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制止孩子第一次的“耍熊”行为

熊孩子,让家长都十分头痛,但是家长为何为让孩子变成熊孩子呢?其实,家长应该早在孩子第一次“耍熊”的时候就加以制止。

熊孩子,让家长都十分头痛,但是家长为何为让孩子变成熊孩子呢?其实,家长应该早在孩子第一次“耍熊”的时候就加以制止。

陈女士最近非常头疼,3岁的儿子特别不让人省心,各种闹、各种疯、各种跳、极其任性。你越是不让他动的东西,他偏要摸一摸,还特别爱搞破坏。带他逛街,只要是他看中某个喜欢的玩具,就吵着非要买不可,不给买就赖在地上打滚……

面对这个“熊孩子”,陈女士非常头疼,却没有什么办法。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朱冬生说,如果教育得当的话,熊孩子就不熊了,正是他们的爹妈把他们宠成了面目可憎的模样。因而面对熊孩子的行为,既不能过于较真,也不能放任不管,使用一些适当的方法能够让这些任性的“熊”行为得到纠正。

及早纠正孩子的“过分”行为

孩子1~2岁的时候,实际上他还不懂得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但是他能够从父母的语言、表情中知道自己哪些做法是可以被接受的,哪些做法是不能被接受的。因此,家长就要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态度,让他逐渐对客观事物有个判断标准。

朱冬生说,父母对孩子正确的语言行为要不吝啬地表扬,如微笑着摸摸他的头告诉他:“宝宝好棒哦。”但第一次遇到宝宝“耍熊”,比如有不正确的语言、行为,家长就应制止,绝不能姑息迁就,应该要让孩子的任性苗头得到及时的遏制,比如孩子打人,家长可以严肃地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

事先约法三章,预防任性的发生

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熊孩子的各种无理要求。比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让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带你出去了。”

如果孩子一上街,就想让父母给他买各种玩具或食物,不买就哭闹不止。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事先就要与孩子约法三章,先说好买什么东西,而不是孩子要什么就随便买什么,最好根据实际需要买合适的东西,而不是完全满足孩子的欲望,要让孩子懂得克制自己。

孩子哭闹,试试冷处理

如果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达不到就哭闹的话,家长不能随意妥协,也不能跟他讨价还价,应该要表现出一副你不怕他哭闹的表情,或暂时离开他,当孩子看到没有人理他时,哭闹一会儿之后他便会无趣地停止哭闹了。

在阻止孩子破坏行为的同时要满足其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很强,看到什么东西都想自己去摸一摸,撕书、扔东西、碰这碰那,这些表面上看起来都像是孩子的破坏行为,实际上是孩子的好奇心在驱使,是儿童的探索行为,家长在阻止他破坏的同时,可以将其注意力转移到满足探索心上。朱冬生说,如果孩子喜欢撕书,可以告诉他,书里面有很多很好听的故事,撕坏了妈妈就不能给你讲故事了,然后拿一些废纸给他撕,让他在满足了好奇心的同时,也知道书籍是用来看而不是用来撕的。

奖惩分明,绝不含糊

当孩子能够主动将玩具分给小朋友一起玩,可以微笑着表扬他,让他知道学会分享是一件能令爸爸妈妈喜欢的行为,是可以得到赞扬。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有些家长喜欢用物质奖励的方法表扬孩子,但要注意物质奖励不要过多、过大,否则很快就会失效。

对于年 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饭,父母不用多费唇舌,过了吃饭时间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不用担心饿坏了孩子,一顿两顿不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的。

孩子的这几种行为应该及时制止

纵容孩子一定要有个度,不能事事依着,对于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父母应及时制止,掌握好教育孩子的分寸,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行为习惯是不当的。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存,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儿女们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学会忍受一时的不舒服、烦心事,甚至忍受必要的痛苦,因此,对孩子如下的几种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绝不能手软,更不能把宽容演变成纵容。得不到就动手孩子们在玩沙子,其中一个抢起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机,未果,一口就咬向对方的小手。结果,推土机如愿到手。解决方法:对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严肃批评,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已经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必须亲自道歉;同时,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他应该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除了批评和讲道理,一定的惩罚必不可少,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呵护和安抚被咬的孩子。从而令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进而自觉摒弃攻击性行为。顺手牵羊孩子给你看一双袖珍水晶鞋,告诉你那是从小朋友家的地上捡的。解决方法:立即带孩子归还物品,让他亲自道歉:“对不起,我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借助“物归原主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3、4岁的孩子没有“物权”概念和所属意识,自认为喜欢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对此,父母千万不要采取“下不为例”的态度。记住那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见了玩具就走不动在超市,你拒绝买芭比娃娃,女儿却紧紧地抱着不放,任你怎么解释也不松手,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解决方法:对孩子表明你的态度:今天不买玩具,因为前不久刚刚买了一套芭比娃娃。如果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无理取闹,不妨置之不理,继续选择其它物品,或者佯装离开,任其坐在地上哭。妥协是不明智的,否则孩子的任性将变本加厉。等孩子冷静之后,通过讲道理或讲故事等方式,使之明白,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欢,撒泼、哭闹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而且令人讨厌。该睡不睡晚上10点该睡觉了,孩子却把娃娃和毛绒玩具摊到床上。解决方法:指指墙上的卡通挂钟,示意孩子到就寝时间了,告诉他按时休息才能保证第二天去幼儿园不迟到。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上床,他们永远没玩够。如果父母允许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难以养成。所以,无论孩子找什么理由,父母都要想办法拒绝。天女散花临睡前,6岁的孩子脱下衣服,随手扔到桌上、凳子上,甚至一只袖子耷拉到地上。解决方法:对孩子说:“穿好睡衣,然后把你的衣服叠好。在幼儿园午睡前,老师不是要求你们都把自己的衣服叠整齐吗?老师还告诉妈妈,你做得非常好,有时还帮助小朋友呢。妈妈知道你是个很讲秩序的孩子。来,妈妈看着表,你准保能在3分钟之内完成,马上开始吧。”说这些话时,不必高声,但一定要柔中带刚。孩子喜欢听好话,妈妈对其好行为的强调,恰是对他的正面激励,在反复的督促中,孩子能逐渐学会自理,并懂得承担责任。我要一次玩个够到了该结束游戏的时间,9岁的孩子却坐在电脑前不动。解决方法:对孩子表明你的宽容度:“好吧,再给你5分钟,把这局玩完,如果还不结束,明天也不允许你玩了。”电脑游戏容易使人上瘾,孩子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规定孩子玩游戏的 间,比如一天一次,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并严格督促其遵守。使之通过服从外在的约束力,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另外,在规定时间的前5~10分钟,父母可提醒一次,让孩子有心理准备,为准时离开电脑提供可能。用谎言掩盖事实8岁的孩子施展“武功”,将花瓶摔得粉碎。当妈妈问起这事,他却说的家里的猫干的。解决方法:鼓励孩子说实话:“告诉妈妈,到底怎么回事?摔了花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妈妈喜欢诚实、勇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孩子。”以此打消孩子的顾虑,鼓励他说出真相,并在第一时间“拥抱”他、表扬他。6、7岁以上的孩子明知说谎不对,却为了逃避惩罚而为之。如果你相信他的话,或者即便不信也不予追究,就等于助长了这一恶习,以致他在谎言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实习编辑:朱小丹)

本文Hash:49048f8ea264ca657c0590b29ba080c9c3e2c947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