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健康行为习惯

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心肝宝贝。家庭教育更显得重要,同样,也加大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难度。如何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呢?

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心肝宝贝。家庭教育更显得重要,同样,也加大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难度。如何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呢?

幼儿在家庭、学校、社会三种环境中成长的,家庭却是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幼儿家庭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幼儿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家庭教育对幼儿热行为习惯养成以及认知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远远超过幼儿园,是任何其他教育都无法替代的。但是,现在仍有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没有能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结果忽视了对幼儿的教育,使幼儿失去了健康、顺利发展的坚实基础。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的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而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则包括许多内容,如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劳动习惯、自控能力、礼仪等。最近,在与家长的个别交谈和普访中才发现,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在幼儿园里,孩子表现的很乖、听话,能积极地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懂礼貌,不打架,不顶嘴,不骂人;而在家里,家长则反映孩子非常不听话,任性,不懂礼貌,依赖性强,什么原因呢?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孩子在幼儿园里已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废止,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让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难以延续和养成。

那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衣物、身体)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扔垃圾);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挑食、按时吃饭睡觉等。

其次,有益于孩子自立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然是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小看孩子能独立完成一点小事,家长如辅以赞同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

再次,有益于孩子良好人际关系: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懂得关心、爱护、帮助他人,这些也是基本的道德原则。

接着,有益于孩子事业成就:集中注意力,持之以恒有毅力。这是影响孩子将来学业成就最重要的一个行为习惯。

最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必要的。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有了好的行为习惯,许多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反之,会为幼儿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

123

家庭教育 良好习惯缔造孩子健康人格

  当前,教育孩子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很多人发现,教育孩子似乎变得比以前更困难了。原因何在?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信息化时代动摇了成年人的权威地位。在信息化时代,成年人并不占优势,他们心怀恐惧,疑虑重重,而青少年则无所畏惧,满怀欣喜地接受新事物。

  第二,独生子女时代给教育带来挑战。

  第三,性发育提前,性教育滞后。当今的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很多问题,让父母们感到担忧。同时,学校和家庭相关教育却非常落后,让问题变得更加尖锐。

  第四,应试教育带来了巨大压力。现在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倾向依然严重,甚至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把早期教育变成了早期摧残。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是对人影响最长久、最深刻的教育。在现今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该怎样做,我给父母们四句忠告。

  第一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现在的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育的荒废。表面上看,学习抓得很紧,学生的负担很重,而实际上,真正的教育却被忽略了。比方说心灵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健康人格的培养等,被严重忽略了。

  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这么一句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就是典型的教育荒废。

  我有一次在北京开会,一所著名大学的老师说,当年考进他们学校的学生,有35个人曾有过自杀的念头,还有700多人说自己有心理问题。想想看,能考上最好的大学,怎么还会有35个人想自杀呢?一定不是因为学习,而是心理和人格方面出现问题。

  如果孩子没有朋友,是比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的问题。孩子成长离不开同伴的交往,长大的过程是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群体性,即同龄人的交往过程;二是在体验中长大。

  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只靠学习成绩,还需要有很多生活的内容。哪些内容呢?我总结出五个方面,也是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五个指标:第一是自信,不自卑;第二是有爱心,不冷漠;第三是有责任感;第四是有自我克制力;第五是有抗挫能力。

  第二句话: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多年的教育研究,让我感悟很深,“关系好,教育才能好。关系不好,教育一定失败”。

  现在很多家庭教育表面上看是个教育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关系问题,特别是中学生的家庭。我们采访过13个早恋发生性关系的中学生,分析发现,他们有许多共同特点,比如,半数以上是学校公认的好学生,他们发生性行为,包括怀孕流产的事实,父母和老师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分享一个让我感动的故事,一位农村妇女得知读高二的女儿怀孕之后,差一点晕过去,但她使劲控制自己,镇静下来。随后,她鼓励女儿说,“不要怕,只要我们有勇气,什么难题都能解决。起来跟妈妈走,去医院。”到了医院,她用自己的名字挂号,征得女儿同意后让女儿做了人工流产,并打电话给学校说女儿得了急性阑尾炎,请假20天。她自己也请假在家里精心地照顾女儿,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妈妈无微不至的照料、宽容和呵护,把女儿感动得热泪盈眶。女儿康复后,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考上了北京一所著名的大学。这个故事也说明,关系好坏,决定教育的成败,改变教育从改变关系开始。

  好的关系是相互理解、信任、尊重、帮助。底线是,当孩子遇到麻烦和危险的时候,敢于对你说。怎么样做到好的关系?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有优点,你一定会发现孩子有合理的积极的方面。你越肯定,他会做得更好。这在父母跟孩子交流时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句话:习惯决定孩子命运

  培养良好习惯,是形成孩子健康人格最重要的途径。很多孩子之所以有很多毛病,是因为养成了很多坏习惯,管不住自己。

  美国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一种动作重复21天,就会初步成为一个习惯。如果这个动作持续了90天,就会成为一个稳定的习惯。所以,习惯一定是某种行为长时间坚持训练的结果。父母教育孩子的最高水平,莫过于习惯的培养。

  我们经过研究,总结出习惯培养的五个步骤。

  第一,提高认识。要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就得让他对培养好习惯产生强烈的向往。

  第二,明确规范。好习惯的要求一定是非常明确的,不是模糊的,更离不开细节的指导。

  第三,坚持训练。习惯养成的过程,一定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

  第四,及时评估。孩子都有健忘症,年龄越小忘性越大,养成好的习惯必须把奖励和惩罚结合起来。

  第五,形成环境。家风、校风、社会风气对养成好的习惯都非常重要。

  第四句话: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

  我认为,让男孩子早于6岁上学,是不好的选择。为什么?一个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相当于3岁半女孩水平,读写能力、手指运动神经都比女孩发育得晚。在小学阶段,很多的问题儿童、所谓的差生都是男孩。而且,当前小学教育还是比较偏重于语言的传授,缺少动手实践,这也不利于男孩发展。加之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娇惯,使孩子没有运动的机会,于是出现了学业、体质、心理等方面的危机。

  如何化解男孩危机、因性施教?我们首先要改变对男孩子的态度,把暂时落后看作是个特点,不是缺点,多一点鼓励、宽容、帮助。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要给予更多关注,母亲要更加选择放养孩子,不要什么事情都替他操心操办。

  男孩、女孩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有差异。女孩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是语言的沟通、聊天和阅读。男孩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是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和参与体验。所以说,女孩需要更多一些阅读、情感的交流,男孩需要更多的一些运动和动手操作。您还可以阅读“一个不吼不叫的妈妈胜过10个好老师”,了解更多亲子教育知识。

本文Hash:bb45c7721a2320cdc6cd20cca4e0862851f01b9c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