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请勿越底线

俗语说:骂人不揭短,意思是在为人处事上,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这也许是成年人世界里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其实,孩子世界里道理一样。当下强调做个合格父母,尊重和保护孩子的“隐私”,其本质就是等于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对于几条教育孩子的底线,您知道吗?

您知道教育孩子的底线吗?

底线一:某些容易让人嘲笑的小毛病

有些家长们聚在一起津津乐道谈孩子从小到大的糗事,虽然只当作趣事来聊,不自觉地将自家孩子不为人知的琐事暴露出来,如某些“丢人的毛病”,某些容易让人嘲笑的小毛病,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在家长们眼中以为是无所谓的小事,但对孩子来说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可能会伤及孩子们的自尊,会使孩子在同伴面前“丢面子”。因此建议无论是家长,或幼儿园老师,都不应在亲朋好友,或是同学家长,甚至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能挖苦、嘲笑。

底线二:某些患病史

日常生活中注意不揭短,孩子往往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患病史更为敏感,诸如有孤独症、多动症、抑郁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一旦遇到家长经常挂在嘴边,随意聊说,肯定不利于疾病康复;或者疾病已痊愈,但是常常当着孩子的面提及也等于是“揭短”,一样严重影响孩子,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以前的短处过失

孩子曾经的一些短处过失,虽然在大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但某些孩子也会长期耿耿于怀,遇到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伤心沮丧,有“被揭伤疤”之痛。诸如某次考试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出了洋相,曾经说话表达不清,或是小时候爱撒娇哭等。

底线四:难以忘记的体罚经历

孩子最难以忘记的痛苦经历多半是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不光皮肉受了苦外,往往久久难以忘记,甚至有些可能造成心灵创伤。在孩子成长后虽然逐渐很少或再没遭到体罚,但要是遇到有人在他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这些“受辱史”,还会使孩子陷入痛苦回忆或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底线五:生理或身体缺陷

孩子生理或身体上有缺陷的,如瘦小、矮个子、肥胖、扁平足、色盲、眼小、脸丑等,当着孩子的面,大人经常或不经意间提及都会使孩子失意,缺乏信心。有的像说起的是很久之前的事,例如家长老是提起说孩子出生时瘦得像只小猫或样子很难看,孩子听后心里多半会不舒服,心情不愉快。

底线六:别侵犯孩子的独立空间

孩子都喜欢自己有个独立的自由空间,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如睡房、书桌、小抽屉、日记本等,都视为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地”。遇到家长经常擅自在其“领地”里“检查”一番,例如:老翻看孩子抽屉、日记本,这些动作在孩子看来是公然侵犯了他的“隐私”。

底线七:别动孩子的“私房钱”

虽然年幼的孩子并不爱钱,而且不懂得理财,但要是碰上家长经常盘问孩子保存的“私房钱”或做“结算”,或占为己有,也会让孩子感到不愉快,认为自己的隐私没能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就算孩子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父母教育孩子时要注意不要触碰孩子的底线。

小编的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孩子面前树立完美的形象,同时教育时注意避开且别去触碰孩子的底线。

教育孩子请尊重7大底线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只有成年人才有不可触碰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在早期教育的同时请别进孩子的雷区!

老话常说:骂人不揭短。在行事风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这样的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就请别进雷区!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线二: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底线四:被体罚的经历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底线五:身体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眼小、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底线六:独处的小天地

幼儿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领地”里“检查”一番,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隐私”的公然侵犯。

底线七:保存的“私房钱”

尽管幼儿并不爱钱,也不懂得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加拿大人普遍认为,尊重和保护幼儿的“隐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须经过大脑“过滤”,切莫在信口开河中无意间就“揭”了孩子的“隐私”,使得孩子自尊大失,从而对他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Hash:dae0aecb250ff4a49b1fda537898784c258ba03f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