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为何会患口吃呢

  为什么会患口吃呢?口吃患儿有家族史者占25.5%。单卵双生儿同病率高于异卵双生儿。一些学者认为口吃的发生可能为皮质优势区域异常引起,因为口吃者左利手占患儿人数的29.0%。口吃患者具有一定的人格素质倾向,即倾向于抑郁性人格的强迫性人格,这可能是口吃的易感素质。部分口吃患儿在急性精神创伤或慢性迁延性精神创伤后出现口吃,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学习恐惧等。Shames认为口吃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有56.9%的患儿在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模仿口吃行为,模仿口吃行为可能是形成口吃的诱因之一。

  口吃具体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说话不流畅,出现单或单词重复停顿,每句话在说出第一个字后即停顿,或重复第一个字,或拖长一个字的发音。发音困难主要是在发辅音时。口吃患儿常常伴有情绪与行为问题,有高于正常儿童的抑郁、焦虑情绪。口吃患儿讲话时表现紧张,肌抽搐,舌肌强直,腿顿足等等。口吃对患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个性的形成都会产生不良的结果,引起自卑、孤僻、退缩、性格改变,影响其正常成长、学习和生活。

  我国目前的诊断标准包括:

  1、经常反复出现语言、单节、单词重复、延长,频繁出现停顿,使言语不流畅,但言语表达的内容无障碍;2、症状至少已经3个月;3、不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抽动障碍和精神病性言语零乱所致。

  口吃如何治疗呢?

  首先,消除心理紧张因素。无忧无虑,快乐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和消除说话时的紧张。说错了不训斥,引导孩子讲话时放慢速度,耐心诱导是治疗口吃的“良药”。其次,加强言语训练。学龄前期儿童不必进行特殊的言语训练,幼儿发音功能不完全,词汇有限,吐字常有重复,对于这种生理现象主要是指导和劝告父母及养育者,让儿童得到一个自然松弛的说话环境,使口吃自然消失。学龄期儿童则要进行言语矫正训练,口吃儿童大都对单词的第一个字发音感到困难,发音过急过重,常卡在此处。所以要诱导孩子发好单词第一个字音。可以轻轻地发出字的声母,然后与韵母拼合,拼出字音,再慢慢地向第二个音滑动,这是矫正口吃的诀窍。系统训练方案包括肌肉放松、协调呼吸和说话、控制言语速度、延长元音的发音等措施,掌握正确的语速、语调和节律。具体的方法是,练习呼吸均匀、平稳、缓慢,练习发辅音,四声。

  平时通过念唱儿歌、诵读古诗、讲述故事等语言形式多进行自我训练。再逐渐通过家庭对话、课堂提问等形式帮助口吃儿童面对他人。然后在公共场所训练讲话,多肯定、鼓励和帮助他们。配合行为强化的方法,有进步就奖励,使口吃儿童增强自信。多种精神药物可以引发口吃,一些能够引发口吃的药物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又可以用来治疗口吃。如:三氟拉嗪、甲硫哒嗪、氟哌啶醇、氯丙咪嗪、帕罗西汀等,适用于难治性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更多推荐:

“早教”扼杀孩子数学兴趣

雷!夫妻背着宝宝玩游戏

专家解答:孩子社交能力培养

培养“守信用宝宝” 家长需要怎么做?

一岁宝宝适合“握笔”?

小孩子为何也会患“心病”

记者从青岛市心理医院获悉,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儿童情绪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病率高达10%到30%,而导致孩子心病高发的主要原因竟是家长的焦虑和过度关注。

青岛市心理医院李玉焕主任告诉记者,从接诊的患者来看,现在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孩子有的常常重复说话、自言自语,有的行为固执,有的容易受挫、缺乏自信,或脾气急躁、爱哭闹等等。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包括抑郁、焦虑等,发病率高达10%至30%。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未来5年内发病率还会继续上升。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小的孩子患上“心病”呢?李玉焕解释说,儿童心理问题增加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社会急剧发展、适应能力不稳定有关。但是孩子在6-12岁儿童期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这个时候出现心理问题,多与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关。

“家长的焦虑情绪,对孩子的过度关注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李玉焕说,几天前,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咨询,据孩子的父亲说,孩子今年六岁,平时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从不交流,小朋友找他玩也爱答不理,他很担心孩子是不是有自闭症。“当时我看孩子的表情很丰富,并没有自闭症儿童的特殊面容。”李玉焕正在想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心理问题时,孩子的母亲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内向,如何不愿和人交往,自己又是多么担心、焦虑,怕孩子不正常等等。

“我看到这个母亲,就明白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了。”李玉焕说,这个母亲对孩子太关注,把自己对孩子的不安和焦虑都表现给孩子,孩子这个年龄已经开始能理解大人说话的意思了,看到母亲对自己这样焦虑,就会不自觉地影响到心理,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李玉焕说,父母的这种做法也与社会大环境有很大关系,父母面对的社会压力大,就会不自觉把这种压力转嫁给孩子。

对此,青岛市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匡桂芳也认为,孩子患心病都跟家庭因素脱不开关系。包括孩子的交往困难、固执,注意力不集中等,也是家庭教育方式导致的。这是因为家长管孩子过多,替孩子做太多的决定,造成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没有家长帮助的情况下容易转移注意力。专家建议家长,平时要多和孩子交流,尽量不要把自己的焦虑和压力不自觉施加给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本文Hash:8faff8ff30ae732e83b20c8a55386af1e8934376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