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玩时千万不要犯的错误

在做小游戏中爸爸妈妈有没有犯过一下错误呢?即使改正吧,不然你的宝宝会变笨的,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儿能变聪明,不希望孩子变“笨”,如果希望孩子聪明,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让宝宝向聪明的方向前进。

如果你不想孩子“变笨”应该如何做?

1、告诉孩子,失败了没关系

学习、活动总有胜败、输赢,怎么给予孩子评定是一门艺术。因为孩子本身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大多数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

当孩子为“失败”而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甚至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失败、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碰到,勇敢、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允许孩子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2、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快乐时,大脑里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会驱使孩子想重复这一经验。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做游戏、玩玩具、做手工、参加竞赛及做家务等等活动中,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适当引导,让孩子可以通过一定努力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比如,当孩子跃跃欲试想帮妈妈洗碗时,不要嫌麻烦,或是怕他打碎碗而拒绝他,不妨为他搬个高度适中的凳子,为他戴上围裙、套袖,告诉他怎样轻拿轻放,怎样冲洗干净。当孩子洗好一只碗时,大声夸赞他干得真棒,孩子会很快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对小孩子来说,各种探索都是学习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为孩子找一棵矮点的苹果树,让孩子踮起脚,伸手就可以摘到苹果”。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会让孩子信心百倍,动力十足地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3、兴趣永远第一

凌志军在畅销书《微软小子》里讲了个故事,朱丽叶的儿子沃伦秉性聪慧,才14岁,就已完成高中学业,可以上大学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很自豪地叙述孩子的成功,朱丽叶却并不想让儿子现在就上大学,原因是想让他更多地享受童年时光,让他做他喜欢的事情。她与作者有如下的问答:

“作为老师,你觉得“成绩、兴趣、快乐童年、道德”中什么对学生最重要?”

“兴趣永远是第一。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有了兴趣,伟大的成绩便随之而来。”

“那么,作为母亲,你觉得什么对孩子最重要?”

“兴趣,还是兴趣。我希望他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不过,兴趣还是第一位。有兴趣才有快乐。”

和孩子交流,不要犯的错

  每天,爸爸妈妈都要与孩子进行许多对话。这些话,有的是父母精心组织过的,想以此对孩子进行某种教育;有的则是漫不经心的问答。下面列举了常见的有问题的对话,请想一想,你也常这么说吗?

  推荐阅读“社交家”

  ●事例:“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小明。”

  ●错误回答:“不可以这么说,小明是个好孩子。”

  你只是不希望孩子对他人过分地指责,或许事实上小明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或许你同小明的妈妈是好友,你希望两个孩子相处愉快。不过在这时候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喜欢”别人是不对的,这等于是轻易地否认他对小伙伴的判断力,很可能抑制他今后判断人、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的发展。

  让孩子学会交友

  ●建议。

  还是同孩子聊聊吧,问他:“那你今天过得不开心喽?小明对你怎么了?他做了什么事情让你不高兴了?下次碰到他你准备怎么办?”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孩子。

  告诉孩子,同小朋友相处要掌握一个基本的交往原则,万一发生了不愉快可以试试有没有改善的办法,如果相处得不好,实在没法达成一致,断交也行。正确地指导孩子,对他将来的社交一定大有好处。

  推荐阅读  父母是孩子社交的导师

  ●事例:6岁的女儿告诉你,今天班里上舞蹈课,老师表扬她了。

  ●错误回答:“你是最棒的。”

  如果总是用“最漂亮的”、“最可爱的”、“最能干的”这样的词鼓励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令孩子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以致不能承受。而且,孩子同小伙伴一比较,发现“玲玲跑得比我快”, “露露唱歌比我好”,她会渐渐发觉她并不是样样都比别人好。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盲目夸大的表扬会导致孩子自我怀疑,令孩子不自信。只有符合事实的表扬和鼓励才会真正对孩子有益。如何让表扬和奖励起到作用

  ●建议。

  “今天真漂亮”比“你是最漂亮的”合适得多。“这个故事真有趣”比“你讲故事是全班最棒的”更合理。

  ●事例,让5岁的孩子听到了,做妈妈的想对孩子作一番解释。

  ●错误回答:“我想让你知道,爸爸妈妈今天下午为什么吵架。”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如果知道了争吵的来龙去脉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没错,听到父母发生激烈争吵,孩子会害怕、不快,但是把大人之间的事全盘托出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担忧,在他们的小脑瓜里,觉得生活像他们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那样混乱、易碎,你们夫妇或许觉得激烈的争吵不过是漫长的婚姻道路上的一点小波折、小点缀,孩子却马上会跳到最坏的状态?爸爸妈妈还会和好吗?我们的家要散了,爸爸妈妈不要我了。

  ●建议,爸爸妈妈刚才火气都太大了,这跟你没关系。用童心去理解你的孩子

  然后,在孩子面前同你的配偶来个简单的拥抱或是说句调侃的话,这样孩子才会放心,觉得警报解除了。和孩子讲道理 妈妈巧施法

  ●事例:5岁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闷闷不乐,因为同伴嘲笑她有一个大蒜头鼻子。

  ●错误回答:“你的鼻子挺漂亮啊,妈妈就喜欢你这个样子。”

  妈妈不过是在宽慰孩子,告诉她无论她长什么模样,妈妈一样爱她。但是这其实等于告诉孩子她担心的东西是真的。事实上,两三岁的孩子就开始注意自己的长相了。到了五六岁,他们会同别人比较,然后会抱怨:“我的腿太粗了。”“我是不是太矮啊?”你告诉他: “你这样子就很好看啊。”可能令他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他会用你告诉他的标准去看周围的人,他也可能觉得你不理解他的伤心,于是以后会一个人把不快压在心底,不再对你说什么,在今后的社交中出现心理障碍。

  ●建议,先问问他,是不是在和谁作比较。然后可以同他讨论,看看能不能帮他。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同伴高大,可以告诉他各人有各人漂亮的地方,如果真的想高大一点,可以鼓励他多练习跳起摸高,学习游泳。当然,有时候对于孩子的抱怨我们实在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形下,你还是可以对他的不快表示理解,千万不要置之不理。

本文Hash:95dfc927b2169e4d810f9734779951b8adc6dcc9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