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太唠叨不利于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会被各种琐事所烦恼,这也致使他们会养成唠叨的习惯。研究证明,家长太唠叨会让孩子更不听话,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当采取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们。“我今天要颁发的是‘好妈妈奖’,因为我的妈妈特别爱护我关心我……”在上周末举行的一场“家长(微博)沙龙”活动期间,多名小朋友给妈妈颁起了奖状,妈妈们接过奖状后非常感动:平时调皮不听话的孩子也可以变得这么懂事。家教专家表示,父母们平时应该注意教育方式,比如自己的唠叨与孩子的不听话实际上是在“争夺掌控权”,孩子被否定就会缺少积极性,多多沟通,让孩子自己来安排他们的时间,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在家庭教育中,您是否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父母认为孩子不按照自己的安排做事,孩子抱怨父母不理解他们的需求……上周末,由上海市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与12355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一期“静安·教子有方”家长沙龙成功闭幕,活动中沙龙专家为到场的家长和孩子创造了许多增进交流的环节。“我今天要颁发的是好妈妈奖,因为我妈妈特别爱护关心我……”参加活动的一个二年级小朋友手中拿着发给妈妈的奖状说道。这正是此次沙龙闭幕活动中的一个创意环节——家长与孩子互相颁发奖状,让亲子间开启发现优点的眼睛,表彰彼此的优点,感谢彼此的努力,“你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小朋友,希望你能继续保持下去。”妈妈回应道。在交换了奖状之后,母子二人在台上的拥抱赢来台下掌声一片。活动的另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匿名写下想对父母说的话,再由主持人念给家长听。“爸爸妈妈非常好,将来要给爸爸妈妈买一所大房子。”主持人手指着这位小朋友附上的画,在座的家长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我的妈妈非常好,但我希望她不要太凶。”另一个小朋友说。孩子们通过这个环节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也让家长们更了解孩子的想法。“我之前很爱唠叨,孩子不听话,但是最近我发现不用我说孩子也能自己安排假期,很自觉。”一个母亲很高兴地向其他家长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感受,许多家长回应表示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家长沙龙落幕,许多家长都表示从中收获到了很多,一名家长总结道,“我们之前比较消极,总认为自己是过来人,没有找到交流的诀窍,这次我也总结出三点:对孩子的教育不打骂、要留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

唠叨父母教不出优秀孩子

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又听话又优秀,孩子为什么有时候会越唠叨他们越叛逆呢?父母是否了解过这些?看看本文就知道父母的唠叨的“杀伤力”有多大了。

调查表明,青少年最不喜欢父母唠叨,而且这并不只是中国的特色,无论日本还是美国,全世界的孩子们都是如此。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而反抗的现象,在心理上叫做“超限效应”。

其实,唠叨是一种变相施压。父母利用孩子的弱点和权威给孩子施加压力,以求孩子达到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目的。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总认为自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事情,父母的唠叨和干预破坏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必然激起他们的强烈逆反。

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他们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有时更容不得家长的过度唠叨。青少年阶段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阶段。他们要自我发展,但是知道还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他们认为自己会有很强的自制力,想干出一番名堂,但是也知道,由于知识面的缺乏,还要去继续学习与奋斗。在这样情况下,青春期青少年有一种闯荡的特点,当然还有一种自闭的特点,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同龄的孩子,而不愿意告诉家长。所以当家长过度询问和建议,即使是正确的,但由于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嘴上说的也是持反对意见的。这种青春期逆反心理,是青少年阶段正常的心理状态,家长不必过度惊慌。

父母们爱唠叨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其一是不自信也不相信孩子;其二是急于求成;其三是不懂得倾听和不善于与孩子沟通。

对孩子总是不放心,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教导孩子,不自觉地一次次地重复,错误地认为,一次不听,就说两次,两次不听,就说三次,只要自己多说几次,他们总会听进去吧。

这恰恰忽略了孩子是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别人的话要通过他的消化才起作用,而且孩子对事物逐渐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父母的观念和习惯往往和孩子有很大的差异。父母不懂得耐下心来听取孩子的意见,一味的灌输、强化自己的观点和要求,结果导致说了没效果、没效果更要说的恶性循环。

那么,父母该怎样避免对孩子唠叨呢?

1.相信孩子,尊重孩子,鼓励孩子,适当督促,少批评。相信孩子喜欢美好的东西、渴望成功,相信孩子有向上之心并能够自己要求和管理自己,适时适度引导孩子,响鼓无需重锤。孩子做得好,要多表扬多鼓励,不要动辄批评孩子。孩子的事让孩子做主,尊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对待生活。

2.不信口开河,不强行命令,不事事叮嘱,多和孩子讲悄悄话。

3.就事论事,抓大放小。直接面对当下的问题,就事论事,用尽可能简明的话语来表达,孩子忘记了什么事,我们就提醒他;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我们就告诉他错在何处,可说可不说的就不说;同时有好几件事要说的,就拣一件最重要的说,其他的事情等这件事了结后再说。

4.适时放手,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包办代替,不监督孩子,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让孩子管好自己,主动学习,主动做自己的事。

本文Hash:30e1820b34c4780a862e0f3616398ac62e30eb7b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