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应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昨天上午,高奶奶反映孙子的遭遇:“我孙子在杭城某甲级幼儿园读大班,他人有点皮,幼儿园老师把他放到桌子上不让下来。他要小便,老师也不让他下来,还说了就不给你下来,我很生气。”

据高奶奶讲,这件事发生在上个月,她是前几天才知道的。“孙子要上小学,儿子来拿户口本,说起了这件事,我就很气愤。孩子要小便也不让,这样的老师是不是很过分?”

昨天上午,高奶奶特意跑了一趟幼儿园,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下午3点,记者致电高奶奶,她还在生气中。

管教调皮孩子,幼儿园到底是不是像高奶奶所说,搞“体罚”?

记者随后联系上该幼儿园管教学的一位负责老师。

一说起高奶奶的孙子,这位老师对这个男孩印象很深。

“智力上肯定没问题,就是好动,一分钟也停不下来。他马上要读小学了,我们老师看着挺急的。”

去年10月份,男孩父亲和老师交流过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老师送给男孩四个字:静下心来。

对男孩奶奶反映的事情,这位负责老师说,那是去年10月的事情了,并不是高奶奶说的那样。大班了,为了幼小衔接,幼儿园教学会比小班、中班严格一点,需要给孩子做一些规矩,以便他们适应小学课堂。比如在大班,孩子们在上课前,都要去解小便,上课的时候就尽量不去。男孩上课上了一半,有点坐不住,要去解小便,发生了好几次。老师说:“当时在‘做规矩’,那次可能没有马上让孩子去小便吧。”

据老师回忆,当时孩子不是站在桌上,而是让他在教室坐着,不要去小便。“罚站桌子”这件事的经过是,有一次午睡,男孩睡不着,影响到其他小朋友。老师喊他睡到老师旁边的桌子上,安静了,再回去。

这位老师说,目前对这类孩子幼小衔接的教育,大家都觉得比较难把握。

“幼儿园老师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做过头了,家长有意见;不管吧,这样的孩子到小学里,会很不适应,影响学习。”今年幼儿园毕业汇演,幼儿园专门把男孩的妈妈叫来,让她到后台一对一管牢男孩,怕他到处跑。

幼小衔接:激励孩子是关键

幼小衔接该注意什么?

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而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更加剧了这种不适应。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在幼儿园里,由于幼儿教师时刻关心着孩子在园的全天活动,对孩子的照顾比较周全,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老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作业会比较多些,因此最初会使孩子不易用适应,进而出现抗拒心理。因此,家长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生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从而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其次,家长要注重儿童自信心和任务意识的培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事。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基础。平时家长要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并鼓励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如:扫地、整理衣柜、收拾碗筷、购买简单的物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幼儿园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进入小学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育,课间休息时是充分自由的,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习生活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自己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孩子不仅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还要能独立解决原来由幼儿园老师帮助解决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在入小学前关注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前提。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除了会自己吃饭、穿衣、睡觉外,还要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大胆地说,懂得讲卫生和注意保护自己,等等,特别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拉。

(三)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学龄前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会感到与幼儿园的生活相比有着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在小学里,许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比如:自己记作业,鞋带开了要自己系,下雨了要自己打伞,自己背书包,按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这些事情小学老师是很少过问的,也不会去教孩子,都需要孩子在入学前就具有一定的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加强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的准备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准备,也包括前阅读、前书写和初步计算能力的准备。入学前,家长要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有意注意、记忆及观察能力的培养。阅读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期除了上课的书以外,我们都会要求孩子每天的书包里都要放一本课外书(但要写名字,以免丢失)。这里所说的阅读准备主要是指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训练时成人应从让孩子喜欢看书开始,然后会一页一页、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看书。还可以让孩子接编故事,仿照讲述,看图讲述等。这样对孩子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是有力的促进。

(五)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上学后每堂课有40分钟时间,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听讲,现在需要家长多培养孩子安静专注的做某一件事情。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罗嗦反复地说,一句话说得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这样的罗嗦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孩子很难直接辩别出哪些是要听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对什么都不认真听,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大人要对孩子听的习惯负责。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家长要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整理书包。要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

(六)加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进入小学,进入一个新的交际圈,表达自然就显得重要起来。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自然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学校不原表达自己的孩子,很难让老师、同学在短时间内了解他、喜欢他;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别人很可能会忽视他,认为他懂的少。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害怕到学校去。

因此在入学前,家长要给孩子机会表达,帮助他组织语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面临着新的伙伴群,要使孩子顺利过渡,处理好与新伙伴的关系很重要。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就要积极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儿阶段孩子的社会程度不高,他们在群体中习惯接受别人的帮助,而很少想到帮助别人,有了纠纷常常求助于老师,缺乏经验自行解决矛盾的能力。因 家长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比如让孩子主动与不认识的小朋友打招呼,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时能谦让,还可以教孩子一些解决纠纷的方法。

(七)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忍耐,学会与小朋友分享。

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尤为重要。首先家长要对孩子形成一个正确评价。一直以来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成长的孩子,许多都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所以心理的承受能力差。有些家长采取的赏识教育方法是,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做得如何,都千篇一律用“你太棒了、真不错!”之类的词语表达赞赏。虽然这些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但空洞的评价也会造成孩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一旦当孩子面对更公允的评价时,孩子会发现自我评价和实际能力的巨大落差,而难以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否定。从而打击了孩子原本脆弱的自信心,或者变得更加任性,不能面对现实问题,甚至朝着相反的方向:更加自负,盲目自大。所以家长的评价要具体,要让孩子能正确认同自己的优缺点,认同别人的优点。同时给与孩子一个具体并能达到的努力目标,鼓励孩子完成目标。

