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要“威”不要“怒”

对孩子,不发怒不代表不威严。怒与威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儿。有威严,才是家长,才会具备管教孩子的能力。如果把孩子比作一个在天空中飞翔的风筝,父母的威严就好比手中牵引风筝的线,失去了这根线,孩子必然会迷失方向。

那么,发怒与威严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对孩子发怒换来的是孩子的恐惧以及在恐惧中的顺从或者叛逆,这无疑会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使孩子的性格发生扭曲,它虽能在表面上“赢了”孩子,却不能真正地“赢得”孩子;而威严会使孩子发自内心地尊重家长、敬畏家长,并且即便是孩子的某些行为遭到拒绝、制止甚至是惩罚,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威严能真正地“赢得”孩子。

切记,管教的目的不在于“赢了”孩子,而在于“赢得”孩子。所以,做家长,不要做怒而不威的家长,要做个威而不怒的家长。威而不怒,是一个受孩子欢迎的、成功的家长形象。

家庭教育要不要?

在家庭教育中也许很多家长都碰到过这样的情景:当家长要求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时,孩子要么是不感兴趣,要不就是坐不住,总是喜欢去干扰别人随意地乱走,或是被其他事情吸引;又或是看到孩子的玩具摆放杂乱,丢三落四,没有一丝责任感。

教育规则

碰到孩子这种自律性差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总是反反复复地用“不准”“不能”等强制命令,殊不知孩子会因此产生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甚至出现心理反抗的倾向。

因为他还小

其实孩子的这种所谓自律性差是和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的。比如,孩子不能完成一项家长要求的任务,可能是因为他的肌肉运动缺乏协调动作的能力。当孩子的这些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有了提高,他们控制自己的能力也就会有所提高。

好奇心使然

孩子喜欢干扰别人,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其实是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以及有好奇心的表现。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发展特点,要尊重孩子的这种模仿和好奇的心理特质,充分地给孩子提供模仿和有新奇感的对象。

让孩子多多认识事物,并鼓励孩子当小老师,让孩子享受不断更新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这样才能有助于家长更好的进行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秩序美感,这样也才能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主和自律性。

哭闹成法宝

当家长没有满足幼儿的要求时,幼儿就会经常大吵大闹,这说明平时家长对幼儿情绪方面的自我控制的培养并不重视,幼儿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哭闹当成法宝。因此,家长要重视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关心孩子的情绪问题,培养孩子的情绪自制。

规则要不要

有很多家长都不重视对幼儿树立规则的意识,就算制定了规则的也只是基本停留在幼儿的生理上,还没有上升到幼儿的行为品德规则上。这也是幼儿自律能力发展较弱的原因之一。

幼儿最初的自我控制,是在外界纪律的制约和成人语言的影响下,从遵守规则开始的,因此,家长在家中应该为孩子制定一些基本的饮食、作息、行为和品德规则。

责任在哪里

责任感是自律产生的基础。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孩子普遍都缺乏责任感的培养,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都是由成人包办。即使孩子完成了任务,家长也会认为那是孩子的一时冲动、好玩而不予重视和关注。家长的一些消极评价也会让孩子的失去自信心,使孩子无法坚持到底,从而造成了幼儿的任务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家庭教育必不可少!或许妈妈们可以列一些条例出来,跟孩子也有个沟通。

(兼职编辑:杨大专)

本文Hash:206cfb4ff2fb8975d4079d8d911919ebefbf4278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