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

如果知识是肥料,那孩子们需要的绝对不仅仅只是肥料,他们还需要阳光和雨露!我们要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去关心其他人,如何去欣赏、珍惜生活,告诉他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决不仅仅是分数的多少可以决定的,带着他们去体验各种美好的事物,去领略生命的美丽,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感动、学会为自己也为别人负责。

马加爵事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人们从最初的震惊、难过到后来的愤怒转向了现在的思考。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冷静而客观的思考。为什么一个风华正茂、才智出色的大学生会这么残忍、这么冷静地杀害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伴和朋友?为什么只是很小的起因却造成宛如深仇大恨的结果?他那隐隐带着稚气的脸孔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我们从这个事件的现象中究竟看到了什么?

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是被整个人类社会所接受、所认同的观点,在我们这个有着两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自古就把读书看得比天还要高,从当年的科举制度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中就可以反映出中国人对读书这两个字的深层理解。虽然已经到了21世纪的今天,但是在很多人的眼里,教育就是读书,就是做学问,就是考试,就是分数。然而,我们要思考的却正是这个问题:教育真的就只是这些吗?

马加爵从小成绩优秀,尤其在理科方面更是突出。他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是从小父母和两个姐姐对他宠爱有加,对待他的教育问题和一般的富裕家庭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全家人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他也确实给家庭争了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云南大学。在犯罪心理学家李枚谨教授给他做的心理报告中曾经提到,当询问马加爵最感成功的体验时,他回答说是物理竞赛得了一等奖和考上云南大学;问他的个人爱好有哪些,他回答是理工科。从这些问题中不难看出,按照传统的评价标准,这样一个喜欢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可是,事实却无情地向我们证明了这个观点的错误,就是这个“优秀”的孩子用无比冷血的手段杀害了4个和他一样的花季少年!难道仅仅用贫穷、性格内向就可以对这一事件进行合理的解释吗?从古到今,有多少出身贫寒、性格内向不张扬的青年才俊历经风雨,克服困境,为人类、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自尊、自爱、关心他人、热爱生活,成为时代的典范。因此,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与贫穷的环境、内向的性格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才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马加爵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这一代人的父母由于自己没有赶上好年代而把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学业有成,考上重点大学,出国留学,过上好日子,为家庭争光,为自己争面子。给孩子报各种不同的补习班,让孩子学各种不同的技能,只要孩子的分数达到要求,其他事情都可以由父母或其家人代劳,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孩子,只要你学习好,考试分数高,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用你来做,爸爸妈妈为你什么苦都愿意吃。”孩子们变成了学习的机器,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学的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处,他们只知道,只要考得好,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就能够达成几乎所有的愿望,他们对世界、对生命的认知就仅仅停留在课堂、补习班和各种考试的试卷中。正是由于这种狭隘的认知观,使得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不均衡,由于从小到大只是 接受别人付出的爱而从来没有给予过爱而使得他们普遍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接受的爱都是不需要回报的。

马加爵事件出来以后,各地又爆出许多类似事件,这使得我们不得不严肃地反思我们的教育问题。我们的教育是不均衡的,只偏重于智力教育,而忽略了一个人其他方面的教育,如人格教育、情商教育、人生教育,还有道德、法律、是非等方面的教育。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需要的不是只懂得考试的人,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可是,现在的教育状况和当年马加爵们的教育现象又有多大的改变呢?周末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参加各种学科补习班、技能补习班的孩子和当年相比又有多少变化呢?当我们看见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被繁重的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导致厌学甚至厌世,当我们看见越来越多的孩子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以逃避现实无情的压力时,当我们听到无数的孩子如同马加爵那样提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这些成年人还能无动于衷吗?还能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吗?

