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了小学该去哪里?

家长的烦恼

这两天,徐先生特别烦,为了孩子上学这点事,他伤透了脑筋。儿子是2001年11月出生的,今年6月幼儿园大班毕业,按道理9月份孩子就该进小学读书了。可是按学区所在小学规定,今年招收的新生必须是在2001年9月1日前出生,徐先生的孩子差了两个月,到学区小学和热点民办小学一问,学校今年的生源已很紧张,像徐先生这样的情况,只有等到明年才能让孩子入学了。

“那时候,我和爱人都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就让孩子提早一年上了幼儿园,没想到到了上学年纪就衔接不上了。”徐先生很懊悔,“早知道这样,也不会提早让孩子上幼儿园了。”

培训班吃香

这段时间,其实有徐先生这种情况的家长还不在少数。某幼儿园大班的蔡老师告诉记者,许多有这样困惑的家长大多会把孩子送到社会上的各种培训班,对此,许多培训班也开设了从周一到周五的“白托班”,吸引家长送孩子来。

据记者了解,学前班,在上世纪80―90年代盛行一时,那时候幼儿园教育还未全面普及,城乡依托小学开出了学前班。现在学前3年幼教已经很完备,学前班就取消了。而如今,各类培训班看准了这个空缺。记者通过走访家长和专家,了解到“望子成龙的抢跑心态”催生了培训班周一到周五“白托班”的增加。

家长抱希望

家长陈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已经到了上小学年纪,因为他是早产儿,还是感觉他比同龄人嫩一点,再读一年大班吧,学不到什么东西,学外语很好,希望通过这一年时间让孩子到培训班学点才艺。”大部分家长都有这类想法,想让孩子在读小学前上培训班,多学知识。

这样的情况全国都很普遍,近日,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黄建明针对这种现象说,抱着让孩子提前跑、胜人一筹的想法对孩子并没有好处,有些孩子通过学前培训,小学一二年级的确在课堂上懂得比别人多,但到了高年级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就不足了,成绩反而落到了后1/3。所以,黄主任建议这些孩子不如重读一年大班,慢慢适应校园生活。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生理、心理方面的条件确实够成熟了,可以选择生源不太紧张的小学就读。

不该说“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妈妈求求你了

教育学家克劳蒂娅认为:从小到大,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有连续性的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会受到上一代的极大影响,往往将父母用于我们身上的一套,纹丝不动地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奖惩便是一项传统的工具。

先说惩。传统教育中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已被现代文明和公众舆论所抛弃。国家法律也不允许父母再打骂孩子。

再说奖。现在家长一般用奖励的办法来教育孩子,为了让孩子安静一会儿,妈妈常说:“别说话,一会儿给你买冰淇淋。”这种方法也许当时有效,用多了就会失灵。

其实孩子不需要贿赂,不需要用交换的方式使自己变成一个好孩子。从本性上讲他们自己是要做好孩子的,孩子的好行为产生于他们自己的意愿。孩子只有在自觉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原则的遵守者。纪律约束应当建立在相互尊重及合作的基础上。如果他们知道大人是尊重他们的,他们就会接受大人的领导和指导。

最怕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奖励不管用,惩罚不能使。孩子识破了大人的一切动机,软硬不吃。家长恐怕就只好说:“妈妈求你了!”

但是就连这句话也不能说,因为说了这话就意味着家长缴械投降,孩子会从内心里更加蔑视你,纪律约束的基础就土崩瓦解了。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父母教育失败,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许多情况下,孩子是被家长的话逼出家门的。

冲突爆发时,家长与子女双方都摆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有些父母利用孩子依赖性强的特点,动辄就用抛开不管一类话来恐吓孩子,发泄自己对孩子的不满。不少任性要强的孩子,因为忍受不了父母的嘲弄逼迫而离家出走。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父母说出这句最后通牒式的话来,想逼迫孩子就范。当然这话并不是当真的,只不过想以它来结束这场口舌之争。

但是孩子没法应对。他当然不想离家出走,可一旦就此低头,便会显出自己的软弱,难道就这样屈辱地留在家里?那还有什么自尊可言?

他当然要逞一回英雄。“走就走!”就这样真的离家出走了。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用这句话来要挟子女,迫其改过。孩子有错,应该明确指出,即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让他感受到父母的慈爱和深情的关切,从而产生自强、自信、向上的力量。

否则,即使孩子一时屈服了,也于事无补。

本文Hash:6fe1ab7651cf1e12e5f46a2d45ec22dc7b84a9ec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