其次让孩子明白大人没表扬我不代表我做的不好。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经常得到表扬。但进入小学后,老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表扬每个孩子。这时,孩子也会感到失落和怀疑。要让孩子从这种失落和怀疑中走出来很重要。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暗示:没有表扬我,不等于我做的不好,下次我会做的更好。还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鼓励:比如把自己的画展出来,家长即使不经常表扬孩子,但也要让他知道您对他的每一个进步都有所关注,并感到自豪和骄傲。

其三,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将来如小学后,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产生了摩擦,因自理能力的欠缺遭遇尴尬而受到同学嘲笑等等,这些小挫折都是有可能遇到的,怎么办?让孩子知道,谁都会遇到这些事情,大人小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些事情,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太在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伴,要让孩子慢慢懂得,与同伴相片要学会分享、合作,不可能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幼儿园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早点学习汉字,拼音等,于是会向幼儿园提出质疑,那么孩子在幼儿园期间都应该学一些什么能力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1幼儿园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1、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和执行的能力(健康生活—常规习惯)

进了幼儿园,孩子学会了把玩具放回原处,学会了离开教室的时候,听老师的口令,学会了自控,知道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不能随便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能随意打断老师说话。常规教育对幼儿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里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养成的好习惯会受益终身。

2、培养孩子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

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爸爸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在幼儿园里孩子学会交朋友后,不仅会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于孩子长大融入社会均有好处。

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生活)

在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对这么多小朋友做同样的关照,教师会耐心的教孩子怎样做事、怎样照顾自己、怎样克服困难,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这个观念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总有一天孩子会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4、培养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多元智能)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过分注重识字、算术等方面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开发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其中语言领域的能力有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文字阅读能力;自然领域的能力有感觉、观察能力;艺术领域的能力有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表现与创造力。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及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在各个领域中学习并有所掌握。在对孩子智力开发的同时还要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孩子自身素质。

5、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素质教育)

有位革命家曾说过:要想学习好,先要学习做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因此不能忽视幼儿的社会属性。即他们的社会能力、品德行为方式和对情感、情绪的把握。如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解决活动中同伴间的纠纷,懂得爱周围的人,理解别人,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

6、培养孩子专注力

“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是幼儿的基本特征之一。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专注力,对幼儿以后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2宝宝上幼儿园之前需要培养的能力

1、对生活的自理能力

宝宝上了幼儿园之后,尤其是全托的幼儿园,是需要自己独自吃饭,喝水,上厕所等等的,而如果宝宝上述的自理能力不强的话,不只是会挨饿,尿裤子,还会使他害怕上幼儿园,所以说,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半年,家长就应该慢慢的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 理能力,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吃饭,就算是弄到身上,吃不完,家长也不应该训斥孩子,而是应该鼓励他,慢慢的孩子就能够自己独立吃饭了,喝水,上厕所,也都是同样的道理,孩子在幼儿园里这些基本的都能够自理的话,也就不会为离开家而感到极度的恐慌了。2、说话和倾诉能力,言语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里,有很多的孩子都在一起,如果孩子不能好好说大家都明白的通俗的话语,不能向老师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不只是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老师和孩子沟通的话,也会比较困难的,所以这就要求家长在开始教育孩子说话的时候,就讲普通话,讲大众语言,如果是说一些儿语,或者方言,或者局限于家里知道的语言,会使老师和孩子的沟通增加重重障碍的,这样时间长了,也会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而孩子还应该具备向老师倾诉的能力,比如被欺负了,或者尿湿裤子了,都要积极像老师报告,不然受伤的是宝宝。

3、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的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是上学了,不管是管的比较松的幼儿园还是将来越来越紧张的义务教育阶段,都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即使是周末或者是假期,也不能受到影响,因为有规律的作息制度,不只是能够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对孩子将来干任何事情,都是会有益处的,这是一个可以让孩子接触到规律的机会,所以要早早的培养,我家宝宝是从6个月就开始有了比较规律的作息制度,对于没有条件的一些家庭而言,也应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至少1个月就要有计划的调整一下,不然是很难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的。

4、户外运动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呵护有加,唯恐摔着碰着的,所以有很多的看护人,本着怕孩子摔倒碰到的想法,基本都是出门就抱,回家就坐,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家里好好的,但是在户外,就明显的运动能力不足,不是摔倒就是碰到,但幼儿园的生活,是避免不了户外运动的,甚至还会有爬高,跑步等一些剧烈运动,所以家长就应该改变自己的想法,多注意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可以带孩子到一些广场或者是健身场所玩耍,让孩子多跑跳,也可以适当的爬爬高,这样上幼儿园之后,才能更快的融入大集体的生活中。

5、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有很多的小朋友,由于在家里都是自己玩耍,什么玩具零食都是自己的,所以自然而然就养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习惯,并且也不好和别的小朋友相处,在一起玩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就可能会产生矛盾,出现打架,或者咬人的情况,这样的话,是很难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的,动辄就可能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对此,家长就应该在孩子1岁左右,教给孩子和大家分享是好孩子,也要制造一些和别的小朋友相处的机会,培养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分享玩具,一起游戏的能力,这样有了一个好的交往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6、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耍,但是老师们也会让孩子们坐在小凳子上听课的,比如教一些儿歌和古诗,如果孩子不能够集中注意力的话,学习能力会打折扣,这样时间长了,别的小朋友学会的东西他不会,也会打消孩子上学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将来上小学的能力,为他的一生都蒙上一层阴影的,所以家长在家里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让孩子坐在小凳子上听家长唱儿歌,开始的时候可以时间短一些,慢慢的延长时间,直到20分钟左右,就比较好了。

本文Hash:015b539ab2d142833a8829a082c92ac529f80268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