孩子都是可爱的。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共同的、与生俱来的特点,那就是:单纯,善良,渴望被重视,被同年龄的团体接受。我们教育的前提应该是以不扼杀这几点为前提,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的责任。孩子不是父母用来满足虚荣心的工具,不是老师拿来衡量绩效的砝码,他们是人,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在书本里学习知识,还需要在大自然里吸取营养;他们不仅需要老师和家长教会他们知识,更需要教会他们怎么生活、怎么做人。他们就像娇嫩的小花一样,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去滋润和浇灌他们幼小的身体和心灵,每一种营养都不可缺少,只重视一种而忽略了其他的几种都会使小花的生长受到扭曲而导致变形,这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从家长、老师教育工作者到社会都要意识到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格教育、生命教育,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青春期的女孩需要怎样的教育 教育专家观点

  半数家长不懂青春期教育

  由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做的家庭教育调研显示,目前很多中国家长对青春期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并不清楚,对青春期教育开始的时间(6到18岁)也存在认识误区,有近一半的家长认为是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另外,有93%的家长在孩子提出青春期有关问题时不知如何回答。对于孩子的早恋,家长看法分歧明显,48.6%的家长认为要尽量制止。家长普遍反映,“叛逆心理”、“沟通困难”是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时面临的最大困惑。

  女孩要精养 6岁前很重要

  对于女童的教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认为,1-6岁没教育好,12-18岁的青春期教育就成了大难题。从小缺少父爱的女孩子,长大后容易早恋。因为“恋父”情节,一些没有父爱的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容易“爱”上一些年长的男性。因为孩子在6岁前,心理依恋很严重。到了青春期,父亲更要经常跟女儿沟通。女生对异性的价值判断,往往是从认识父亲开始的,家长务必以身作则,并教给女儿一些与异性交往的技巧。李玫瑾还建议,若家庭有12岁以下孩子,父母最好不要异地就业或调动。

  女儿初恋可与她写信交流

  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她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个男孩子,结果学习成绩就下降了。后来妈妈发现了她的秘密,却没有当面责骂她,而是让她报名参加了一个暑期的夏令营。待女儿回来后,妈妈就问她,在夏令营里是不是见到了很多优秀的同龄男同学。女儿就说是啊,妈妈就告诉她,以后到了大学还会有更多的朋友结识,如果这么早就把自己的青春付出了,不是错过了一片森林吗。妈妈的这个劝诫是有效的,女儿果断地决定将这份朦胧的感觉埋在心底。

  专家支招养“千金”

  ○利用电视、报刊及生活中的情景,自然、恰当地进行教育,也可通过讲述发生在朋友孩子身上的故事影响她。

  ○充分的引导和关爱。青春期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变化、生殖器官构造和卫生保健,一般家长难以启齿。家长可买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青春期科普读物,放在桌上让孩子自己看,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警惕女儿身上的变化。孩子以下现象值得家长警惕:有旷课行为,深夜不归;与校外不三不四的人接触;上课神情恍惚;精神亢奋,突然狂喜狂悲;鬼鬼祟祟,嘀嘀咕咕;过分追求打扮;突然大手大脚;突然不爱讲话,眼神发呆;成绩明显下降;饮食起居不正常,常常往外张望等。

  ○父亲要承担起责任。其实,女儿最初对于异性的看法来自于父亲。爸爸们要教育女儿如何看待对男孩和他们的“表示”。

  ○做孩子的榜样。为人父母要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如果大人在私生活上表现很随便,口无遮拦,说些粗俗低级的话,会对孩子起到负面影响。

  ○书面谈心。书面语言给孩子留下反复体味的人生哲理,供孩子思考、记忆,常常成为面谈有力辅助,特别是遇到一些当面难以启齿的内容。

  久久健康网母婴频道的小编温馨提示: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指出,发现女孩子早恋后,父母应该尽早介入,但不要面对面地质问,而是通过写信的方式来交流比较好。家长不妨写封信祝贺她长大了,也可以把自己的初恋故事讲给她听。再就是告诉孩子真爱是什么,还有爱需要承担的责任,最后,就是要充分信任孩子,让她自己把握好分寸。

  (编辑:荀满满)

本文Hash:1f28d4ddc2ba64d055a9ea7b15f66f13280d728d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