。比如孩子走路被石头绊倒了,有的家长会边打地面边说:“这块石头真讨厌,把宝宝绊倒了,我们打它一下”。这样的“鼓励”其实是把孩子跌倒归结于“外因”,是石头绊倒了孩子,孩子并没有错。长期以这种“鼓励”会让孩子认为“任何挫折 都是别人的错,不是我的错”,从而导致不敢正确地面对挫折,更不要提体验挫折、克服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后,要告诉他跌倒(产生挫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比如走路时看地面才不会绊到石头摔倒。

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尊重他的选择

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成人的规则,或以自己期待孩子的模样来期待孩子。当孩子见到陌生人不想说话时,父母不过多使用语言或表情干涉,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遇到失败时,才能激发他抗挫折的能力,知道跌倒了如何爬起来。

多陪孩子玩游戏,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生命最初的6年是个性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很多家长反映,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情绪反复无常,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与这一阶段的孩子沟通,更别说表达爱、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了。这时候要提醒各位家长,游戏是这一阶段孩子沟通的唯一方式:睡前玩儿一会儿亲子游戏,孩子能更安心地睡觉;幼儿园回家后玩儿一会儿亲子游戏,他可能会主动交代今天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父母孩子发生冲突时玩儿个亲子游戏,能让父母和孩子忘记尴尬、和好如初。在游戏中,孩子和家长的互动更能促进亲密的情感联结。

早教虽然没有万金油,没有一种早教方法能适应所有孩子,但游戏却是所有孩子都喜闻乐见的成长方式,在早教中,父母付出的时间和孩子感受到的爱永远成正比,你愿意抛弃所有早教理论,放下所有成人的成见、看法、经验、面子、地位,每天都抽出时间单纯地陪孩子玩儿吗?

家庭教育之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

家庭教育有很多种,挫折教育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的受挫能力。父母不应该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应该要引导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家庭教育有很多种,挫折教育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的受挫能力。父母不应该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应该要引导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这种差异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知识经验和心理准备有很大关系。

家长在对待幼儿挫折教育的问题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意识到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有意识地让孩子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让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

学会在挫折中接受教育,这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意识、应付困难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要了解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每一天中的,那些成人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中进行的。

如孩子摔倒了,有些家长会赶紧跑上前扶起孩子,还对孩子说:“这个地面真不好,让宝宝绊一跤,我们打地面。”

这样的结果是使孩子把跌跤归因于外因,不敢正确地面对挫折。正确的方法是帮助他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和应付的对策,比如告诉孩子“走路看地面才不会绊到石头。”

作为家长,应大胆地放下“保护伞”,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做,哪怕是衣服穿得一塌糊涂,哪怕是饭粒洒得到处都是。让孩子在做中体验挫折,学会克服困难。

第三,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即让幼儿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苏格拉底对待打破玻璃的孩子的做法是:让犯错误的孩子独自呆在房子中,让其体验寒冷、体验孤独,使其发现自己的错误继而改正。

第四,父母既要有把孩子置于艰苦和困难中的勇气,又要有引导孩子走出挫折和困惑的耐心。

据统计,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是源于年幼时经历的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孩子在经历挫折时常会产生比较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

一方面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获得战胜困难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增强自信。

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有些挫折的产生无法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来阻挡、回避。对待它们,我们要教孩子合理运用一些心理防卫机制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比如孩子长得黑且受人嘲笑,家长就可以安慰孩子:“皮肤黑更健康呀,我觉得你也很可爱。”

第五,家长对孩子应有适度的期望和正确的评价。

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适度的目标,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努力取得成功。

无论孩子做事是取得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怎样改进,使孩子逐渐明白是非标准,提高心理承受力,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最后,要使孩子对挫折有更强的承受力,家长要自己冷静、客观、积极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即使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和困难,也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颓丧的情绪。

如有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特别受不了挫折,生怕孩子有三长两短。孩子一咳嗽,就急着送医院挂吊瓶;孩子碰到一些困难,家长比孩子还焦虑不安。这种情绪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孩子,使他们变得敏感,不能吃一点苦头。这是家长暗示的结果。

在这类 题上,家长要以勇敢的姿态和积极饱满的情绪面对挫折,展示给幼儿,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

本文Hash:5314e88714b480b5bde1758abe01a4e4b8c2a48f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