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他需要教育与被教育双方用心去描述。好做好这门艺术,作为教育者,家长应当树立正确观念,应当把孩子当成朋友。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家庭教育才能更加顺利进行深秋的阳光从窗户洒进来,使客厅显得格外温馨。某个周末下午,我应邀到朋友小徐家里做客。小徐和小刘夫妻在同一个出版社工作,都做过我的书的责任编辑。正当我们在客厅闲聊时,他们十来岁的儿子小胖上补习班回来了。“美女,请签字!”儿子拿出一份成绩单递给小刘,让她作为家长在上面签字。“小胖,不错!上回考85分,这次考了92分!”小刘签过字后说:“小帅哥,过来,美女奖励你一个Kiss!”说着,她抱过儿子的头,在他额头上亲了一下。之后,小胖蹦蹦跳跳地出去玩了。看这情景,我只能用“目瞪口呆”形容我的表情。见我这付样子,小徐笑着说:“我们家一向都是这样子。我俩一直都把孩子当作未来几十年的朋友对待!”这次我只能用“震撼”形容我的心情了!我见过很多亲密的亲子关系,但没见过如此亲密的亲子关系!这是一种怎样的一种亲子关系?!他俩把孩子当作朋友朋友对待,那至少要做到以下三条:第一是平地等对待孩子,第二是完全信任孩子;第三与孩子是互助的。“平等”、“信任”和“互助”这三个词看上去很朴素,但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国家长来说,要做到是不容易的。当时,我正在研究情商理论,创作我的《情商密码》一书。“平等”、“信任”和“互助”,它们都是现代情商理论中的关键词。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想到了“高情商家长”这个词。实事求是地讲,作为编辑,我认为小徐两口子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过人的专业能力,但从他俩对待孩子的态度中,我看到了他俩作为家长的高情商。于是我的灵感出现了,当时就萌发了创作本书的念头。这样,我开始研究家庭教育的问题。关于家庭教育的功能,我认为家长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和习惯,以及掌握将来进入社会后的基本生存能力。也就是说,家庭教育的作用主要是教孩子如何做人。至于孩子的知识学习,应以学校和老师为主,所以,孩子学习知识不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家长只起辅助作用。高情商的家庭教育是以家长和孩子的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前提,把感情与家规融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素质和生活能力。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符合以下四条标准:第一,尊重孩子,平时以鼓励为主。第二,能让孩子强烈地感受到家长的爱和家庭的温暖,从而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第三,有利于孩子的长期成长。比如,孩子不肯做家庭作业,给孩子一巴掌,孩子可能马上就做作业,但这会激起孩子内心的反抗,下次有机会又会不做作业,所以这不利于孩子的长期成长。第四,有利于形成孩子良好的人格(如诚实正直、尊重他人、承担责任等)和习惯(如自觉学习),并且掌握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我以为,家庭教育能否成功,实际上只取决于“是否尊重孩子”和“是否有良好的家规”这两大要素。目前中国相当多的家庭教育效果不理想,实际上是这两大要素失衡造成的。严厉型家庭教育有家规但家长不尊重孩子;溺爱型家庭教育尊重孩子,但没有家规(即使有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要做好家庭教育,首先要求家长能转变传统的观念(比如平等地对待孩子)。家长都是成年人,要转变传统观念不
一件容易的事,但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只要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们会愿意为了改善孩子的命运而转变自己的观念。所以,家庭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还是一个方法问题,即家长对孩子感情的“宽”与“严”这种分寸的把握;要把握好这种分寸,就要求家长具备很强的感情自我调节能力,而情商则是一种调节感情的最实用而又有效的工具。孩子的命运取决于家庭教育的优劣,而家庭教育的优劣又取决于家长情商的高低,所以,我将本书取名为《高情商家长培养孩子的36个精彩故事》。目前图书市场上家庭教育类图书已是百花齐放琳琅满目了。本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标本兼治。大多数亲子图书的重点是如何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然而孩子身上问题的根源都在家长身上,如果只谈孩子问题那是治标不治本;本书则是通过孩子对不良行为原因的剖析,重点解决家长身上的问题,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第二、理论基础扎实。“情商决定命运”,这种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情商是如何决定命运的,就无人提及,更别说用情商理论来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目前亲子类图书多是介绍家长(或老师兼家长)的育儿经验为主。虽然他们的经验让读者感到亲切生动,但经验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将经验升华为理论,它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惠及所有读者。本书以现代情商理论为基本工具,针对中国家长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理论与经验并重,不仅逻辑性更强,普遍的实用性也更强。据我所知,目前市面上没有将情商理论用于家庭教育的图书。当然,有很多提高孩子情商的图书,但那多是挂羊头卖狗肉,算不了真正的情商亲子图书。第三,注重可操作性。说到底,家庭教育能否有成效是需要家长采取具体有效的行动,而不是喊几句空洞的口号,它必须具备可操作性。但目前大部分亲子类图书开始励志化,变成了“心灵鸡汤”,缺乏可操作性,读者无法“照猫画虎”。第四,长短兼顾。目前亲子类图书多是以如何提高孩子当前的学习成绩为主,它们在当前这种应试教育条件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孩子有个好成绩并不代表孩子就一定有个美好的未来;相反,从长期效果来看,如果不教孩子一些做人的基本常识和能力,孩子的命运还是得不到改善,所以,本书既关注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种近期目标,更关注长期目标,即如何改善孩子未来的命运,成为一个成功而又幸福的人。第五、理念先进。现在情商类图书很多,但它们都停留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戈尔曼《情商》的水平上。《情商》确实是一部开山之作,是一块里程碑,但十几年来情商理论发展来很快。戈尔曼将情商划分为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和人际关系的管理。这种分类显然不如将情商划分为认识感情、利用感情、理解感情和调整感情这四种能力科学,这样不仅能让人更容易接受情商理论,而且能在实践层面进行操作。我的《家长情商》就汲取了大量的情商研究成果,不仅理念更先进,而且更切合实际。现代意义上的情商理论诞生也才不过二十来年,情商理论的应用在中国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因而本书难免会出现一些谬误之处,所以,欢迎广大读者和专家给我提出宝贵意见。
本文Hash:f4d0487e5a1ba5dbfd5f2f960e7b80e22c4a9723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